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戰爭何去何從 BBC盤點五種可能結局

  • 詹姆士·蘭德爾(James Landale)
  • BBC外交事務記者
2022年2月24日,烏克蘭軍隊在盧甘斯克州(Luhansk region)凖備應對俄羅斯的進攻。

身處戰爭的硝煙迷霧中,可能很難看到前方的出路。戰場上傳來的消息、各國外交上的喧囂、痛失親人流離失所者的悲傷情緒,所有這些都可能讓人難以承受不知所措。

因此,讓我們退後一步,思考烏克蘭的衝突可能會如何發展。政界和軍事領域的策劃者們正在研究的一些可能情況是什麼?

很少有人能自信地預測未來,但針對烏克蘭戰事的前景這裏可以列出一些潛在的可能結果。

然而,結果的大多數都並不樂觀。

一、速戰速決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將其軍事行動升級。整個烏克蘭會遭遇更多無差別的無所忌憚的炮擊和火箭彈襲擊。

迄今為止一直扮演著低調作用的俄羅斯空軍發動破壞性的空襲。大規模的網絡攻擊席捲整個烏克蘭,關鍵的國家基礎設施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

能源供應和通信網絡被切斷。數以千計的平民死亡。

儘管烏克蘭勇敢抵抗,首都基輔還是在數天內淪陷。烏克蘭政府被一個親莫斯科的傀儡政權所取代。澤連斯基總統要麼被暗殺,要麼逃往烏克蘭西部甚至海外,建立流亡政府。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勝利,並撤出一些部隊,留下足夠的兵力來維持一定程度的控制。

俄羅斯佔領車臣首都格羅茲尼(Grozny)時的車臣民兵。

數以千計的難民繼續向西逃亡。烏克蘭像白俄羅斯一樣,成為莫斯科的附庸。

這種結果絶非不可能,但將取決於幾個因素的變化:俄羅斯軍隊表現更好,部署更多的軍隊,以及烏克蘭非凡的抵抗精神消失殆盡。

普京可能會在基輔實現政權更迭,結束烏克蘭融入西方的進程。但任何親俄羅斯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容易受到叛亂的影響。如此結果仍將是局勢不穩定,再次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很大。

二、持久戰

也許更有可能的是,這將發展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也許俄羅斯軍隊會因為士氣低落、後勤保障不力和領導不力而陷入困境。也許俄軍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確保基輔等城市的安全,因為這些城市的守軍發起街頭巷戰。

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圍城。這樣一來戰鬥將與俄羅斯在20世紀90年代為奪取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漫長而殘酷的攻守戰相似:格羅茲尼基本被毀。

而且,即使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城市有駐軍,要維持控制也很難。也許俄羅斯無法提供足夠的部隊來覆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烏克蘭的軍隊轉變為有效的抵抗力量,既有打擊俄軍的動力又得到當地居民的支持。

西方繼續提供武器和彈藥。然後,也許很多年過後,等莫斯科有了新的領導層,俄羅斯軍隊最終會離開烏克蘭,承認失敗、犧牲無數,就像1989年俄軍與伊斯蘭民兵戰鬥十年之後撤出阿富汗一樣。

line

三、歐洲戰爭

這場戰爭是否有可能蔓延到烏克蘭的邊界之外?普京總統可能會通過向摩爾多瓦和格魯吉亞等不屬於北約的前蘇聯共和國派兵,尋求收復俄羅斯前帝國的更多地區。

俄羅斯炮火轟炸下的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市中心廣場,市府大樓被毀。

這可能出現誤判和局勢擴大升級的情況。普京可以宣佈西方向烏克蘭軍隊提供武器是一種侵略行為,報復理所當然。他可能威脅要派軍隊進入像立陶宛這樣的屬於北約成員國的波羅的海國家,以建立一個與俄羅斯沿海飛地加裏寧格勒的陸地走廊。

這將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與北約發生戰爭。根據北約憲章第5條,對一個成員的攻擊就是對所有成員的攻擊。但如果普京認為這是挽救自己領導地位的唯一途徑,他可能會冒這個險。

如果他在烏克蘭可能面臨失敗,他可能會受到誘惑將局勢升級。我們知道,俄羅斯領導人有意願打破長期存在的國際規範。這種邏輯也同樣適用於核武器的使用。普京已經將俄羅斯的核力量置於更高的警戒水平。大多數分析家並不認為此舉意味著使用核武器和即將使用核武器。但這也提醒我們,在俄羅斯的信條裏,戰場上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可能性是可以允許的。

四、外交途徑解決

儘管已經發生的一切,是否仍有可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說:「現在是槍炮在你來我往,但對話的道路必須始終保持開放。」

俄羅斯對哈爾科夫的進攻還在進行。

當然,對話仍在繼續。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與普京總統通了電話。外交官們說,正在接觸莫斯科。而且,意外的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官員已經在與白俄羅斯的邊界上進行了會談。他們可能沒有取得多少進展。但是,通過同意會談,普京似乎至少已經接受了通過談判實現停火的可能性。

關鍵問題是西方是否能夠提供外交官所說的「下坡道」。這是一個美國術語,指的是高速公路的出口。外交官們說,重要的是俄羅斯領導人想知道西方的制裁要怎樣才能解除,這樣至少有可能達成一個挽救顏面的協議。

再考慮一下這種情況。戰爭對俄羅斯很不利。制裁開始讓莫斯科感到不安。隨著陣亡將士的遺體被運回俄羅斯,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普京會想自己是否過於貪心,貪多嚼不爛。

他判斷,繼續戰爭可能比結束戰爭帶來的恥辱對他的領導地位構成更大的威脅。中國再進行干預,向莫斯科施加壓力,要求其妥協,並警告說除非俄羅斯緩和局勢,否則中國不會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

如此一來,普京會開始尋找出路。與此同時,烏克蘭當局看到國家繼續遭到破壞後得出結論,政治妥協可能好過這種拼死抵抗帶來的大規模犧牲。

因此,外交官們開始接觸並達成協議。例如,烏克蘭接受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和頓巴斯部分地區的主權。反過來,普京也接受烏克蘭的獨立和與歐洲加深關係的權利。這似乎可能性相當小。但是,從一場血腥衝突的殘局中出現這樣的居面,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五、普京被趕下台

那麼普京本人會怎樣呢?他發動入侵時曾宣稱:「我們已經凖備好應對任何結果。」

但如果這個結果是他失去權力呢?這看起來好像天方夜譚難以想象。然而,最近幾天,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這已經開始有人考慮了。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榮譽教授勞倫斯·弗里德曼爵士本周寫道:「現在,莫斯科和基輔一樣有可能發生政權更迭。」

他為什麼會這樣說?也許是因為普京追求的是一場災難性的戰爭。數以千計的俄羅斯士兵死亡。經濟制裁起作用了。普京失去了民眾的支持。或許有民眾革命的威脅,他利用俄羅斯的內部安全部隊來鎮壓反對派。

但鎮壓使局勢發生變化,俄羅斯的軍界、政治和經濟精英們有足夠多的人反對他。西方明確表示,如果普京下台並由一個更溫和的領導人取代,那麼俄羅斯受到的制裁有些將會被解除,與外面的關係將會恢復正常。

於是發生一場流血的宮廷政變,普京下台。

同樣,現在看來這不太可能。但是,如果從普京那裏受益的人不再相信他能維護他們的利益,這也並非毫無可能。

結論

所有這些可能性並不相互排斥,其中一些情景可能會結合起來產生不同的結果。

但無論這場衝突如何發展,世界已經改變。它不會再回到原來的狀態。俄羅斯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將變得不同。歐洲對安全的態度將被改變。

而自由的、以國際規則為基礎的秩序可能正好重新發現了它原本的存在價值。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洲和平何以一如既往地脆弱

  • 凱文·康諾利(Kevin Connolly)
  • BBC新聞
二戰蘇聯宣傳海報,表達希望打敗納粹,普京經常引用這張海報。
有些時候,歷史板塊就在我們腳下移動,猛烈地重塑歐洲。現在是時候認識到,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時刻。也是時候不再說,這種事情發生在2022年是多麼難以置信。

當下並不比1914年或1939年更令人難以置信——沒有什麼能預先確定這些年份是黑暗降臨的時候。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正處於戰爭邊緣,也不意味著戰爭將吞噬歐洲其他地區,甚至全世界。

關鍵是,和平永遠是脆弱的,即使在歐洲最遙遠地方發生的事也將永遠影響我們。

但從那些發生變化的重大時刻汲取正確教訓並不容易。

法國軍事指揮官費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稱為休戰「20年」,因為他認為,勝利的盟軍在處理戰敗德意志帝國時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差一點就全對了(譯者注:二戰在20年65天後爆發)。

我們這代人面臨的問題是,當蘇聯解體時,是否在應對俄羅斯方面犯了類似的錯誤。我們高興地看到,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和其他國家在自由國家中佔有一席之地。

波蘭、匈牙利和曾被蘇聯佔領的捷克共和國於1999年加入北約。五年後,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加入這一行列。

費迪南·福煦在1914年左右。

但驅使普京的暗黑力量是硬幣的另一面。他看到俄羅斯被削弱、羞辱,被剝奪了在他看來屬於其從屬國作為緩衝地帶的權利。

他用自己陰暗的過往來說明這一點,這可能還是真的。普京曾是克格勃(KGB)反情報部隊的一名上校,後來淪落為兼職出租車司機。可以想象,他是個非常難相處的人。

他在某種程度上構想了一個神秘的概念,就是要恢復俄羅斯逝去的偉大。這一定是受到2014年從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的鼓舞。畢竟,四年後我們就在俄羅斯欣賞世界杯。

冷戰結束後,30年來西歐主要反應是疏於對重要國防的投資。

1991年12月25日,時任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蘇聯解體並辭職。

幾年前的某一時刻,德國128架戰鬥機中只有4架做好了戰鬥凖備,而荷蘭則計劃銷毀每一輛重型坦克。現在, 荷蘭人正重新考慮局勢,德國人則提議在國防上額外投入1000億歐元(830億英鎊)。

德國反思過去當然是件好事,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思考未來。

德國總理肖爾茨是社會民主黨人,他競選公職當然不是為了承諾提高國防開支,但他已經達到了歷史要求,令人印象深刻。

他對德國議會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代表我們進入了新時代。」他將新時代的挑戰定義為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是允許普京倒轉時鐘,還是動用力量為普京這樣的好戰分子劃紅線。」

對於這位領導人來說,這種言論非同尋常。俄羅斯政界人士曾認為,1941年納粹入侵蘇聯後讓德國在也沒有能力對抗克里姆林宮。

在基輔,一名攜帶火箭發射器的烏克蘭士兵。

雖然瑞典富裕、裝備精良及其在軍事上不結盟的立場,但它是第一個感受到來自東方陣陣寒意的國家,也可能是第一個採取行動的國家。在當前的五年週期中,該國的國防開支驚人地增長了40%,打算增加新的步兵團,購買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

瑞典國防大臣彼得·胡爾特奎斯特(Peter Hultqvist)簡要地說:「我們面臨的情況是,俄羅斯凖備使用軍事手段來實現政治目標。」

因此,那種認為西方唯一需要的武器就是經濟制裁的觀點已經陳腐過時了。你不能用銀行對抗坦克。沒有人希望看到這片大陸變成武裝營地,但當你感到歷史板塊移動時,也必須隨其而動。現在就行動起來吧,購買武器並捐錢——當如刀割的怒火依然在心頭時,這樣做還很容易。

但這個新的遏制時代會有更多的要求。首先要有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的意願,其次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保衛自由的勇氣、遠見和耐力。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未分類 编辑精选

烏克蘭第一夫人堅毅形象鼓舞民心

烏克蘭遭俄羅斯侵略,第一夫人歐倫娜‧澤倫斯基(左)帶著孩子守在丈夫身邊,除了帶給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右)堅強後盾,也展現出堅毅勇氣鼓舞民心。(圖取自instagram.com/olenazelenska_official)

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澤連斯基原本反對丈夫參選,如今遭遇俄羅斯侵略國家的危險時刻,她帶著孩子守在丈夫身邊,除了帶給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堅強後盾,也展現出堅毅勇氣鼓舞民心。

44歲的歐倫娜‧‧澤連斯基(Olena Zelenska)和‧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同年出生,兩人都來自烏克蘭中部俄語地區城市克利福洛(Kryvyi Rih),並在克利福洛國立大學(Kryvyi Rih National University)就讀時相識。

歐倫娜當時就讀公共工程系,主修建築;澤倫斯基則是法律系學生,同時是一名正在起步的喜劇演員。歐倫娜後來加入澤倫斯基創立的喜劇團隊「95街區工作室」(Kvartal 95),當起專業編劇,兩人並在交往8年後於2003年結婚。

2015年,「95街區工作室」推出政治諷刺電視喜劇「人民公僕」(Servant of the People),由澤倫斯基飾演一名愛批評政府貪腐的歷史教師,意外當上總統。這部影集在烏克蘭大受歡迎,一連播出3季,也促使澤倫斯基挾著高人氣,在2019年讓虛構故事成真當選總統。

影片來源:KinoGuru

不過,澤倫斯基決定投身政壇,讓原本偏好待在幕後的歐倫娜被推到鎂光燈下。她曾告訴一家烏克蘭電視台:「老實說,我一開始激烈反對這個計畫。這是非常困難的一步。這甚至不是一個計畫,而是人生轉向。」

不過,當歐倫娜接下第一夫人的身分後,她盡力扮演好應有角色。除了穿著烏克蘭設計師的作品發揮「衣著外交」,並登上烏克蘭語版「時尚雜誌」(Vogue)封面,還在內文專訪中宣布上任後推動的第一項計畫:大幅改善學校營養午餐。

歐倫娜也致力推廣烏克蘭的語言和文化、改善身障者行動環境,並將促進女權列為主要工作。她不僅協助推廣致力性別平權的「烏克蘭婦女大會」(Ukrainian Women’s Congress),也成功推動烏克蘭加入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國際性別平權倡議「比亞里茲夥伴關係」(Biarritz Partnership)。

英語流利且廣受歡迎的歐倫娜,被視為烏克蘭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身為澤倫斯基最親密夥伴和最堅定盟友,如今她選擇和17歲女兒與9歲兒子留在首都基輔,陪伴總統丈夫對抗俄羅斯侵略。

和澤倫斯基一樣,歐倫娜積極利用社群媒體鼓舞民心。在俄羅斯進攻隔天,她25日在Instagram發布一張烏克蘭國旗的照片,寫道:「我親愛的同胞!烏克蘭的人們!…我以和你們生活在同個國家為榮。」

「有人說人一多就成了烏合之眾,但我們不是。因為許多烏克蘭人在一起不會變成烏合之眾,會是一個軍隊!」

歐倫娜還表示:「今日我不會恐慌和流淚,我會冷靜且充滿信心。我的孩子正看著我,我會在他們身旁,以及在我的丈夫身旁,也會和你們在一起。我愛你們!我愛烏克蘭!」

她27日又分享一張在基輔防空避難所出生的嬰兒照片,寫道:「儘管在戰爭下,我們路上也有醫師和愛心人士在她身旁。她將受到保護和防衛。」

「因為我親愛的同胞,你們真不可思議。我們是一個軍隊,軍隊就是我們。而在防空洞出生的孩子,將活在一個成功保衛自己的和平國家。」

https://www.instagram.com/p/CacHVPysm3w/?utm_source=ig_embed&ig_rid=60151d68-9433-4354-9fc2-4839cda8c451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0天(3月5日)最新情況綜述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將訪問波蘭、羅馬尼亞強調對烏克蘭的共同支持

位於烏克蘭蘇梅地區阿赫蒂卡鎮的火力發電廠被砲擊摧毀。(2022年3月4日)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3月5日綜合報導)自俄羅斯軍隊2月24日清晨,多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各地都爆發激烈戰鬥,俄軍速戰速決的計劃似乎未能實現。國際社會反應強烈,紛紛對莫斯科實施制裁。

現在是烏克蘭3月5日星期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10天,美國副總統哈里斯辦公室宣布,哈里斯將於下周訪問波蘭和羅馬尼亞,展示美國對北約盟友以及對烏克蘭人民的支持。另外,莫斯科封禁了國際媒體網站,指責其散佈進行“負面報導”。英國廣播公司和加拿大廣播公司宣布,暫停所有在俄羅斯的採編工作,保護記者的安全。

以下是最新進展摘要

  • 位於第聶伯河與黑海交匯處的烏克蘭城市赫爾松成為首個落入俄軍控制的城市
  • 幾天來,俄羅斯導彈一直瞄凖首都基輔,甚至擊中了公寓樓。一支通過公路向基輔推進的大型裝甲車隊目前停滯不前
  • 位於烏克蘭東北部的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也遭到重創,數以千計的居民被迫在地下室避難
  • 南部港口馬里烏波爾仍處於圍困之中,俄羅斯軍隊也正前往另一個港口敖德薩,一旦俄羅斯軍隊佔領這兩個港口將切斷烏克蘭的海上通道
  • 周五,俄羅斯軍隊炮擊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廠數小時,後來佔領了這座核電廠。此舉令歐美領導人感到震驚,他們譴責說,這次襲擊可能引發一場核災難
  • 現已完全停止使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1986年核事故的發生地,這座核電站現在也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
  •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周五表示,俄羅斯軍隊正在逼近烏克蘭的另一個核電廠。她似乎指的是位於基輔以南約200英里的諾烏克林斯( Yuzhoukrainsk)核電廠。
20:58 法國宣布將很快提出確保烏克蘭五座主要核電站安全的具體措施。
2022年3月4日,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逃離烏克蘭戰火的難民帶著行囊到達紐加蒂車站。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辦公室星期六(3月5日)宣布,將很快提出確保烏克蘭五座主要核電站安全的具體措施。

馬克龍的辦公室發表的一項聲明表示,這些具體的安全措施將按照國際原子能協會的標準制定。

侵烏俄軍部隊星期五攻擊並佔領了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歐洲最大的紮波羅熱核電站。俄軍的攻擊行動導致核電站一座用於培訓的樓房著火,並引發全球對核洩露事故的恐慌以及國際間廣泛的譴責。雖然核電站大火已經撲滅,但操作核電站的烏克蘭工作人員卻不得不在俄軍戰鬥部隊的監督下工作。

馬克龍的辦公室在聲明中指出,馬克龍“對俄國入侵烏克蘭給核安全和國際安全規則帶來的風險極為關切”。他同時要求俄國“立即停止非法和危險的軍事行動”,同時將國際承認的烏克蘭境內的核電設施完全置於烏克蘭政府管控之下。

馬克龍還呼籲俄羅斯允許“核電站工作人員自由、正常、不受阻礙地工作,以確保他們持續安全的運作”。_____

*俄國國防部星期六(3月5日)宣布,當天將在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和沃爾諾瓦哈兩座城市實施部分停火,以便為平民撤離建立人道走廊。

“自莫斯科時間上午10:00(0700GMT)起,俄方宣布停火,並開通人道走廊,以便讓平民離開馬里烏波爾和沃爾諾瓦哈,”俄國多家通訊社引述俄國國防部的聲明說。

_____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移民組織(IOM)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個多星期以來,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人數目前已經達到145萬人。

作為聯合國系統的相關機構,國際移民組織星期六(3月5日)根據烏克蘭周邊鄰國的官方數據統計公佈說,在這145萬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中,78.73萬人進入了波蘭;22.87萬人進入了摩爾多瓦;14.47萬人進入了匈牙利;13.26萬人進入了羅馬尼亞;另有10.05萬人進入了斯洛伐克。

國家移民組織指出,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中包含全球138個國家的公民。

_____

*土耳其總統府發言人易卜拉欣∙卡林(Ibrahim Kalin)星期六(3月5日)表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星期天將與俄國總統普京通電話。

“這場戰爭必須立即停下來,而且也必須重回談判桌,”卡林星期六在伊斯坦布爾接受一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總統明天將與普京通話。”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但是與俄國和烏克蘭關係都很密切,而且多次表示要調停俄烏雙方的衝突。土耳其同時也邀請了俄烏兩國的外長下星期前往土耳其舉行會談。

俄羅斯議會下議院國家杜馬周五一致通過一項新法律,將傳播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假新聞」定為犯罪
  • 平民傷亡人數仍不清楚,但聯合國難民署表示,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行動開始以來,已有超過100萬人逃離烏克蘭,還有數百萬人背井離鄉
  • 美國和歐盟已針對俄羅斯央行、普京及其核心圈子實施全面制裁,並凍結俄羅斯資產。盧布匯率因制裁措施而暴跌,此舉也打擊了俄羅斯的貿易、投資和旅行
  • 與此同時,在莫斯科批准了一項審查烏克蘭戰爭報道的嚴厲法律後,包括BBC在內的獨立媒體公司已暫停在該國的工作;BBC的美國廣播合作伙伴——CBS新聞和ABC新聞亦暫停在俄羅斯的工作
  • 俄羅斯議會下議院國家杜馬一致通過一項法律,散播有關武裝部隊的「虛假」信息將可被判處監禁
  • Telegram已成為俄烏戰爭雙方的主要信息和虛假信息來源。該消息應用程序現在表示它將阻止俄羅斯官方媒體《今日俄羅斯》 即RT在歐洲使用其服務

澤連斯基強烈譴責西方繼續拒絶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

  • 烏克蘭周邊城市目前受到俄羅斯炮擊的巨大壓力,平民目標遭到不分青紅皂白的打擊。儘管俄羅斯繼續從該國北部和東部施壓,但靠近黑海的該國南部城市一直面臨著特別的壓力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強烈譴責西方繼續拒絶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
  • 俄羅斯已禁止Facebook,現在有報道稱俄羅斯還禁止訪問Twitter和YouTube
  • 西方公司繼續從俄羅斯撤離,微軟、三星、路易·威登集團(LVMH)等停止在俄羅斯銷售;許多公司——從三星到Airbnb和卡地亞——都以戰爭為由暫停了對俄羅斯的出口或在俄羅斯的業務
  • 烏克蘭東南部的馬里烏波爾市市長呼籲在他所說的俄羅斯軍隊的「封鎖」中建立一條通往該城的人道主義走廊

  • 新加坡罕見地表示將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反對莫斯科在烏克蘭的戰爭
  • 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舉行了更多的示威活動,以支持烏克蘭及其總統澤連斯基。周五晚上,數千人參加了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和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示威活動,澤連斯基通過視頻鏈接向他們發表了講話
  • 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數千人參加了大規模示威活動,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
  • 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的人不要通過對俄國施加更多制裁來「讓事態惡化」
  • 一項新的調查發現,絶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應該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並不尋求莫斯科的政權更迭。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周四在推特上發佈明顯呼籲暗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推文引發了俄方的憤怒。

16:48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說,攻擊核電站是戰爭罪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說,攻擊核電站是戰爭罪。此前,俄羅斯星期五攻占了歐洲最大的烏克蘭核設施。

大使館在推特上發表的聲明,比美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的任何描述都更加嚴厲。

“攻擊核電廠是戰爭罪。普京炮轟歐洲最大的核電站使他的恐怖統治更進一步,”美國駐基輔大使館在推文中說。

俄羅斯入侵部隊在烏克蘭東南部的激戰中佔領了歐洲最大的核電站,引發了全球警報,但一處訓練大樓的大火已被撲滅,有關官員表示,該設施現在是安全的。

俄羅斯國防部將工廠的火災歸咎於烏克蘭破壞者發動的“駭人聽聞的襲擊”,並表示俄羅斯軍隊已經控制住了火勢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務院向所有駐歐洲的美國大使館發送了一條信息,告訴他們不要轉發基輔大使館稱此次襲擊為戰爭罪的推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它審查了這條信息。

路透社請求美國國務院發表評論,詢問基輔大使館的推文是否反映了整個美國政府的立場,但國務院沒有作出回應。

人權組織指控烏克蘭違反了國際戰爭罪法,包括以平民為目標,以及對學校和醫院不加區分的攻擊。

星期三,美國總統拜登沒有把俄羅斯的行為稱為戰爭罪,他說:“現在說這個還為時過早。”

五角大樓發言人科比周五拒絕回答這個問題,稱他將把這個決定留給國際刑事法庭。

英國公開指責俄羅斯總統普京政府犯下戰爭罪。

應39個成員國的要求,世界最高戰爭罪檢察官國際刑事法庭正在調查有關烏克蘭城市遭受集束炸彈和炮火襲擊的報告。

16:05 俄新社:馬里烏波爾人道主義走廊開放5個小時

俄新社引述有關當局的話說,當地平民被允許在莫斯科時間星期六12點至17點之間離開烏克蘭的城市馬里烏波爾。

俄羅斯星期六早些時候說,俄羅斯軍隊已經包圍了烏克蘭南部的亞速海港口城市,但是將停止交火,以便讓平民通過。

15:33 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五加強了對媒體機構和個人的打壓

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五加強了對媒體機構和個人的打壓。評價當局認為,這些媒體和個人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問題上未能遵守克里姆林宮的路線。因此,普京封鎖了臉書和推特,並簽署了一項法案,將故意傳播莫斯科認為是“虛假”報導的行為定為犯罪。

針對這些社交媒體巨頭的行動之前,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政府資助的美國之音、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德國廣播公司德國之聲和拉脫維亞網站Meduza被屏蔽。普京政府對在俄羅斯發布新聞的外國媒體採取的全面行動,旨在對國內受眾看到的有關入侵烏克蘭的信息建立更嚴格的控制。

隨著俄羅斯軍隊繼續砲擊基輔並向那里挺進,烏克蘭最大的兒童醫院的病人和醫務人員被迫躲在醫院的地下室裡。在Okhmatdyt醫院的臨時醫療掩體中接受治療的人中,有手術康復中的兒童、年輕的癌症患者和新生兒。這段視頻是由一位希望匿名的烏克蘭紀錄片製作人於3月1日拍攝的。

07:10

烏克蘭官員說,俄羅斯軍隊控制了靠近烏克蘭城市埃涅爾霍達爾(Enerhodar)的歐洲最大核電站扎波羅熱核電站。此前,俄羅斯軍隊對該核電站進行了砲擊,並在核電站的一棟建築內引發火災。

07:07

由於西方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負責人威脅要停止為國際空間站提供服務,並可能減少在空間站上的合作。

“我們不能為美國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火箭引擎。讓他們在別的東西上飛,他們的掃帚,我不知道是什麼,”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負責人羅戈津(Dmitry

06:58
2022年3月4日,美國總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會晤(路透社)。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與來訪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了會晤。拜登在會談前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與芬蘭一直保持定期聯繫,並協調對俄羅斯人採取統一的跨大西洋反應,並要求俄羅斯人對他們對烏克蘭的無端和無理侵略負責。

“我們一致認為,這不僅是對烏克蘭的攻擊,也是對歐洲安全以及全球和平與穩定的攻擊,”拜登說。

他表示,芬蘭是美國的關鍵夥伴,一個強有力的防務夥伴,也是北約的伙伴,特別是在加強波羅的海地區的安全方面。

拜登說,他們致力於幫助烏克蘭保衛自己,支持烏克蘭及其人民的人道主義需求。

“從制裁到出口管制,到能源、安全、氣候和人權等更廣泛的全球問題,我們都在進行協調,”他說。

尼尼斯托總統感謝拜登總統在烏克蘭問題上發揮的領導作用。他希望進一步加強美國與芬蘭和北歐國家之間的伙伴關係。

芬蘭是歐洲的中立國。在俄羅斯大軍入侵烏克蘭後,民調發現,支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人數首次超過半數。

06:26
資料圖: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言。(2022年2月19日)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將於3月9日至11日出訪波蘭和羅馬尼亞。

副總統辦公室星期五發布聲明說,哈里斯的訪問將“展示在面對俄羅斯侵略之際北約的力量與團結,以及美國對北約東翼盟友的支持”,並且突出”我們在支持烏克蘭人民上的共同努力“。

06:00
臉書和推特標識

繼臉書之後,俄羅斯又全面封殺了推特。

美聯社報導,俄羅斯國家通信監管機構Roskomnadzor星期五說,禁令根據的是俄羅斯總檢查長辦公室的決定。Roskomnadzor此前曾指控推特沒有刪除俄當局禁止的內容,並限制對推特的訪問。

另一方面,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五簽署生效了一項法案,該法把被俄當局認為散播“虛假”報導的行為定為犯罪。出於風險擔憂,繼BBC之後,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也宣布暫停在俄羅斯的記者的所有採編工作。

05:57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五(3月4日)在布魯塞爾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時,就烏克蘭戰爭將如何收場、烏克蘭是否被打敗、是否仍然有可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場危機、戰爭升級的風險、普京是否理性以及美國是否尋求推翻俄羅斯政權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五(3月4日)在布魯塞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很難說烏克蘭戰爭將如何收場,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戰爭肯定沒有按照普京總統的設想和計劃進行。他說,戰爭升級的風險確實存在,而且我們很可能看到普京更多的野蠻使用武力對平民和關鍵基礎設施進行打擊。但他明確表示,美國不尋求改變俄羅斯政權。

正在歐洲與盟國討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的布林肯國務卿星期五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很難預計烏克蘭戰爭將如何發展,但可以說的是,“我們看到烏克蘭人民捍衛自己的國家、捍衛自己的自由、捍衛自己的未來,展現了非凡、非凡的韌性。我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肯定沒有像普京總統所想和計劃的那樣發展。”

他說,國際社會盡一切努力幫助烏克蘭自衛,並向俄羅斯施加巨大壓力,以結束普京發起的這場他選擇的戰爭的承諾是真實和強有力的,而且將產生影響。

鑑於烏克蘭與俄羅斯軍力上的懸殊,在被問到他是否認為烏克蘭被打敗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時,布林肯說,他不認為任何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他說,如果莫斯科想推翻現有烏克蘭政府並建立一個傀儡政權,4千5百萬烏克蘭人是不會接受的。事實上,他認為,假以時日的話,烏克蘭會贏得這場戰爭,儘管他不知道這需要多長的時間。

這位美國國務卿說,目前戰爭升級的風險確實存在。

他說,“這是我們關心和關注的事情,因為唯一比一場僅限於烏克蘭的戰爭更糟糕的事情是一場進一步升級並超越烏克蘭的戰爭。這就是為什麼北約一直如此專注於加強其防禦和威懾力。”

布林肯說,過去幾天,我們看到普京日益殘暴的使用武力針對烏克蘭的平民和關鍵的基礎設施進行打擊,斷水斷電並掐斷熱氣的供應,造成大量的人道主義苦難。他說,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更多的這種情況。

他說,是否能夠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場危機完全卻決於普京和俄羅斯。

“如果他們表現出任何願意進行有意義的外交的跡象,我們當然會參與,”他說。

當他被問及美國是否準備說,如果停火,我們將討論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的地位以及可能討論烏克蘭中立之類的事情時,布林肯說,美國必須捍衛一些根本的原則,包括一個國家不能把自己的政策、選擇以及與誰交往等強加給另一個國家以及一個國家不能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使另一個國家屈從於自己的意志。

但他明確表示,最終要看烏克蘭人民自己的選擇。

“最終,任何涉及外交的前進道路都將首先由烏克蘭人民和以民主方式代表它的政府來決定,我們將支持他們想要進入的任何方向,”布林肯說。

一些人認為,解決目前這場危機的辦法之一是讓普京下台。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星期五甚至呼籲暗殺普京。

布林肯在被問到美國是否尋求改變俄羅斯的政權時回答說:“我們不尋求那個,而且無論如何這不取決於我們。俄羅斯人民需要決定他們的領導人。他們需要決定他們的領導人是否真的在推動和代表他們的需求,他們的利益,他們的意願。這絕對不是我們說了算的。”

他希望俄羅斯人民思考這樣的問題,即這場無端和毫無根據的侵略戰爭究竟是如何推進你們的利益和需求的?在他看來,這不僅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相反,他們還得承擔它的後果。

至於普京總統是一個理性的人還是生活在幻想裡,布林肯說,他完全無法了解普京的心態,他所能做的就是用行動來衡量俄羅斯和普京總統,並儘其所能對他的行動做出有效回應。但他指出,非常不同尋常的是,普京總統多年來所說的幾乎所有他想要阻止的事情,實際上都是由他的行動促成了。這包括他多年來想讓北約分崩離析,但他卻促使北約前所未有的團結在一起;他想要讓烏克蘭屈服於俄羅斯,卻讓烏克蘭人民空前的同仇敵愾。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国际 大陆

中國全國人大開幕之際 平壤又試射導彈

韓國方面表示,這次試射的導彈類似於北韓一週前試射的飛行物

韓、日兩個鄰國均通報說, 當地時間週六(3月5日)早晨,北韓再度向公海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這是今年以來北韓進行的第9次導彈試驗;正是發生在韓國總統大選前4天,首爾國家安全委員會呼籲該鄰國不要有任何導致緊張局勢加劇的行為;本週六(3月5日)早晨正是中國全國人大開幕之際。

韓國軍方稱,週六的導彈從平壤附近地區向東發射,在最高560公里的高度飛行了約270公里後濺落海中。

中斷4星期後,北韓上週日恢復了導彈試驗。此後一天,平壤稱,此為開發地球觀測衛星的一次重要試驗,旨在檢測衛星照相能力。

韓方擔心北韓也會恢復試驗具可達美國射程潛力的洲際彈道導彈。平壤致力於研發具載核能力的不同射程導彈,因此受到國際社會嚴厲制裁。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週六表示,平壤最新系列彈道導彈試驗「絕對不可接受」 。他指控北韓此舉威脅日本及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

專家們一直在猜測,北韓也可能利用烏克蘭衝突向美國加大施壓,迫使美方提出新談判具體建議。華盛頓和平壤之間的核談判已停滯3年。北韓指控美國對朝實施敵對政策。

聯合國決議禁止北韓試射彈道導彈。彈道導彈通常為地對地導彈,根據不同設計,可具備攜帶核彈頭能力。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軍空襲四名中國留學生死亡?中國社群網站上呼救聲被噤?

烏克蘭當地媒體OBOZREVATEL 報道,俄羅斯軍隊在週四(3日)晚間,烏克蘭哈爾科夫文化學院的宿舍遭俄軍轟炸。初步統計,已知13名學生身亡,其中包括4名中國學生、1名印度學生和2名烏克蘭本地學生。 據微博網民引述烏克蘭媒體報道,當天晚上,被俄軍轟炸致死的13名學生中,有中國留學生金天浩(音)、李志(音),其餘兩位姓名不詳;印度留學生吉揚古達爾和烏克蘭本地學生傑布拉沃伊、倫吉克也被炸死,另有6名學生受傷。 俄羅斯媒體卻說“是烏克蘭的納粹分子殺的”。

另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環球網”署名記者報道,該報本週五從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獨家獲悉,有關“兩名中國留學生在哈爾科夫文化學院宿舍遭炮擊身亡”的消息不屬實。但這條消息,目前在環球網和多家引述的中國網站上已無法顯示。

左圖: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航空航天大學的中國公派留學生髮帖求助。 中圖:在烏克蘭的中國留學生躲避戰火,等待中國使館人員援助。 右圖:中國留學生抱怨國內記者和網絡限制了他們的求助。(網絡)
 

中國官媒只報道兩名學生遭槍擊受傷

OBOZREVATEL烏克蘭語網站上的報道指出,戰況激烈的哈爾科夫遭俄軍轟炸,俄軍甚至朝哈爾科夫國立文化學院宿舍的方向開火,造成學生死亡。俄羅斯官方喉舌衛星通訊社與中國央視海外頻道環球電視網CGTN則報道,中國有兩名學生在試圖離開哈爾科夫時遭槍擊受傷。

在中國社交平臺新浪微博上,週四深夜有網民”荷馬瞑目”發消息稱,網傳俄軍於3日夜間襲擊了哈爾科夫的國立文學院宿舍區,導致13名學生死亡,其中4人爲中國留學生。 俄羅斯媒體說,是烏克蘭納粹分子殺的;國內主流媒體暫時沒有報道。

網傳圖片顯示,中國衆多留學生擁擠在不透風的建築物內躲避戰火。留學生髮帖稱:我們目前還有138人,未從烏克蘭蘇梅地區撤出,請有關部門協調,讓我們回家。我們都是在烏留學生,我們想回家。

一位來自山東的留學生髮視頻求助,他說:”我的護照遺失了,害怕到了羅馬尼亞邊境沒辦法入境。 因爲我沒有護照,我希望媒體能不能聯繫一下羅馬尼亞大使館,能在邊境接一下我。 ”

一名中國山東留學生遺失護照,發視頻求助中國使館協助其入境羅馬尼亞。(視頻截圖)
 

中國社群網站上呼救聲被噤?
部分推特用戶反映,新浪微博上在烏中國留學生的呼救聲遭到大量刪除。搜索發現,幾個自稱在烏克蘭的用戶頁面確實已不存在或者用戶發言受到限制。而在專門蒐集被審查、刪除的微博貼文的”自由微博”網站上,”烏克蘭”也一度成為熱搜關鍵詞。

週五的新浪微博上,有關烏克蘭的消息中,#從烏克蘭撤離的首批同胞回國#這一關鍵詞的熱度較高。中國各大媒體紛紛報導:3月4日,由國航執飛的兩架撤僑班機將陸續從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起飛,抵達杭州和鄭州,航班上,是從烏克蘭各大城市撤離的首批中國留學生和華人。官媒《人民日報》還進行了全程直播,直擊首趟烏克蘭撤僑航班。相關報導的評論中多是”歡迎回家”和盛贊”祖國強大”的留言。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9天最新消息:烏克蘭核電站發生火災 火災已被撲滅 俄軍佔領烏核電廠 多國領導人發聲譴責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今天進入第9天,期間猛烈砲擊烏國東南部的歐洲最大札波羅熱核電廠,引發核安擔憂及各界譴責。英媒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過去一週至少3度躲過俄國暗殺。

应英国、美国和其他四个国家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将于周五(3月4日)上午晚些时候在纽约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俄罗斯袭击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的问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4日局勢概況

以下是今天局勢進展概要:

  • 烏克蘭當局表示,俄羅斯軍隊已經佔領了在扎波羅熱的歐洲最大核電站
  • 此前俄羅斯襲擊扎波羅熱核電站導致火災持續數小時,大火後來被撲滅
  •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核電廠安全系統沒有受到影響
  • 但烏克蘭說襲擊造成幾人 「死傷」
  • 多個國家譴責俄羅斯襲擊核電廠的行為「恐怖 」和「不計後果」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這次襲擊可能的後果相當於 「六個切爾諾貝利」
  • 烏克蘭表示,周四在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至少有47人在俄羅斯的空襲中被殺害
  • 北約稱有證據表明俄羅斯使用集束炸彈和其他非法武器
  • 戰爭造成一百萬多人逃離烏克蘭
  • 本周末,烏克蘭和俄羅斯官員預計將舉行第三輪談判
  • 烏克蘭安全部門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場在地面和網絡空間同時進行的戰爭
  • 德國總理肖爾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一小時,呼籲俄羅斯立即停止軍事行動,雙方約定很快繼續對話

冬殘奧會開幕式中國官媒略過殘奧委會主席批評戰爭發言

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Andrew Parsons)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上發表了批評戰爭的演講,但該段內容被中國官方媒體略過。

「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促進和平的奧林匹克休戰是193個會員國在第76屆聯大上一致通過的聯合國決議。它必須得到尊重和遵守,而不是被違反,」他說道。

但在中國央視的直播中,翻譯員跳過了相關內容,導致漢語同傳一度出現數十秒的停頓。

目前尚不清楚該情況是由於技術原因導致的,還是當局授意進行了審查。

北京冬殘奧會3月4日開幕。在開幕式上,烏克蘭隊旗手馬克西姆‧瓦洛夫基(Maxim Warowji)帶領烏克蘭隊入場

先前國際殘奧委會宣佈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參賽,中國官媒對此也未予報道。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國一直拒絶批評俄羅斯的入侵行為。

2022年3月4日,扎波罗热核电站发布的视频显示,明亮的闪光物体坠落在乌克兰埃涅尔戈达尔市的核电站的地面上。

路透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Rafael Grossi)表示,导弹击中建筑物时,扎波罗热的核反应堆没有受到损坏。格罗西说,他认为导弹来自俄军。俄国防部长则将这次袭击归咎于乌克兰破坏分子。

联合国和乌克兰官员说,现场燃烧的大火已被扑灭,没有释放任何辐射。俄罗斯军队控制了该地点,但核电站工作人员继续确保电站的正常运行。

●英媒:烏克蘭總統至少躲過3次暗殺

英媒報導,澤倫斯基過去一週以來,至少3度逃過俄國暗殺。有兩個不同組織被派出,奉命奪取他的性命,包括克里姆林宮支持的傭兵組織瓦格那集團及車臣特種部隊。

據報導,反戰俄羅斯人士向烏克蘭政府官員通風報信,提供關於這些襲擊計畫的情報,讓澤倫斯基躲過對他的暗殺行動。

與此同時,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葛蘭姆受訪時表示,希望「俄羅斯有人」出來刺殺蒲亭總統,以結束俄烏戰火。

據烏克蘭當局統計,截至3月4日,俄國已有9166名軍人喪生,以及33架軍機、37架直升機、251輛戰車遭到摧毀。

22:55
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被炮火损毁的公寓楼(2022年3月3日)

北约称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集束炸弹。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4日在布鲁塞尔对记者说:“我们看到集束炸弹的使用,我们看到有关使用其他可能违反国际法的武器的报道。”

他表示,北约及盟友正在搜集信息并且密切关注乌克兰局势。

集束炸弹是指在一般炸弹中装入数个子炸弹,在空中投放分解后,这些子炸弹会散布到更广泛的区域,具有较强的毁伤能力。

据美联社报道,使用集束炸弹本身不违反国际法,但是针对平民使用可以构成违反国际法。

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签署了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集束弹药公约》。缔约国同意不使用、生产、转移或储备这类武器。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没有加入公约。中国和美国也没有。

22:46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星期五(3月4日)投票通过决议,决定成立一个由三位专家组成的独立调查委员会,监测乌克兰遭到俄罗斯入侵后的人权情况。

该机构在推特上说:“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人权理事会决定紧急成立一个独立的国际调查委员会。”

32个国家投下赞成票,只有俄罗斯和厄立特里亚投票反对。13个国家弃权,包括中国和印度。

俄烏計劃周末舉行更多會談

烏克蘭和俄羅斯官員預計將在本周末舉行第三輪會談,以試圖結束由莫斯科入侵引發的激戰。

烏克蘭總統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說:「第三回合會談可能在明天或後天進行,我們一直保持聯繫。」

第一輪會談在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邊界舉行,但幾乎沒有取得突破。

第二輪會談中,俄羅斯同意建立人道主義走廊,以便平民逃離戰火。但烏克蘭表示,這個結果並不是它所希望的。烏克蘭會談前提出立即停火、停戰的要求。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曾要求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對一會談,稱這是結束戰爭的唯一途徑。

核電站起火造成人員傷亡—烏克蘭

外交部在臉書上的一份聲明中說,工作人員正在監控扎波羅熱核電站,以確保其安全運行,輻射水平目前正常。

但是,如果冷卻發電裝置內的核燃料的過程受到干擾,可能會造成大範圍的放射性污染。

聲明說:「成千上萬的人—包括由於持續炮擊和戰鬥目前無法撤離核電站附近地區的平民—將受到傷害。」

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的反應一致,外交部表示,扎波羅熱可能發生的的災難或許比以前的核電站事故更嚴重,例如切爾諾貝利和福島。

聲明補充說:「俄羅斯有意識地對核電站進行了武裝攻擊,這一行動違反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所有國際協議。」

烏克蘭外交部敦促國際社會幫助迫使俄軍撤出該地區,以確保其安全。

「瘋狂」 — 世界領導人譴責俄軍襲擊核電站

俄羅斯夜間襲擊了位於烏克蘭南部扎波羅熱的歐洲最大核電站,引發了多國強烈抗議。

這次襲擊導致核電站一座行政大樓著火,但電站本身是安全的,不過落入俄羅斯控制下。

「普京的魯莽行動現在可能直接威脅到整個歐洲的安全,」英國首約翰遜說。

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說:「這不僅對烏克蘭和俄羅斯人很危險,對歐洲也很危險,這是在玩火,與邏輯或必要性根本無關。」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來自俄羅斯的「可怕襲擊必須立即停止」。

美國總統拜登則敦促莫斯科停止在核電站周圍的軍事活動。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這次襲擊凸顯「這場戰爭的魯莽和結束它的重要性」。

意大利總理德拉吉發表聲明譴責這次「令人髮指」的襲擊是「對所有人安全的攻擊」,並呼籲歐盟「繼續以團結和最大的決心做出反應」支持烏克蘭。

挪威首相加爾·斯特勒也對炮擊事件表示「強烈譴責」,「這種攻擊是瘋狂的,」他說。

扎波羅熱核電站遭遇炮擊後的畫面

這張照片顯示了俄羅斯炮擊扎波羅熱核電站的一座行政大樓後的損壞情況。

附近埃涅爾戈達爾市(Enerhodar)的市長奧洛夫(Dmytro Orlov)說,「敵人對電站建築和設施的連續炮擊似乎導致了火災。」

以下是核電站保安攝像拍攝到的炸彈襲擊畫面。

最新消息普京警告:不要對俄國施加更多制裁

俄國總統普京警告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的人不要通過對俄國施加更多制裁來「讓事態惡化」。

普京在俄羅斯 24 新聞頻道播出的政府會議上發表這番講話。

「我們對我們的鄰國沒有惡意,」他說,鄰國「沒有必要」採取進一步行動「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更糟糕」。

「我認為每個人都必須考慮如何讓關係正常化,正常合作,正常發展關係,」他補充道。

與此同時,來自西方國家的外長在布魯塞爾開會,討論如何對俄羅斯保持壓力。

普京還重申了他先前的說法,即俄羅斯軍方迄今為止採取的所有行動都是「專門針對對俄羅斯聯邦的不友好的行動」。

國際紅十字會:烏克蘭面臨人道危機
Image caption: 烏克蘭西北部城市日托米爾一所學校被炸毀,只剩下一片斷垣殘壁

在烏克蘭傷亡人數持續增加,醫院應接不暇的同時,國際紅十字會警告,烏克蘭面臨一場「毀滅性的人道危機」。

國際紅十字會從日內瓦發表聲明說,現在就必須允許國際紅十字會進入或前往需要的地方以執行《日內瓦公約》賦予國際紅十字會的職責,而不是「等到日後可能的停戰」才進行人道救援。

聲明還展示交戰各方在《日內瓦公約》下所應負的責任,包括禁止攻擊平民和平民設施,確保醫療照顧,保護醫療人員,保護傷者和被俘者,以及允許國際紅十字會探望被關押者。

雖然國際紅十字會的聲明沒有具體表示,但是違反這些應盡責任和義務就是違反《日內瓦公約》,因此也可能是戰爭罪行。

俄羅斯新法律:散佈武裝部隊「虛假」信息將被判入獄

俄羅斯議會下議院國家杜馬一致通過一項法律,散播有關武裝部隊的「虛假」信息將可被判處監禁。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共有 401 名議員對該法案投了贊成票,沒有人投反對票或棄權票。

這項法律明天仍需上院批准。

下院的聲明說,一旦生效,那些故意散佈影響嚴重的武裝部隊虛假信息的人將被處以罰款和最高 15 年的監禁。

核電站襲擊有可能像「六個切爾諾貝利」 – 澤連斯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俄羅斯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襲擊本有可能造成相當於「六個切爾諾貝利」的破壞。

他在電視講話中說:「烏克蘭人民!我們度過了有可能阻止歷史進程的一個夜晚——烏克蘭歷史,歐洲歷史。」

他說,當俄羅斯將炮彈直接瞄凖核電站時,俄羅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澤連斯基稱其為「聞所未聞的恐怖行為」。

他對俄羅斯人直接喊話:「這怎麼可能?我們在1986 年不是曾經一起對抗過切爾諾貝利災難的後果嗎?」

他敦促俄羅斯人「走上街頭,告訴你的政府你想活下去。」

澤連斯基還說他正在與世界領導人保持聯繫,他說他們對核電站周圍的發展感到「震驚」。

他還呼籲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並對「核恐怖主義國家」實施制裁,「輻射不知道俄羅斯在哪裏。輻射無邊界。」

最新消息俄羅斯屏蔽BBC俄語新聞服務

在俄羅斯政府對國內獨立媒體施加巨大壓力同時,有報導顯示BBC的俄語新聞服務也已經在俄羅斯境內被屏蔽。

BBC發言人表示:「得到凖確、獨立的訊息是基本人權。俄國政府不應剝奪俄羅斯人民的基本權利。數以百萬計的俄羅斯民眾每周依賴BBC新聞的服務」。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BBC俄語新聞服務平台的訪問流量比平時增加了250%。

俄羅斯媒體對烏克蘭戰爭的描述與外部世界截然不同。

最新消息俄羅斯最後一家獨立電視「雨」宣佈無限期停播
俄羅斯電視台員工最後一次離開演播室

俄羅斯最後一家獨立電視台當地時間周四宣佈無限期停止播放服務。

普京政府近日頒布新法,並表示目的是懲罰「假新聞」。觸犯新法的刑期可以高達15年。

這個名為Dozhd「雨「的電視台員工在完成最後一次播放工作後,已經離開了電視台。

俄羅斯廣播電視管理部門指責這家電視台「宣揚極端主義,欺辱俄羅斯公民,擾亂公共平靜與安全秩序,以及鼓動抗議」。

在英國的烏克蘭人凖備回國打仗

越來越多生活在英國的烏克蘭人正在購買軍事裝備,凖備奔赴祖國前線。

BBC採訪了一群烏克蘭人,他們將驅車2000公里前往烏克蘭運送補給並作戰。他們從倫敦的私人供應商那裏購買了口糧、防彈衣、頭盔和醫療包。

多國領導人譴責俄羅斯襲擊核電廠

多國領導人譴責俄羅斯軍隊襲擊核電廠並引發火災,危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安全。

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扎波羅熱核電廠在遭到俄羅斯襲擊後曾發生火災。

烏克蘭緊急服務部門設法撲滅了核電廠外圍一棟建築物發生的火災,但當局表示,俄羅斯軍隊已經佔領了核電廠。

英國首相約翰遜譴責說,俄羅斯的「魯莽」襲擊可能「直接威脅到整個歐洲的安全」。

美國總統拜登敦促莫斯科停止在該地點周圍的軍事活動,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來自俄羅斯的「可怕襲擊」「必須立即停止」。

最新消息烏克蘭稱俄羅斯軍隊佔領了扎波羅熱核電廠

烏克蘭當局稱,俄羅斯軍隊佔領了扎波羅熱核電廠。

路透社援引當地政府在社交媒體上的話說:「操作人員正在監視動力裝置的狀況。」

聲明說,核電廠工作人員仍在繼續工作並監控動力裝置的狀態。

在俄羅斯炮擊之後,這座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早些時候發生了火災,後來被消防人員撲滅。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进入第二个星期,周四两国代表进行了第二轮谈判,双方达成一项初步协议,为平民撤离设立安全走廊并且在这些地区遵守停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示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面对面会谈。与此同时,乌克兰外长说,欧洲最大的一个核电厂在遭到俄军的袭击后起火。他呼吁俄罗斯立即停火。

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引起國際撻伐。圖為基輔電視塔1日遭砲擊。

概要

  1.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要求與普京進行一對一會談,稱這是結束戰爭的唯一途徑
  2. 澤連斯基還呼籲西方「給我飛機」來對抗入侵
  3. 俄羅斯和烏克蘭談判代表同意設立人道主義走廊以疏散平民
  4. 與此同時,普京堅稱他的「特別軍事行動」正「按計劃進行」,儘管只佔領了一個主要城市
  5. 英國對另外兩名俄羅斯寡頭實施制裁
  6. 如果俄羅斯佔領更多的南部城市,烏克蘭軍隊可能會被切斷與海上的聯繫
  7. 有40萬人口的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遭俄軍持續炮擊,部分地區斷水斷電
  8. 首都基輔仍在烏克蘭政府控制之下,一個大型俄羅斯裝甲車隊離基輔尚有一段距離
  9. 聯合國稱,已有超過一百萬人逃離烏克蘭,其中超過50萬人前往鄰國波蘭。
  10. 俄軍已經控制了烏克蘭南部通往黑海的重要港口城市赫爾松,這是戰事以來易手的第一個大城市

    最新消息緊急服務部門:核電廠火災已被撲滅

    烏克蘭緊急服務部門表示,他們已經設法撲滅了核電廠的大火。

    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在其社交媒體賬戶上寫道,「當地時間06:20(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4:20),位於恩納霍爾達的扎波羅熱核電廠培訓大樓的大火被撲滅。沒有受害者。」

    加拿大譴責對核電廠的「可怕」襲擊

    在俄羅斯襲擊扎波羅熱核電廠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剛剛與烏克蘭領導人進行了交談。

    特魯多譴責襲擊,並呼籲俄軍「立即停止」行動。

     

    當地官員:核電廠的戰鬥已經停止

    我們早些時候報道說,消防人員現在已經能夠進入扎波羅熱核電廠,在那裏目睹了明顯由炮擊中引發的火災。

    附近的恩納霍達爾(Energodar)市長德米特羅·奧爾洛夫( Dmytro Orlov)目前對一家廣播公司說,核電廠附近的戰鬥現在已經停止。

    據報道,扎波羅熱核電廠遭受了數小時的猛烈炮擊。

    據烏克蘭緊急服務部門官員稱,戰鬥在核設施一棟建築物的三、四和五樓引發了火災。

    美國官員:將啟動核事故響應小組

    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爾姆(Jennifer Granholm)在推特上表示,她與烏克蘭能源部長就扎波羅熱核電廠的火災進行了交談,並決定啟動美國核事故響應小組。

    負責美國核武庫的格蘭霍爾姆說,「俄羅斯在核電廠附近的軍事行動是魯莽的,必須停止」。

    她說:「該工廠的反應堆受到堅固的安全殼結構的保護,反應堆正在安全關閉。」

    緊急服務部門:消防員正應對火災

    烏克蘭緊急服務部門表示,在俄羅斯軍隊炮擊一座訓練大樓並引發火災後,消防人員終於設法進入扎波羅熱核電廠。

    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部門在其Facebook上證實,救援人員已於當地時間05:20左右(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3:20)抵達。

    大火在過去一個小時一直在燃燒,消防人員正奮力趕往大樓。緊急服務部門此前曾報道稱,俄羅斯軍隊曾阻止他們撲滅大火。

    澤連斯基:「歐洲最大的核電廠著火了」

    在俄羅斯襲擊歐洲最大的核電廠之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敦促世界「立即採取行動」。

    澤連斯基在推特上發佈的一段視頻中說:「歐洲最大的核電廠現在著火了。」

    他指責俄羅斯人故意使用裝有熱成像儀的坦克向扎波羅熱核電廠的六個反應堆開火。

    澤連斯基援引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全球災難」警告說,扎波羅熱核電廠事故的後果將更加嚴重。

    他呼籲說,「歐洲人,請醒醒。告訴你們的政客,俄羅斯軍隊正在向烏克蘭的核電廠開火。」

    澤連斯基表示,他一直與美國、英國、歐盟、德國和波蘭的領導人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保持聯繫,但他呼籲普通公民也向他們自己的政治人物發出警報。

    「俄羅斯宣傳機構過去曾警告說,俄將用核灰覆蓋世界。現在這不僅僅是一個警告,這是真實的。」

    Social embed from twitter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核電廠「基本」設備仍在運行

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 報告說,該機構已與烏克蘭領導層進行了交談,並被告知該工廠的「基本」設備仍在運行。

該機構在推特上說,「烏克蘭告訴國際原子能機構,扎波羅熱核電廠現場的火災並未影響基本設備,工廠員工正在採取緩解影響措施」。

烏克蘭鄰近札波羅熱核電廠4日在俄羅斯軍隊砲轟後起火。

10:45 官方稱核電廠的安全「有保障」

扎波羅熱州政府負責人表示,扎波羅熱核電廠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亞歷山大·斯塔魯克(Alexander Starukh)在臉書上說,他已經與位於埃內霍達爾的扎波羅熱核電廠的負責人進行了交談,並得到了安全保證。

他說:「扎波羅熱核電廠負責人向我保證,目前核電廠是安全的。」

烏克蘭高級官員此前警告稱,由於俄羅斯據報向那裏炮擊,可能會發生核熔毀。

10:35 在美國的烏克蘭人將獲得「臨時保護身份」

截至周二,目前在美國的烏克蘭公民,將被允許以特殊的非移民類別身份留在美國。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周四晚間宣佈了這一舉措,稱政府將把「臨時保護身份」(TPS)擴大到烏克蘭人。

由於持續的武裝衝突、自然災害、流行病爆發或阻止人們安全返回本國的「其他特殊和臨時情況」,美國國土安全部可以指定適用於「臨時保護身份」的國家。

來自12個國家的國民已經受到TPS的保護。它們包括緬甸、海地、敘利亞和也門。

Social embed from twitter

英國衛星公司暫停使用俄羅斯火箭執行發射任務

由英國政府部分持有的通訊網絡衛星公司OneWeb表示,將暫停在俄羅斯運營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所有發射任務。

該公司曾希望在哈薩克斯坦航天發射場用聯盟號火箭發射36艘宇宙飛船,但該發射任務已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發生改變。

俄羅斯曾要求OneWeb衛星公司保證其衛星不會用於軍事目的。俄方還要求英國政府剝離在OneWeb的股份,但被英國商務大臣庫阿藤(Kwasi Kwarteng)拒絶。

扎波羅熱核電站遇襲引發擔憂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稱,俄羅斯軍隊正在「從四面八方」向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站開火。「俄羅斯人必須立即停火,允許消防員進入,建立安全區!」他在推特上寫道。

俄罗斯军队当地时间星期五早晨袭击了位于第聂伯河上埃涅尔戈达尔市附近的扎波罗日尼亚核电站。

该核电厂的发言人安德里·图兹(Andriy Tuz)说,俄罗斯的炮弹击中了这个核电厂,导致六个反应堆中的一个起火。他说,这个反应堆没有运行,但那里有核燃料。

图兹在核电厂的Telegram账户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由于俄罗斯军队对扎波罗日尼亚核电厂的炮击,发生了火灾。”

他补充说,这个核电站的发电设备被击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乌克兰政府官员告诉美联社,这个核电站的辐射水平已经升高。

早些时候,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物理学和工程学教授查里·兰加查鲁鲁(Chary Rangacharyulu)说,俄罗斯可能会试图利用这个核电站作为政治筹码,但他怀疑他们会“蠢到要摧毁这些设施并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然而,如果他们搞错了,炸毁了一两个设施,这个损害将不仅限于乌克兰。它将超越这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让我们希望并祈祷俄罗斯政府不会那么疯狂到要对自己的人民造成伤害,”他通过书面形式回复美国之音的提问时说。

此前已有該核電站發生火災的報道。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它正在就該核電站遭到炮擊的報告與烏克蘭當局聯繫。

該核電站的一位發言人也在社交媒體上要求俄羅斯軍隊「停止重型武器開火」。

據美聯社報道,安德烈·圖茲(Andriy Tuz)在Telegram上的一段視頻中表示:「歐洲最大的核電站面臨著真正的核威脅。」

圖茲表示,該核電站正受到俄羅斯炮火的直接攻擊,消防員無法接近火災發生地。

他還稱,著火的反應堆正在翻新,目前沒有運行,但裏面注入了核燃料。

據報道,扎波羅熱的發電量約佔國家總發電量的25%。

當地官員:歐洲最大的核電站起火

據報道,歐洲最大的核電站扎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站發生火災。

附近城市安赫德(Enerhodar)的市長德米特羅·奧爾洛夫(Dmytro Orlov)稱,這似乎是由於「敵人不斷地炮擊(核電站)建築和機組」造成的。

奧爾洛夫此前曾稱,烏克蘭和俄羅斯軍隊在這座東南部城市的郊區發生激烈戰鬥。

俄軍曾試圖用坦克攻入這座城市並奪取該核電站。但周三(3月2日),有居民和工人聚集在核電站及其周邊道路上。

烏克蘭有四座在役核電站,包括扎波羅熱核電站。

該國還在處理切爾諾貝利等地的核廢料。切爾諾貝利目前由俄羅斯控制。

國際原子能機構今天早些時候表示,它正在與烏克蘭和其他國家進行磋商,以便在烏克蘭艱難維持核安全時,可以向該國提供盡可能多的援助。

最新消息普京:俄羅斯的行動正「按計劃進行」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的「特別軍事行動」——也被稱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正在「按計劃進行」。此前許多分析家暗示俄軍入侵行動未按計劃進行。

在電視直播講話中,他指責烏克蘭軍隊將「數千名外國公民作為人質」並將平民用作「人體盾牌」,但他沒有為這些說法提供任何證據。

他補充說,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同一個民族」,並表示他將「摧毀這個西方製造的『反俄』局面」。

俄烏和談就人道主義疏散通道達成「諒解」

俄羅斯和烏克蘭稍早前舉行了第二輪和談。

烏方談判代表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稱,談判「沒有取得我們所希望的成果」,對此「深感遺憾」。

但他表示,雙方同意「共同確保人道主義走廊暢通,以疏散和平平民,並向戰鬥最激烈的地點提供藥品和食品」。

他稱,部分地區在疏散期間有可能暫時停火。

俄羅斯總統助理和前文化部長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對俄羅斯媒體表示,在一些談判要點上達成相互諒解是可能的——「我們今天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拯救在軍事衝突地區平民的問題」。

「我認為這是一個重大進步,」他補充道。

據路透社報道,下一輪會談將在下周初舉行。

分类
一路风情 体育快讯 国际 奥运会 编辑精选 體育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 雙俄被禁賽 烏代表團出席殘奧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的焰火表演。新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北京3月4日電)2022年北京冬季殘疾人奧運會開幕式3月4日晚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宣佈北京冬殘奧會開幕。

殘疾演員以手語“唱”國歌、烏克蘭代表團進場、可愛吉祥物“雪容融”和最後點燃巨型雪花一幕、以及殘奧會主席打破傳統作反戰演說,都成為焦點。雖極力展現歌舞昇平的畫面,但無法擺脫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陰影。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習近平、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式。新華社

北京冬季殘疾人奧運會3月4日星期五晚正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開幕,在奏國歌的時候,特別由殘疾演員以手語“唱”國歌,其後46個代表團在大受歡迎的吉祥物雪容融的陪同下入場。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許多體育比賽都將俄羅斯及其支持者白俄羅斯被排除在外。國際殘奧委員會(IPC)3月2日雖然出任意料地允許俄羅斯、白俄羅斯的殘疾人運動員以”中立身份”參加北京冬殘奧會,但在許多國家代表團和運動員以抵制相威脅的壓力下,國際殘奧委員會在不到24小時後改變了立場,宣佈將莫斯科和明斯克的運動員排除在外。國際殘障奧運委員會主席帕森斯(Andrew Parsons)在宣佈該決定後向受影響的83名運動員表示歉意,並指他們是國家行為的受害者。

在此次北京冬殘奧會上,受到禁止的俄羅斯及白羅斯運動員自然沒有現身。

在受到入侵的烏克蘭一方,有20名烏克蘭運動員在俄羅斯入侵後逃離基輔等地,輾轉來到北京參賽。上屆冬殘奧男子長距離越野滑雪金牌得主馬克西姆·瓦洛夫基是烏克蘭隊的旗手,他在烏克蘭代表團進場時舉起左手示意。

殘奧會主席打破傳統作反戰演說

國際殘奧委會主席柏臣斯(Andrew Parsons)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上發表了批評戰爭的演講,但該段內容被中國官方媒體略過。但在中國央視的直播中,翻譯員跳過了相關內容,導致漢語同傳一度出現數十秒的停頓。目前尚不清楚該情況是由於技術原因導致的,還是當局授意進行了審查。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國際殘奧會打破數十年來鮮少對政局表態的傳統。國際殘奧會主席柏臣斯(Andrew Parsons)致辭時,直接表態反戰。他說,“作為殘奧會的主席,我想我必需以和平的信息展開演講辭。對於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我感到恐懼,來到21世紀,我們應該以對話和外交為重,而不是戰爭和仇恨。”

柏臣斯繼續表示說:“在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奧林匹克精神里的和平一詞,是聯合國決議,是必需尊重和遵守的,不能違背。殘奧會希望未來會有一個更共融、沒有歧視、沒有仇恨、不再愚昧、沒有爭執的世界。”

烏克蘭代表團:參賽是烏克蘭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一個國家的標誌

北京冬殘奧會3月4日開幕。在開幕式上,烏克蘭隊旗手馬克西姆‧瓦洛夫基(Maxim Warowji)帶領烏克蘭隊入場

烏克蘭殘疾人體育聯合會主席蘇什科維奇(Waleri Suschkewitsch)本週四表示,在俄羅斯入侵時,烏克蘭20名運動員中的許多人都是勉強躲過俄羅斯的炸彈。蘇什克維奇本人在一輛公共汽車的地板上睡了好幾天。俄羅斯入侵後,他帶著一些運動員先是乘車逃離了首都基輔,然後輾轉來到西部的利沃夫,之後經波蘭、斯洛伐克和奧地利到達米蘭,在那裡和其他運動員會和,並組成了一支54人的代表團。之後,他們一起前往伊斯坦堡,從那裡再飛往北京。在TK88航班起飛前的最後幾個小時裡,隊員們一直在看手機,希望留守的家人能給他們報平安。

蘇什科維奇說:”對我們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去參加殘奧會,但我們不能放棄。對我們來說,來到這裡是一個原則問題,它是一個象徵,表明烏克蘭還活著。”

國際殘奧委員會(IPC)週三決定不排除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後,烏克蘭運動員壓抑的情緒達到了新的低點。直到國際殘奧委員會改變主意,烏克蘭運動員們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開幕式上,烏克蘭隊旗手馬克西姆‧瓦洛夫基(Maxim Warowji)帶領烏克蘭隊入場。蘇什科維奇表示,”我們在這裡參加殘奧會不僅僅是一種存在,它是烏克蘭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一個國家的標誌。”

北京冬殘奧會設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冬季兩項、殘奧越野滑雪、殘奧單板滑雪、殘奧冰球、輪椅冰壺6個大項,共產生78枚金牌。比賽將從3月5日持續至13日。

共有近700名運動員將參加本屆冬殘奧的6個大項78個小項的比賽。烏克蘭有20名運動員參賽。中國體育代表團派出96名運動員,參加全部6個大項73小項的比賽。

分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评论

專家稱俄軍在烏克蘭深陷戰爭泥沼,歐洲後冷戰時代或告結束

烏克蘭基輔地區伊爾平市的一棟住宅樓被俄軍砲擊摧毀。(2022 年3月2日)

文/孫承

在經過長達數月之久的軍事集結之後,俄羅斯上個月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入侵,但目前各種跡象顯示,俄軍出師不利,嚴重低估了烏克蘭反抗決心,一場本來看似“強弱懸殊”的戰爭極有可能令俄羅斯深陷戰爭的泥沼。

“這場戰爭從來沒有機會按計劃進行。”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專家帕維爾·巴耶夫(Pavel K. Baev)說。“沒有人會想到,戰爭的第一周結束時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這位曾經在前蘇聯國防部研究所任職的俄羅斯軍事專家在布魯金斯學會本星期的一次研討會上指出,俄軍的戰術旨在製造恐懼來摧毀烏克蘭的抵抗意志,結果適得其反,戰場上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任何顯示俄軍進攻奏效的戰事。他說,除了在南方取得一些領土收益外,俄羅斯人並不能真正取得多大進展。

觀察人士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似乎誤判了局勢,以為俄軍很快就能拿下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而會推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政府,而烏克蘭人大多不會奮起反抗。

法新社援引美國專家的話說,俄羅斯顯然在頭幾天的戰事中戰略和戰術錯誤連連,人們原以為俄軍會迅速摧毀烏克蘭的反擊能力,摧毀烏軍的指揮和控制能力,但是這些預期並沒有應驗。報導援引智庫蘭德公司高級國防分析師鮑斯頓(Scott Boston)說,如果入侵兩、三週之後才搞砸,可能還可以理解,“但如果你在一踏進門就栽跟頭那就另當別論了。”

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史蒂文·皮弗(Steven Pifer)說,普京嚴重低估了烏克蘭人同仇敵愾的決心。他說;“一個月前我在基輔,政黨之間還有這些小矛盾,但是他們現在都走到了一起。”

皮弗回憶說,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時,他在跟烏克蘭人交談中深感人們都對普京的憤慨,從那時起,普京在烏克蘭激發了一種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充滿了強烈的反俄情緒。

這位布魯金斯學會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指出,烏克蘭實際上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軍隊,大約有25萬現役軍人,還有40萬退伍軍人。他說,烏克蘭人意識到,如果俄羅斯贏了,他們就會失去很多。他說:“他們失去了民主。他們會像俄羅斯一樣,失去歐洲,失去成為一個正常的歐洲國家和完全融入歐盟的希望。”

星期三,俄羅斯第一次公佈俄軍方面的傷亡數字,稱有498名軍人在執行任務時死亡,1597人受傷。而烏克蘭抵抗力量方面共有超過2870人死亡,大約3700人受傷。

烏克蘭方面表示,俄軍已經有數千人被打死。雙方的數字都有待進一步證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周三的電視講話中說,這麼多人死亡“要得到什麼?得到烏克蘭?那是不可能的。”

相比烏克蘭人高昂的戰鬥意志,俄軍士氣被普遍認為極其低下。軍事專家巴耶夫指出,俄軍至少有一半的人員是年輕的應徵兵,他們本來預計在三、四月內就退役的,而現在他們被推入戰爭。他們原來被告知的是要進行軍事演習的,而現在面臨著激烈的巷戰。他說:“你知道,每次一個士兵裝上火砲,向城裡開火,他腦子裡都會有閃過一個念頭,想我在做什麼,我在做什麼,這是什麼?”

後冷戰時代的結束?

1991年底,前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屋頂悄然落下,國際戰略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世界進入了一個所謂的“後冷戰時代”,極大地消彌了大國之間直接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然而,時隔三十年之後,隨著普京下令俄軍進入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軍事手段直接破壞後冷戰時代的國際安全架構,令歐洲陷入了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常規戰爭,全球自冷戰結束以來相對平靜的時代可能即將結束。

北約上星期已經宣布向其東翼派遣增援部隊,另外美國也已經向東歐和波羅的海地區派遣了數千名美軍。

他曾擔任歐洲和歐亞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負責俄羅斯和烏克蘭(2001-2004)皮弗認為,即使俄羅斯攻下了一些烏克蘭城市,戰事也很可能將會繼續下去。他指出,俄羅斯仍在軍隊數量和現代武器方面仍然保持著顯著優勢,烏克蘭軍隊很難取勝。但是,即使俄羅斯達到了他們的最大的目標,奪取了基輔,罷免了現任政府,然後建立一個親俄羅斯的人政府。接下來發生什麼?他說:“俄羅斯人可能正在為一個漫長的佔領做好準備,在許多情況下,武裝起來的烏克蘭人充滿敵對憤怒,這可能相當醜陋。我認為烏克蘭人將繼續抵抗。”

星期四,基輔和莫斯科宣布第二輪談判結束,就支持公民撤離的人道主義走廊的機制形式達成一致。俄羅斯代表團負責人、總統助理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說,雙方還討論了未來政治解決衝突等問題。梅金斯基是俄羅斯前文化部長。

布魯金斯學會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安琪拉·斯登特(Angela E. Stent)說,目前看來,普京對談判並不感興趣。這位前北約最高指揮官顧問小組成員在討論會中指出:“事實上,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前文化部長被授命率領代表團,我想這就足以表明他們對談判到底有多嚴肅。”

在冷戰時代,美蘇對抗構成了國際戰略格局的軸心,在後冷戰時期,俄羅斯在諸多領域開始一蹶不振,美國單極獨霸的優勢逐漸遭到來自中國的嚴重挑戰,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經濟交往越來越緊密的同時,政治上的摩擦卻越來越大,美國越來越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

觀察人士指出,無論中俄是否結成軍事同盟,烏克蘭危機都將對美國的戰略轉向亞太地區轉移帶來挑戰。布魯金斯學會的訪問研究員詹姆斯·戈德蓋爾(James Goldgeier)在星期三的討論會上指出,美國近年來的歐洲和俄羅斯政策實際上並不是關於歐洲和俄羅斯的,而是關於中國的。拜登總統談到與俄羅斯建立穩定和可預測的關係時他的整個目標是一個“安靜”的俄羅斯,讓美國可以真正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上,其對歐洲的政策是關於歐洲能在美中競爭幫我們做些什麼。33但是,他說:“現在我們再次看到的是對歐洲和俄羅斯的政策,重點就是歐洲和俄羅斯。”

(來源:美國之音)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軍佔領了扎波羅熱核電廠 多國領導人譴責俄襲擊核電廠

烏克蘭鄰近札波羅熱核電廠4日在俄羅斯軍隊砲轟後起火。

俄羅斯軍隊今天攻擊烏克蘭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烏國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指控俄方訴諸「核子恐怖」、想讓車諾比核災「重演」。多國領導人譴責俄羅斯軍隊襲擊核電廠並引發火災,危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安全。

札波羅熱這座歐洲最大核電廠經歷一番砲轟後,有一部分起火。澤連斯基央請全球領袖醒悟,勿讓歐洲「湮滅於核災」。

他在辦公室發布的影片中說:「除了俄羅斯以外,沒有任何國家朝核電裝置開火,這是我們人類史上頭一遭。恐怖主義的國家現在訴諸核子恐怖了。」

札波羅熱位於烏克蘭東南部,是一座工業城市,當地電廠的核能發電量約占全國40%,澤倫斯基還表示,全國15座反應爐,有6座在札波羅熱。

烏克蘭緊急應變單位稍早指控俄軍妨礙救援人員到達火場,後來又稱已可通行。根據國家緊急應變單位的臉書貼文,截至清晨5時20分,救災人員已趕到安赫德鎮(Energodar)的札波羅熱核電廠,撲滅訓練大樓的火勢。

緊急應變單位後來通報進度說,截至6時20分,火勢已滅,無人傷亡。

烏克蘭政府表示,俄軍朝電廠開砲後,就發生了火災。澤連斯基說,俄軍擁有配備熱像儀的戰車,「所以他們很清楚砲口要對準哪裡」。

地方官員告訴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廠內重要設備未受波及,輻射值也正常。

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並開始以砲彈和飛彈轟炸多座城市,各界非常關切烏國核子設施的安危。

澤連斯基說:「萬一爆炸,就什麼都完了,歐洲也完了。只有歐洲立即行動才能阻止俄軍。」

英國首相約翰遜譴責說,俄羅斯的「魯莽」襲擊可能「直接威脅到整個歐洲的安全」。

美國總統拜登敦促莫斯科停止在該地點周圍的軍事活動,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來自俄羅斯的「可怕襲擊」「必須立即停止」。

車諾比核電廠1986年發生反應爐破裂事故,造成附近輻射數值升高。圖為1996年出版的「中央情報局國際經濟統計手冊」中車諾比周邊每平方公里測得1居里以上銫-137區域。(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