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南韓和日本譴責北韓發射導彈 中國希望各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彼此關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9日訊)北韓10月9日凌晨朝向東部海域發射2枚短程彈道導彈,若算上巡航導彈,此次已是今年第25次發射。南韓總統辦公室當天就朝方接連不斷發射彈道導彈一事表示,總統尹錫悅強調韓美日三國加強安全合作的重要性。南韓和日本表示,北韓凌晨向東部海域發射彈道導彈,是大約兩星期以來的第七次。南韓軍方估計,北韓發射的是兩枚短程彈道導彈,日本正研究是否潛射彈道導彈,又說導彈墜落日本專屬經濟區之外水域。

南韓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強烈譴責北韓發射導彈,批評是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加劇朝鮮半島及地區緊張局勢。軍方又說,將會與美方緊密合作,密切關注北韓動向,保持高度戒備。

據悉,尹錫悅表示,韓美具備的延伸威懾力應覆蓋綜合性的延伸威懾應對措施,以反制朝鮮任何形式的挑釁,且可事前打消朝方的挑釁念頭,韓美指揮班子已就此形成戰略共識。尹錫悅還指出,將大幅增強韓美延伸威懾力,同時讓朝鮮認清擁核對區域內自由與和平構成威脅,也不利於朝鮮發展經濟和維護安全。

南韓外交部朝鮮半島交涉本部長金健,分別與美國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別代表金星,以及日本外務省亞大局局長船越健裕通電話。三方強調,北韓以例行和具防禦性質的韓美聯合軍演為藉口,將非法挑釁正當化,絕不能讓人接受,韓美日將加強雙邊和三邊溝通與合作。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也注意到美日韓持續在朝鮮半島周邊舉行聯合軍演,以及朝方昨天對軍演的表態。

毛寧說,希望朝鮮半島各方堅持問題政治解決方向,通過對話協商,均衡解決彼此關切,美方應言行一致,將對朝方沒有敵意的表態落到行動上,為重啟有意義的對話創造條件。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平壤再射兩導彈

 

南韓和美國5日在聯合軍演中,朝日本海發射4枚地對地飛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6日訊)朝鮮週四(10月6日)再次發射兩枚彈道導彈。韓國軍方表示,偵測到兩枚短程彈道導彈從平壤的三石地區向東海(也稱為日本海)發射。

這是平壤在短短12天內第6次發射導彈,也是在向日本上空發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IRBM),促使東京發佈罕見的疏散警告後,再次發射導彈。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透過一份聲明表示,韓國軍隊已加強監測和監視,並與美國協調,保持最佳準備狀態。

日本海上保安廳也證實朝鮮6日發射了兩枚潛在的彈道導彈。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表示,朝鮮發射的第一枚導彈可能飛至約100公里的高空,射程350公里;第二枚導彈高度估計為50公里,射程800公里,很可能以不規則的軌跡飛行。

濱田靖一表示,朝鮮近期許多短程彈道導彈(SRBMs)被設計成在較低的彈道上飛行,並有可能進行機動操作,使得探測和攔截變得更複雜。他也批評,朝鮮今年初以來「無情地、單方面地升級其挑釁行為」,已透過在北京的代表團向朝鮮提出「強烈抗議」。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則向媒體表示,平壤近期一系列導彈試射令人無法接受。他說:「自9月底以來的這段短暫時間裡,這已經是第六次了。這絕對是不可接受的。」

劍指美國與聯合國

聯合國安理會5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平壤此前在日本上空發射導彈的「高度挑釁行為」。路透社及法新社報導,朝鮮此次的導彈試射舉動是對美軍航母重返朝鮮半島以及聯合國安理會會議的最新回應。

朝鮮外交部6日發表聲明,抨擊美國重新部署航母「對朝鮮半島局勢的穩定構成嚴重威脅」,並譴責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談論平壤的「朝鮮人民軍對南朝鮮的公正反擊措施」。

最近幾週,韓國、日本和美國加強了聯合軍事演習,包括大規模海軍和反潛演習。美國5日表示,決定將美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雷根號」重新部署至朝鮮半島,在不到一個月內進行第二次訪問。

「雷根號」此前於9月23日停靠韓國釜山,並在9月底參與韓美日聯合軍演,其後駛離東海。美國宣佈將「雷根號」重新部署至朝鮮半島,被視為對朝鮮近期頻射導彈的回應。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警戒北韓挑釁 美日韓軍演加導彈回應

 

南韓和美國5日在聯合軍演中,朝日本海發射4枚地對地飛彈。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5日訊)作為對北韓發射飛經日本領空的彈道導彈的回應,美日、美韓均展開軍演併發射導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北韓回到談判桌。

日本防衛省週三(10月4日)發布消息稱,日本和美國鑑於北韓發射飛越日本領土的彈道導彈而緊急展開訓練演習。當天,在日本九州以西,日本航空自衛隊出動8架、美國海軍陸戰隊出動4架戰機參加聯合訓練。日本防衛省稱此次訓練的目的是提升自衛隊和美軍的快速反應。

週三,韓國總參謀部通報,作為回應北韓的挑釁,韓國同美國也舉行了導彈軍演,雙方分別發射了數枚美製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的短程彈道導彈,射程約300公里。韓國軍方此外還證實,韓國發射玄武二型巡航導彈(Hyunmoo-2 missile )未獲成功,導彈發射後不久便墜落,但無傷亡。週二在北韓飛彈發射10小時之後,韓國起飛戰機發射2枚JDAM炸彈。據韓聯社報導,炸彈準確擊中了目標。

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週二就北韓發射導彈一事交換了意見。他們均嚴厲譴責北韓發射導彈的行徑。白宮稍後發表聲明稱,兩國領袖同意共同展開協調一致的迅速行動以及著眼於未來的長期計劃,而這些活動將納入韓國以及國際社會。

歐盟也稱其為「肆無忌憚」,是「刻意挑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批評北韓破壞安理會決議,呼籲平壤同有關各方重返談判。

美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週三就北韓發射飛彈召開緊急會議,美國駐聯大代表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稍後在推特上發帖寫道,「我們必須限制北韓非法開發先進彈道導彈以及大規模殺傷武器的能力。」英國、法國、阿爾巴尼亞、挪威以及愛爾蘭等國代表已表示支持美國,但有外交官指出,中國和俄羅斯反對在安理會框架內公開討論北韓議題。目前尚不清楚,安理會討論北韓問題的會議能否成行、以怎樣的形式舉行。

美國南韓發射4枚飛彈回應

繼昨天北韓試射中程彈道飛彈後,南韓軍方指出,南韓和美國今天在聯合軍演中,朝日本海發射4枚地對地飛彈。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Yonhap)引述合同參謀本部(Joint Chiefs of Staff)說法指出,南韓和美國各發射2枚地對地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飛彈、精準擊中模擬目標,展現遏制進一步挑釁的能力。

北韓昨天自慈江道(Jagang)舞坪里(Mupyong-ri)發射1枚中程彈道飛彈(IRBM),為時隔8個月首次發射中程彈道飛彈,飛行約4600公里、越過日本上空,最後落入太平洋。

南韓和美國對此回應,當天進行聯合空中軍演,南韓空軍F-15K戰鬥機對黃海的一個目標投射2枚聯合定向攻擊炸彈(JDAM)。

美軍雷根號航艦再度部署東海

圖為美軍雷根號航空母艦9月23日停靠韓國釜山港。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今天表示,美軍雷根號航空母艦(USS Ronald Reagan CVN-76)今天起將再次部署於東海。

北韓4日上午向東部海域發射彈道飛彈,研判為一枚中距離彈道飛彈,路徑通過日本上空,這是平壤當局在近10天內第5次發射飛彈,挑釁強度較先前升級。

雷根號9月23日抵達釜山港,參與9月26日起為期4天的美日韓聯合訓練,訓練結束後僅5天又罕見再次被派遣至東海部署。

南韓國民日報報導,聯合參謀本部表示,根據韓美峰會協議,美方會在適當時機部署戰略資產,雙方國防部長在4日北韓發射飛彈後決定再次出動雷根號部署。

聯合參謀本部強調,韓美同盟會持續密切合作,關注北韓相關動向,維持對北韓後續可能挑釁行動的防衛態勢。

韓聯社報導指出,雷根號可搭載包括F/A-18超級大黃蜂式戰鬥機、E-2D鷹眼預警機、EA-18G咆嘯者電子作戰機等約90架各式戰鬥機及5000名人力,被稱為「可移動的軍事基地」。

美日領袖通熱線強烈譴責、加強同盟

北韓4日上午又發射彈道飛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日晚間與美國總統拜登(圖)舉行電話會談,強烈譴責北韓發射飛彈。(圖取自facebook.com/POTUS)

北韓4日早上又發射彈道飛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日晚間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電話會談,強烈譴責北韓發射飛彈,並確認了要加強美日同盟的嚇阻力及應對能力。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岸田4日晚間10時半左右在首相寓所與拜登舉行了約25分鐘的電話會談。

對於北韓頻頻發射彈道飛彈一事,岸田與拜登都強烈譴責北韓發射飛彈等挑釁行為。此外,對於北韓4日早上發射彈道飛彈,時隔5年飛彈通過日本上空一事,岸田與拜登都認為,北韓的行徑是對日本以及地區、國際社會和平穩定的明顯且重大挑戰,強烈譴責北韓。

為了促使北韓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做到完全的非核化,拜登與岸田都同意美日、美日韓3國等要密切合作。

岸田向拜登重申,日本將徹底的加強防衛能力。兩人都同意將加強美日同盟的嚇阻力及應對能力,同時美日韓3國將加強合作。

在電話會談中,兩人也針對日本民眾遭北韓綁架一事進行意見交換。拜登表示將盡全力提供協助。

電話會談後,岸田對媒體說:「今後一定要不斷的研議日本單獨實施制裁北韓一事。總之,將在聯合國等與相關國家合作,發出強烈的訊息。」

被媒體問及是否預定與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電話會談時,岸田表示,安全保障攸關人民的生命與生活,希望能做好密切的意見溝通。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北韓飛彈越過日本上空 日本拉響警報 美日韓外長同聲譴責

 

圖為4日南韓首爾車站內民眾關注一旁電視播放北韓試射彈道飛彈新聞。(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4日訊)週二清晨北韓發射了一枚飛經日本領土上空的彈道導彈,日韓美均發聲譴責。該地區軍事緊張局面隨著大規模軍演與導彈升空進一步升級。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今天在聲明中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日本和南韓外長「強烈譴責」北韓發射彈道飛彈越過日本上空。

普萊斯(Ned Price)表示,3人也譴責北韓無視聯合國安理會多項決議,嚴重影響區域穩定。

聲明說,布林肯強調,美國對協防日韓的承諾依然「堅不可摧」,並重申三方密切合作的重要性,要北韓「為其令人無法接受的行為負責」。

北韓上一次發射飛越日本的飛彈是在2017年,當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時任美國總統川普互相謾罵,川普批評金正恩已是超越常態的嚴重威脅,還兩度以「烈焰與怒火」(fire and fury)強調,北韓將面臨世上前所未見的怒火與威力反擊。

英國「衛報」報導,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潘達(Ankit Panda)說,發射飛越或經過日本上空的飛彈,能讓北韓科學家在更實際的狀況下測試飛彈。

他說:「與一般高仰角軌道相比,這類試射能讓遠程重返載具(long-range reentry vehicle)暴露在熱負載(thermal loads)及大氣再入壓力之下,這些都是真實世界下必須面臨的條件。」

潘達還說,北韓試射引發的政治影響也相當複雜,因為飛彈在飛越日本上空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大氣層外,但對日本民眾來說,接收到北韓飛彈可能來襲的警報確實令人焦慮。

日本拉響警報

日本北海道一個車站2022年10月4日顯示列車服務受朝鮮發射導彈影響的信息。(路透社轉發日本共同社照片)

北韓週二(10月4日)發射了一枚中程彈道導彈,據日本防衛省的消息,這枚導彈飛經日本東北上空,最後落入太平洋,不在日本經濟專屬區內。

日本共同社報導,當時,日本啟動即時警報系統,呼籲北海道和青森縣居民避難,當地暫中斷鐵路交通。日本政府沒有採取攔截及摧毀導彈手段。

這是5年來又有北韓導彈飛經日本上空,上一次發生在2017年9月,但此前已有過6次。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第一時間告訴媒體,北韓最近接二連三發射彈道導彈,他強烈譴責這一暴行,稱他的內閣將收集並分析相關情報。

北韓最近在今年9月25、28、29日和10月1日剛剛發射了彈道導彈。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記者會上表示,該導彈飛行了4600公里,最高高度達1000公里。他說,「北韓包括多次發射彈道導彈等一系列行動,威脅日本、地區以及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構成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嚴重挑戰。」上一次北韓的彈道導彈飛行了3700公里。

援引韓國軍事專家寫道,此次發射的彈道導彈很可能屬於2017年宣佈的火星-12,當時北韓聲稱該導彈能夠威脅到關島。

韓國:軍方不會袖手旁觀

韓國軍方密切關注了北韓發射導彈的動向,稱這是平壤10天內第5次發射彈道導彈,也是時隔8個月再次發射中遠程彈道導彈,挑釁力度有所升級。

韓聯社分析認為,發射中遠程導彈可視為北韓挑釁升級的前兆,不久後很可能發射洲際導彈並實施第7次核試驗。

北韓發射彈道導彈的同時,美日韓正在附近海域大秀「肌肉」,上週,三國舉行海軍反潛艇軍演。上週六(10月1日)韓國在其建軍日展示了先進武器,其中包括多管火箭發射器、彈道導彈、坦克、無人機以及F-35戰機。韓國總統尹錫悅譴責北韓發射彈道導彈的行為是「肆無忌憚」,稱韓國軍方不會對此袖手旁觀。

美國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克裡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在一次公開活動中稱北韓的最新行為是「不幸的」,該路徑是一條死胡同,「對於北韓問題的外交途徑,我們保持開放心態,但跳探戈舞,需要舞伴配合。「」我們將繼續敞開這扇大門,但我們會持續、嚴厲地譴責不斷升級的威脅」。

聯合國安理會曾通過決議禁止北韓試驗核武以及導彈,而北韓因觸犯這一決議一直受到聯合國的制裁。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北韓向東部海域發射導彈 韓媒指平壤在美韓軍演前挑釁

南韓表示,北韓早上在平安北道泰川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短程彈道導彈。(shutterstock)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北韓早上在平安北道泰川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短程彈道導彈,飛行距離約600公里,飛行高度約60公里。

南韓軍方譴責北韓的行動,對朝鮮半島以及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強烈敦促北韓立即停止發射活動。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表示,日本估計導彈飛行高度約 50公里,可能以不規則軌跡飛行,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之外,已通過北韓駐中國大使館提出抗議。

美國印太司令部發表聲明,表示得悉今次發射並與盟國密切協商,同時重申美國對日韓的防禦承諾。

韓聯社報道,美軍核動力航母列根號戰鬥群前日駛入南韓釡山港海軍基地,準備與南韓海軍舉行聯合軍演,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本星期將訪問首爾,北韓可能發射導彈挑釁。

南韓軍方進一步分析後,認為北韓早上向東部海域發射的短程彈道導彈,可能是北韓版本的「伊斯坎德爾」導彈。

韓聯社引述聯合參謀本部消息,指北韓早上在平安北道泰川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了一枚短程彈道導彈,飛行距離約600公里,高度約60公里,速度約5馬赫。根據推測,北韓是從移動式導彈車發射導彈,導彈在飛行末段作出機動式躲避,在下降階段出現向上拉的變動軌跡,軍方正分析是否北韓版「伊斯坎德爾」。

「伊斯坎德爾」是俄羅斯軍隊裝備的最先進戰役戰術導彈。內地人民網曾經報道,這款導彈能在現代化火力及電子對抗的條件下,對各種目標作出有效打擊,可摧毀導彈系統、反導彈與防空系統設施、指揮與通信中心,以及不易被發現的重要目標,有「戰局逆轉者」等稱號。

分类
一路风情 编辑精选

東部戰區:解放軍8日繼續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軍演

解放軍東部戰區按計劃,繼續在台島周邊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新華社)

在表定結束對台灣周邊6個海域進行軍演後,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週一( 8月8日)中午在官方微博發文稱,東部戰區繼續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重點組織聯合反潛和對海突擊行動。外界關注,中國軍演未來會否成為台海「新常態」。

由於不滿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國宣佈自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台灣周邊6個海域進行實彈軍演。軍演首日不久,台灣當局指中國軍演的臨時危險區增至7處,時間延至8日上午10時。

台灣交通部週日(8月7日)發佈公告稱,中國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實彈軍演,6個臨時危險區飛航公告已於7日12時失效,相關航班及船舶可逐步恢復航行;第7區則要到8日上午10時才會失效。

針對東部戰區8日持續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展開軍演,台灣官方尚未回應,國防部預計下午3時召開記者會。

軍機、艦艇、無人機

中國原表定7日是在台周邊6個海域進行軍演的最後一日,根據東部戰區官方微博,東部戰區空軍7日連續出動多批多型戰機,「實施島嶼進攻作戰演練」,強化聯合對地打擊和遠距空中打擊能力。東部戰區稱,「多支轟炸機編隊按照預設航線,貫通南北同時雙向穿越台灣海峽,遂行多軍兵種環台島進逼懾壓」。

另一方面,台灣國防部發佈新聞稿指,截至7日下午5時共偵獲中國軍機66架次、軍艦14艘次。其中,有22架次的軍機踰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台灣軍方持續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嚴密監控敵情狀況,除廣播驅離,並以空中偵巡兵力、海軍艦艇,以及岸置飛彈適切應處。

台灣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則表示,7日發現無人機1批1架次,進入金門地區禁限制水域上空。駐守部隊即依標準作業程序,射擊信號彈警示,持續保持監控及高度警戒。

至於有中國媒體報導,「依衛星圖顯示,解放軍軍艦距花蓮和平發電廠約11.78公里,已進入我12浬領海」一事,台灣海軍司令部7日稱有關內容為「假訊息」,並強調自中國軍演以來,台灣海軍對中國艦艇全程監控,「絕無共艦進入我領海情事」。

對此,台灣軍聞社報導指,駐守花蓮基地的台灣空軍以F-16V戰機,持續執行巡弋任務的實際行動。

中國官媒:徹底打破所謂「海峽中線」

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官媒央視7日援引了中國評論員的話報導稱,中國軍方從現在開始將在台灣海峽中線東側進行「常態化」演習。

台灣海峽中線是一條非官方的控制線,雙方軍用飛機和戰艦依照「默契」通常不會越過。據該評論員的說法,海峽中線從未在法律上得到承認,是美軍在上個世紀根據作戰需要製定的「假想」線。

央視官方微博引述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在報導的說法,孟祥青說:「我軍在台海開展的軍事演訓行動震懾了『台獨』,徹底打破了所謂『海峽中線』,解放軍眼裡沒有什麼海峽中線」,並指軍演「為未來早日實現國家統一創造了條件」。

中國軍演首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提問稱,軍演會不會成為「新常態」,「取決於美方和『台獨』分裂勢力會怎麼做」。

王毅、蘇貞昌隔空交火

針對台海緊張局勢,人正在孟加拉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日再次譴責美國。他表示:「美方在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上犯了三方面錯誤」,一是美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安排佩洛西訪台、侵犯主權,因台灣不是美國的一部分而是中國領土;二是美方縱容支持「台獨」。

王毅指,民進黨「近年來千方百計搞漸進式『台獨』,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而佩洛西公開為其撐腰打氣。王毅三則指控美方「蓄意破壞台海和平」,正藉機加大地區軍事部署。

同日,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到是否要召開專案會議,擴大中國製資訊通訊產品禁用範圍時,蘇貞昌表示:「當外敵當前,用各種假訊息要破壞國人的團結,要影響民心士氣,都要拿出辦法來」。

綜合台媒報導,近日台灣出現多起網攻與資安事件。台灣大學有兩個網站8日傳出遭駭,並出現簡體字「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網站隨即關閉修復。此前,台灣外交部、總統府等部會官網被不明人士攻擊,部分資訊看板也疑似被駭,包括台鐵廣告看板出現攻擊佩洛西的字眼,以及有超商看板出現異狀。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事件的案情細節與駭客是誰。

在被媒體問到,中國軍演有關問題時,蘇貞昌呼籲中國政府「不要仗著自己軍事力量,到處秀肌肉,妨害地區和平」、「我們絕不在壓力下低頭,堅持自由民主」。

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6個區域進行的大規模實彈軍演看似暫告一個段落。不過台灣當局日前宣佈,將於9日、11日出動78門155榴彈砲、6門120迫砲,在屏東楓港一帶進行重砲射擊演練,以驗證部隊戰力。

與此同時,中國也已經宣佈,8月8日至9月8日將在渤海部分海域內執行軍事任務,8月6日至15日每日8時至18時在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

分类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台海議題成為中、美角力場,軍演持續,世界各國站哪邊?

近期從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訪台到中國發動繞台軍演,台海議題成為中、美角力場。台海問題對北京來說是最敏感的議題之一,各國小心取態。在外交層面,兩岸政府都高調宣示己方的支持者,臺灣稱已有超過40國友人聲援。同時,中方也聲稱160多國“重申堅持一箇中國政策”,並有多國政黨政要反對佩洛西訪臺。

中國軍演進入第四天,美國白宮譴責北京此舉「挑釁、不負責」。與此同時,中國駐日使館譴責日本關切軍演是「包藏私慾禍心」、「以台製華」,中國駐澳使館也警告澳洲不要指手畫腳。台灣陸委會則針對中國外長王毅此前稱台灣蔡英文「不肖子孫」的說法,做出強烈回應。

2022 年 8 月 3 日,臺灣總統蔡英文接見佩洛西率領的美國衆議院訪問團。

大規模實彈軍演持續

中國宣佈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為期4天的大規模實彈軍演,週日(8月7日)進入第4天。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官方微博6日發文表示,持續在台灣北部、西南、東部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出動艦艇、戰機、岸導等任務兵力,重點進行聯合對陸打擊、對海突擊等科目訓練。

根據台灣國防部的統計,6日截至下午5時,中國有20架次軍機、14艘次艦艇在台海周邊演習。其中,14架軍機越過台灣海峽中線。同日,該部也接連發佈消息,稱台灣海軍迪化軍艦在台灣東部海域監控中國軍艦,馬公軍艦及各式艦艇在東部海域監偵中國馬鞍山軍艦。

台灣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6日晚間也發佈新聞稿指出,當日晚間發現無人機2批3架次,進入金門及北碇地區禁限制水域上空,「駐守部隊即依標準作業程序,射擊信號彈警示,後續將持續保持監控及高度警戒」。

台灣國防部指控,中國連日在台海周邊設立禁航區舉行演習,實質上是對台灣進行「模擬攻擊」的一部分,同時強調北京「已片面改變區域現況、嚴重破壞台海和平」,台灣仍是「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的立場,將以高度警覺堅守崗位,「捍衛國家安全」。

美國白宮則是發佈聲明表示,中國在台灣海峽及其周邊地區的行動是「挑釁且不負責任的」。根據路透社報導,白宮發言人稱:「這些活動是中國改變現狀努力的重大升級。它們具有挑釁性、不負責任,並增加了誤判的風險。」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6日晚間發佈新聞稿,譴責美日澳三國外長的聯合聲明「顛倒黑白」,並指日本「渲染操弄,包藏私慾禍心」。此前,日本外務省發表美日澳三國外長聯合聲明,反對中國在台灣附近海域開展軍演,並譴責北京發射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

針對「中國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中國駐日大使館則稱中日在有關海域尚未劃界,此說「根本站不住腳」。該聲明寫道:「我們再次嚴正敦促日方不要玩弄『以台製華』的政治把戲,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6日也譴責了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此前,黃英賢與日本外長林芳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5日曾針對北京在台海的軍演發表外長聯合聲明。這項聯合聲明表達了對中國在台灣海峽海域,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的擔憂。

中國駐澳大使館發言人表示,中方「嚴重關切並強烈不滿」,「完全不接受三國對中方旨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義行為進行責難,並對三國發表有關言論表示強烈抗議、嚴厲譴責。」

發言人還說,「一個中國原則」是澳大利亞歷屆政府的莊嚴承諾,澳方理應嚴格信守,充分兌現,不應在實際行動中作出任何曲解和打折。

過去兩天,中國三地再發「航行警告」,稱要在黃海與渤海部分海域進行軍事演習。中國大連海事局6日公佈,8月8日至9月8日將在渤海部分海域內執行軍事任務,禁止船隻駛入。

此前,連雲港海事局5日晚間公佈自6日起至15日每日8時至18時,在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遼寧海事局5日下午公佈,8月6日4時30分至19時於渤海北部進行軍事演習,禁止駛入。

中國:160多國支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週五(8月5日)例行記者會上,回答官媒央視記者的提問時,以兩千多字數算「支持中國的聲音」,據中方統計已有160多國。華春瑩列舉的國家當中,措詞較強烈的有老撾、馬來西亞、津巴布韋、多米尼加、厄立特裡亞等。
她引述馬來西亞總理對華特使表示,對方希望西方國家不要用雙重標準看待台灣和烏克蘭問題,「一方面呼籲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另一方面卻利用台灣來分裂中國」,馬來西亞稱這是「以民主為名干涉侵犯中國主權」。

老撾支持中國政府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統一,指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津巴布韋指佩洛西訪問具攻擊性、挑釁性。華春瑩引述非洲國家厄立特裡亞外交部的聲明:「在美國全球政策的缺陷和愚蠢愈發露骨之際,為強化遏制中國政策,美方炮製了佩洛西竄台挑釁性行動。……這只是美政府近年來在亞洲推行魯莽政策的延續,應遭到強烈譴責。」

歐洲方面,華春瑩稱盧森堡和塞普勒斯為中國的支持者,堅持一中政策。根據盧森堡RTL電視台報導,該國外交部長阿塞爾博恩(Jean Asselborn)表示,佩洛西訪台是一次「毫無必要的挑釁」,中美之間的互信會因此消失,「我們身處於一個分裂為中俄與美歐敵對的世界,這對全球發展都不好」。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日外相長演說時,兩人起身離席,表達不滿。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東協與王毅會面時說,俄方願同中方共同維護國際法、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批評美國橫行霸道。王毅則讚賞俄方第一時間重申,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侵犯中國領土完整的行徑。早前,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最高委員會主席格雷茲洛夫也斥責,佩洛西訪台是對中國的公然挑釁。

台灣:歐美等逾40國聲援  

代表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的七國集團(G7)已經發聲明, 稱中方「沒有理由利用一次訪問作為藉口,在台海進行咄咄逼人的軍事活動」,並強調七國議員的國際外訪都是正常和例行的。現在德國是G7的輪值主席國。歐盟和北約大體上跟隨了G7聲明的觀點,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和冷靜。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早餐会谈前握手

日本是美國議長佩洛西亞洲之行的最後一站,她訪日期間正值中國於台海發動軍演。解放軍五枚飛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令日本態度更加強硬。首相岸田文雄說與佩洛西會面期間,向對方表示「要求中國立即取消軍演」;中日外長在東協的會談也臨時告吹。

台灣外交部在週五表示,有超過40國的行政及立法部門聲援台灣,包括友邦和理念相近的友台國家,但新聞稿沒有詳列名單。台灣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多國與台斷交轉投中國,現在只剩下14個邦交國,大部分位於中美洲和太平洋島國。其中最具份量、台灣唯一的歐洲邦交梵蒂岡,目前未有發聲。外界關注,這次台海危機會否引發新一波斷交潮。

台灣唯一的南美邦交國巴拉圭,總統馬利歐‧阿布鐸‧貝尼特斯(Mario Abdo Benítez)在8月4日發推文,寫道「在她遭受威脅的背景下,巴拉圭與中華民國(台灣)站在一起」。他表示,台灣人的民主價值是區內和世界的示例。巴拉圭副總統的推文譴責對任何國家使用武力,大力支持這個「65年的盟友、民主燈塔和巴拉圭肉類主要市場」。

韓國、新加坡態度曖昧?

佩洛西離開台灣後轉往韓國,但作為美國在東亞的重要盟友,韓國總統尹錫悅卻以休假為由沒有親自會見,只是以電話通話,但內容不及提台灣。在佩洛西的專機降落京畿道駐韓美軍空軍基地時,韓方甚至沒有派政府官員、外交部禮賓人員或國會議員接機,在場的只有美國駐韓大使以及軍官。韓方事後稱,是雙方協調後決定不接機。

佩洛西(左)在首爾與南韓國會議長金振杓(右)會面。(美聯社)

才上任不久的韓國總統尹錫悅,被視為立場親美和反中,但有分析者認為,韓國這次接待佩洛西的反應是顧忌中方反應。韓國外長朴振將於下週初訪問中國,他和王毅8月9日將在青島會談,討論雙邊關係以及朝鮮半島、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等,台海局勢或成為議程之一。

中方視新加坡為支持者,華春瑩引述新加坡外長維文稱,反對台獨和改變現狀的單邊行動。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報導,維文以「危險時刻」形勢台灣局勢,他認為中美都不尋求衝突但政治原因導致雙方如今都須表態。新加坡一直被認為是區內的緩衝地帶,取態備受關注,它在兩岸議題上曾扮演重要角色,例如2015年的「習馬會」以及上世紀「辜汪會談」皆在新加坡舉行。

東協外長會議成中美角力場
東盟外長會議於柬埔寨登場,台海緊張局勢成為各國外長討論焦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與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在柬埔寨出席東協外長會議期間舉行三邊戰略對話,於週五(8月5日)發表共同聲明。他們關注,中國近期的行動嚴重影響國際和平穩定,包括大型軍事演習。他們譴責中方發射彈道飛彈,加劇緊張關係及破壞區域穩定,敦促中國馬上停止軍演。

三國外長強調,他們致力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希望用外方途徑避免誤判風險,重申「一中政策」和三國的基本立場不變。他們表示,美、澳、日三邊夥伴關係建立於不可動搖的共同價值觀和利益,在不訴諸武力的情況下解決爭端,以確保航行和空域自由。

而在同一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於金邊東協會場舉行記者會。對於有指美方或正加大在台海一帶的軍事部署,王毅嚴正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不要製造更大危機。他並批評民進黨上台後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稱:「這難道不是在明目張膽改變現狀嗎?如果孫中山先生泉下有知,也會指著蔡英文的鼻子,稱她為不肖子孫。」

針對王毅批評台灣總統蔡英文的「不肖子孫說」,台灣陸委會6日傍晚發佈新聞稿。陸委會強烈譴責稱,王毅等中國官員不斷在國際場域「公然扭曲事實、推諉自身破壞台海和平之責任,及以粗鄙言論污衊我國家元首」。

在這張由中國新華社提供的照片中,2022年8月5日,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員在軍事演習中通過望遠鏡觀看台灣的 “蘭陽 “號護衛艦。中國正在台灣周邊水域舉行演習,以回應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最近的訪問。 AP – Lin Jian

國際評論對佩洛西訪臺效應喜憂參半

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臺行程,吸引全球媒體的目光,中國對臺灣的軍事威脅,臺灣如何應對,以及對美中,甚至亞太地區的影響,都成爲國際媒體的評論熱點。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有評論表示,佩洛西此行,可能會增加美中關係的不穩定和衝突。佩洛西在總統和軍方勸喻下,堅持訪臺,也會打擊美國政府的威望,擔憂長期會加劇美中正在惡化的關係。

《華頓盛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有評論,贊同佩洛西堅定支持臺灣,譴責中共獨裁的態度,但認爲她此行,會讓中方難以不加大對臺灣的壓力,美國政府要降低此行導致的短期損害,長遠要加強應對北京對臺的施壓。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有相似的評論,認爲中共在年底舉行二十大,正處於政治敏感期,現在不是刺激中國的時間,指佩洛西訪臺,是對中國的不必要挑釁,也是給中國領導人機會,把內部問題的爭議,轉移至臺灣身上,也破壞美國與亞洲盟友的努力。

但《今日美國》(USA Today)的評論認爲,佩洛西訪臺可以向中國傳達強而有力的信號,確立和強化美國在亞洲地區的穩定力量,能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中方祭出八項「反制措施」聯合國:美中如不合作 將無法解決世界重大挑戰

佩洛西4日晚間抵達她亞洲行最後一站日本。(彭博)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8月5日訊)中國外交部官網在8月5日刊登消息,中方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實施制裁。其中寫道:「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執意竄台,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踐踏一個中國原則,嚴重威脅台海和平穩定。針對佩洛西惡劣挑釁行徑,中方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採取制裁措施。」

中國外交部網站沒有指出針對佩羅西及其直系親屬「制裁措施」的具體內容。

中方祭出八項「反制措施」

「央視新聞」官方帳號在8月5日晚些時候發布微博稱,中國外交部宣佈了針對佩洛西訪台的八項「反制措施」。

央視的報導稱:「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執意竄訪中國台灣地區,外交部8月5日宣佈採取以下反制措施:

一、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

二、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

三、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

四、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

五、暫停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合作。

六、暫停中美打擊跨國犯罪合作。

七、暫停中美禁毒合作。

八、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

聯合國:美中如不合作 將無法解決世界重大挑戰

中美關係受到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最近訪台影響而進一步緊張,北京方面宣布暫停兩國在包括氣候議題在內的對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周五透過發言人表示,如果沒有中美兩國的合作,就根本沒法解決全球氣候問題。

古特雷斯的發言人杜加里克(Stephane Dujarric)表示,聯合國秘書長認為,如果兩國之間沒有有效的對話與合作,就不可能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問題”。

中美是全球兩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兩國合共製造全球近40%的化石燃料排放量。而在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協議,成為各國簽署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的契機。而去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中美再次達成協議,為大會實現另一份協議開放綠燈。

布林肯:中方的反應是「不相稱的、挑釁性的」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周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宣布將停止與美國就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一系列重要議題進行的對話。柯比說,北京認為透過關閉這些溝通機制懲罰美國,但事實上,氣候變化沒有地理國界,中國正在以此懲罰全世界。柯比稱,中國此舉是不負責任的。

美國白宮國安委發言人柯比並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現在拒絕討論應對氣候變化所必須採取的措施,而從太平洋島嶼水位上升到歐洲的火災,氣候問題正在對美國的夥伴國造成影響。柯比指出,氣候危機並沒有地理界線,是全球性生存危機,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與碳排放國就碳排放與清潔能源倡議進行建設性對話,對世界其他區域的安全與保護至關重要,切斷這一管道極度不負責任。

中國軍隊近日對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實彈演習,目前以發射 11 枚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引起美國不滿。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周五的消息,美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表示:”美國將在最近幾周派軍艦通過標準的海空路線,穿越台灣海峽。”

此前,柯比在記者會上譴責中國,認為中國對佩洛西訪台”反應過度”,在台灣海峽及其周圍增加挑釁性軍事活動,違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長期目標。他表示,美方將命令航空母艦里根號戰鬥群停駐在台灣地區並對局勢進行跟蹤,保障美國盟友的安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五說,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軍事演習,以回應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是一種「不合理的極端的、不相稱的」的軍事升級行為,「現在他們把危險的行為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準」。

布林肯說,美國已經多次向中國表明並不尋求危機,並補充說,華盛頓及其盟友對中國的最新行動表示嚴重關切。他強調,美國不會採取挑起危機的行動,但將繼續支持區域盟友,並在台灣海峽進行標準的空中和海上過境。「我們將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他說。

布林肯在柬埔寨與來自東南亞等地的27國外長一同與會,其中包括中國、俄羅斯、日本和印度。布林肯沒有與中國外長王毅在金邊單獨會面。

另外,據路透社援引一位西方官員說,布林肯本週五也在東亞峰會上說,中國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的反應是「公然的挑釁」。這位官員說,布林肯表示,中國在台灣海峽發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後,不僅試圖恐嚇台灣,而且還試圖恐嚇鄰國。

主辦相關會議的東道主東協早些時候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並表示大國之間存在誤判和衝突的風險。

日本抗議「中國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

在與佩洛西會面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表示,他們將共同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佩洛西以及美國國會代表團目前在日本訪問,這是該代表團本次亞洲之行的最後一部分。此前,佩洛西一行人已經訪問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韓國,並在台灣短暫停留、與總統蔡英文會面。

中方對於佩洛西訪台進行了嚴厲譴責,並於8月4日——即佩洛西離開台灣的第二天——在台灣周邊針對該島展開了「封鎖式」的軍演。這是中國迄今在台灣海峽進行的最大規模演習,其中也包括在台灣島周邊水域和空域進行實彈射擊。

日本方面週五稱,中方發射的九枚彈道導彈有五枚落在了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內。東京對這一事件提出了外交抗議,國防部長岸信夫稱這是「史無前例的」。

北京則駁斥了這一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週五的例行記者會上稱,「中國軍隊是在中國台灣島附近海域開展軍事演訓活動,有關部門已經事先發布了安全提醒和航行警告。中方有關做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她對提問記者說:「至於你提到『專屬經濟區』,你應該知道,日方也應該知道,中日兩國在有關海域尚沒有劃界,所以不存在所謂『日方專屬經濟區』的說法。」

白宮召見中國駐美大使秦剛

白宮在週四召見了中國大使秦剛,譴責北京針對台灣的升級行動,並重申美國不希望在該地區出現危機。

白宮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告訴《華盛頓郵報》:在中國夜間的軍演行動後,「我們把大使秦剛召到白宮,就(中國的)挑釁行徑與他進行交涉」。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佩洛西抵日本 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会谈

佩洛西4日晚間抵達她亞洲行最後一站日本。(彭博)

綜合中日媒體報導,南希·佩洛西專機4日晚間10點左右抵達東京橫田空軍基地,日本外務副大臣小田原潔、美國駐日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接機。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日(周五)谴责中国在台湾周边军演期间发射弹道导弹,称这是“影响我们国家安全和公民安全的严重问题”。

东京表示,五枚中国导弹似乎落在了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其中四枚据信飞越过台湾主要岛屿上空。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与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共进早餐后告诉记者:“中国这次的行为对我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告诉她,我们已经呼吁(中国)立即取消军事演习。”

佩洛西此次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东京。佩洛西此次亚洲之行还包括访问台湾,此举激怒了北京。作为回应,北京在这个自治的岛屿周围展开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这位82岁的政治家不顾中国的严厉威胁,成为多年来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她表示,她的访问“明确”表明,美国不会放弃一个民主盟友。

中国将台湾视为其领土的一部分,并誓言有朝一日要夺回台湾,必要时将动用武力。

岸田文雄說,他和佩洛西討論了朝鮮、中國和俄羅斯等地緣政治問題,以及實現無核世界的努力。

週四晚上,佩洛西從美國的另一個重要盟友韓國飛抵日本。在韓國期間,她訪問了擁核朝鮮邊境韓國一側。這是她自2015年以來第一次來日本。

日本已經對周四開始的軍演向北京提出外交抗議。

日本最南端的沖繩縣部分地區靠近台灣,處於東京和北京長期爭端中心的島嶼也靠近台灣。

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從其海岸線延伸至200海裡,超出了其領海的界限。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週四特地在東京舉行記者會,針對南希·佩洛西訪台再次闡明中方立場,同時蠻橫警告日方:「歷史上日本曾殖民統治台灣50年,給台灣同胞帶來深重災難。希望日方牢記歷史,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在台灣問題上所作的鄭重承諾,慎重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尤其要認清佩洛西在台灣問題上的政治圖謀和嚴重危害,避免佩洛西訪日期間出現消極事端。」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宣布,中方決定根據中國有關法律,制裁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她的直系親屬。

發言人說,由於佩洛西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執意竄台,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踐踏一個中國原則,嚴重威脅台海和平穩定,針對佩洛西惡劣挑釁行徑,中方決定採取制裁措施。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国际 大陆 编辑精选

解放軍常規導彈「首次穿越台島」5枚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

中國對台灣展開大規模軍演的第一天,日本防衛省指,中國發射的導彈有4枚穿越台灣上空。中方稱,這是解放軍常規導彈「首次穿越台島」;台灣國防部則表示「即時掌握」,但由於彈道路徑在大氣層之外,對地面「不構成危害」。面對中國發動操演「封鎖」台灣的大規模軍演,台灣蔡英文深夜透過社交媒體發表談話影片稱,「台灣從來不會被挑戰所擊倒。」

2022年8月4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播放的視頻畫面顯示的一個不明地點發射的場景。

中國週四(8月4日)開始在台灣周邊海域展開大規模實彈軍演,這是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軍演。根據日本防衛省推定,中國軍方當日發射了9枚飛彈,其中4枚飛越台灣上空。

日本防衛省的報告指出,日方推定中國在4日下午陸續從內陸朝台灣方向發射9枚導彈,其中5枚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4枚飛越台灣本島上空。防衛省表示,日方將持續蒐集情報,分析並警戒監視。

日媒共同社報導,這是中國導彈首度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

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森健良譴責稱:「我們意識到,這是中國彈道飛彈首度落入我國專屬經濟區」,據說離日本領土最近的彈道飛彈落在「與那國島北北西約80公里處」。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晚間則召開記者會表示,已透過外交管道向中國表達「強烈抗議」。

王毅出席東盟會議晚宴突離現場

出席東盟外長的日本外相林芳正周四敦促中方立即停止軍事演習,他指中方的行動對地區穩定與和平構成嚴重衝擊。東盟外長最終發表聲明警告:目前局勢可能會升級蛻變為 “嚴重對抗,大國之間的公開衝突和不可預測的後果”。

而中國外長王毅在東盟高層會議的晚宴開始前突然離場,凸顯了局勢的緊張。北約秘書長稱:佩洛西訪台中國沒理由反應過度。

這場東盟會議晚宴的與會者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本外相林芳正等多國外長,以及東盟的高階外交官。

消息稱,王毅周四走進晚宴會場時向媒體揮了揮手,接着又走出會場,且未說明原因。現場兩名工作人員告訴路透社,有人目擊王毅乘車離開。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引發北京強烈抗議,中國隨後宣佈自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台灣周邊6個海域進行實彈軍演。4日中午軍演開始後不久,台灣交通部航管局公告稱,中方將軍演擴大至7區個操演區,延長至8日上午10時。對此,中國官方未有任何回應或消息公佈。

周四晚間,美國白宮發言人柯比表示,中國 “選擇了過度反應”,他指中方周四在台灣周圍發射了11枚彈道導彈這是一種 “挑釁性 “軍事活動。

柯比在新聞發布會上補充說,美國已決定推遲計畫在未來幾天進行的洲際導彈試驗,以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但目前正在菲律賓海巡航的里根號航空母艦將繼續 “監測 “台灣周邊地區。

周四除了實彈演習,根據台灣空軍4日發布的消息,中方繼3日22架軍機穿越台灣海峽中線後,共軍共有22架戰機穿越台灣海峽中線。其中8架殲11、2架殲16、12架蘇愷30。

四日出席東盟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近日以來,華盛頓已在各個政府層級與北京保持接觸,希望中方克制。他在金邊舉行的東盟峰會上說:”我真的希望北京不會挑起一場危機,不會為增加其侵略性軍事行動尋找借口”。

但與美國布林肯一起出席峰會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危機歸咎於華盛頓,稱其應對 “公然挑釁負責”,指美方開創了 “可憎的先例”。

針對周四的實彈演習,中國軍方發言人石毅在一份聲明中說:”所有的導彈都準確地擊中了它們的目標,測試了對該地區的精確打擊和拒絕進入能力”。

台灣國防部長在關於中國軍事演習的簡報會上宣布,22架中國戰鬥機周四短暫進入台灣防空區。台灣國防部譴責這是 “破壞區域和平的非理性行為”,台方並確認共軍”在下午1點56分至4點之間,在台灣北部、南部和東部水域發射了 “11枚東風型彈道導彈”。

北京針對台灣周邊海域的空前規模的軍演還在進行中。但是法新社援引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教授陳至潔分析說,中國並不希望目前的局勢升級。在中共黨代會之前,習近平最不希望發生的就是一場意外的戰爭 。然而,國際危機組織智囊團的中國問題專家分析員Amanda Hsiao指出,與1995-1996上一次台海危機相比,中國在台灣周圍的軍事活動有了明顯升級。

紐約時報援引分析說,這次軍演對北京還有更多的作用。解放軍在台灣海域畫定六個演習區,其中一個距離台灣南部海岸不到16公里,如果有一天中國軍隊奉命包圍台灣並攻擊,這些演習可能會給中國軍隊提供寶貴的實踐機會。

解放軍常規導彈「首次穿越台島」

根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4日下午發表談話時強調:「中國軍隊說話是算數的」。報導指出,根據「東部戰區」發佈的消息,當日下午13時許,東部戰區陸軍部隊在台灣海峽實施了遠程火力實彈射擊訓練,對台灣海峽東部特定區域進行了精確打擊,取得了預期效果。

《環球時報》引述中國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的說法,解讀中國軍演首日實彈射擊的代表意義。張軍社說,解放軍在這次軍演首次組織火力穿島實彈射擊,「敢於穿越台軍『愛國者』導彈密集部署的區域,在美國宙斯盾艦眼皮子底下精準命中目標,這反映出解放軍已經解決了遠海遠域看得見、打得準的問題,而且既不怕你攔、你也攔不住。」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同日表示:「解放軍東部戰區火箭軍部隊對台島東部外海預定海域,實施多區域、多型號常導火力突擊,導彈全部精準命中目標,檢驗了精確打擊和區域拒止能力。整個實彈發射訓練任務已圓滿完成,解除相關海空域管控」。

對此,彭博社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詢問,這是否代表演習已經結束、演習區已解除管控、還是仍在繼續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未正面回應,僅說:「請你繼續關注中國軍方發佈的消息。」

記者會上,華春瑩還表示,未來中國軍演會不會成為台海局勢「新常態」,「要取決於美方和『台獨』分裂勢力會怎麼做」。

蔡英文:台灣從不被挑戰擊倒

面對中國發動操演「封鎖」台灣的大規模軍演,台灣總統蔡英文深夜透過社交媒體發表談話影片稱,「台灣從來不會被挑戰所擊倒。」

蔡英文在談話中譴責中國實彈軍演,稱「這種刻意、持續升高軍事威脅,特別是在國際最繁忙的航道上,進行危險的飛彈射擊,這不只是對台灣,對於國際社會,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蔡英文強調,台灣不會升高衝突,不會挑起爭端,但會堅定捍衛主權和國家安全,並指台灣軍方已經加強戰備,同時提醒中國訊息戰的威脅。

蔡英文也向國際喊話,稱「民主的台灣」始終是負責任的國際一員,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我們冷靜不躁進、我們理性不挑釁,但我們也會堅定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