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中港或於農曆新年前免隔離通關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10日訊)中國公布優化防疫新10條後,據2名中國官方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公布優化防疫新10條2天後,北京當局考慮一項有關放寬中港通關的計畫,港人前往中國内地無需隔離,只需3天醫學監測。

目前香港人前往中國内地需經過5天集中隔離及3天居家醫學監測,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每天只有2000個名額,不足港人需求。

目前計畫限定人數,但消息指,配額能夠滿足大部份想在農曆新年去往中國的港人,而且有很高的機會這項「大型」試點計劃會於農曆新年前開始,屆時港人前往中國便免隔離。

消息人士表示,未來數天中國及香港政府會決定具體配額,很可能比去年決定的每天2000至3000多很多。

不過消息人士表示,要完全開放中港通關是下一步,這取決於北京中央政府是否有信心醫療體系能應付境外移入病例。

該消息人士表示,北京中央政府處理開放邊境需要很小心,不能立即全面開放,因為可能會讓廣東省及鄰近省分病例大增,增加醫療系統的壓力。

另一名深圳官員表示,連接中港口岸的檢查站正為放寬通關作準備,包括檢查閒置了2年的入境系統及硬件,未來數週會進行大規模清潔消毒。

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昨天表示,中國内地放寬防疫措施比如「新十條」是中國内地境內政策,而香港屬於境外地方,並說「講通關暫時不是話題」。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9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新增13924宗多23名患者離世,台灣新增逾1.4萬宗,內地增逾1.6萬宗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9日訊)香港新增13924宗新冠確診,輸入個案佔647宗,多23名患者離世。

確診數字連續三日破萬宗,新個案包括647宗輸入和13277宗本地確診,本地多3宗涉及XBB和9宗涉及BQ.1.1變異病毒株個案;913間學校共呈報1849宗確診,17間學校各有一班要停課一周;院舍多26名員工或院友確診,分布在18間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

另外,多23名患者離世。

第五波疫情至今合共10701名患者死亡。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內地仍在調整防疫政策,通關仍未是討論話題

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上,多名議員關注香港防疫措施會否配合內地最新公布的「新十條」防疫政策,以爭取與內地通關。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說,「新十條」政策屬內地境內政策,而香港屬境外地方,並已改為「0+3」的檢疫安排,與內地保持「5+3」隔離政策不同,形容「講通關暫時不是話題」。他又指,局方會與內地保持溝通,爭取更多健康驛站名額,目前名額已增加至2000個。

另外,有多名議員質疑保留「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的必要性,盧寵茂強調「安心出行」有一定作用,「疫苗通行證」亦有提升疫苗接種率的功效,目前長者接種率不理想,因此仍需維持這兩項措施。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就認為,目前旅客入境政策不合理,關注局方會否檢視,並取消黃碼等入境限制,盧寵茂回應指,入境防疫政策需「穩打穩紮」,不希望防疫工作走回頭路。在實施「0+3」後,入境人數已大幅提升,未來會再因應情況檢視入境防疫政策。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如本港疫情放緩,有空間調整防疫措施。

即日起,18歲或以上市民可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第三針

年滿18歲的市民可以預約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第三針,早前已經預約的市民亦可以即場向工作人員要求改打二價疫苗。

在青衣站,不少市民到場選擇接種二價疫苗。有市民表示,相信二價疫苗更有效對付Omicron變種病毒株。

楊先生:「因為我在醫院工作,會接觸很多不同病菌,就算是新冠病毒,都可能是Omicron變種,希望打二價會保護得好一點。(昨天收到消息,立即來接種?)因為怕預約不到,聽別人說好像很飽和。」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同住家人確診新冠病毒,孫玉菡按指引家居檢疫,會在家工作。

【患者須知、快速檢測與居安抗疫計劃】

聯絡方法:
(1)電郵:fsd_cif@hkfsd.gov.hk
(2)WhatsApp:5233 1833(按下連結香港消防處HKFSD傳送訊息:
wa.me/message/IGMQN56VPJVEF1 )
(3)微信帳號: fsd_cif

12月9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16592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3588宗確診和13004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內地公布優化防疫措施後,新增感染數字持續減少,最新公布的感染個案中,廣東佔3380宗、重慶2767宗,北京2673宗。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一個學術會議時,肯定兩年來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他說,對比Delta病毒株,Omicron引發新冠後遺症的風險顯著降低,無症狀感染者基本無後遺症,強調充分的疫苗接種能夠起到很大的防護作用。
鍾南山又說,感染Omicron並不可怕,99%可以在7至10天內完全恢復,認為重點應放在防控重症上。

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表示,十條優化措施推出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又陸續作出工作部署,強調優化就醫流程,也對發熱患者就診,居家隔離治療,以及老年人、孕婦、產婦和兒童健康服務等提出明確要求。

米鋒在下午的記者會說,要加強發熱門診設置,鼓勵醫療機構開展網上諮詢診療;開展好健康監測,對重點人群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為群眾做好醫療服務保障。

國家衛健委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強調做好醫療資源準備,是做好下一階段醫療服務工作的「先手棋」和「關鍵棋」,已指導各地加強醫療資源的準備和建設,包括二級以上醫院都要開設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另外按照城市人口規模,把方艙醫院升級改造成「亞定點醫院」,具備一定的治療功能。

衞健委亦要求醫院不能拒診核酸呈陽性患者。門診患者到醫院就診前,仍然要先進行核酸檢測,醫院普通門診診療區域須劃分出核酸陽性和陰性的診療區,民眾出示核酸檢測結果後,根據結果分別進入相應的診療區域接受醫療服務。

♦台灣新增1萬4295宗新冠本土病例,另有64宗輸入個案,新增32名患者死亡。

新增本土確診個案中,新北市有2322宗,台中市1922宗,台北市1263宗。

台灣調整醫院探病者篩檢措施,明日起毋須出示當日快測陰性證明,但與新冠相關症狀等人士,仍須提供陰性證明。

♦南韓新增62734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67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761萬人染疫,30975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442人,較前一日減少7人。
防疫部門指出,近期確診病例增幅放緩,但多數症狀較輕的患者無被確診,加上天氣轉冷,室內密集度升高,疫情有可能回升。
南韓政府本月內將敲定解除室內口罩令的標準。總理韓悳洙說,會綜合考慮確診、重症和死亡病例增減趨勢,制定客觀評價疫情的指標和標準,並在符合有關標準時,將強制室內口罩令轉為建議,讓國民自主決定。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8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新增14373宗多27人離世,台灣增逾1.5萬宗,內地增逾2.1萬宗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8日訊)香港新增14373宗確診,輸入佔798宗,多27人離世。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過去一星期新冠病毒確診數字仍然上升,平均每日確診個案,較上周上升25.5%,過去一日新增個案達14373宗,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說,單日確診數字是7月以來的新高。

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說,數字上升主要由本地感染個案導致,過去一周每天平均本地確診數目超過一萬宗,較前一周上升26.2%,同時輸入性個案亦上升約16%,主要由於抵港旅客人數有所增加,旅客抵港後檢測陽性百分比,在過去幾星期維持平穩。

另外,過去一星期錄得129宗確診死亡個案,較前一周上升約12%,安老及殘疾院舍個案數目錄得明顯升幅,過去7日個案數目均較9月初時上升超過一倍;學校方面,過去一星期個案數字較前一星期增加約17%。

歐家榮又說,污水檢測人均病毒含量再進一步上升,重回3月初的水平。

周五起,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檢疫期縮減至5日;抵港旅客只需進行快測至第5日;社交距離措施及口罩令則維持不變。

入境深圳健康驛站預約名額明天起增至每日二千個。

立法會議員林素蔚新冠病毒快測陽性。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同住家人確診,須家居檢疫。

【患者須知、快速檢測與居安抗疫計劃】

聯絡方法:
(1)電郵:fsd_cif@hkfsd.gov.hk
(2)WhatsApp:5233 1833(按下連結香港消防處HKFSD傳送訊息:
wa.me/message/IGMQN56VPJVEF1 )
(3)微信帳號: fsd_cif

12月8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台灣增逾1.5萬宗新冠本土個案

台灣新增15227宗新冠本土個案,再多37名患者離世,年齡介乎40多歲至90多歲,全部屬重度感染個案,其中35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月10日起調整醫院探病者篩檢措施,原則上不須出示當日快測陰性證明,但有新冠相關症狀者及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仍須提供。

♦內地增逾2.1萬宗新冠本土個案 廣東佔4150宗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21165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031宗確診和17134宗無症狀感染,沒有新增死亡病例。
在新增本土個案中,廣東有4150宗,北京3362宗,重慶3161宗。
內地累計有超過35萬4千人確診,5235人死亡,超過30萬5千人康復出院。

♦日本東京都増14104宗新冠確診個案

日本東京都新增14104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22名患者離世,現有重症患者17人,同昨日的數據一樣。

日本全國昨日新增14萬8千多人染疫,再多235名患者死亡。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7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新增11981宗多22名患者離世,衛健委稱逐步加快完善外防輸入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7日訊)香港新增11981宗新冠確診,輸入個案佔703宗,多22名患者離世。

政府在元朗文化康樂大樓外空地增設社區疫苗接種站,下周五啟用,取代元朗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官涌體育館及源禾路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會運作至下周四中午12時後關閉。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因家人確診新冠病毒,今日不主持立法會大會。

【患者須知、快速檢測與居安抗疫計劃】

聯絡方法:
(1)電郵:fsd_cif@hkfsd.gov.hk
(2)WhatsApp:5233 1833(按下連結香港消防處HKFSD傳送訊息:
wa.me/message/IGMQN56VPJVEF1 )
(3)微信帳號: fsd_cif

12月7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衛健委稱優化疫情防控措施 為提高防控科學精準水平

在北京,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表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推出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的10條措施,是為了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執行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

米鋒在記者會舉例指,除了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託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健康碼和行程碼,對於跨地區流動人員也不再查驗,不再開展落地檢,各地要按照要求,精準落實。

他表示,隨著Omicron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纍,內地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回應何時調整入境隔離 衛健委稱逐步加快完善外防輸入

在北京,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被問到何時開放入境防控措施,包括調整或取消核酸檢測和入境隔離要求,他表示,大家很關心這個問題,聯防聯控機制推出的10條進一步優化措施,主要針對內地疫情防控,對於入境人員管理等外防輸入措施,將依法依規逐步、加快推進,進一步優化完善。

衛健委副主任王賀勝說,持續優化政策是做好防控的重點,而執行好政策關鍵是科學精準。要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務、做好政策的平穩有序銜接、堅決避免層層加碼等。

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說,一直密切關注病毒和疾病變化,邊防控、邊調整,邊加強能力建設,一直在研究防空策略調整的條件,持續因時因勢動態優化策略和措施,尋找最佳的防控方案。

被問到是否做好準備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狀態,梁萬年形容,目前病毒更加溫和,內地亦有較高疫苗接種覆蓋率,但老年人覆蓋率不夠理想,要繼續加強疫苗接種、藥物的研發、生產和儲備等。

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中國的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接種以後獲益遠遠大於風險,黨和國家現職領導人亦都接種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國產疫苗。

國務院聯防聯控: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者可居家隔離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發出通知,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密切接觸者採取5天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第5天核酸檢測陰性後解除隔離。

通知又提到,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範圍、減少頻次。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開展抗原檢測。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和高風險區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其他人員願檢盡檢。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託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

另外,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社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管道通暢。

通知強調,各地要聚焦提高60至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

♦內地增25115宗新冠本土個案 廣東仍佔最多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25115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351宗確診和20764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亦無新增疑似病例。
新增本土感染中,廣東佔最多的4919宗、北京有3974宗、重慶有3765宗。
內地現有確診病例42955宗,當中128宗是重症病例;累計痊癒出院病例有30萬1748宗,累計死亡病例5235宗。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6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增9952宗多16人離世,台灣增1.6萬宗多22人死亡,內地增27847宗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6日訊)香港新增9952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包括9227宗本地感染及725宗輸入個案,多16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629名患者離世。

有14間安老院舍及12間殘疾人士院舍,共有34名院友及7名員工確診,共有67名院友及1名員工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923間學校呈報2472宗個案,涉及2122名學生和350名教職員,36間學校共44班需要停面授課7天。

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累計發現225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3宗BF.7及36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累計發現113宗XBB、18宗XBD、1宗BA.2.75.2、4宗BF.7及123宗BQ.1.1亞系個案。

因應多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及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向有關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以及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5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有關地點分別是馬鞍山的觀瀾雅軒、錦暉苑、迎濤灣及雅濤居、香港仔的崇文街與西安街附近一帶住宅,以及美孚新邨第一期。

♦內地增27847宗本土病例 北京推防控新形勢措施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27847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988宗確診和22859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亦無新增疑似病例。

新增本土感染中,廣東佔最多的5541宗、北京有4666宗、重慶有4168宗。內地現有確診病例42481宗,當中128宗是重症病例;累計痊癒出院病例有29萬7813宗,累計死亡病例5235宗。

北京因應防控新形勢,決定核酸檢測查驗實行有關措施,包括進入商場、超市、商務樓宇及各類公共場所,可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掃碼進入即可;進入社區及村,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常住居民可不掃碼;重要單位與重大活動,可根據需要確定核酸檢測查驗措施;各區繼續提供社會面免費核酸檢測服務,並不斷優化布局,方便滿足群眾願檢盡檢需求與防疫工作需要。

♦台灣新增16002宗新冠病毒本土病例,確診個案增中重症24宗,其中22人死亡。

♦南韓新增7760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累計超過2740萬宗病例。

受週末檢測量大減的影響,單日新增病例較之前一日大升3.4倍,按星期多6千多宗。

另外,新增死亡病例24宗,較之前一天減少16宗,累計死亡3萬多人不治。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注意】指定醫療處所的「疫苗通行證」安排

6月13日起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及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指定醫療處所以行政方式實施「疫苗通行證」安排。

  • 如相關服務使用者尚未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www.coronavirus.gov.hk/pdf/vp_t1_CHI.pdf)(例如一般人士只接種了一劑疫苗或接種第二劑疫苗後滿六個月而尚未接種第三劑),便須在到訪前 48 小時內採樣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核酸檢測,並在到訪指定醫療處所時出示陰性結果證明取代「疫苗通行證」,以進入指定醫療處所接受服務。相關人士如日後接種相應劑量的疫苗並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只需出示相關疫苗接種紀錄,而無需進行上述檢測。
  • 訪客(包括服務使用者的照顧者)必須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方可進入指定醫療處所,不得以到訪前檢測作為替代安排。然而,如服務使用者及訪客(包括服務使用者的照顧者)進入指定醫療處所是為了領取快速抗原測試套裝、接受新冠病毒病檢測或接種新冠疫苗等與預防及控制新冠病毒病相關的服務,可獲豁免「疫苗通行證」安排。
  • 「疫苗通行證」安排適用於以下主要以預約方式提供非緊急或非急切醫療服務的指定醫療處所:
    (一)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
    (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及健康評估中心;
    (三)婦女健康中心;
    (四)口腔健康教育事務科資源中心;
    (五)旅遊健康中心;
    (六)紅絲帶中心;
    (七)健康促進處地區中心;
    (八)美沙酮診所;
    (九)公務員診所;
    (十)政府牙科診所及牙齒矯正科診所;
    (十一)公務員綜合健康中心;
    (十二)地區康健中心;及
    (十三)地區康健站。
  • 為確保緊急或急切的醫療服務不受影響,「疫苗通行證」安排並不適用於提供緊急或急切服務及診治偶發疾病的醫療處所,包括急症室、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所、醫管局轄下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衞生署母嬰健康院、長者健康中心、學童牙科診所、遺傳輔導診所、遺傳篩選診所、胸肺科診所及 X 光中心、社會衞生科診所、愛滋病輔導及測試服務、綜合治療中心,以及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進入上述醫療處所的人士(包括服務使用者及訪客)無須使用「疫苗通行證」。另外,就部分為服務使用者提供必需服務的醫管局醫療處所,例如洗腎中心、日間化療中心、老人科日間醫院等,該等醫療處所作為防疫措施,現時已因應服務使用者的情況實施同日快速抗原測試安排,「疫苗通行證」安排亦不適用於此類醫療處所。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5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增9508宗新冠確診多20人離世,深圳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證明,烏市進常態化防疫階段

廣州專家指Omicron毒性低,按感冒來儲藥即可。(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5日訊)香港新增9508宗新冠確診,輸入個案佔665宗,多20名患者離世。

兩人涉用虛假「安心出行」案押後至明年2月審理。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2月5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單日新增新冠本土個案回落至3萬宗以下 深圳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證明 烏市進常態化防疫階段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的新冠本土個案宗數回落至3萬宗以下水平,新增29724宗本土病例,包括4247宗確診和25477宗無症狀感染,沒有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本土感染中,廣東佔最多的6502宗,廣州有4700多宗,深圳有247宗。

另外,重慶新增4822宗個案,北京新增3752宗個案,山西、黑龍江、陝西及四川都分別有過千宗。

多個城市進一步調整疫情防控措施.

深圳市各類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憑健康碼綠碼、掃場所碼進入,但夜總會和酒吧等六類人群聚集密閉公共場所仍需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進入。

北京公交地鐵今日起不再查驗乘客的核酸證明。

烏魯木齊市政府宣布,烏魯木齊市由應急防控階段逐步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民眾進出社區,進入各類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不再查驗核酸報告。除高風險區市民和閉環作業高風險區人員,仍需按要求參加核酸檢測外,不再開展常規核酸檢測。

內地專家稱Omicron致病力減弱 可服中藥紓症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表示,經過近三年的抗疫,內地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考驗,當前,Omicron病毒致病力在減弱,萬一感染Omicron變異株,一部分人會出現發燒、咳嗽、咽喉痛等症狀,使用一些對症支持的藥物包括中藥就可以。針對重症高風險人群,如果使用已獲批的治療新冠肺炎的小分子藥物,要遵照醫生指導。

王貴強被問到冬季是呼吸道病毒高發季節,要不要儲備相應藥品,王貴強表示,內地治療呼吸道感染的藥物有充足儲備,家中可以適當儲備一些解熱鎮痛的日常藥物,但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

王貴強又表示,重症高風險人群主要有三類:60歲以上特別是80歲以上的長者、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認為最有效的保護就是接種疫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最新出台辦法,要求進一步提高大家對疫苗接種的認識,加快推進長者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另外,氣溫驟降等惡劣天氣時,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盡量減少外出。

台灣新增10244宗  台灣宣佈明年起無健保非台灣人士確診新冠須自費治療

台灣新增1024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包括10209宗本土個案及35宗輸入個案;另外再多22名患者死亡。

新增個案中,新北市仍然佔最多,有1518宗,其次是台中市,有1418宗。新增死亡個案涉及11男11女,年齡介乎50多歲至90多歲,都屬於重度感染,當中18人具慢性病史、14人未接種3劑以上新冠疫苗。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明年1月1日起調整確診者隔離費用,沒有健保身份的非台灣人士在台期間如果確診,隔離治療費用須由確診者自行負擔,建議旅客、短期交換學生等於入境前購買醫療保險。

南韓增逾2.3萬宗新冠確診 再多40人不治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2316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再多40名患者不治,累計超過2733萬人染疫,30769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458人,較前一日減少2人。

受周末檢測數量減少影響,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天減少超過23000宗,但較一星期前增加800多宗。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4日新冠疫情速報

廣州專家指Omicron毒性低,按感冒來儲藥即可。(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4日訊)香港新增9487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8830宗本地感染及657宗輸入個案。再多16人死亡,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593名患者離世。

10間安老院舍及4間殘疾人士院舍,合共34名院友及5名員工確診,69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另外有2間學校共2班需要停課一星期。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2月4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台灣新增12981例本土新冠確診個案 再多29人死

台灣新增12981宗本土新冠確診個案,再多29人死亡,輸入個案就有38宗。

新增本土個案中,新北市仍有最多個案,佔2110宗,其次是台中市,有1706宗,高雄、桃園、台北和台南也有超過一千宗個案。

新增死亡個案涉及16男13女,年齡介乎30多歲至90多歲。其中27人有慢性病史、20人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

♦內地增逾3.1萬宗本土個案 廣東佔6653宗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31601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168宗確診和27433宗無症狀感染,新增兩宗本土死亡個案,分別在山東和四川。

新增本土感染中,廣東佔最多的6653宗,近5千宗都在廣州,深圳有226宗。

重慶新增5372宗個案,市政府昨日表示,非必要不用去做核酸,如果沒有急需要做核酸的,建議盡量避免做核酸的高峰。

北京新增3194宗個案,市民昨日起透過互聯網平台或市內藥店購買退熱、止咳、抗感染、治療咽乾咽痛等四類藥品不再需要實名登記資料。

另外,山西新增2777宗陽性個案,黑龍江和四川分別有過千宗。

中國防疫措施鬆綁,但保守派連日發動輿論攻勢反對解封,指防疫鬆綁是「西方和資本家陰謀」,稍一放鬆恐如「洪水滔天」。還主張政府要軍管核酸企業,進行「國有化改造」。

中國一旦比照世界各國與COVID-19病毒共存,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數除被保守派大作文章外,也受到中國各界注意。綜合學界評估,屆時中國因疫死亡人數恐在150萬至200萬人之譜。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3日新冠疫情速報

廣州專家指Omicron毒性低,按感冒來儲藥即可。(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3日訊)香港新增10111宗新冠病毒確診,是相隔一日後單日確診再過萬宗水平,本地感染9614宗,輸入個案有497宗。多17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577名患者離世。


12間安老及7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4名院友及5名員工染疫,52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27間學校共27班需要停課7天。

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25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3宗BF.7及36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累計發現104宗XBB、18宗XBD、1宗BA.2.75.2、4宗BF.7及121宗BQ.1.1亞系個案。

楊何蓓茵:再有確診兒童離世令人難過,籲家長帶小朋友打針

再有兒童確診新冠病毒離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對此感到難過,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在一個商場舉辦疫苗接種嘉年華,現場設有攤位及流動接種站,提供科興、復必泰成人、兒童、幼兒配方,以及二價疫苗供市民選擇,有大約一百人預約接種,亦有人即場打針。

楊何蓓茵表示,現時3歲以下幼童的接種率仍不理想,呼籲家長盡快帶小朋友打針。

楊何蓓茵:「今日我們是破天荒,第一次在同一個接種站提供5種不同的疫苗,無論是接種第一針、選擇哪一種疫苗、選擇一價還是二價,甚麼年齡都可以今日在這裡接種疫苗。我們希望我們的宣傳活動能有功效。」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2月3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新增32827宗新冠本土病例 北京市防控辦稱網傳「明天起全面放開」消息不實

內地新增32827宗新冠本土病例,包括3933宗本土確診和28894宗本土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本土個案中,廣東佔6719宗,北京3313宗,重慶5845宗。

在廣東省,廣州市本土個案有4922宗,深圳有233宗。

深圳市表示,即日起乘坐公交、地鐵、出租車、網約車等市內交通工具,不再查驗核酸檢測證明。

另外,北京市防控辦澄清,網傳指北京市「明天起全面放開」和「停止社會面核酸」等消息不實。

當局說,整體疫情雖然穩中趨緩,但仍處高位運行且分布面廣,主要流行病毒株BF.7傳播力強、隱匿性強,絕不可掉以輕心。北京市根據疫情發展,分區分級分類動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推動核酸檢測等工作科學精準高效,遏制疫情,全力做好生產生活保障,及時解決群眾問題。

♦廣州今輪疫情累計16.27萬宗陽性個案

廣州市衞健委通報,廣州今輪疫情,累計16.27萬宗新冠本土陽性感染個案,無症狀感染佔大約九成,重症、危重症4宗,無死亡病例。

衛健委副主任張屹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說明Omicron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明顯低於之前的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Omicron變異株的特性,也與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和國家採取的積極預防策略有關。

張屹表示,廣州持續落實優化防控措施,各區按需要,合理配置便民核酸採樣點。她又稱,即日起,廣州市、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普通門、急診就診人員憑健康碼綠碼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憑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辦理入院。發燒門診盡可能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

♦穗專家指Omicron毒性低 按感冒來儲藥即可

有廣州專家指出,Omicron毒性非常低,市民按普通感冒來儲備藥物即可。

內地傳媒引述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唐小平指出,Omicron變異株傳染性強,但毒性非常低,感染後大部分是無症狀,最終重症和死亡主要是長者,因此,廣州的防疫重點難點是提高長者,特別是80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

他指出,廣州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並不等於躺平,封控管理可精準到樓宇,也一般不開展全員核酸,市民即使感染不需太恐慌,應該沉著應對。

♦台灣新增13098宗新冠本土個案 再多33人死亡

台灣新增13152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包括13098宗本土個案及54宗輸入個案;再多33名確診者死亡。

新增確診個案中,新北市仍然佔最多,有2123宗,其次是高雄,有1792宗,台中、桃園、台北和台南也有超過一千宗。

新增死亡個案包括15男18女,年齡介乎50多歲至90多歲,都屬於重度感染,32人具慢性病史、21人未接種3劑以上新冠疫苗。

至於新增的輸入個案中,有兩宗來自香港。

分类
专题 健康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2日新冠疫情速報

南韓民眾在戶外可不戴口罩。(法新社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日訊)香港新增9996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9359宗,輸入個案佔637宗,多11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560名患者離世。

11間安老及4間殘疾院舍共21名院友確診,31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696間學校呈報1192宗個案,涉及988名學生及204名教職員,11間學校共11班需要停課7天。

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24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3宗BF.7及36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累計發現104宗XBB、18宗XBD、1宗BA.2.75.2、4宗BF.7及117宗BQ.1.1亞系個案。

本港單日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再過萬宗的水平,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說,這是與整體免疫衰減有關,尤其是與BA.2系列有關的自然傳播免疫正在衰退,但BA.2的個案已經由兩星期前,每星期增加逾一倍,跌至現時少於三成,BA.4或5亦由之前每星期增加約25%跌至約3%,如果趨勢持續,未來兩星期確診個案有機會見頂。

他指出由於長者免疫衰減,需要靠接種疫苗去提高保護力,在大部分人未打第四針的情況下,可考慮接種二價疫苗提供保護比較好。雖然二價疫苗並非太有效阻止傳播,但亦可將傳播在幾個月內減低,美國亦已有數以千萬人已接種二價疫苗,包括長者。

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在同一節目表示,安老院舍第三針的接種率已達9成,形容經過外展隊及主診醫生的安排「谷針已谷到好高」。對於科學委員會建議,已打四針人士可按需要以二價疫苗作為第五針,李輝指出近兩年院舍較少流感爆發,擔心今年流感夾擊新冠,可以打第五針新冠疫苗當然是好些,大部分院舍已打流感針,相信已經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2月2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增逾3.4萬宗新冠本土個案 廣東佔7792宗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34772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233宗確診和30539宗無症狀感染,沒有新增死亡病例。

在新增本土個案中,廣東有7792宗佔最多,北京3968宗,重慶6536宗。

內地累計超過32萬7900人確診,5233人死亡,接近28萬4千人康復出院。

台灣新增14019宗新冠本土病例 多29人不治

台灣新增14019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個案,再多29名患者不治。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29名死者為17男12女,年齡介乎50多歲至超過90歲,全部都屬重度感染及有慢性病史,21人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

新增本土確診個案中,新北市佔最多有2100多宗,其次是台中市及高雄市,分別有1900多宗及1700多宗。

南韓增近5.3萬宗確診 再多53名患者離世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52987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53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720萬人染疫, 30621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460人,較前一日增加30人。

韓聯社報道,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日減少超過4000宗,較一周前減少超過700宗,但較兩周前增加3500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