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多國宣布對從中國入境旅客實施防疫限制措施 張文宏:中國大城市感染率春節將達80%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31日訊)法國政府周五晚間宣布,從中國前往法國的旅客在出發前必須提交病毒陰性檢測證明,落地實施隨機篩檢,法國並要求航班內的所有旅客都必須戴口罩。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成為針對中國旅客採取防疫限制措施的歐洲國家。英國政府也準備宣布對來自中國旅客的限制措施。在中國疫情爆炸性增長之際,中國觀光大軍卻即將出動,引發各國擔憂來自中國的旅客帶來更多病例,甚至引發病毒變異。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指出,中國這一波疫情感染率已經非常高,許多大城市已超過50%,農曆春節將達到80%。他呼籲民眾減少年終聚集,對疫情蔓延可以起到很大的抑製作用。而中國多地公布感染率調查結果,海南省半數人染疫。

北京當局強調要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提升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圖為當地民眾接受疫苗注射的情況。(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29日在”科學防疫 健康為民”的專家視訊講座上,對農曆春節將湧現的返鄉潮表達擔憂。

他說,春節馬上就要來臨,中國這一波疫情感染率已經非常高,”很多大城市感染率已超過50%,到春節的時候都已經到60%、70%、80%了”。

張文宏指出,因為許多農村與小城市還沒出現大面積的感染,如果家庭成員都沒感染過,當地還沒出現大疫情,因為春節人員聚集活動,肯定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

他呼籲選在春節返鄉的民眾,能夠減少聚集,特別是老家有年終聚餐習慣的,應該要大幅減少;”如果能減少100人以上的聚集,對疫情迅速蔓延可以起到很大的抑製作用。”

中國當前疫情來得既快又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指出,這波Omicron風暴進展速度超過想像,他估算北京市感染人數可能已超過80%,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另外,中國在難以準確掌握染疫數據下,改為由地方政府進行感染率問卷調查。近日多地公布數據,其中海南省預計感染率已達50%,浙江省衢州市感染率介於30%至35%,四川省則高達63.52%。

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文秀周五在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記者會表示,近日全省每天新增感染人數處於高位波動期,全省預計感染率已達50%,其中三亞市、海口市調查感染率為57.1%和52.8%,整體已過感染高峰。另有12個市縣處於快速爬坡期,感染率介於25%至37.5%。

李文秀表示,19日到25日,海南城市感染率超過40%,農村感染率約為24%。海南目前流行的毒株主要是BA.5.2,相對其他變異株感染後的癥狀比較輕。

目前海南全省發燒門診及發燒診室就診量仍處於比較高的就診次數,陽性檢出率從11日的11.31%上升到19日峰值的47.01%,此後呈下降趨勢,29日陽性檢出率降至30.61%,陽性病人數進入了平台期。

李文秀表示,隨著元旦及春節假期來臨、城鄉流動增加,及入境政策調整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促進疫情傳播,導致海南會出現多個小高峰,帶來新的感染及重症風險。

四川省疾控中心已在17日、24日啟動兩輪問卷調查。四川疾控25日晚發布問卷結果,全省感染率為63.52%,較19日首輪調查結果(46.93%)上升16.59個百分點,陽性檢出的高峰期集中在12日至23日,並指目前每天新增感染已處於下降階段。

國家衛健委官員與世界衛生組織,舉行新冠疫情防控技術交流視像會議,世衛再次敦促中國衛生官員,定期分享具體和即時的疫情信息,包括更多的基因測序數據以及住院和死亡數據。

法國宣布對從中國入境旅客實施防疫限制措施

中國26日深夜宣布COVID-19降為乙類傳染病等級,明年1月8日起正式解封,國門大開,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然而此舉引發法國在內的各國擔憂。

歐盟過去幾天密切磋商,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29日才表示,目前在歐盟範圍內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強制采檢”不合理”,稱歐盟民眾的免疫力高於中國”正在流行的變異株或後來取代它的變異株”。

由於無法立即達成共識,法國政府周五(30日)晚間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將對由中國入境的旅客實施3大強制措施。

法國政府方面的消息稱,所有從中國到法國的旅客,無論是乘坐直達航班或中途轉機,都必須出示48小時以內的陰性檢測證明。法國並要求航班內的所有旅客都必須戴口罩。此外,在中國旅客抵達法國境內後,將隨機對他們進行PCR測試,對陽性樣本將進行系統測序,以檢測是否出現新的病毒變種。法國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如果遊客在抵達時檢測結果呈陽性,他們將承諾進行自我隔離。

法新社稱,針對中國旅客隨機PCR測試及飛機上強制佩戴口罩的規定將從1月1日(星期日)開始實施。而旅客在出發前必須提交陰性檢測證明則將延遲幾天實施。

在武漢出現首例冠狀病毒的三年後,中國於12月7日結束了其嚴厲的清零政策。其後中國各地確診人數激增,醫院人滿為患,大部分病患是老年人,由於他們很少或沒有接種疫苗,屬於脆弱人群。

儘管疫情大幅反彈,中國當局將於1月8日結束對入境中國的強制檢疫,並允許中國人出國旅行。

法國政府消息人士說,”目前來自中國的客流量是有限的,大約每周3000人抵達法國,都是集中巴黎戴高樂機場,但在接下來的幾天中國抵法旅客可能會增加。

進一步的執行細節將於明後天宣布,並將通知歐盟執委會與歐盟成員國。法國同時建議國民”延後前往中國的非必要行程”。

法國交通部長博納在推特上表示:”正進行歐洲層級的措施協調,以更好地保護法國與歐洲公民。”

在中國COVID染疫人數爆炸性增長、深陷全球最大感染潮之際,中國觀光大軍卻即將出動,許多國家都呈現警戒狀態,深怕來自中國的旅客帶來更多病例,甚至引發病毒變異。

歐盟成員國中,目前法國、意大利與西班牙已宣布將對自中國入境旅客實施防疫管制,要求必須檢測呈陰性反應或完全接種疫苗的證明。

不少專家表示,中國接種疫苗比例低,是感染與病毒變異的溫床,且資訊不透明、數據可信度低,因此針對中國入境遊客進行核酸檢測(PCR)有其重要性,味解決北京當局疫情資訊延遲的方法之一。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前負責人、病毒學家布萊蕭(Christian Bréchot)29日接受巴黎人報等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國過去3到4周內突然至少有2.5億人感染,”中國情況打亂了全球平衡,完全改變了局面。如果中國人湧向國外,恐怕出現新群聚疫情和變異株”。

現為連結國際70間科學研究室”全球病毒網絡”(GVN)執行長的布萊蕭呼籲法國儘可能的準備與監控,尤其因為”國政府並不透明””提供任何資訊”

日內瓦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法籍流行病學家法拉歐(Antoine Flahault)向法新社說:”如果我們成功對來自中國的任何旅客身上鑒定出的所有病毒進行採樣和定序,就幾乎能在新變異株出現並在當地傳播時馬上得知。”

另外,繼意大利後,西班牙周五也宣布對自中國入境旅客實施防疫管制措施。

西班牙衛生部周五宣布,自中國入境旅客必須出示COVID-19檢測結果陰性或疫苗完整接種證明。

另外英國多家媒體周五報道,由於中國新冠病毒感染者數目急升,英國政府準備宣布,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出發前,需要提交病毒陰性檢測證明。

英國廣播公司(BBC)、天空新聞(Sky News)等傳媒引述消息人士指,有關措施屬預防性質,而且與當局對中國的疫情數據及疫苗缺乏信心有關。

以色列則宣布由中國入境的旅客必須提交核酸陰性證明,但措施不適用於以色列公民。當局同時會在特拉維夫機場設置檢測站,供民眾進行自願檢測。

消息並稱,中國官員曾估計,在12月前二十天內,全國或有2.5億人感染病毒,而最大城市上海在上周就傳出有543萬例確診,由於當局不再公布病例數據,所以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意、法、西及英國等歐洲多國是繼美國、印度、日本、韓國、以色列等國之後,對來自中國旅客採取防疫措施的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部分國家對中國實施防疫限制是可以理解。譚德塞在社交網站表示,世衛需要更詳細的信息,以便對中國疫情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他又指,在中國沒有提供全面信息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正在以他們認為可以保護人民的方式行事是可以理解。

譚德塞又說,世衛仍然關注不斷變化的疫情,會繼續鼓勵中國追蹤新冠病毒並為最高風險的人群接種疫苗,以及就臨床護理和保護衛生系統方面向中國提供支持。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30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單日新増27830宗再多72宗死亡,譚德塞:中國信息不全面 部分國家對其實施限制可理解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30日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部分國家對中國實施防疫限制是可以理解。中方強調一直公開透明分享疫情信息。

中國官媒和體制內專家稱疫情高峯已過,沒有大面積死亡,但社交媒體上充滿中國多個城市的殯儀館爆滿情況,更傳出有上海居民打算要在自家小區燒親人遺體的消息。評論指出,中國的”御用”專家只爲官方服務,不尊重事實,除了反映當局的心虛,也會引發外界對中國政府的憎恨。

香港單日新増2783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當中本地個案26884宗,輸入個案946宗。死亡個案再多72宗。衞生防護中心說,合共有48間安老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呈報陽性個案,涉及64名院友及13名職員。另外,有51間學校呈報陽性個案,涉及95名教職員及學生。

12月30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譚德塞:中國信息不全面 部分國家對其實施限制可理解

西班牙衛生部長達里亞斯宣布,將於機場實施管制,要求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出示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或者證明他們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歐盟衛生安全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減輕病毒傳播的共同戰略,以應對中國解除大部分旅遊限制措施後,中國遊客湧入歐洲的情況。達里亞斯說,西班牙將與其他歐盟成員國進行高層協調,採取共同對策。

除了西班牙,美國、意大利、南韓及馬來西亞等國亦已加強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或航班實施的防疫限制措施。

馬來西亞衛生部宣布採取預防措施,減低新冠病毒從境外湧入的風險,將會抽取來自中國航班的污水樣本進行病毒檢測,偵查是否有新變種病毒出現,又會對包括來自中國的所有入境旅客量度體溫,為有發燒或其他病徵的旅客進行新冠病毒檢測。路透社報道,暫時未知新措施的生效日期。馬來西亞是繼美國、意大利及南韓等國後,再有國家針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或航班實施防疫限制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部分國家對中國實施防疫限制是可以理解。
譚德塞在社交網站表示,世衛需要更詳細的信息,以便對中國疫情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他又指,在中國沒有提供全面信息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正在以他們認為可以保護人民的方式行事是可以理解。
譚德塞又說,世衛仍然關注不斷變化的疫情,會繼續鼓勵中國追蹤新冠病毒並為最高風險的人群接種疫苗,以及就臨床護理和保護衛生系統方面向中國提供支持。

♦歐洲疾控中心:沒必要強制來自中國旅客進行新冠篩查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雖然中國的新冠疫情升溫,美國及意大利亦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強制新冠檢測,但中心認為,對整個歐盟而言,強制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新冠病毒篩查是不合理,亦沒有必要。

歐盟衛生安全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協調應對措施,未有達成共識,會繼續商討。歐盟執委會認為,歐盟需要聯合行動,將會繼續討論。

意大利是目前唯一的歐盟國家,對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抗原檢測和病毒測序,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期望歐盟其他成員國效法,不過,若果歐盟其他國家不採取同樣做法,意大利的措施可能無效。

法國、德國及葡萄牙都認為,現階段沒有需要實施新的旅遊限制。

♦美疾控中心據報擬抽取國際航班污水追蹤新變種病毒

《路透社》報道,美國疾控中心計劃抽取國際航班的污水,追蹤是否出現新的變種病毒。

報道引述三位專家表示,與美國和其他國家加強防疫限制相比,監察航班污水提供更好的方案,追蹤病毒並減慢病毒進入美國的速度。

有美國學者認為,鑑於中國缺乏數據透明度,中國政府不願分享病毒的基因數據,監測航機的污水,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病毒的變異情況。

♦南韓要求中國旅客入境前及抵埗後接受檢測

繼美國和意大利等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防疫限制後,南韓亦要求中國旅客入境前及抵埗後都要接受檢測,直至二月底。

總理韓悳洙說,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都必須在登機前48小時取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者在抵達前24小時內的快測陰性證明。而他們必須在抵埗當日接受核酸檢測。他表示,由於中國的新冠疫情惡化,政府無可避免加強防疫措施,以防止在國內傳播。

另外,南韓將暫停增加飛往中國的航班,而所有來自中國的航班都只能飛往仁川國際機場。

韓惪洙又表示,南韓政府將限制向中國公民發放短期簽證,不包括外交官、公職人員、必要的商業和人道主義目的。簽證限制將於 1 月底實施。

南韓新增65207宗新冠確診個案,累計近2900萬宗病例。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天減少6220宗。
另外,當地新增68宗死亡病例,較前一天減少8宗,累計超過32000人死亡。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29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新增24895宗再多62人死亡,香港政府指日本針對香港出發航班並不合理 促撤回限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9日訊)香港單日新増24895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當中本地個案23589宗,輸入個案1306宗。死亡個案再多62宗。醫管局表示,新增一名16個月大確診女嬰個案,情況危殆,正在瑪嘉烈醫院留院接受治療,連同新增個案,現時共有3名幼童情況危殆,其餘兩人分別是2個月大的女嬰及23個月大男嬰。

衞生防護中心說,合共有41間安老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呈報陽性個案,涉及66名院友及15名職員。另外,有78間學校呈報陽性個案,共涉及194名教職員及學生。

政府昨日公布調整抵港人士檢測安排和本地防疫抗疫措施今日起生效。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香港機場的臨時樣本採集中心今日起停止運作,而中心管理的檢疫中心亦在今日開始停止安排市民入住。

衞生防護中心說,現時本港每日錄得的新冠病毒新增個案仍然高企,會繼續密切監察新冠病毒變異及疫情發展,持續監察本地及輸入個案有否出現「須關注的變種病毒株」。

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政府取消大部分防疫相關措施,是穩步有序的放寬及復常。被問到取消疫苗通行證的說法短時間內有改變,盧寵茂表示,政策肯定是要在某一時間作調整,當局仍然關注如何提升一老一幼的疫苗接種率。
政府專家顧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認為強制隔離確診者的措施,可於確診數字逐步下降後,考慮是否取消,之後再考慮戶外是否強制戴口罩。

日本當局宣布明日起,港澳直航航班符合特定條件,可載客飛抵札幌、福岡及沖繩那霸機場。

在限制內地及港澳航班升降措施生效前夕,日本政府公布,若航空公司確認機上旅客在過去七日並無在內地逗留,港澳航班就可飛抵札幌新千歲、九州福岡及沖繩那霸機場,但維持不准航空公司加開航班。

國泰稱明日起前往名古屋及福岡班次全部取消

國泰航空宣布,因應日本當局最新要求,有關乘客需要在辦理登機手續時,簽署相關聲明。如果未能達到相關要求,乘客可以選擇退款或再預訂其他航班。

國泰表示,基於日本當局最新建議,確認可繼續運作前往日本所有航點的航班,包括東京成田及羽田、大阪、名古屋、福岡和札幌。但航班數目不能超出本月30日之前的一星期的數字,每星期可營運65班航班,代表國泰原先計劃於下月的航班,要削減兩成。

為應對相關措施,由香港前往日本的航班,明日起,前往名古屋及福岡的班次全部取消,直至另行通知。而前往札幌的班次,由每星期7班減至5班,前往東京成田及大阪的航班,部分日子的航班將會取消。

由日本到香港的航班,明日至下月8日,國泰會維持原先計劃的航班,包括安排不載客航機,前往接載乘客回港。至於下月9日起,將會削減返港航班,包括取消全部由名古屋回港班機,由札幌返港的班機由每星期7班減至5班,東京成田、大阪及福岡的返港航班,部分日子的航班將會取消。

國泰表示,受取消航班影響的乘客,東京、大阪及札幌的乘客會轉往其他班次,名古屋的乘客將會轉乘大阪的航班,福岡的受影響乘客將會獲全數退款。

12月29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台灣新增27803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多36人死亡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新增個案中,新北佔最多有5600多宗,台北、桃園和台中分別超過3000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內地過去一日新增5080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再多1宗本土死亡病例,是在安徽。
在新增本土確診個案中,廣東仍然佔最多,有2239宗,北京996宗,福建和重慶都超過300宗。
內地至今有超過41萬7千人確診,5246人死亡,35萬7千多人康復出院。

南韓新增71427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76名患者死亡。(美聯社資料圖片)

♦南韓單日新增71427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76名患者死亡,累積超過2893萬宗確診,32027人死亡。
現有重症個案590宗,較前一天增加3宗,連續12天超過500宗。
韓聯社報道,近期以來的新增病例規模,呈現緩慢增加或停滯態勢。

♦英國政府說,沒有計劃重新要求入境旅客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政府發言人回應《每日電訊報》的報道時說,英國沒有計劃對入境旅客,重新引入新冠病毒檢測或額外要求。
《每日電訊報》早前說,未來7天,會有6架來自中國的航班抵達英國,預料交通部、內政部及衛生部等相關官員將評估,是否仿效美國等部分國家,對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實施疫情限制措施。
首相辛偉誠的發言人說,政府會繼續監察英國的新冠個案。

♦美國較早時宣布由下月5日起,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旅客,必須持有兩天內檢測陰性證明。意大利就決定對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抗原檢測和病毒測序。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28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政府宣布明日起取消檢疫令疫苗通行證及入境後核酸檢測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8日訊)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優化防疫措施,包括取消檢疫令,以及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但會通過確診患者向相關人士發出健康措施建議。

另外,當局將取消疫苗通行證和所有入境人士強制核酸檢測的要求;也會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聚令、1.5米餐桌距離和每枱人數限制等,只維持口罩令,明日起生效。

李家超說,海外、內地、澳門以及台灣抵港人士,明日起毋須在抵港當天或抵港後接受核酸檢測,改為自行進行快速測試至第五天的健康建議。

李家超指出,政府考慮到整體社會已達致相當高的疫苗接種率,加上早前曾經確診的人數已超過250萬人,社會已建立較廣泛的防疫屏障。他說,香港有足夠和有效的抗疫藥物,醫護人員在這3年抗疫期間,已累積應對疫情的豐富經驗,同時醫管局已強化緊急應變系統和醫療系統。

李家超認為,市民在過去3年的抗疫經驗,對新冠病毒有更多認識,並有更好自我防禦能力,之後防疫政策會聚焦防重症、防死亡,以及保護一老一幼等高風險群組,相信優化措施可以再大力推進香港復元,政府會留意疫情發展,包括審視對確診者發出隔離令的措施,研究優化安排。

香港新增20865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19689宗本地感染和1176宗輸入個案,再多59人死亡。

46間安老和15間殘疾人士院舍呈報陽性個案,涉及共90名院友和16名員工。

另外,159間學校呈報陽性個案,包括203名學生和118名教職員,當中涉及26間幼稚園或幼兒中心、48間小學、72間中學和13間特殊學校。

香港防疫措施更新(12月29日,即明天生效):

– 密切接觸者毋須隔離

– 取消疫苗通行證及限聚令,但維持口罩令

– 海外地區、內地、澳門及台灣入境本港毋須核酸檢測

其他消息:

日本限制香港航班使用個別機場,赴北海道港人要經台灣返港。

因應日本實施最新限制航班的安排,香港航空宣布,由12月30日起,取消每日一班前往北海道和沖繩的航班,直至另行通知。已訂購於12月30日起出發往北海道和沖繩機票的乘客,可獲全額退款。

港航又表示,為協助已在當地的乘客回港,將另外安排去程不載客的航班接載他們。乘客可選搭回程航班的日子,分別在本月30及31日、1月1及4日,合共4班從北海道出發,以及在本月30至1月3日,共5班由沖繩出發。

12月28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週一(12月26日)宣佈,從1月8日起,入境旅客將不再需要接受隔離。文件稱,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而對離境的中國旅客,則沒有任何限制規定。

本週二,當局進一步通知,對入境時出現發熱的旅客進行快篩,若爲陽性且屬無嚴重慢性病的輕症或無症狀,可採取居家隔離。

中國放寬出入境限制  海外熱門目的地搜尋量爆增十

中國針對國際入境者放寬新冠限制措施,令旅遊業重燃希望。因爲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遊市場,2019年中國海外旅遊支出達1275億美元。

路透社援引的中國大型旅遊網站“攜程旅行網”(Ctrip)數據顯示,週二晚間官方宣佈上述通知僅半個小時後,熱門海外目的地搜尋量就爆增十倍。 “去哪兒網”(Qunar)更表示,消息發佈十五分鐘後,國際機票搜尋量增長七倍。兩大平臺上的最熱門旅遊目的地都包括日本、泰國和韓國。

與此同時,中國各航空公司也正在擬議擴張業務計劃。但是普通百姓和旅行社都認爲,要恢復到疫情前常態還得花些時間。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網站12月27日宣佈,自1月8日起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遊、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港簽註。

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道,相關消息有力刺激了海外簽證辦理。消息發佈後, 據攜程數據顯示,其海外簽證的搜索量隨即增加3倍。截至27日中午12時,攜程平臺海外簽證搜索量環比前一日提升8倍,簽證諮詢量環比增長1.5倍。

美國考慮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新的疫情防控措施
引述美國官員表示,政府對中國病例激增感到擔憂,並對中國報告的病毒傳播數據的透明度提出了質疑,包括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等,正考慮針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新冠預防措施,但未有公布詳情。

日本政府昨日宣布,由中國內地到日本的旅客,抵達時需接受檢測,印度近日亦宣布類似措施。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始終認為,各國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不應影響正常的人員交往。

汪文斌說,疫情發生三年來,中國政府始終秉持科學精準原則,根據疫情形勢變化,不斷優化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全球團結抗疫和世界經濟復蘇作出重要貢獻,認為目前需要各方科學抗疫、攜手共進,保障各國人員安全往來,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增長。

日本單日死亡+438創新高 確診逾20萬例

日本第8波(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再起,東京正在考慮再提高警戒層級。日本官方公布12月27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重回20萬例高點,死亡病例也首度超過400例創下日本歷史新高。

綜合外媒報導,12月27日日本全境新增20萬8235例確診病例,感染人數為東京2萬2063人、愛知1萬5443人、大阪1萬3962人等,與上週同日相比增加了1.8萬人;27日同時新增438例死亡病例,分別為北海道38人、神奈川33人、崎玉26人等,打破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最高死亡紀錄,在今日之前最高死亡病例數為23日的371人。

日本政府總務省消防廳27日表示,19日至25日,全國主要城市的52個消防本部共發生6800件救護車載運患者遭醫療機構拒絕收治逾3次的「急救困難案例」,超過第7波疫情的6747件,較前一週增加了百分之12,6800件中疑似感染武漢肺炎的有2130例。

南韓增87517宗新冠確診個案 多69名患者死亡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87517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69名患者離世,累計接近2886萬人染疫,31951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587人,較前一日減少5人,但連續11天超過500人。

新增個案中,社區感染佔87000多宗,境外輸入病例佔56宗。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26日新冠疫情速報:日本周五起要求來自中國內地旅客入境時要接受檢測,內地將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022年12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目前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救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物資產能不斷擴大,總體供應充足。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是可預判、可控的。”(中國外交部官網截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6日訊)香港新增18626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地感染佔17636宗,輸入個案990宗,再多53名患者死亡。 第五波疫情至今,共錄得11349宗死亡個案。現時公立急症醫院內科病床整體住用率約為116%,較昨日上升4個百分點。

53間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有感染個案,共呈報78名院友及16名員工確診。學校正放聖誕假期,並無呈報感染個案。

醫管局說,昨日有4884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留醫,其中661名為新增確診病人,當中171人危殆及202人嚴重,其中47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療。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香港至少應該冬天過後才考慮放寬,讓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即將毋須隔離。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倡撤銷599章所有防疫限制,否則會造成內地香港矛盾。

12月27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北京當局強調要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提升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圖為當地民眾接受疫苗注射的情況。(新華社資料圖片)

國家衞健委發公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1月8日起實施「乙類乙管」。

內地昨日新增4388宗新冠病毒本土感染個案,四川新增1宗死亡個案,屬本土病例。

有內地專家指,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感染者短期內可能大幅增加,當局正準備應對方案。

內地將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分級分類救治患者。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調整是一種依法科學有序的動態調整,不是完全放開不管,調整目的是更精準更科學地防控疫情,更有效地利用相關的資源,平衡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強調調整始終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並非放任不管。

梁萬年又表示,從國內的情況來看,有些地方已經或者正在渡過第一波的最高峰的衝擊,並没有出現大家比較害怕的大面積重症死亡這種情况,另外,第一波的短時間內的這種傳播,仍要在科學上注重加強疾病監測,要看變異的情況,仍要繼續加強。

聯防聯控機制外事組:取消國際航班數量管控等措施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外事組,發布關於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通知,其中提出,取消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分階段增加航班數量,優化航線分布。簡化機場入境航班處置流程,提高機場運行效率,加強重點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設,各航空公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

新冠病毒降級爲“新冠感染” 放棄管控疫情加速擴散

中國政府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並在十天後,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降爲乙類,旅客入境中國無需再隔離。目前,中國處於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此舉引發海內外關注。

中國新冠疫情防控管理部門國家衛健委本週一(26日)晚間發佈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明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檢疫傳染病管理。

上述公告引發中國網民熱議。微博網民“羊又走丟”留言,願沒陽的永遠不陽,願陽了的早日陽康,陽過的百毒不侵。另有網民留言,新冠要和人類長期共存了。

病毒降級有利於恢復經濟

同一天,中國官方還發布《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明確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爲“乙類乙管”。還稱,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並適時調整醫療保障政策以及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採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

科學家擔心病毒出現新組合

鑑於中國各地的陽性染疫人數呈幾何級數遞增,當局束手無策。而海內外專家最擔心的則是新冠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產生新的變種,甚至毒性更強。海外有科學家表示,新的變異毒株可能是之前所有毒株組合而成的聯合體,這種可能性增加了各國政府對中國疫情的憂慮。

日本周五起要求來自中國內地旅客入境時要接受檢測

日本周五起要求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入境時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檢測呈陽性者原則上隔離七天,並將限制中國航班增加班次。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政府亦將限制來自中國大陸和港澳的航班,使用東京成田、羽田、大阪關西及名古屋中部4個機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由中國內地出發或曾於7天內逗留中國內地的旅客,入境日本時需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人士將要在指定地點隔離7天,措施本星期五起生效。另外,日本將限制中國航班增加前往日本的班次。

岸田文雄說,資料顯示,在中國受感染的人數正在快速上升,有關方面對評估實際情況有困難,原因是中國在中央與地方層面,以及政府與私營部門所展現的情況有重大差異,令日本越來越關注。

南韓增87596宗新冠確診個案 多50名患者離世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87596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50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877萬人染疫,31882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592人,較前一日增加9人。新增個案中,社區感染佔87000多宗,境外輸入病例佔66宗。

英國將停止公布新冠病毒繁殖率數據。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25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新增21255宗再多50名離世,浙江省新增檢測陽性人數破百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022年12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目前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救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物資產能不斷擴大,總體供應充足。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是可預判、可控的。”(中國外交部官網截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5日訊)疫情爆發三年後,中國民衆再次面對感染高峯。據法新社報道,隨着中國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官方媒體正在苦苦掙扎,努力對防疫政策急轉彎創造一個自圓其說的敘述。審查員也在加班加點,摸索一種能夠自圓其說的連貫敘述方式。

香港新增21255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20291宗本地個案及964宗輸入個案。再多50名患者離世,第五波累計死亡個案增至11249宗。

另外,19間安老及13間殘疾院舍合共63名院友及7名員工確診。聖誕假期關係,沒有學校呈報個案。

「通關事務協調小組」首次會議 討論口岸運作及交通配套等

由15個政府政策局組成的「通關事務協調組」舉行首次會議。

行政長官李家超等多名官員下午到政府總部出席會議,擔任「通關事務協調組」組長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網站指,協調組首次會議商討了口岸運作、交通配套及風險管理等不同環節,並協調所需準備工作。

行政長官特意囑咐官員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做好通關安排。

陳國基又透露,已與中央廣東省和深圳市相關單位聯繫,希望盡快擬訂出一套穩妥的通關方案,達成共識後,會隨即提交中央審批,確保明年1月中前落實。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上在政府總部召開會議,與相關紀律部隊首長和局方人員,商討如何推展相關工作,做好通關準備。

12月25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北京當局強調要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提升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圖為當地民眾接受疫苗注射的情況。(新華社資料圖片)

面對疫情 中國宣傳機器正在自圓其說

疫情爆發三年後,中國民衆再次面對感染高峯。隨着中國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官方媒體正在苦苦掙扎,努力對防疫政策急轉彎創造一個自圓其說的敘述。審查員也在加班加點,摸索一種能夠自圓其說的連貫敘述方式。

在中國流行社交媒體微博平臺上,有幾條聲稱描述與新冠有關的死亡的帖子,似乎在週五(12月23日)下午遭到審查。其中包括幾張在火葬場拍攝的照片,以及一個自稱是遭受病毒感染後死亡的兩歲女孩的母親發佈的帖子。

據審查監督機構GreatFire.org稱,有關藥品短缺和價格欺詐的帖子也被刪除了。

對此,社交媒體用戶發表了憤怒或嘲諷的評論。

一家官方媒體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者、67歲的吳冠英死於“重感冒”,遭到網民的“圍觀”。

一位網友的評論則問道:“現在說新冠是違法嗎?”

截至週五下午,網上還有很多批評性的帖子,其中包括對政府缺乏退出清零政策計劃的批評。

“他們真的以爲可以通過封鎖來消滅病毒嗎?”一個網民問,“三年來,他們從未爲無法控制的情況制定過應急計劃?”

一個與中國如何定義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有關的微博話題標籤——只計算檢測結果呈陽性後死於呼吸衰竭的人數——遭到了審查。

有香港學者表示,中國官員“最終會找到一種方法,把一切都說成是勝利,也許是在感染情況穩定下來之後”。這位學者說:“計算新冠死亡人數的獨特方式已經爲其提供了基礎。”他指的是中國政府對新冠死亡重新定義,排除了許多死亡人數。

♦國家衛健委公布,從即日起,不再發布每日疫情資訊,將由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相關疫情資訊,供參考和研究使用。
浙江省新增的檢測陽性人數突破100萬宗。當地衛健委預計高峰期即將到達,元旦前後達到高位的平台期,到達最高峰後,全省每日新增陽性人數將最高達200萬,高峰期預計維持一星期。

杭州市經信局表示,當地兩級醫院及藥品流通企業,每日採購退燒類藥物近10萬盒,當局正協調調撥近1000萬粒退燒藥物。

北京新冠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昨日下午開會,強調要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提升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專家稱60歲以上及高感染風險者可打第四針

引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家,指新冠感染高風險、60歲以上、具較嚴重基礎疾病,以及免疫力低的人群,在完成首劑加強免疫接種滿6個月後,可進行第二劑次加強免疫,即是打第四針。

專家說,目前內地所有獲附帶條件批准上市,或緊急使用的13款疫苗,都可用於打第四針,優先推薦交替接種不同技術路線的同款疫苗,或採用含變異病毒株Omicron,或對Omicron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

專家又說內地的新冠疫苗,不良反應發生比率與常年接種的其他疫苗差不多,長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略低於年輕人,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長者,如果病情處於穩定期,亦可以接種新冠疫苗。

♦台灣新增17650宗本土新冠確診個案,再多24人死亡,另外,輸入個案增加79宗。
新增死亡個案涉及12男12女,年齡介於40多至90多歲,都屬於重度感染、22人有慢性病史、14人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過去一星期疫情再度升溫,今天確診數字較上星期日增加近兩成。疫情指揮中心之前預計,春節後可能會再有一小波高峰,屆時單日新增病例數字可能高於2萬。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24日新冠疫情速報:香港單日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突破二萬宗,專家:各國應在海關針對中國人採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022年12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目前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救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物資產能不斷擴大,總體供應充足。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是可預判、可控的。”(中國外交部官網截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4日訊)香港單日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突破二萬宗水平,新增20252宗確診,本地感染19328宗,輸入個案佔924宗。多46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1160名患者離世。

53間安老及14間殘疾人士院舍共92名院友及14名員工確診。238間學校呈報439宗個案,涉及322名學生及117名教職員,3間學校共3班需要停課。

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累計發現226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3宗BF.7及38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累計發現153宗XBB、18宗XBD、1宗BA.2.75.2、11宗BF.7及179宗BQ.1.1亞系個案。

【患者須知、快速檢測與居安抗疫計劃】

聯絡方法:
(1)電郵:fsd_cif@hkfsd.gov.hk
(2)WhatsApp:5233 1833(按下連結香港消防處HKFSD傳送訊息:
wa.me/message/IGMQN56VPJVEF1 )
(3)微信帳號: fsd_cif

12月24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布林肯美東時間23日晚與王毅通話。根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隨後發佈的聲明,雙方討論了當前的疫情形勢,布林肯向王毅強調了北京對疫情保持“透明度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

♦自從中國官方取消“清零”政策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過去兩週都沒有收到中國的新冠住院數據。而在此前,截至 12 月4日,中國的新冠住院人數已達到28,859人的峯值,是三年來,中國通報的最高住院數字。

路透社援引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勞倫斯·戈斯汀 (Lawrence Gostin)的話說,缺失的數據“非常可疑”。“它告訴我的是,中國正在隱藏數據,這些數據對於瞭解其決定結束其‘清零’戰略的全部影響至關重要。”

但世衛組織說,這可能只是因爲中國政府難以統計病例數據。

不過,中國國家衛健委12月14日就宣佈,封控措施鬆綁後,無法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自當日起停止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數據。12月20日,中國還公佈了新冠死亡病例的新統計標準,只將患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致死的病人列作新冠死亡。而這與世衛組織的指引並不相符。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所羅門群島駐中國大使在北京去世 布林肯:美國已經準備好向中國提供疫苗

所羅門群島首位駐中國大使約翰·莫法特·傅桂(John Moffat Fugui)(圖片來源:所羅門群島外交和對外貿易部)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4日訊)據所羅門群島《星報》星期五報導,所羅門群島外交和對外貿易部在一份公告中說,該國駐中國大使約翰·莫法特·傅桂(John Moffat Fugui)在心臟驟停後去世,終年61歲。目前不能證實這名大使去世前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四(12月22日)表示,美國已經做好向中國提供新冠疫苗的準備,但北京方面迄今尚未對美國提出請求。

報導說,所羅門群島的外交部門正與中國外交部聯絡,將傅桂的遺體送回國內。

新加坡《海峽時報》說,這已經是兩年來第五位在中國死亡的大使。2019年12月,烏克蘭駐中國大使卡梅舍夫在訪問張家口的北京冬奧會場地後突然去世,官方公佈的死因是心髒病發。

2021年9月,德國駐中國大使賀岩(Jan Hecker)上任兩星期後就在北京逝世。時任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無證據顯示賀岩的死因與其大使的職務有任何關係。

今年4月,菲律賓駐中國大使羅瑪納在安徽隔離期間逝世。今年8月,緬甸駐中國大使苗丹佩在中國昆明猝逝。中國外交官和緬甸中文媒體說,死因可能是心髒病發。

2019年,所羅門群島放棄與台灣的外交關係,選擇與北京建交。傅桂於2021年5月出任所羅門群島首位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所羅門群島政府說,傅桂是促進該國與中國聯繫的富有“遠見”的外交官。

傅桂上任後對中國官方媒體表示,與中國建交是所羅門群島外交史的“偉大決定”。他常常將所羅門群島與中國接觸時受到的待遇與西方國家作對比,稱在中國受到了禮遇和尊敬。他對中國官媒說,所羅門群島的發展並未通過與西方國家的交往取得成效,但“與中國建交給我們帶來了巨大變化”。

他還盛讚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今年9月,他對中共黨刊人民日報旗下的《 人民日報海外版》說,“有這樣的思想為指引,取得任何成就都理所應當”。

在中國經濟資助和援建項目下,中所關係日益緊密。北京宣布給予該國出口中國98%的產品零關稅待遇,還援助一批涉及用水、衛生、住房的民生項目。在中國的援助下,所羅門群島正在建設用於2023年太平洋運動會的體育場館。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傅桂尋求開通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與中國城市之間的直飛航班,促進金槍魚和木材對中國的出口,吸引中國投資和遊客,並尋求在太陽能方面的合作。

不過,所羅門群島今年與中國簽署的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令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鄰國和美國提高了警覺。外界將北京拉攏所羅門群島的舉動視為其深入南太平洋地區的一個戰略動向,擔心中國將藉此擴大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存在。

《海峽時報》說,傅桂之死不會讓中所安全協議架構出現動搖。與此同時,美國希望深化與這一地區島國關係,抗衡中國逐漸提升的影響力。

布林肯:美國已經準備好向中國提供疫苗

據彭博社22日報道,布林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希望看到中國控制住疫情”,中國的疫情“對全球經濟顯然有影響”,美國也擔心當新冠病毒在中國大範圍傳播之際,會出現新的變種。

布林肯說,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來說,各國政府應把重點放在疫苗接種、提供檢測和治療上。

布林肯沒有回答有關中國官方新冠死亡統計數據有效性的問題,但強調了保持透明度的重要性。

另據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2日與中國外長王毅通話,討論中國疫情。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布林肯與王毅通話,進一步討論當前新冠疫情情勢,並向中方強調信息透明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回應說,中國的疫苗庫存“總體上可以滿足需求”,而且正在部署加強免疫接種,中美兩國衛生官員也會保持聯繫。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對美國國務院表示願意同中國分享疫苗來應對疫情的提問曾回應稱,根據疫情出現的新變化,中方正不斷優化防控措施,確保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前疫苗加強針的接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藥品和檢測試劑總體可以滿足需求,相信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團結應對之下,我們一定能迎來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的新階段。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譚耀宗料很快通關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3日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接見述職的行政長官李家超時談及通關問題,李克強表示要求有關方面要抓著溝通協調,推動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逐步回復正常。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說,李克強的指示很清晰,相信很快會通關。但他認為始終過去一段時間暫停通關,加上臨近新年,擔心一下子完全開放,兩地會有大量的民眾過關,積壓在關口產生混亂,認為兩地政府人員要仔細考慮通關的形式。

分类
专题 健康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港澳 生活 香港

2022年12月23日新冠疫情速報:世衛非常關注中國疫情 籲北京加快為脆弱社群打針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2月23日訊)香港單日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突破二萬宗水平,新增20252宗確診,本地感染19328宗,輸入個案佔924宗。多46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1160名患者離世。

53間安老及14間殘疾人士院舍共92名院友及14名員工確診。238間學校呈報439宗個案,涉及322名學生及117名教職員,3間學校共3班需要停課。

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累計發現226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3宗BF.7及38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累計發現153宗XBB、18宗XBD、1宗BA.2.75.2、11宗BF.7及179宗BQ.1.1亞系個案。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的司機昨晚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發言人表示,這名司機毋須與公眾人士接觸,近期亦沒有外遊紀錄,工作時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關防疫措施,他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12月22日。
張國鈞有定期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快速抗原測試,今日亦有進行快測,結果為陰性。

【患者須知、快速檢測與居安抗疫計劃】

聯絡方法:
(1)電郵:fsd_cif@hkfsd.gov.hk
(2)WhatsApp:5233 1833(按下連結香港消防處HKFSD傳送訊息:
wa.me/message/IGMQN56VPJVEF1 )
(3)微信帳號: fsd_cif

12月23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世衛非常關注中國疫情 籲北京加快為脆弱社群打針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非常關注中國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呼籲北京加快為最脆弱社群接種疫苗。

譚德塞說,中國各地的嚴重個案不斷增加,呼籲北京當局提供更多關於疫情嚴重程度、住院情況和需要深切治療的數據,世衛正支持中國集中精力為風險最高的人群接種疫苗,並會繼續為臨床護理及保護醫療系統提供支持。

另外,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已經向中國運送首批BioNTech疫苗,是首批運往中國內地的外國疫苗,會先給德國僑民接種。

♦內地新增3696宗新冠本土確診病例,沒有新增死亡個案,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2宗。

新增本土個案繼續以廣東最多,有1599宗,其次是北京的547宗以及福建的310宗。

內地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9萬宗,5241名患者死亡。

澳門宣布,調整由香港特區、台灣地區和外國入境的防疫措施,包括落地核酸檢測、澳門健康碼為「紅碼」及入境翌日起計第3天接受核酸檢測的要求取消。

相關人士入境後健康碼為「黃碼」,自我健康管理,並自入境翌日起計連續5天,每天進行快測,結果上載至澳門健康碼。第5天上載快測陰性結果後,健康碼轉為「綠碼」。

登機、登船或登車到澳門,須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的規定維持,而直至入境翌日起計第9天凌晨零時前,不能經澳門前往內地的措施亦維持不變。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68168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63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853萬人染疫,31674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530人,較前一天減少17人,連續6日超過500人。
新增病例中,社區感染佔超過68000宗,境外輸入性病例有95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