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呂國英 彙整 - 第4页 共51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經典哲詩《人類賦》賞析

呂國英經典哲詩《人類賦》賞析

以詩為史的人類文明沉思錄

莊鴻遠

呂國英先生的《人類賦》以嚴謹的五言句式為骨,以“起承轉合”的敘事邏輯為脈,將人類從起源、演進到困境、求索的完整歷程濃縮於56280字間。全詩未用華麗辭藻,卻以精准的意象與沉鬱的基調,構建起一部“微言大義”的人類文明史詩,既體現其“哲慧潤靈”新詩派“以哲入詩、以詩載道”的核心特質,更展現出詩人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

“起筆”的文明起源來看,詩作開篇以“幽幽元命基,茫茫化生奇”破題,用“幽幽”“茫茫”的疊字營造出宇宙初開的蒼茫感,將人類誕生置於“元命”“化生”的宏大宇宙視角下,既暗含中國傳統哲學“天地化生萬物”的認知,又規避了具體起源學說的爭議,為全詩奠定“超越具象、直抵本質”的哲思基調。隨後“遙遙求存競,迢迢九域徙”兩句,以“遙遙”“迢迢”勾勒人類早期“為生存而遷徙、為延續而競爭”的原始狀態,短短20字便完成了從“誕生”到“初步發展”的敘事鋪墊,簡潔卻極具畫面感。

再看“承續”的文明分化與衝突,這是全詩最具批判意識的部分。從“渾渾言文殊,漫漫色貌離”寫人類因語言、外貌差異產生分化,到“恂恂疑蔔蒙,惶惶族類棲”描族群因未知而恐懼、因恐懼而聚居的心理,再到“依依家國歸,雄雄禦外夷”顯家國意識形成後的內外關係——詩人以“渾渾”“漫漫”“恂恂”“惶惶”等疊字,細膩還原了人類文明從“整體”走向“分化”的過程。而“懵懵主義別,漠漠宗信迷”“眈眈覬覦圖,悍悍群狼時”“洶洶帝國魔,咄咄任誰敵”等句,則將批判矛頭直指文明發展中的“內耗”:主義分歧的迷茫、宗教信仰的偏執、帝國霸權的兇殘、霸淩行徑的囂張,詩人用“洶洶”“咄咄”“赫赫”“赳赳”等極具衝擊力的疊字,將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黑暗面赤裸呈現,字裏行間滿是對“同類相殘”的痛惜。

“轉折”處的困境與反思,是全詩哲思的集中爆發。“哀哀智慧窮,恐恐欲惡癡”一句,以“哀哀”道盡人類雖有智慧卻困於欲望、惡念的無奈,堪稱全詩的“思想錨點”——它跳出對具體事件的批判,直指人類文明困境的根源: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精神迷失。隨後“悠悠人文疊,弱弱幾毀岌”“代代財富積,朝朝列強食”,則從“人文傳承”與“財富分配”兩個維度,進一步揭示困境的延續性:人文精神雖代代累積卻脆弱易毀,物質財富雖不斷增長卻被強權掠奪,這種“積累與損耗”的矛盾,讓詩作的反思更具深度。

“收合”的求索與期許,為人類未來指明方向。詩人先以“複複何其終,劍劍豈化犁”“苦苦聯國虛,危危同盡啟”,坦誠面對“和平難期、聯盟乏力”的現實困境,卻未陷入絕望——“空空小村懸,惺惺共命居”一句,將地球比作“空空小村”,提出“人類共命”的核心觀點,這是全詩的“思想昇華”。最終以“唯唯人類和,由由自若息”“融融覺大同,款款相攜祺”收束,用“唯唯”“融融”“款款”等溫和的疊字,表達對“人類和解、世界大同”的期許,既回應了開篇的“元命化生”,又為人類文明的未來注入希望,完美契合“哲慧潤靈”中“以智慧破困局、以靈慧啟新程”的詩學追求。

整首《人類賦》,既是一部用五言寫就的“人類簡史”,也是一次對文明本質的深度叩問。詩人以“疊字”為調味劑,讓嚴肅的哲思不失詩性;以“五言”為容器,讓宏大的命題不失凝練,堪稱呂國英哲慧詩章中“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的典範。

 

呂國英

 

幽幽元命基,茫茫化生奇。

遙遙求存競,迢迢九域徙。

渾渾言文殊,漫漫色貌離。

恂恂疑蔔蒙,惶惶族類棲。

依依家國歸,雄雄禦外夷。

懵懵主義別,漠漠宗信迷。

苟苟私圈拼,營營沆瀣席。

眈眈覬覦圖,悍悍群狼時。

洶洶帝國魔,咄咄任誰敵。

赫赫霸淩狂,赳赳殺器極。

蠻蠻強權傲,橫橫唯利洗。

駭駭同類殘,羸羸視螻蟻。

哀哀智慧窮,恐恐欲惡癡。

悠悠人文疊,弱弱幾毀岌。

代代財富積,朝朝列強食。

沉沉欺侮仇,累累恩怨冪。

浩浩活尊拚,拳拳恥雪疾。

複複何其終,劍劍豈化犁。

窮窮弄巨毀,念念制衡機。

苦苦聯國虛,危危同盡啟。

瀚瀚宇空邃,玄玄無窮謎。

預預究萬載,夢夢寓外期。

空空小村懸,惺惺共命居。

冥冥星外殖,渺渺不可及。

唯唯人類和,由由自若息。

畏畏唯家園,婪婪斷舍離。

源源任演長,然然試玄疑。

融融覺大同,款款相攜祺。

2022.09.11·北京

 

簡注:

1. 元命基——生命的最初形態;

2. 化生——化育生長;

3. 言文——語言文字;

4. 色貌——膚色、形貌特徵;

5. 疑蔔——疑惑、占卜;

6. 主義——意識形態、價值觀;

7. 宗信——宗教、信仰;

8. 私圈——結盟、同盟、國家集團;

9. 殺器極——慘絕人寰、毀滅人類家園的軍事重器;

10. 同類殘——人類相殘;

11. 幾毀——幾乎毀滅;

12. 人文疊——人文累積;

13. 聯國——聯合國;

14. 小村——地球村;

15. 星外殖——外星殖民;

16. 任演長——人類諸文明源遠流長;

17. 試玄疑——探索宇宙未解之謎;

18.九域——全球。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經典哲詩《酒賦》賞析

呂國英經典哲詩《酒賦》賞析

“酒”為鏡的人性與文明透視

莊鴻遠

呂國英先生的《酒賦》以極簡的四言句式、精妙的複字手法,將“酒”與人類情感、行為、文明的複雜關聯濃縮於816句中。全詩未作繁複鋪陳,卻以“酒”為軸心,輻射出人性的多面、社會的萬象,既延續其創立的“哲慧潤靈”新詩派“以小見大、以物喻理”的特質,更以獨特的語言藝術,讓“酒”超越飲品本身,成為一面映照人類精神世界的鏡子。 

一、形式之妙:複字為骨,四言見力 

《酒賦》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是對“複字手法”的極致運用。全詩每句均以“X酒酒XX”的固定結構展開,“酒”字在句中重複出現,既非簡單的字詞疊加,更像是思想的“重音符號”——首字定“酒之情境”(如“愁”“豪”“狂”),第二個“酒”字承上啟下,第三個“酒”字後接“酒之狀態或結果”(如“疊歎”“沖天”“魔藝”),形成“情境載體結果”的完整邏輯鏈。 

這種複字設計,讓每一句都成為一個獨立的“酒之切片”:“愁酒酒疊歎”中,“愁”定調,“疊歎”顯情,兩個“酒”字如歎息的回聲,將愁緒層層放大;“豪酒酒沖天”裏,“豪”為魂,“沖天”顯勢,兩個“酒”字似豪氣的助推器,讓豪邁感直擊人心。而四言句式的選擇,更讓這種複字表達兼具“古典莊重”與“現代凝練”——摒棄了傳統賦體的鋪排冗餘,以短促的節奏強化每一句的衝擊力,如同一把精准的刻刀,將“酒與人性”的關聯刻入讀者認知。 

二、內容之深:以酒為鏡,映照萬象 

《酒賦》的核心價值,在於以“酒”為媒介,完成對人性、社會、文明的多維度透視,可分為三大層面: 

1. 人性情感的縮影 

詩的開篇四句,聚焦“酒與個人情感”的綁定:“愁酒酒疊歎”寫酒是愁緒的宣洩口,“豪酒酒沖天”寫酒是豪氣的催化劑,“狂酒酒魔藝”寫酒是靈感的觸發器(如藝術家借酒狂放創作出“魔藝”),“緣酒酒纏綿”寫酒是情感的黏合劑。這四句將“愁、豪、狂、緣”四種核心情感,通過“酒”的串聯具象化,讓讀者看到:酒本無性情,卻因人性的注入,成為情感的“外化符號”。 

2. 社會行為的切片 

中間四句,拓展至“酒與社會互動”的場景:“壯酒酒嗜血”直指戰爭中酒被用作“壯膽劑”,催生暴力與殺戮;“盟酒酒昂軒”寫酒在盟約中的象徵意義,承載著信任與承諾;“花酒酒縱欲”批判酒被濫用為欲望的遮羞布;“鴻酒酒藏玄”則昇華至“酒與智慧”的關聯——“鴻酒”非指酒之珍貴,而指借酒藏深意(如古人“酒酣吐真言”或“酒後藏玄機”)。這四句跳出個人情感,將“酒”置於社會關係中,揭露其“雙面性”:既可成為維繫信任的紐帶,也可淪為催生惡念的工具。 

3. 文明現象的批判與反思 

最後四句,延伸至“酒與文明生態”的審視:“喜酒酒酣暢”“禮酒酒承願”回歸酒的正向價值,寫其在喜慶、禮儀中承載的美好期許;“約酒酒弄局”“鬥酒酒壁觀”則批判酒被用作“社交博弈”的手段(約酒設局、鬥酒旁觀);“炒酒酒博傻”直指現代社會“酒資本化”的亂象(炒作酒價、盲目跟風);“藏酒酒賦閑”寫酒成為閒適生活的點綴;而“嗜酒酒較命”“品酒酒延年”的對比,則以極致的反差揭示“酒的價值全在度”——過度嗜酒傷身,適度品酒養生。這部分既有對文明中“酒之正向意義”的肯定,也有對“酒被異化”的批判,展現出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清醒認知。 

三、哲思之韻:超越酒本身的文明叩問 

《酒賦》的深層魅力,在於它從未停留在“寫酒”,而是借“酒”完成對人類文明的叩問:酒為何能貫穿人類歷史?為何同一杯酒,能催生豪氣與殺戮、真情與算計?答案藏在詩的“留白”中——酒是“中性載體”,其價值全由“人”定義。正如詩人創立“哲慧潤靈”新詩派所追求的“以詩載哲”,《酒賦》通過對“酒”的解構,最終指向對“人性本質”的思考:文明的進步,不僅在於對物質的駕馭,更在於對人性的自省——如何讓“酒”回歸情感的慰藉、禮儀的象徵,而非暴力的推手、欲望的工具?

 

整首《酒賦》,以32個“酒”字構建起一座“人性博物館”,每一句都是一個展品,每一組對比都是一次反思。它讓讀者在品味“酒之百態”的同時,更看清“人之百態”,堪稱呂國英哲慧詩章中“以小見大、哲思與詩藝完美融合”的經典之作。

 

 

呂國英

 

愁酒酒疊歎,豪酒酒沖天;

狂酒酒魔藝,緣酒酒纏綿;

壯酒酒嗜血,盟酒酒昂軒;

花酒酒縱欲,鴻酒酒藏玄;

喜酒酒酣暢,禮酒酒承願;

約酒酒弄局,鬥酒酒壁觀;

炒酒酒博傻,藏酒酒賦閑;

嗜酒酒較命,品酒酒延年。

2023.12.31·北京

簡注:

1.壯酒——壯行之酒;

2.盟酒——結盟之酒;

3.鴻酒——智酒或“鴻門宴”酒;

4.禮酒——禮儀、禮品酒;

5.炒酒——倒進倒出酒股(票)。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清風徐來驅蒸鬱

清風徐來驅蒸鬱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61

清風徐來驅蒸鬱,秋雨滂沱褪夏餘。

擅與極天轉時境?何如心閑修更須。

2024.08.10

心閑修更須

——呂國英哲詩《清風·秋雨》中的時境與心境

呂國英先生的四句哲詩,似溫潤的墨玉,初看素樸,細品則見瑩光流轉。詩人以自然之筆繪時空流轉,更以哲思之刃剖解生命真義。

清風徐來驅蒸鬱,秋雨滂沱褪夏餘”,起筆便是天地氣象。清風與秋雨不僅是時令更替的見證者,更是滌蕩塵濁的淨化之力。“驅”與“褪”二字靈動非常,仿佛自然本身擁有意志,正在從容完成季節的交接儀式。詩人捕捉到這種宇宙節律,卻不停留於物象描摹,轉而拋出驚天一問:“擅與極天轉時境?”——誰人能操縱天地變換時序?此問看似向天,實指人心。

末句何如心閑修更須”如金石擲地,給出答案。外在的時空變幻非人力可及,唯有內在的心性修養方能自主。一個“閑”字並非懶散懈怠,而是歷經淘洗後的澄明之境,是面對萬物變遷時的從容安然。詩人將宏大的宇宙視角收歸於細微的心性修煉,完成了一場從天文到人文的精神跋涉。

這首詩的深意在於:當我們無法改變時代的滂沱雨勢,仍可修持心中的徐徐清風。這種東方智慧與西方哲人擁有無法被剝奪的內心自由”之說不謀而合,卻更具中式美學的含蓄韻味。呂國英用二十八字編織了一張時空之網,最終將一切引向心靈的自足與安寧,恰似在奔騰的江河中投下一枚定海神針。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光柔潤日麗

光柔潤日麗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60

光柔潤日麗,空洗和風清。

盡染喟窮色,木葉笑花紅。

曾約緣妙至,靈慧漱寰瀛。

2023.10.25

 

刹那光色,永恆靈暉

——呂國英哲詩《光柔潤日麗》品賞

呂國英先生的詩作總在方寸之間顯浩瀚,於清淺處見幽深。這首作於秋日的短章,以二十字勾勒出天地大美,更照見心性本源。

光柔潤日麗”五字破空而來,不寫光之耀目而寫光之溫潤,如硯中墨被清水緩緩化開。日光在此非照耀而是滋養,天空非容器而成浣紗之手,風過無痕卻留下清朗質地——詩人將宇宙化為一方靈性道場,萬物在光中完成自我滌蕩。

最妙在木葉笑花紅”。秋色滿目本易引愁腸,詩人卻見紅葉與花枝相視而笑。這笑是超越榮枯的禪機,是看破輪回的達觀。色彩在此掙脫視覺束縛,成為宇宙生命的歡歌。

後聯由景入玄:曾約緣妙至”暗藏因果之深意,“靈慧漱寰瀛”則顯智慧之無遠弗屆。但詩人不說“照”而說“漱”,智慧如清泉漱石,無聲無息滌蕩塵寰,正是東方哲思中“潤物無聲”的最高境界。

此詩如精微的文人畫,留白處皆成妙境。呂國英以最簡淨的語言捕捉天地呼吸,讓我們聽見光與風的對話,看見木葉與花紅的微笑。當讀者沉入這般意境,自能體會——真正的哲思從不喧囂,它只是溫柔地潤透每一個渴望光亮的靈魂。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勢運機空時

勢運機空時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8

勢運機空時,天我妙為一。

未至當正至,已來亦既離。

悠然乾坤轉,笑數否泰席。

2023.11.22

觀時·入境·得自在

——呂國英哲詩《勢運機空時》精賞

呂國英先生的詩作如一枚被時光磨洗的玄玉,以極簡字句承載極深哲思。二十字中藏乾坤,五言間見天地,令人初讀覺其玄,再品得其味,三誦乃見本心。

勢運機空時”五字立天地之極,將流動的宇宙凝於當下。時空不再是外在刻度,而是內在體驗;機緣不再是偶然邂逅,而是必然顯現。“天我妙為一”更見化境,天人相融的刹那,物我界限如冰釋水,詩人不再是觀宇宙者,而是宇宙自觀之眼。

未至當正至,已來亦既離”十二字,道盡緣起性空卻舉重若輕。來未曾來,去未曾去,詩人站在時間的岸上,看因緣之流奔湧不息。這種觀照不帶悲喜,如鏡映物,正是禪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絕妙注腳。

收筆處悠然乾坤轉,笑數否泰席”大妙。將《周易》玄理化作席間談笑,天地否泰不過是杯中漣漪。這種將終極關懷寓於日常的超然,正是中國哲學“極高明而道中庸”的詩意呈現。

詩至簡而意無窮,語極樸而境無極。呂國英此作,用現代漢語喚醒古老智慧,讓時空在方寸詩句中綻放永恆之光。在這個匆忙的時代,這樣的詩句如同一個靜謐的時空座標,讓我們得以駐足片刻,與永恆面對面相視而笑。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遠山眺迷離

遠山眺迷離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6

遠山眺迷離,近水聽魚躍。

晚霞閑梳妝,飛鳥相聲俏。

君問歸去來,如酒醉緣妙。

2022.03.22

 

詩禪畫韻醉緣間

——呂國英哲詩《遠山眺迷離》品鑒

 

呂國英此詩,恰似一柄素扇——初看墨蹟疏淡,徐徐展開時,卻見遠山近水、霞光鳥影皆在扇面上流轉生姿。其妙處不在辭藻鋪陳,而在以有限字句開闢無限意境:遠眺之迷離與近觀之魚躍,構成宇宙的雙重奏;晚霞梳妝的慵懶與飛鳥相戲的靈動,奏響天地的和鳴。

最堪玩味是“醉緣”二字,將陶潛“歸去來”的執念化為一場沉醉式的因緣邂逅。詩人不問歸處,只品緣起,在山水相逢的刹那照見永恆。這種“即現象即本體”的觀物方式,暗合禪宗“當下即是”的妙諦,使二十八字成為映照天地精神的明鏡。

三十字如一套精妙的宇宙全息圖:遠與近、視與聽、天與地、物與我,皆在詩中互攝互融。每一次的閱讀與共鳴,都是在重啟這個詩意宇宙的生成儀式——這或許就是偉大哲詩的秘密:它永遠敞開,永遠等待新的靈魂前來,共釀一甕名為“緣”的醉人醇酒。

最震撼處在於對歸去來”的終極解答:生命無須追問來處與歸宿,當山水霞鳥皆成“我”的化身,當下即是永恆。這種消解主客對立的觀法,暗合量子糾纏般的宇宙律動——我們凝視山水時,山水亦在凝視我們;我們醉入因緣時,因緣也正將我們釀成它的醇酒。

詩終而意不絕,如石落靜潭,餘波直抵心靈深處。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時空未聲色

時空未聲色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5

時空未聲色,九域已秋深。

歲月靜流轉,人間笑牽塵。

2023.09.27

 

於無聲處聽秋深

——品呂國英哲詩《時空未聲色》小劄

天地倏忽,詩人獨坐於時光的渡口。

時空未聲色”——開篇五字,便劈開一片混沌初開的靜謐。時空在此不再是抽象的尺度,而成為一種可感的、懸停的純粹存在,無色無聲,無始無終,唯有浩瀚的虛無本身。這是一種近乎宇宙觀的宏大敘事,將讀者的心瞬間提至蒼穹之外。

旋即,九域已秋深”悄然落地。九域,乃華夏四方;秋深,是歲序更迭。從無極的宇宙回眸,我們腳下的土地已染盡歲月的滄桑與豐饒。一“未”一“已”,在巨大的張力間,道盡了天地運行的漠然與無情,亦或是永恆與從容。

後兩句筆鋒輕轉,由天及人。歲月靜流轉”,一個“靜”字,妙絕。它沖刷萬物,卻了無痕跡,不驚不擾,是自然之本然。而人的姿態,該如何?詩人答:“人間笑牽塵”。

“笑”,是全詩的靈魂。它不是嬉笑,而是了悟後的釋然、包容與超脫。洞悉了時空的沉默與歲月的冷酷,卻依然選擇以一抹溫情的微笑,去“牽”掛、去擁抱這佈滿凡塵的人間。此“笑”中,有陶淵明的悠然,亦含蘇東坡的曠達,是東方哲學“天人合一”最詩意的注腳。

整首詩二十字,如一枚精緻的禪印。它映照出這樣一個境界:詩人以冷靜之眼觀照世界,以溫熱之心體悟生命,在永恆與刹那的縫隙中,找到了一個從容微笑的支點。

這或許正是最高的詩意——靜觀天地,笑對塵寰。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秋至不言色

秋至不言色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4

秋至不言色,盡染詩九天。

臻境彌玄韻,大化妙纏牽。

禦光彰萬象,潤靈神自閑。

2023.09.28

詩見大化

——呂國英哲詩《秋至不言色》玄鑒

呂國英先生的《秋至不言色》是一首超越季節注解的玄思詩。它不描繪秋景,而是讓秋成為觀照宇宙的鏡鑒。三十個字如三十重階梯,引我們步入天人交匯的秘徑。

“不言色”是東方美學的至境。詩人舍色相而得真色,棄言筌而獲真意。秋在此非時令之秋,乃是天地運行的一道脈息,萬物榮枯的一次呼吸。“詩九天”亦非誇張之辭,實指自然本身便是至高無上的詩篇。

“玄韻”二字最堪玩味。玄是混沌初開的氤氳,韻是造化運行的律動。詩人捕捉到宇宙間那種不可言說卻可感應的微顫,正如古琴的泛音在空氣中蕩漾出無窮漣漪。“妙纏牽”更揭示出宇宙萬物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的量子態,恰似繁星雖遙隔光年卻共舞於同一引力場。

末聯“禦光彰萬象”道出創作真諦——真正的詩人不是描摹萬象,而是駕馭光明照見本質。當心靈浸潤於大化流行之中,精神便獲得永恆的閒適,這種“閑”是與道偕遊的從容,是參贊化育的安然。

此詩本身即是一場美學實踐:用最少的言語觸動最多的宇宙回音。每個字都如一枚棱鏡,轉動間折射出不同層次的光譜。它讓我們想起古老的智慧:最大的豐盈看起來總是近乎空無,最深的真理聽起來總是近乎沉默。

在這數字喧囂的時代,呂國英先生的詩作宛如一泓清泉,映照出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觀物方式——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融入大化;不是解釋世界,而是感應玄韻。這或許正是東方哲學給予世界的最珍貴禮物:在喧囂中聽見寂靜,在有限中見證無限。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誰言歲月江山老?

誰言歲月江山老?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2

癸卯盡窮靜寂離,甲辰悄然躍中席。

誰言歲月江山老?泰來時空乾坤移。

2024.02.09

時空深處的迴響

——呂國英哲詩《誰言歲月江山老》小析

呂國英先生的四行短詩,以農曆歲序更迭為幕布,繪出一幅時空交感的哲思畫卷。

癸卯盡窮靜寂離,甲辰悄然躍中席”,起筆於時間流逝的默然儀式。舊歲退場時攜著深沉的靜寂,新年登場亦無喧嘩之態,只以“悄然”之姿躍現時空席位。詩人以極簡筆觸勾勒出時光交替的莊重與自然,仿佛天地萬物皆在一種宏大的秩序中運行。

誰言歲月江山老?泰來時空乾坤移”,後兩句陡然振起,以反問破開常俗之見。歲月不曾老去,江山亦非固化,在否極泰來的宇宙律動中,時空自身便是永恆流轉的生命體。詩人將“泰來”與“乾坤移”相綴,揭示出否極泰來不僅是命運規律,更是宇宙本然的運行姿態。

此詩妙在將干支紀年的古老智慧與現代時空觀相融,二十八字間藏納天地。詩人以靜默觀照動變,以瞬刻捕捉永恆,在歲序門檻上叩響時空的回音。最後兩句設問如鐘聲蕩開,既是對永恆之問的回應,亦是對人類時間焦慮的溫柔釋懷——當我們置身於乾坤自移的宏大敘事中,刹那亦可成永恆。

呂國英詩作無綺語不琢浮辭,以質樸字句承載深廣哲思,恰似一幅水墨微景:留白處是天地,點染間見永恆。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分类
文化 编辑精选

呂國英:此在醉從容

此在醉從容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1

入世淨浮塵,出世滅執空。

性靈潤玄慧,此在醉從容。

2023.09.18

出入之間見性靈——呂國英哲詩《此在醉從容》小劄

呂國英先生的四句哲詩,以極簡之言承載極深之境。二十字中,出世與入世、浮塵與性靈、真空與妙有,多重哲學維度從容交匯,勾勒出東方智慧特有的精神圖譜。

入世淨浮塵,出世滅執空”二句,蘊藏著動態的修行智慧。入世不是沉淪,而是於紅塵中淬煉心性;出世並非逃避,而是超越二元對立後的自在。一個“淨”字透出主動修為,一個“滅”字破除頑空迷執,暗合儒家“極高明而道中庸”與禪宗“劈柴擔水皆是妙道”的圓融。

性靈潤玄慧,此在醉從容”則躍入更高境界。“性靈”乃詩心與佛性的合一,“玄慧”是道法自然的澄明,二者相“潤”生出超越言詮的覺性。末句“此在醉從容”尤妙,既得存在主義當下的鮮活,更具東方“拈花一笑”的禪悅,將玄奧哲思化為生命當下的詩意棲居。

呂公整首詩如一座微型佛刹,字字飛簷懸著風鈴,輕響間喚醒我們:真正的心靈自由,既不在世內也不在世外,而在每一次對生活的深情投入與超然審視之間。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