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國務院 彙整 - 第4页 共4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Letter From London 兩岸 大陆 时政

汪洋任內最後報告說了什麼?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左)在(3月2日)宣布結束預備會議議程後,獲推選為主席團會議主持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右)隨即走上主席台,與汪洋握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5日訊)現任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週六(3月4日)發表了任內最後一次工作報告,重申以黨與習近平為核心的原則。有關於台灣事務,則僅有兩段內容,除了提到兩岸交流,也表明中國面對歐美「炮製涉台涉港涉疆法案」,會堅定捍衛主權。

汪洋在大會報告中稱過去五年「極不平凡」,強調中國在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應以「兩個確立」、「兩個維護」,謹守中國共產黨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上述說法與去年中共二十大報告的用詞類似,顯見兩會大致上仍延續二十大的基調。

關於台灣事務,汪洋並未多加著墨。汪洋的工作報告提到台灣的部分僅有兩段,除了談及與兩岸交流相關的論壇和政黨互動,也再次強調中國在台灣問題上面對歐美的立場,針對「美歐炮製涉台涉港涉疆法案和(前美眾院議長)佩洛西竄台等發表嚴正聲明,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雖然兩會議程以中國民生經濟等內政議題為主,台灣事務一般而言不會在領導人工作報告中佔據大篇幅,但仍可從領導人「下團組」的動向,來觀察中國對台政策。外界普遍預料,新任政協主席將由王滬寧接任;兩會期間,習近平與王滬寧等人「下團組」是否前往涉台的人大政協代表團與單位、是否發表涉台言論,皆值得關注。

週六,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全程皆未提到涉台內容,亦無「維護領土完整」、「促進和平統一」等常規說辭。有記者提出關於國安法的提問,發言人王超引述了來源不明的「香港民調」,聲稱有75.7%的香港市民對國安法實施的成效感到滿意。

分类
Letter From London 兩岸 大陆 时政

全國人大會議開幕 李克強發表任內最後一份工作報告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早上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大會的多項議程,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6個報告,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議案、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選舉和決定任命國家機構組成人員。今年會議的會期8天半,至本月13日上午閉幕。

有消息稱,北京東長安街“十步一警”。遊客若要進入天安門廣場,必須提前一天預約,還要“過三關”、接受三次安檢。與往年的政治會議一樣,首都街道和天橋上出現了大批的公安人員和志願者。北京市民告知,兩會前夕,當局緊急招用了大批“看橋員”,日薪可達數百元人民幣。多位網民也發消息證實,北京市天橋出現“看橋員”。

報告提到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李克強稱中國仍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發展面臨諸多困難

李克強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過去5年工作時提到,在看到發展成就的同時,亦清醒認識到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當前發展面臨諸多困難挑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全球通脹仍處於高位,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外部打壓遏制不斷上升。

報告又提到,國內經濟增長企穩向上基礎尚需鞏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民間投資和民營企業預期不穩,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不少困難,穩就業任務艱鉅,一些基層財政收支矛盾較大,房地產市場風險隱患較多,一些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暴露。

報告又指出,一些民生領域存在不少短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有的地方政策執行「一刀切」、層層加碼,有些幹部不作為、亂作為、單打一,存在脫離實際、違背群眾意願、漠視群眾合法權益等問題,一些領域、行業、地方腐敗現象時有發生,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還有一些意見和建議應予重視,要直面問題挑戰,盡心竭力改進政府工作,不負人民重托。

分类
Letter From London 兩岸 大陆 时政

「兩會」提案建議包羅萬象,提案成爲老百姓笑料,馬化騰等網絡大亨缺席兩會

十四屆全國人大會議將於明早召開,本月13日閉幕。(新華社)

中國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提案和建議成爲網絡熱議的話題。由於中國生育率60年來首次出現萎縮,多位代表提出關於生育補助、凍卵等建議;在就業就學方面,有提議讓高校畢業生務農,也有提議高考外語降爲100分。就業和生育仍是與會人員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提案引起廣泛爭議,尤其是在就業和生育兩方面。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和多名互聯網高層卻在新一屆的兩會代表名單中缺席,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中國人口進入負成長,兩會代表也極盡所能地“催生”。中國全國人大代表趙玉龍提出爲生育二胎三胎的夫妻提供補貼,“比方每年給孩子提供定額的養育、教育補貼,共提供18年,成年後截止。”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甘華田也提出類似建議。“建議爲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發放教育專項補貼,爲第三孩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階段的免費教育。”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姚愛興則建議“對0-36個月齡的嬰幼兒家庭,每月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給予定額的育兒補貼。”

文章引起網友熱烈留言,有人說,“爲啥不提生一胎的,沒貢獻嗎?以前可不是這麼說的。”還有人說“現在連一胎都快養不起了還二胎,建議給一胎,生育教育住房都免費!你看生不生!”

在類似的建議中,“凍卵”話題引起不小的關注。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接受採訪時表示,建議在特定條件下支持未婚女性進行凍卵等輔助生殖技術。

在留言裏支持的不少,還有人問起費用,有人問道,“開始實施人類拯救計劃了嗎?”

安徽省阜陽市的一家醫院護士照顧一名新生兒。

生育難 就學、就業更難

孩子生了,擠高考窄門又是另一道坎。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接受“四川觀察”採訪時,“建議將高考中外語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其所持理由是外語佔分值過高,耗費學生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實用價值有限,對農村學生不利等。

有網友附和說,“我們現在科技已經超過大部分發達國家 ,能夠上月球,建空間站,要堅持自己語言,建議取消英語。”還有網友說,“把英語放進大學選修課纔是最主要的。文化自信,就應該深耕本國文化。”

中國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1158萬人,青年失業率近2成,畢業面臨失業壓力。據新媒體“正觀新聞”報導,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建議,可以引導高校畢業生入職“高素質農民”隊伍,既能解決就業難,又能爲鄉村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兩會代表建議觸及煙花和老人福利

中國近期在多個城市先後發生煙花運動、白髮運動,中國全國政協委員朱列玉受訪時僅含蓄表示,弘揚傳統文化,“順應民情民意”,建議“儘量允許民衆在春節和重大節假日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確定禁限放區域、時段…”。

在老人福利上,兩會代表爭相加碼。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甘華田稱,他將提交“關於將全民免費醫療列爲基本國策,並儘快逐步推進6歲以下兒童、8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醫療的提案”、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周世虹建議,將超齡老年就業人員納入社保,全面清理阻礙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的不合理規定。

據報導,2022年中共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代表們共提出建議9203件。

緩解就業緊張 代表提案治標不治本

面對經濟持續下行和就業難兩大問題,報考公務員成爲了大學畢業生的熱門出路,出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在今年的兩會前夕,有多位代表、委員的提案聚焦於此。

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痛批這種現象。他說:“要鼓勵大學生不要滿腦子‘央國政’,央企、國企、公務員,只要做公務員,一般進去以後一眼看到了頭。”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3日報名關閉,2023年中國國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25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48萬人,增幅超過23%。報考人數和崗位平均競爭比達到了60:1,最熱門崗位甚至高達6002:1。

文科生就業面窄、工資更低也是大學畢業生面臨的挑戰之一。倪閩景對此還要求大學生不要太在意剛入職的收入,鼓勵大學生先就業再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他說:“只要是真的人才,到單位以後努力工作,他的發展空間是無限的。”此話一出引來輿論嘲諷。有網民說:“這是甩鍋給畢業生了。”

爲緩解就業緊張,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也提案,引導高校畢業生入職高素質農民隊伍,既能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又能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爲鄉村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對此有網評說,“上山下鄉又來了。”“建議你還是別建議。”

前青海省政協委員王瑞琴表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自由空間大大縮減,使得提案越發不接地氣。“會提前打招呼,比較敏感的議案就不要提了。人大和政協的人員,尤其是政協,如果你有很明顯的自由度,可能就不會選你當政協委員。政協人大之前有預備會,就會提一些組織紀律要求,比如大家不要亂說。”王瑞琴評論支持大學生加入農民隊伍的提案時說:“其實這種議案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個人投政治所好,另一種是政府授意他出來說。”

從計劃生育到鼓勵生育 生育權誰做主?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85萬人,是自上世紀60年代初“大躍進”運動後,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生育率下降、老齡化嚴重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雖然刺激生育的相關政策紛紛出臺,卻似乎收效甚微。

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協委員、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生殖中心首席專家盧偉英及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均提案,建議“允許未婚女性冷凍卵子”,以刺激生育率回升。然而早在2020年,人大代表孫維曾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凍卵”,以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

無論是少生還是多生,年輕人普遍反感政策綁架個人生育權。

奇葩提案五花八門 中國網友:“我建議你還是別建議”

身兼政協委員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今年的提案除了關注維護國家安全外,還特別關注跨性別人士。他批評香港終審法院日前裁決跨性別人士更改身份證合法一案。他表示,該判例嚴重影響了香港社會秩序、價值觀,甚至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他說:“有不良意識滲透,影響社會甚至整個中國,不容忽視!”

全國政協委員、問答平臺知乎CEO周源建議,爲避免對未成年人造成負面影響,應對ChatGPT相關技術設定年齡限制和過濾機制,以避免未成年人接觸到不適宜內容。有網友評論說:“過慮了,中國成年人都還無法使用呢!”“還沒開放給你,就想着怎麼閹割了。”

ChatGPT 這個火遍全球的實驗性聊天機器人不僅在海外引起轟動,在中國國內也熱度不減。雖然ChatGPT從未在大陸正式上架,但中國用戶仍可以通過虛擬私人網路(VPN)進行使用。據日媒報道,因ChatGPT規避審查,中國政府已通知各大科技公司禁止提供ChatGPT服務。

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建議,將高考中外語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他說:“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學習外語),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用處也不大。一般的交流和表達可以藉助現代科技,用翻譯軟件來實現。”有網友說: “可見在他治下的學校會對一門外語有多深的偏見。”“英語非常重要,但是人民學英語的多了,不好忽悠。”

政協委員甘華田表示,近年來惡意詆譭、污衊中醫藥的不當言論多有出現,因此他建議,修訂完善《中醫藥法》,追究詆譭中醫藥行爲的法律責任。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評論說,早在2018年全國人大全票修改憲法打破國家領導人任期制的時候,召開兩會就失去了其意義所在。

夏明說:“這些代表喫了飯也不能說一點事情都不幹,還要做點樣子、走點過場。裝着好像是尊重民意,讓人大代表說話,而人大代表也裝着他們是人大代表,真在做事,這都是一場做戲。”

互聯網巨頭紛紛出局 晶片AI電動車代表成新寵

2018年12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左)和騰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據多家中國媒體報道,曾被視爲中國經濟發展寵兒的互聯網行業,多位頗具代表性的人物紛紛落榜。其中包括曾擔任了兩屆、共10年人大代表的騰訊CEO馬化騰,百度CEO李彥宏,聯想CEO楊元慶、網易CEO丁磊、京東董事會主席劉強東、搜狗CEO王小川,以及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

馬化騰的長期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自從兩年前批評當局的監管制度以來,已長期身居海外,幾乎消失於公共視野。今年名單碩果僅存的一位網絡名人就是位列人大代表的58同城CEO姚勁波。

外界還發現,新一屆人大代表的名單上,許多是來自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電動車領域的執行長及工程師。其中,半國營的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峯今年再次連任。他已擔任人大代表超過20年。小米董事會主席兼電動車企業家雷軍是第三次當選。晶片製造商華虹半導體董事長張素心和電動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都是首次成爲人大代表。此外,還有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晶片專家李樹深。

新一屆政協委員名單中,則包括人工智能晶片開發商寒武紀科技董事長陳天石和三六零安全科技董事長周鴻禕。

據統計,目前兩會名單約有100名專家上榜,涵蓋新材料、航空航天技術和先進製造等領域。

政協人大 光環背後是“納入黨的管理”

旅美民營企業家、前青海政協委員王瑞琴說,中國的人大代表基本都是黨員,政協委員通常則是黨外各行業傑出人士。她說:“他們就通過政協的渠道,把各行業人才納入黨的管理。”

雖然政協和人大都被外界稱爲“橡皮圖章”,代表們毫無實權,但對於民營企業家來說,政協、人大代表的身份依然重要。王瑞琴說,這既是一種外在榮耀,還會提供這些精英們一定的“保護”,也成爲他們的一種自保手段。

“因爲中國政府有規定,如果你是政協或人大代表,各地公檢法不能任意地把你逮捕。” 王瑞琴說,“如果你涉及任何的糾紛或刑事問題,它一定要先把你的政協委員(或人大代表)身份剝褫,然後才能採取一些相關的手段。”

如何看待私營企業家在今年兩會上的“進進出出”?王瑞琴認爲,這顯然是一個風向標:“馬化騰缺席、新的晶片和電動車高層入列,就說明政府產業政策的一個很大的變化,說明這是政府要扶持的行業。”

黨管經濟趨勢越來越明顯  

今年兩會,正值中國曆經三年疫情和嚴厲的“清零”政策結束之後,經濟議題成爲外界關注焦點。受到重創的中國經濟如何走出低谷?習近平的新經濟團隊,對於提振中國經濟又有怎樣的方案呢?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說,這些互聯網大佬普遍被剔除確實和中國當前經濟狀況及走向有關。

謝田指出,本屆兩會把一些電動車製造業、晶片技術專家等名人納入進來,表明中共是要扶持相關產業,而對互聯網企業基本就是收歸國有。

過去兩年,中國官方對於阿里巴巴、騰訊的衆多互聯網公司進行各種整改。據報道,中共目前已在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旗下企業內部設立了150多個黨支部,顯示該集團已被全面接管。

分类
Letter From London 兩岸 大陆 时政

港版國安法上路2年 中國宣稱「75.7%港人滿意」

王超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不斷完善,社會秩序迅速恢復。

第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4)日中午舉行記者會,發言人王超在會上針對多個議題進行回應,會中談及港版國安法。

王超指,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是中國「一國兩制」實踐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號稱自該法實施以來,「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機制不斷完善,該國的國家安全得到保障,「社會秩序迅速恢復,法治得到彰顯,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發展重回正軌,香港居民的權利自由因此得到更好保障,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

王超宣稱,民調75.7%香港市民對港版國安法實施成效感到滿意,但未見王超提供「民調」的調查日期、樣本數、抽樣方法、調查媒介等具體數據或資訊。

除此之外,王超也就「一帶一路」進行回應,稱中國實施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年,「朋友圈不斷擴大,累計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為各國「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分类
Letter From London 兩岸 大陆 时政

「兩會」看點:黨政機構改組、高層人事變更、穩經濟

十四屆全國人大會議將於明早召開,本月13日閉幕。(新華社)

對本週末將召開的中國政協、人大「兩會」,看點包括經濟發展目標、黨政機構改組以及政府高層人事變更,不再強調黨政分開。

此次人大會議將確定新的經濟團隊。會議還將討論習近平對黨和政府機構進行 “深入、全面 “改革的計劃。

分析人士還認為,政府可能將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至6%,以控制失業率,並採取促進消費和外國投資的措施,但預計不會有什麼標誌性的改革。

十四屆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王超表示,大會議程共有9項,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6個報告,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議案、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選舉和決定任命國家機構組成人員。

不再強調黨政分開

本週舉行的中共中央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具體內容尚未透露。據報導,這是繼5年前大動作機構改革後的又一次。有傳言稱,公安部與國安部將脫離國務院系統,轉為隸屬新成立的直屬中共中央的「中央內務委員會」(暫名),該委員會將會整合公安、移民、戶籍、交通、反恐、反間諜,甚至民政部的社會組織管理等功能,這個超級委員會既借鑑了中共建政之初的內務部名稱,又吸取了俄羅斯聯邦內務部的功能框架,委員會將由現任公安部長王小洪擔任首腦。

傳言中的機構改革還包括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的整合。此次機構改革的大方向,即減少機構數量,合並同類項,不再強調黨政分開。

2018年中共十九大後開始黨和國家機構的大規模改革,設立最高反腐敗機構國家監察委員會以監督官員;國務院部分職權則已經轉移至黨中央,這被認為是向”改革開放”之前高度集權的黨國集權模式。

新總理的任務

本次人大會議召開,正值政府面臨諸多方面的挑戰。三年抗疫讓經濟和民生不堪重負,及至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廣泛抗議。而告別”清零”的突然轉向,又讓民眾和公共衞生經歷了疫情海嘯的衝擊。

去年中國人口首次多年來出現負增長,而城市就業率在六十年來首次下降,人均支出也有所下降。同時中國與美國的關係不斷惡化,美國正在擠壓中國獲得尖端技術的空間,而全球經濟不景氣也給習近平增添了阻力。

本次兩會之後,中國將聚焦穩定經濟、以便集中力量實現長期目標。

人事方面,李強預計將接替李克強出任國務院總理,這或許是今年人大會議上最受矚目的一個事件。

人大會議之前,黨內精英們剛剛敲定了關鍵政府職位的提名,包括今後將主管最重要的經濟決策機構的的四名男性。他們是:李強擔任總理,丁薛祥擔任常務副總理,何立峰擔任副總理,朱鶴新擔任新的央行行長。他們沒有在西方接受過教育,或者被認為沒有與國際金融組織打交道的經驗。

中國經濟正面臨一系列日益增長的挑戰,包括消費疲軟、失業率上升、房地產市場低迷、缺乏商業信心、地方政府的債務困擾、人口老齡化以及中美關係因技術制裁日益緊張。

王滬寧料接任政協主席

新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明日開幕,今日下午舉行預備會議,消息指出,會上通過300多人組成的主席團、主席團會議主持人和秘書長名單。

據悉,主席團會議主持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預料他將在會議期間獲選為全國政協主席,接替卸任政治局常委的汪洋。秘書長則是政治局委員兼統戰部部長石泰峰,預料他將出任排名第一的政協副主席。

消息指,主席團名單上有多名副國級領導人,包括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人大副委員長沈躍躍、國務委員王勇、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預料亦將出任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