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11月6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4988宗 多13名患者離世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今日結束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6日訊)香港新增4988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佔395宗,其餘4593宗是本地個案。多13名患者離世,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257名患者離世。

3間安老院舍及5間殘疾人士院舍、共有14名院友和兩名員工確診,85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3間學校、共3班需要停課7日。

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本港的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08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1宗BF.7,及29宗BQ.1.1亞系個案。而本地個案中,亦累計發現11宗XBB、9宗XBD、1宗BA.2.75.2,及19宗BQ.1.1亞系個案。

當局宣布,下周二起進行的免費核酸檢測樣本採集程序,會改為採集「咽喉拭子樣本」,取代現時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今次改變涉及在社區檢測中心、社區檢測站、臨時流動採樣站及機場入境檢測站所進行的核酸採樣程序。強制檢測公告亦會作相應修改,接受以「咽喉拭子樣本」進行的檢測。

學者稱復辦七欖是好開始 曾被拒入場「黃碼」南非遊客獲大會安排包廂看七欖

一連三日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今日將會結束。浸大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表示,「七欖」經歷回歸前後,被視為香港其中一個極之成功的國際運動品牌活動,這次復辦是好的開始,對於日後在疫情下舉辦大型賽事有示範作用,包括觀眾防疫規則是否可行、售票安排和商業贊助等。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賽事來到最後一日,之前持「黃碼」而未能入場的外國遊客,獲大會安排入包廂觀賞賽事。

當局表示首日賽事,有九名外國遊客因手持「黃碼」一度未能入場,欖總安排他們轉回「藍碼」後,入場欣賞最後一日賽事,其中一名來自南非旅客早上獲招待在包廂觀賽。

他指今晚將坐飛機返回南非,對結果感到高興,亦會再來香港旅遊。

南非旅客Reiner:「我們現在很滿意,我們很高興,享受這裡的一切。等待『藍碼』過程並不好,但我們生存下來,能回來觀看欖球賽了。

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1月6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台灣新增24355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中包括24309宗本土病例及46宗輸入病例;再多47名患者離世,年齡介乎20多歲至90多歲,全部屬重症個案,其中46人有慢性病史。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本土個案,以新北市佔最多,有超過4000宗,其次是台中市的3350宗,以及高雄市的3309宗。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4420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526宗確診和3894宗無症狀感染。

廣東新增的本土個案佔最多,有1582宗,當中252宗是確診病例,1330宗是無症狀感染。

北京本土新增43宗確診和6宗無症狀感染。內蒙古本土新增692宗個案,新疆就再多539宗感染,大部分是無症狀感染。

廣州市衛健委公布,當地新增的1325宗本土個案中,9宗是社會面感染,其餘都在隔離觀察或高風險區發現。

在新增感染者最多的海珠區,已經通過強化社會面管控,減少人員流動,逐家逐戶上門提供核酸檢測服務。白雲區及番禺區部分街道亦有感染個案,其中番禺區已劃定管控區域,開展涉疫場所排查。

市衛健委說,疫情仍處於關鍵階段,必須更及時、精準和有效阻斷傳播鏈條,盡快穩控疫情,要求管控區內的人員,履行防控責任和義務,避免外出和人員交集。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兩岸 国际 大陆 新冠肺炎 编辑精选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清零不動搖

2022年11月2日,居民在北京的一個病毒檢測點排隊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中共20大後,“動態清零”鬆動的傳言接連傳出,包括高層開會研商鬆綁、航班熔斷取消、前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家曾光指放寬在即、同意讓在華居住的外國人接種德國公司BioNTech有份研發的新冠疫苗、入境隔離天數縮短等,讓人十分期待。也帶動中國大陸和香港股市連日大漲。

前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家曾光星期五在花旗銀行主辦的一場會議上表示,中國動態清零政策“很快將有實質性改變”,因為“開放條件正不斷累積”,例如新疫苗問世和中國抗病毒藥物研究已有進展。

但是周六,中國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一場記者會上表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落實‘四早’,做到早發現、快處置、防外溢。”

有記者提問,近期中國一些地方調整了防控措施。例如有的鐵路段已不再查驗旅客核酸證明,還有的省只要綠碼就可全省通行,還有些地方明確了核酸檢測即將自費。這些是否意味著中國防疫政策近期要有所調整?中國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巡視員胡翔在記者會上閃爍其辭,拿出一句“中國的防疫措施是完全正確的”來抵擋。

消息一出引發大批網友回應。不少期待落空的中國民眾開啟吐槽模式,在微博上表示「堅持……堅持………堅持………。以後不用開會了,反正都是復讀機」,有人說「負重前行繼續,只不過負重的人都是底層」,還有人表示「 週五怎麼漲的,週一怎麼跌。準備好了嗎股民們」,也有網民說「奧密克戎無限感慨的說,我真是就在一個地方遇到槓精了。「絕不能放開,誓和新冠同歸於盡」,有人批評網路管制寫道:「人民日報連個評論區都不敢開,真是怕啥呢」。「所有官方微博,底下一片水軍,而且都是評論精選,真的聽不到群眾的呼聲」。

強硬「清零嚴封控」引爆民怨

中共自20大落幕後持續硬清零嚴封控的防疫措施,但疫情並未趨緩反惹民怨四起,導致各地警民衝突頻傳,不斷傳出次生災難悲劇。

像是在深圳市南山村、四川南充市、河南鄭州市等地,就有網友爆料從「防疫學霸」淪為「防疫學渣」;還有疫情起源地湖北武漢市漢陽區,也被當地居民搗毀檢測核酸工作站,並高喊「自我解封」。另有網友上傳,黑龍江大慶市薩爾圖區九區批發市場被封控,小販只能在嚴寒中游擊賣菜,於是菜販們聚眾抗議,當局則調派大批員警鎮壓。

新疆多城市因爲新冠疫情,至今已封城近三個月。“封閉三個月,所有快遞停了三個月。交通停了兩個月。去不了醫院、很多必需品都買不上。身邊所有人的貸款都逾期了。工作生活肯定是大受影響啊,停工、不發工資,全疆都一樣。”一位在烏魯木齊的居民書面寫道。“蔬菜包裏是最爛的菜,卻收着好菜的價格。裏面的蔬菜都是消過毒的,雖然我也不明白爲什麼蔬菜還要消毒,以及蔬菜消了毒之後其實很難保存並且都蔫巴巴的。從(封城)開始到現在(我)只買到過兩次水果兩次肉類。”

居住在哈薩克的新疆吉木乃縣人塔布斯汗·馬吾爾甫汗表示,“包括烏魯木齊這些地區,現在很慘,都已經沒出門。現在烏魯木齊關了三個多月,肯定有困難啊他們。不過他們在電話上不敢說。他們現在也家裏沒錢了,也沒做生意,收入有困難。”

左中圖:大量的富士康員工拖着行李,或提着隨身物品離廠。(截圖自微信) 右圖:離開富士康鄭州廠員工在公路上或走或休息。(截圖自微信)

美國蘋果公司代工企業富士康河南鄭州廠區的員工“大逃亡”仍是輿論熱點。越來越多的網絡信息顯示引述該廠員工披露,廠內員工因接連確診,但是醫療和食物救助匱乏,因此導致大量員工被迫翻越隔離牆,拖着行李連夜出走,沿高速公路徒步返鄉。有網民曝光,當局試圖”表演式”解封,以假象隱瞞疫情。

不少網民形容,鄭州這種現象如同”表演式”解封。針對有關質疑,鄭州市政府週四(11月3日),在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回應宣佈,已成立20個督導組,調查全市6000多個小區的解封情況;又說,已有過半數小區解封,強調會調查符合解封條件、未解封或表面解封的小區數字,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至於富士康的疫情狀況,鄭州市政府表示,目前該廠園區沒有重症病例,企業生產基本正常;又形容,防疫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但有不少網民對官方的說法感到不滿,微博大量截圖顯示,不少民衆在記者會直播時留言,指鄭州市政府是騙子;並表示,無法外出不能工作如何生活等。

廣州市海珠區從當地時間11月5日0時開始實施疫情封控措施。但在封控前的時間窗口,有大量市民出逃。當地市民表示,人們出逃是擔心被封控之後食物供應短缺。

此前,廣州當局已在10月下旬將海珠區的大片區域封控起來。其中,康樂村、鷺江村所在的區域和附近的廣州國際輕紡城一帶被劃定成了高、中風險區,實施了“足不出戶,上門服務”,“人不出區,錯峯取物”等措施。然而,遍佈紡織業作坊的康樂村、鷺江村中,不少作坊依然在下半夜堅持開工。

2022年11月3日康樂村附近的轉運大巴車隊

康樂村、鷺江村片區雖然面積只有1500畝,但村內密佈着互相挨擠在一起的多層握手樓和上千家工廠、作坊,有大量湖北籍務工人員居住在內。

海珠區居民林先生講述了村內的情況:“人員密度太大,然後這羣人又不好管控,根本沒法有效組織。封控的時間一長,物資一緊缺,勢必就會發生視頻裏搶物資那種誇張的景象。”

11月2日,康樂、鷺江村內出現居民哄搶生活物資的情況。在狹窄的街道上,哄搶生活物資的人們與排成盾牌陣的警察發生肢體衝突。相關衝突視頻也在廣州市民中流傳。此外,還有網傳視頻顯示,村內甚至有居民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

北京過度防疫 “紅二代”回不了家怒批

中國國家疾控官員5日指“個別地區”以“賦碼彈窗”的形式限制人員出行,表示將進行整治。消息一出,網友紛紛批評北京健康寶App濫用彈窗限行無法無天,但中疾控卻不敢點名北京防疫過度。

與此同時,81歲的知名“紅二代”、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陶斯亮(陶濤女兒),近日與丈夫搭高鐵去浙江湖州參加活動,儘管湖州沒有疫情風險區,仍被北京健康寶“彈窗”禁止返京。她當天發文爆料整個過程,怒批大數據流調不專業、太粗糙,質疑北京健康寶根本不符合國家的“精準防疫”,引發網絡關注熱傳。

多地防疫過度引發民怨後,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日下午就“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要堅決整治“層層加碼”。

網傳截圖顯示,北京市民熱線12345,每天都有多達20萬餘用戶提出申訴。

中華時報梁記者,於1日從北京到廣東揭陽公務,後到廣州,近日與廣州的何律師想擬定票返回北京,北京健康寶App彈窗限行無法購票,許多網友提出自身經驗,痛斥北京健康寶根本是出了京就彈窗,明明沒有去中高風險區也彈窗,返京比出國還難;多名北京網友表示因此不敢出京,以免回不了家。

堅決擁護的也大吐苦水

堅決清零不動搖,動輒隔離,封鎖,讓一些平素堅決擁護清零政策的人,比如胡錫進、周小平、王文,終於因深受其害而大吐苦水。

中國人大教師王文發帖稱,“隔離第七天,縱使有對黨、對國無限熱愛的自己,也在心裡崩潰的邊緣! 除了飯食較差、行動受限外,最不能忍的是每天凌晨2點做核酸,沒睡過一個整覺! 剛剛,隔壁屋的女士痛哭,撕心裂肺地哭! 唉! 萬能的朋友圈,大家一起努力呼籲,改善政策,真正戰勝疫情!”

被視為知名五毛的周小平,也終於憋不住了,11月5號微博發帖質疑:“實事求是很難嗎?下面話是我說的,現在可以來封我了,抓也行,要殺要剮隨便吧。反正我得說實話。現在最直觀的情況就是,你去了一趟疫疾最重的美國,只需隔離7天就能回家。你去一趟疫疾相對輕的邊疆,封控70天都未必能回家。這是在防疫還是在畫水?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這位以批評西方著稱的人士寫道:“就算我們要一直抗疫到底,那也不能因此隨便造謠說國外屍橫遍野、醫療崩潰、後遺症爆棚,因為那都不是事實。”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11月1日也指責當局把大量陰性市民長時間一刀切地封控在社區里,既不科學,又沒有法律依據,而且副作用巨大,不可持續。胡錫進還說,一旦有的地方封控10天以上仍出新病例,一定要從組織環節認真查找問題及時做出調整,“不能讓人民群眾為官方封控組織工作的不力埋單”。

一位網友說:“針紮不到肉,是不知道肉痛的。周小平如此,王文亦然。”另一位網友就說得很不客氣:“即使是家犬,也不能欺壓太甚,狗奴才咬主子的事時有發生。”

生於疫情 死於清零?

甘肅蘭州傳出一名3歲男童因急病需送院求醫,但途中受疫情防控人員阻撓,錯過最佳搶救時機致死。

甘肅省蘭州市一名三歲男童11月1日疑似因煤氣中毒昏迷後,卻可能因中國”清零”的防疫政策導致延遲就醫,不幸身亡。這起事件又一次引發中國民憤,批評各地的過度防疫不斷製造致命悲劇。男童的父親更控訴封控檢查點的不作爲,間接殺害了他的孩子。

11月1日中午12時許,蘭州市庹姓男子回家看見妻子與男童在家中昏厥,立刻對兩人進行急救,並對男童實施心肺復甦,男童曾經一度恢復呼吸。但沒多久後,男童失去知覺,就再也沒能醒來,庹姓男子想送孩子就醫卻出不了門的過程,滿是煎熬。

庹姓男子一家住的小區遭封控。與許多中國社區一樣,防疫期間,封控區的居民需要就醫,得經由社區安排或同意才能放行。這一流程的僵化早就讓人詬病。

綜合媒體報道,庹姓男童的父親事發當時被要求先撥打120、110再做處置。但男童父親表示,120等了一小時纔打通後,卻遲遲等不到救護車。直到當天下午兩點多,男童父親翻越了欄杆,突破封控,叫了計程車,才得以將男童送醫急救。然而,因爲耽誤了黃金救援時間,男童在下午三時被醫院宣告搶救無效死亡。

網絡上還有視頻流出,視頻顯示蘭州三歲男童命案引起當地民衆羣情激憤,蘭州公安派出大量警力在事發地進行維穩。

男童父親週三(2日)晚在微博發聲,稱一民間組織機構聯繫過他,說以個人名義給十萬人民幣,籤個協議,協議上寫明不再追究社區責任,並把孩子下葬。(微博截圖)

自費檢測增加家庭開支和負擔

左圖:貴陽本月起要求民衆自費做核酸檢測。(微博截圖) 右圖:多地公佈坐火車和飛機不用檢查覈酸證明。(微博截圖)

中國多個地區省市,本週都有新的核酸檢測安排公佈,成爲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臺熱烈討論的話題。

多地宣佈恢復核酸檢測自費的安排。貴州省貴陽市政府週二(11月1日)在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核酸檢測新變化的通知,即由本月開始,除部分高風險人員可免費核酸檢測外,其他羣衆需要按照”願檢盡檢”原則,進行自費檢測,同時列明,進出酒吧、影劇院和遊戲廳等室內密閉場所以及賓館酒店、民宿、景區景點,都需要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

根據多家中國媒體報道,除了貴州外,四川、甘肅和廣東等地近日也宣佈常態化核酸檢測需要收費。據湖南省岳陽市12345熱線工作人員提供的資料,核酸採樣收費,混管檢測每次4元,廣東河源市區單檢每次5元,在四川宜賓市多個區和縣,也先後公佈核酸檢測的收費,標準單人單檢每次收16元,混檢每次收3.5元。

網民對新的核酸檢測安排,回應兩極化。有網民用”激動流淚”形容坐火車飛機不用檢查覈酸的安排,認爲是預告很快能恢復正常出行。但也有人說出行要先帶退燒藥,以免受感染。對於自費檢測,有網民擔心,會增加家庭開支和負擔,也有人表示,核酸要收費,顯示民衆有權利拒絕做檢測,是解封的預兆。

關注中國問題的日本靜崗大學教授楊海英表示,兩種不同的政策同時出現,顯示地方和中央的矛盾造成政策混亂。他表示,要求民衆自費檢測的地區,都是比較貧困的省份,顯示在疫情和長時間清零運動下,財政收入大減,地方政府難以再維持恆常的檢測開支,但爲了完成政治任務,只能向民衆開刀。

沒有中央指令,不可能放鬆

“北京頭條”官方微博日前發佈一則有關市民違規外出的新聞,卻導致輿論翻車。(微博)

但有分析指出,中國是否在高舉“堅決清零不動搖”這面旗幟的同時,實際上逐步採取鬆綁措施。因為無論如何,中國不可能永遠處於“堅決清零”的狀態,一方面,新冠病毒公認淪為一般性感冒,另一方面,清零政策繼續嚴重阻礙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實際上逐步採取部分鬆綁措施,以緩解民怨和投資人的不滿,同時確保中國經濟不至於進一步跌跌不休。

中國當局或有可能對中國國產疫苗效力低,一旦取消清零,擔心造成大規模感染。如果真有這種擔心,中國只需大批購進外國疫苗就能解決問題。

周六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會上有官員也點名批評鄭州等地有防疫過度現象,“隨意將限制出行範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

周六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會上,當局雖然給民眾的期待破了冷水,似乎也開了一道門縫,中國衛建委發言人米鋒一邊強調“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不動搖”,一邊提到防止防疫“簡單化”和“一刀切”的問題。

中國官員說,當局將推動提升中國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中國60歲及以上年齡的老人的疫苗接種率雖然高達86.35%,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接種疫苗和打加強針的人數卻很少。

好像官員們在等着最高指示,有時事評論員認為,沒有中央指令,不可能放鬆,相信相關的安排,只是在地方層面稍有放鬆。

有網友開玩笑,“堅持清零不動搖,首先你不能動搖,我動搖了,你才能動搖,懂嗎?”

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一直堅持嚴格的防控措施,在今年6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曾發布文件調整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將原本「14+7」調整為「7+3」,但此後各地方仍有出現「層層加碼」的現象。隨著10月末中國多地疫情再度升溫。一些地方採取了嚴格防疫,並實施「全域靜默管理」。其中,全球最大蘋果手機工廠所在的鄭州航空港區本週三(11月2日)起實施七天靜默管理。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11月5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5111宗 多18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5日訊)香港新增5111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佔494宗,其餘4617宗是本地個案;多18名患者離世,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244名患者離世。

10間安老及2間殘疾人士院舍共19名院友確診,75名院被列為密切接觸者;4間小學及3間中學共7班需要停課7日。

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本港的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08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1宗BF.7及29宗BQ.1.1亞系個案,而本地個案中亦累計發現11宗XBB、9宗XBD、1宗BA.2.75.2及19宗BQ.1.1亞系個案。

下周三起,六個月至四歲的幼童可接種復必泰疫苗幼兒配方,明日上午九時起可預約。

許樹昌:政府正評估明年能否與內地通關,再決定實施「0+0」。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指,明白「0+3」對旅遊業幫助有限,正詳細考慮容許入境團「團進團出」。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黃碼」已過時,冀容許參觀博物館或展覽等活動。

有外媒引述內地專家指,內地與香港或早於明年上半年通關。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稱暫時無收到消息,但期望內地早日增加入境名額。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倡容許院舍長者「團出團入」遊車河及到空曠地方,並引述社署說會考慮建議。

政府轄下燒烤場重開後首個周末,有燒烤場午後「滿座」。

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1月5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台灣新增25523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再多67名患者離世,年齡介乎50歲至超過90歲,全部屬重度感染。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個案連續3天少於3萬宗,與上星期同期比較下跌超過兩成。

♦內地新增3659宗本土新冠個案,包括本土確診596宗,以及3063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

本土個案以廣東最多,有888宗,其次是內蒙古的599宗。無新增死亡病例。

廣州市海珠區發布公告,從今天凌晨零時起至周一午夜,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實行臨時交通管控以及全區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等。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40903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39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580萬人染疫,29354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314人,較前一日增加10人。
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雖然較前一天減少,但就是7星期以來,周六錄得最多個案的一天。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強硬「清零嚴封控」引爆民怨 朔爾茨:中國同意BioNTech疫苗用於在華外國人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5日訊)中共自20大落幕後,仍持續強硬採取清零政策和強制封控措施,然而疫情不但並未趨緩,反引爆民怨四起,導致各地頻傳多起警民衝突。

即便中國政府嚴格封控、試圖強硬清零,但疫情仍舊壓不下來,更引爆大量民眾怨聲載道,甚至在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也廣傳著中國各地爆發民眾突破拒馬與隔板封鎖的警民衝突影音。

像是在深圳市南山村、四川南充市、河南鄭州市等地,就有網友爆料從「防疫學霸」淪為「防疫學渣」;還有疫情起源地湖北武漢市漢陽區,也被當地居民搗毀檢測核酸工作站,並高喊「自我解封」。另有網友上傳,黑龍江大慶市薩爾圖區九區批發市場被封控,小販只能在嚴寒中游擊賣菜,於是菜販們聚眾抗議,當局則調派大批員警鎮壓。

根據海珠區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在11月4日發佈的通知,從11月5日0時到7日24時,海珠區全域會實施市民“原則上非必要不外出”,“地鐵、公交暫停服務”,“各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實施封閉管理”,“中小學階段學校、幼兒園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學,托育、託管機構暫停服務”,全區全員按照“應檢必檢,不漏一人”的要求,進行核酸檢測等措施。

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於11月4日下午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張周斌表示,廣州的幾個感染者居住地點具有共同特點,並表示遏制疫情需要使用強力的手段:“都是居住在城中村這樣的環境,都具有人口比較密集、樓宇比較密集的特點。而近期從我們在海珠、白雲區城中村聚集性疫情的處置過程來看,這類環境對疫情的傳播具有放大器的效應,疫情極易出現快速傳播。需要使用強有力的手段,來遏制疫情的發展。”

廣州市海珠區自當地時間5日零時起實施封控,此前大批市民出逃,而民眾受訪時提到眾人爭相出走原因。

朔爾茨:中國同意BioNTech疫苗用於在華外國人

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期間宣布,中方同意讓在華居住的外國人接種德國公司BioNTech有份研發的新冠疫苗。

李克強與朔爾茨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新華社)

他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共同記者會時說,德中兩國同意,在對抗疫情上密切合作。這包括批准BioNTech疫苗用於在中國居住的外籍人士,這僅是第一步,希望合資格接種人士會擴大至中國公民。

BioNTech與美國輝瑞藥廠合作,以mRNA技術開發新冠疫苗。BioNTech亦早在2020年與上海復星醫藥達成合作協議,目標是向大中華區供應疫苗。如果獲中國監管部門批准,BioNtech將成為第一款非中國生產疫苗在中國內地接種。

在公布後,BioNTech股價上升6.7%。

國家衛健委: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當前內地仍然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科學精準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以快制快,持續強化局部聚集性疫情的處置。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二級巡視員胡翔表示,近日,全國每日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量波動上升,疫情繼續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特點,形勢嚴峻複雜,受Omicron進化分支傳播能力強、隱匿傳播的影響,跨省跨區疫情增多,多地新舊疫情叠加交織,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廣州、鄭州、福州、蘭州等省會城市發生聚集性疫情,局部地區疫情反彈。

他又說,目前,廣東、福建、黑龍江、河北、河南局部爆發的疫情正在逐步趨穩,全國疫情總體可控。但由於內地持續面臨境外新冠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秋冬季流感等季節性疾病高發的多重壓力,發生新冠聚集性疫情風險依然存在,存在新冠疫情與流感疫情叠加的可能。

內地新增3659宗本土新冠個案,包括本土確診596宗,以及3063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本土個案以廣東最多,有888宗,其次是內蒙古的599宗。無新增死亡病例。

廣州海珠區一連三天嚴控人員流動 地鐵巴士暫停

廣州市海珠區發布公告,從今天凌晨零時起至周一午夜,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實行臨時交通管控以及全區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等。

在措施生效期間,市民除接受核酸檢測和緊急就醫等,原則上非必要不外出,地鐵、巴士暫停服務;除承擔防疫任務的人士外,其他人原則上居家辦公。

廣州市衛健委昨天通報,周四全市新增142宗本土確診病例和430宗無症狀感染,大部分在集中隔離場所隔離觀察人員、居家隔離觀察人員中排查發現。新增的本土感染者集中在海珠區和白雲區。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11月4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4516宗 多11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4日訊)香港新增4516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4160宗本地個案及356宗輸入個案。另外,新增11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共錄得10226宗死亡個案。

學校呈報方面,有432間學校共呈報634宗感染個案,涉及530名學生和104名教職員。其中11間學校的12個班別要暫停面授課7天。

院舍方面,共有3間安老及1間殘疾人士院舍,共6名院友確診,有13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外訪抵港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連續兩日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發表演講期間,並無戴上口罩。陳茂波回應事件時強調,自己的防疫檢疫待遇與所有市民一視同仁,絕無任何特殊安排。

而在政府疫情記者會上,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強調,所有核酸檢測陽性的入境人士,如獲確認評定為康復者,都不受「紅碼」限制,有關安排對所有市民,包括政府官員都是一致。

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1月4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3871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704宗確診和3167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本土個案中,內蒙古佔最多的764宗,其次是廣東的665宗,當中195宗是確診病例。新疆、湖南和黑龍江亦分別有超過300宗本土個案,大部分是無症狀感染。

另外,北京本土新增38宗病例,上海就有7宗。

♦台灣新增27547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再多74名患者離世,涉及36男38女,年齡介乎40多歲至超過90歲,全部屬重度感染,其中70人有慢性病史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本土個案,以新北市佔最多,有超過4700宗,其次是台中市的3700多宗,以及高雄市的3600多宗。

♦南韓新增43449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再多35名患者不治,累積超過2576萬宗確診,29315人死亡。

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雖然較前一天減少,但就是9月中以來,周五錄得最多個案的一天。

總理韓悳洙表示,專家預測受新變異株輸入等影響,今年冬季單日新增病例可能會達到20萬宗,政府將加快推進冬季疫苗接種工作。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11月3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5245宗 多10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3日訊)香港今日新增5245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包括4829宗本地個案,及416宗輸入個案。另外,本港新增10個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以來,共錄得10215宗死亡個案曾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

學校呈報個案方面,有441間學校共呈報705宗感染個案,其中一間幼稚園或幼兒中心一個班別要停課7天。

院舍方面,共有6間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共有6名院友確診,有17名員友被視為密切接觸者。

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1月3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台灣當局下星期一起,開放港澳人士以團體方式入境觀光。

陸委會宣布,下星期一起調整大陸和港澳人士入境措施,涉及對象是大陸研修生,以及港澳人士,他們可以依照規定申請入境,從事白領工作或宗教活動。

陸委會又說,港澳人士可以團體方式入境觀光,由觀光局核准的旅行業界代為申請,每團人數為5人以上,40人以下,可停留15天。

台灣新增29922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再多81名患者離世,涉及43男38女,年齡介乎40多歲至超過90歲,全部屬重度感染,其中79人有慢性病史。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本土個案,以新北市佔最多,有超過5000宗,其次是台中市的超過4000宗,以及高雄市的3970宗。

♦內地過去一日新增3200宗新冠病毒本土個案,包括531宗確診和2669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個案。

新增本土個案以內蒙古佔最多的933宗,近期爆發疫情的廣東有459宗,包括103宗確診和356宗無症狀感染,廣州佔373宗。

內地累計26萬1552宗確診,5226名患者死亡,超過25萬1100人康復出院。

♦南韓新增46896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再多41名患者死亡,重症患者人數為290人,較前一日減少13人。

政府上星期表示,由於擔心同時爆發新冠病毒和季節性流感,將會向所有18歲以上人士,推展針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新冠疫苗加強劑接種。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午召開,李家超稱會從執法及情報等維護一國兩制

李家超表示,本月稍後會到曼谷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主動出擊,用自己的發言權說好香港故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2日訊)「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午9時於中環四季酒店四季大禮堂召開,逾200名金融機構負責人將會出席。

摩根士丹利、瑞銀、高盛、滙控、渣打的董事長或行政總裁,以及中國銀行行長等,分別被安排在3場專題討論中發言,探討各地央行加息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滯脹挑戰,以及金融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峰會同時設有內地政策環節,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會以預錄訪談形式,分享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觀點。

另外,行政長官李家超稍後將發表主題演講。至於外訪期間確診新冠病毒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國際傳播高端論壇時表示,政府未來會從執法及情報、強化公共教育、加強立法及說好香港故事四大範疇,加強工作,以維護一國兩制及國家安全。

李家超說,即使國安法出台後,仍有潛在未知威脅,政府須採取「底線思維」,繼續保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在執法及情報方面。

他表示,執法部門會採取調查及執法行動,收集及分析有關國家安全及反恐方面情報,特別是反間諜的信息。同時強化公共教育,糾正市民對國家的錯誤認知,包括強化學校中的國民教育、鼓勵學校改善課程及組織國情教育活動、教師須遵守新守則及為各個年輕教育團體安排專門培訓,確保市民守法和愛國愛港。

李家超說,政府會做全面的23條立法準備工作,除希望處理過去及現在的國安危機,更可有前瞻性地去處理將來可能出現的威脅。

他又說,本月稍後會到曼谷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主動出擊,用自己的發言權說好香港故事,改變海外人士對香港因別有用心的假新聞造成的誤解。

早前外訪期間確診,昨天回港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他說展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機會很多,有獨一無二跟內地以及世界的聯系,有決心在集資平台、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等多方面做好。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11月2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4709宗 多8名患者離世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2日訊)香港新增4709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佔4279宗,輸入個案有430宗。多8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205名患者離世。

8宗新增死亡個案,有7宗來自醫管局及1宗公眾殮房的報告。

1間安老及3間殘疾院舍共5名院友染疫,21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197間學校呈報243宗個案,涉及180名學生及63名教職員,14間學校共14班需要停課7天。

另外,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04宗XBB、6宗XBD、8宗BA.2.75.2、7宗BA.4.6、11宗BF.7及24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就累計發現4宗XBB、8宗XBD、1宗BA.2.75.2及10宗BQ.1.1亞系個案。

本月24日至30日期間,本地個案作核實化驗的樣本中,與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及BA.4或BA.5亞系,分別佔約0%及91.4%。

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1月2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內地過去一天新增2755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09宗確診和2346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廣州昨日新增326宗新冠病毒本土感染個案,其中4人屬於社會面感染者,其餘均在隔離觀察或高風險區發現。

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張屹表示,當地疫情持續呈多點、多源、多鏈傳播特點,單日新增感染仍處於較高水平,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

她表示,離開廣州的人士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入廣州的人員則要在手機應用程式提前申報。

♦台灣新增33116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再多53名患者離世,年齡介乎30多歲至超過90歲,全部屬重度感染個案。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本月14日開始,確診者的隔離日數減至5天,隔離期滿後快測結果陰性,可提前解除自主健康管理。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54766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30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567萬人染疫,29239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303人,較前一天增加15人,時隔22天再次超過300人。

韓聯社報道,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天減少3600多宗,不過,以星期三通報的資料而言,是9月14日以來單日數據的最高值,新冠疫情再呈現擴散勢頭。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11月1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4418宗 多13宗死亡個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1月1日訊)香港新增4418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佔3981宗,輸入個案有437宗。多13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197名患者離世。

2間安老及4間殘疾院舍共11名院友及1名員工染疫,44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442間學校呈報752宗個案,涉及632名學生及120名教職員,10間學校共11班需要停課7天。

另外,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04宗XBB、6宗XBD、8宗BA.2.75.2、6宗BA.4.6、11宗BF.7及23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就累計發現2宗XBB、7宗XBD、1宗BA.2.75.2及8宗BQ.1.1亞系個案。

本月23日至29日期間,本地個案作核實化驗的樣本中,與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及BA.4或BA.5亞系,分別佔約0.1%及91.3%。

李家超: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未能出席的人只屬少數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明日在本港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有200多名金融領袖出席,未能出席的人只屬少數。至於早前外訪期間確診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抵港後,亦需要做核酸檢測,如仍受感染,需要自我隔離。

另外,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預估數字按年實質下跌4.5%,李家超說,環球經濟疲弱時,本港出入口貿易數字因而下跌,但隨著本地活動越來越多,出入境人數上升,有助本港經濟復蘇。

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1月1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台灣新增34242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再多46名患者離世,涉及22男24女,年齡介乎30多歲至超過90歲,全部屬重度感染並有慢性病史。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本土個案以新北市佔最多,有超過5600宗,其次是台中市的4700多宗。

♦內地過去一天新增2719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98宗確診和2221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本土確診和無症狀感染繼續以廣東佔最多,合共有700宗;新疆403宗、福建205宗。黑龍江、內蒙、青海、山西、山東、河南及雲南的新增本土個案都超過100宗。另外,北京及上海都有個案。

內地累計26萬506宗確診,5226人死亡,超過25萬人康復出院。

♦財新、標普聯合公布,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49.2,連續第3個月處於收縮區間,實際數值與日前公布的官方PMI相同,不過官方數據則是下跌。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表示,兩項數據都在50以下,反映內地製造業面臨一定壓力,但以產業計,作為第二產業的製造業增長速度,其實較服務業更快,認為要留意對經濟貢獻逾半的服務業情況,因為更能反映疫情防控、對房地產市場信心等。

他表示,內地第4季開局未見明顯改善,預計經濟增長與第3季相若,又認為內地再放寬貨幣政策空間已經減低,其中一個原因是中美息差持續倒掛,減低人民幣吸引力。

♦南韓過去一日新增58379宗新冠確診個案,再多33名患者離世,累計超過2561萬人染疫,29200多人死亡。現有重症患者288人,與前一日沒增減。

韓聯社報道,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天增加接近4萬宗,以星期二通報的資料而言,是9月6日以來單日數據的最高值,新冠疫情重新呈現擴散勢頭。

分类
专题 国际 新冠肺炎 港澳 香港

香港10月31日新冠病毒疫情:新增4766宗 多12宗死亡個案,港大校長張翔對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

陳茂波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陰性,預計在本港時間明日下午返抵本港。(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10月31日訊)新增4766宗新冠病毒確診,本地感染佔4320宗,輸入個案有446宗。多12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10184名患者離世。

2間安老及1間殘疾院舍共3名院友染疫,5名院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658間學校呈報1274宗個案,涉及1060名學生及214名教職員,18間學校的20班及1輛校車的學生,需要停課7天。

另外,截至昨日,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02宗XBB、6宗XBD、8宗BA.2.75.2、6宗BA.4.6、11宗BF.7及22宗BQ.1.1亞系個案;本地個案就累計發現6宗XBD、1宗BA.2.75.2及7宗BQ.1.1亞系個案。

本月22日至28日期間,本地個案作核實化驗的樣本中,與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及BA.4或BA.5亞系,分別佔約0.1%及91.5%。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星期三召開。正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德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呈陰性,已安排日內啓程回港,預計在本港時間明日下午抵港。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峰會可以向出席者展示香港活力及動力,讓他們將「香港回來了」的清晰訊息帶出去。

金管局助理總裁陳維民表示,個別人士因為特別情況無法出席峰會,金管局正同個別機構商討替代人選,有信心出席名單符合預期。

香港大學發言人證實,港大校長張翔對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目前正按衛生防護中心指引進行隔離。發言人說,校方會為其辦公室及寓所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並會繼續嚴格執行各項防疫措施。

50處指明地點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50處指明地點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曾於上周二至今身處有關地點超過兩小時的巿民,要在明日或後日接受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檢測個案,被納入公告包括大埔太和邨喜和樓、馬鞍山翠擁華庭2座、東涌迎東邨迎喜樓、青衣長亨邨亨業樓、將軍澳叠翠軒1座、土瓜灣傲雲峰2座、觀塘凱滙2座、堅尼地城泓都1座、太古城隋宮閣,及柴灣藍灣半島9座等。

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

10月31日相关地方疫情速報:

澳門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宣布,明天進行全民核酸檢測,全民核檢由明早7時開始,爭取凌晨完成,中小學不停課、托兒所不停托。今日已進行核酸檢測的市民,明日毋須參與全民核檢。

羅奕龍呼籲參與全民核檢的市民,必須佩帶KN95口罩,出門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參與全民核檢的市民必須預約,並按時到場。

♦台灣新增22593宗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再多59名患者離世,涉及30男29女,年齡介乎40多歲至超過90歲,全部屬重度感染,其中55人有慢性病史。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本土個案以新北市佔最多,有超過3800宗,其次是台中市的3006宗。

♦內地過去一天新增2699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79宗確診和2220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病例。

本土確診和無症狀感染都以廣東佔最多,合共759宗個案,其中廣州超過500宗。

另外,新疆有388宗本土確診和無症狀感染。黑龍江、山西、福建、內蒙和山東新增本土個案都超過100宗。

內地累計25萬9959宗確診病例,5226人死亡,超過25萬人康復出院。

♦南韓新增1851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是上月19日以來最多確診個案的星期一,當中大部分是社區感染,韓聯社報道指出,當地新冠疫情重新呈現擴散勢頭。

同日再多18名患者死亡,現有重症患者288人,較前一天增加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