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2024美國大選: 民調:賀錦麗領先川普5個百分點,川普博關注提議9月辯論3場 賀錦麗同意9/10對決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5日登場,根據益普索集團(Ipsos)今天公布的民調,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以42%比37%的支持率領先共和黨對手川普。根據路透社/益普索民調分析,近幾個月以來,相較於美國總統拜登,目前代表民主黨問鼎白宮的賀錦麗更受非裔選民青睞,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白人選民支持率則小幅上升。

川普提議9月與即將正式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舉行3場辯論。賀錦麗自投入競選後吸引各界極大關注,川普正試圖奪回焦點。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左)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右)。(左圖取自facebook.com/DonaldTrump,右圖取自facebook.com/KamalaHarris)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9日訊)民調發現,自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7月22日到23日進行民調以來,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領先幅度擴大,當時她以37%比34%領先川普。

這項針對2045名美國成人的全國民調是在8月2日到7日進行,發現4%的受訪者支持獨立候選人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Kennedy Jr),比率比7月時的10%低。

益普索是獨立進行這項民調,而非跟路透社一起。這份民調是在網路上進行,誤差幅度為約3個百分點。

在另一項民調中,益普索發現在2020年大選選情最膠著的7個州,包括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密西根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夕法尼亞州與威斯康辛州,賀錦麗以42%比40%的支持率領先川普。這項民調沒有列出各州結果。

賀錦麗是在7月21日加入選戰,當時81歲的總統拜登因在6月27日與川普辯論時表現悽慘,在換將壓力下結束競選活動,轉而支持賀錦麗參選。

路透社/益普索民調大多顯示,在拜登仍在競選期間時,他與川普的支持率不相上下,但拜登的表現比他在2020年選舉擊敗川普時差。

益普索8月民調發現,與賀錦麗相比,在提到「愛國者」這個詞時,有更多選民聯想到川普,而這是川普競選演講中常出現的字眼,在提到「奇怪」這個詞時也是。賀錦麗支持者最近幾週用這奇怪這詞嘲笑川普。

路透:賀錦麗比拜登更獲非裔青睞 川普白人支持率略升

據路透社/益普索民調分析,近幾個月以來,相較於美國總統拜登,目前代表民主黨問鼎白宮的賀錦麗更受非裔選民青睞,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白人選民支持率則小幅上升。

這項分析檢視了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5月以來7份全美民調中的逾1萬份回應,顯示在7月21日拜登退選後,接替他代表民主黨問鼎白宮的賀錦麗有其顯著優點與劣勢。

路透社/益普索7月民調發現,在一場假設性投票中,受訪的非裔選民中約有70%會投給賀錦麗。相較之下,5月和6月所做民調顯示,拜登的非裔選民支持率當時只有59%。

在此期間,川普的白人選民支持率增加,從5月和6月時的46%,上升到7月的約50%。賀錦麗在白人選民支持率則從5月和6月的36%,增加到7月的38%。

整體而言,賀錦麗與川普目前在支持率方面,基本上平分秋色,根據上個月所做民調累計數據,兩人支持率都是43%。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白人選民是美國最大的種族群體,在2020年大選中占全體選民的72%,即便最近數十年來白人選民的占比已大幅下降。

在2020年大選,非裔選民比例只占11%,但非裔是民主黨選民結構中的關鍵力量,可能在今年大選中發揮超常的關鍵作用。

川普博關注提議9月辯論3場 賀錦麗同意9/10對決

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川普今天提議9月與即將正式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現任副總統賀錦麗舉行3場辯論。賀錦麗自投入競選後吸引各界極大關注,川普正試圖奪回焦點。

法新社報導,現任總統拜登上月21日宣布放棄競選連任,轉而支持賀錦麗(Kamala Harris)參選,自此之後,賀錦麗獲得黨內許多支持、爭取到創紀錄的捐款,並抹去了川普在民意調查上的優勢,讓民主黨看到了一個月前還不敢奢望的更大勝選可能性。

賀錦麗是美國第一位女性亞非裔副總統,她本月稍晚將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她近期在一連串人山人海的造勢大會上露面,會中釋出的積極訊息為她贏得讚美,令民主黨基本盤大為振奮。

與此同時,川普發現自己身在一種陌生處境,好似一名旁觀者,在他減少造勢活動之際,被賀錦麗的崛起搶走了光芒。

川普對媒體說,他與電視台安排在9月4日、10日、25日辯論,「希望她同意」。

賀錦麗今天回覆,她「期待」於9月10日在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的辯論。賀錦麗陣營沒有立即透露是否參加其他日期的辯論。按照提議,9月4日的辯論將在對川普較友好的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舉行,25日則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

在賀錦麗接替拜登投入選戰後,川普否認自己的競選策略需要調整。他說:「他們的政策都一樣:開放邊境、打擊犯罪力道軟弱。我覺得她比拜登還糟糕。」

賀錦麗今天與參選搭檔華茲(Tim Walz)出席密西根州造勢活動。她在底特律對群眾說:「真正衡量一名領袖實力的方式,不在於擊敗了誰,而在於激勵了誰。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编辑精选 评论

吉祥政評·俄烏千日

作者:黃雄祥  (旅英華僑)

曠日持久的俄烏戰爭已經打足了1000天了!在長達两年半的戰爭中,雙方死傷幾十萬人!烏克蘭有數百萬人為了逃避戰火被迫離開家園、淪為難民!慘遭侵略陷入戰亂塗炭的烏克蘭,不僅烏東四個地區被俄軍侵佔,經濟發展也受到沉重打擊! 俄羅斯則受到國際社會幾乎一致的遣責!也遭到美國、歐盟、日韓、澳加等幾十個西方發達國家的聯合制裁!經濟同樣遭受沉重打擊!普京更是被國際法庭以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缺席審判,被全球通輯!巴黎奧運會甚至禁止俄羅斯參賽!

戰爭開始時,俄烏曾舉行過談判,但雙方都要價太高、極其強硬!和談無果又回到戰場上讓大炮講話!隨著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美國和北約不斷加大對烏克蘭的經援和軍援,大炮、導彈、坦克、戰鬥機和無人機等源源不斷運到烏克蘭,強大的俄羅斯䧟入了戰爭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巡洋艦被擊沉、戰機被擊落、甚至本土的軍事設施等也遭到烏軍無人機攻擊!俄軍死傷枕籍,不斷征兵擴充兵源,甚至高薪聘請瓦格拉雇傭軍,還發生了雇傭軍兵變的丑聞!

土耳其和中國等國也先後充當"和事佬"從中斡旋調停,希望俄烏達成停火協議,中國還為此出台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12條倡儀》,但對於打紅了眼的俄烏沒有實質效果!

6月份,歐、美和烏克蘭在瑞士召開了一百多個國家參加的解決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但沒有邀請俄羅斯參加,而被邀請的中國卻選擇不參加!注定這次會議沒有任何實質結果。

經過漫長談判,烏克蘭的後台美國與俄羅斯達成了交換囚犯協議,(俄羅斯釋放16個囚犯、美國釋放8個),對於普京遞出的橄欖枝,是否能夠間接令美國在援助烏克蘭方面有所軟化? 打了千日的俄烏戰爭有無可能通過各方努力盡早停火,甚至結束? 請諸君擬目以待!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拜登日前宣布退選以來首次演說稱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拯救民主,讚揚賀錦麗經驗豐富及有能力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7月24日晚間向全國人民發表簡短的演說。他說,在他上任時,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將超越美國,但「現在不再是這種情況了」。拜登也表示,將火炬傳遞給新一代是「團結我們國家的最佳方式」。不過,針對拜登退選,國會共和黨人表示,如果他不能競選連任,也不適合擔任總統,應立即辭職。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三晚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稱他退出 2024 年總統競選的決定是為了拯救民主,為了國家團結,決定傳遞火炬給下一代。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25日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三晚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稱他退出 2024 年總統競選的決定是為了拯救民主,為了國家團結,決定傳遞火炬給下一代。今次是拜登日前宣布退選以來首次演說,他表示,國家正處於轉捩點,現時作出的決定將決定國家的命運,必須在前進和後退、希望和仇恨、團結和分裂之間做出選擇。在過去的幾星期,他知道自己必須團結民主黨,又說,個人野心不會妨礙他拯救民主。

“我相信我身為總統的紀錄、我在世界上的領導力、我對美國未來的願景都值得連任。但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拯救我們的民主,包括個人野心。因此,我決定最好的前進方式,是將火炬傳遞給新一代。”拜登說。

81歲的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了 11 分鐘的講話,雖然講話中並沒有提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但拜登表示,為了“完成關鍵的努力”,他意識到團結民主黨的重要性,“擔任你們的總統是我一生的榮幸。但為了捍衛民主,民主正處於危險之中 — 這比任何頭銜都更重要。”

拜登承諾他將完成剩餘任期,並列出了未來六個月的優先事項,其中包括他的“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和“最高法院改革”,認為此舉對於美國民主是必要的。在外交政策方面,拜登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以及支持印太地區盟友對抗中國。在中東,拜登表示,他將努力結束以哈衝突,並要求哈馬斯釋放剩下的囚禁人質。

“美國正處於一個轉折點,“拜登說,未來幾個月將“決定我們國家和世界的命運。”

拜登在演說中形容副總統賀錦麗經驗豐富、堅韌及有能力,是好好的合作夥伴和國家的領導人,期望國民在11月的大選能共同行動,維護國家的民主。

拜登說,擔任總統是他一生的榮譽,在餘下的六個月任期內,他將專注於總統工作,應對包括氣候變化及槍支暴力等問題,並會繼續致力結束加沙戰事,以及支持烏克蘭。

這是拜登上周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退選之後首度對全國講話,這也是他自確診新冠肺炎以來,許多美國人第一次見到他。拜登也在講話中重申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又譯哈里斯)參選的支持。拜登說,賀錦麗“經驗豐富、很堅強,她很有能力。她對我來說是一位令人難以置信的合作夥伴,也是我們國家的領導人。”

賀錦麗在拜登宣布退選之後,迅速鞏固了民主黨人的支持,並在過去幾天為她的總統競選籌集了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如果沒有意外,她將會是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外界也在關注她將選擇誰作為競選搭檔。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賀錦麗首場造勢展魄力 民調支持度領先川普2個百分點

賀錦麗將大選定調為自由法治和混亂仇恨的選擇。(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24日訊)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取得足夠黨代表支持、等於是贏得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後,今天在個人首場造勢活動中抨擊前總統川普,指她的共和黨籍對手試著「帶國家走回頭路」。

迥異於81歲總統拜登(Joe Biden)往往支支吾吾、無精打采的演說,59歲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今天在關鍵搖擺州威斯康辛的演說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獲得台下群眾熱烈回響。

拜登過去聚焦於川普對民主的全面性威脅,賀錦麗則是採取更針對性的作法,今天在17分鐘演說中直搗川普弱點,把自己過去擔任檢察官的背景拿來與川普是定罪重罪犯身分做比較。

她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郊區的一場活動中說,「川普(Donald Trump)想讓國家走回頭路」。她還說:「我們是希望生活在一個自由、憐憫、法治的國家,還是一個混亂、恐懼和仇恨的國家?」

賀錦麗把清單內自由派優先要務一一帶到,表示如果勝選,她將採取行動擴大墮胎管道、讓勞工更易於加入工會,並解決槍枝暴力問題。賀錦麗在這幾項議題的立場,與她11月5日大選的競爭對手川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賀錦麗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女副總統,也是第一位非洲和南亞裔副總統。她在拜登放棄競選連任後短短36小時,已取得足以跨越提名門檻的黨代表支持,現將力拚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71874885450843&ref=external&mibextid=LoFJqn

美國總統拜登退出連任競選並由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接棒後,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民調顯示,賀錦麗支持度領先共和黨候選人川普2個百分點。

路透社報導,拜登宣布退選前的上週民調顯示,拜登民意支持度落後川普2個百分點。

川普18日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正式接受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以及拜登21日宣布退選後,路透社/易普索昨天和今天進行新的民意調查。

賀錦麗競選團隊表示她已穩獲民主黨提名,這份民調顯示,賀錦麗目前民意支持度為44%,領先川普的42%,正負誤差3個百分點。

在7月15、16日的民調中,賀錦麗和川普民意支持度均為44%,7月1、2日的民調中由川普領先1個百分點,兩者都在相同的誤差範圍內。

雖然全國民調提供美國人對政治候選人支持度的重要訊號,但少數幾個搖擺州通常會扭轉美國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的態勢,最終決定誰才是總統選舉贏家。

川普競選團隊的民調專家淡化任何顯示賀錦麗民意支持度上升的情形,認為媒體對她新候選資格的廣泛報導,導致其支持度可能暫時攀升。

約56%的登記選民認同59歲的賀錦麗「思維敏捷,能夠應付挑戰」,相較之下,有49%的登記選民認同78歲的川普有此能力,而認同拜登的登記選民僅有22%。

約80%的民主黨選民表示他們看好拜登,91%的民主黨選民對賀錦麗有同樣看法。3/4的民主黨選民表示,他們同意黨和選民現在應該支持賀錦麗,只有1/4的民主黨選民表示應由多名參選人競爭黨內提名。

賀錦麗目前在競爭激烈的威斯康辛州參與造勢,她贏得主要黨代表支持,他們目前關注焦點已轉向誰是她的競選搭檔。

路透社/易普索這項最新民調是在網路上針對1241名受訪者進行,包括1018名登記選民在內。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舉世關注美國選前連番動盪

美國前總統川普(前)15日貼著繃帶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6日訊)先是美國總統拜登在總統大選辯論後被質疑是否有能力競選連任,接著是前總統川普在造勢大會上遭槍手暗殺未遂。在這段動盪時期,一些盟國正擔心是否還能繼續倚靠美國。

「華爾街日報」報導,拜登近期的一連串口誤,加上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遭槍擊受傷,都令其他國家更認為美國這個全球強權正步入一個異常動盪且無法預測的時期,以致盟國質疑美國是否仍然可靠,敵國則幸災樂禍。

由於愈來愈多美國選民擔心拜登的心智能力,且在川普遇刺後可能出現一波對他的同情,各國政治和外交盤算已出現改變,許多國家正忙著為川普可能重返白宮預做準備。

川普遭暗殺未遂和關於拜登年紀的爭論,也讓俄羅斯最青睞的外交政策敘事有了新生命,即美國正面臨所謂的驟然衰退。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說:「俄羅斯向來有在美國問題上搧風點火的紀錄。對克里姆林宮來說…槍擊案和關於拜登年紀的爭論只是加深他們對美國的想法:儘管強大,實際上是奄奄一息。」

鑒於中國政府長久以來認為美國正從全球唯一強權的地位跌落下來,一些親北京評論員也紛紛表態。曾駐美的中國環球電視網記者韓鵬在微博寫道:「美式民主徹底進入了垃圾時間。」

川普可能再次執政,對不同國家來說可能有不同意義。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可能樂見川普當選,至少一開始是如此;但許多歐洲國家,尤其烏克蘭,擔心川普比較不會致力制止強勢的俄羅斯,還會削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川普的貿易政策,特別是針對外國商品課徵關稅,也令中國、墨西哥和歐洲放不下心。

但美國近期事件引發的擔憂,已不只是誰會勝選而已。無論民主、共和哪一黨掌權,保護主義近年都在美國逐漸盛行。一些政治分析師說,美國政治內部分歧也阻礙華府在安全、貿易等領域的國際舞台上有所發揮。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美國暨美洲計畫主任文賈墨林(Leslie Vinjamuri)認為:「美國是否能繼續領導、建立夥伴關係和聯盟,令人深感憂心…由於運作失靈、兩極化和黨派政治,即使在民主政府下,國內也有許多限制,就算總統立意良善,也難以兌現(政策)。」

舉例來說,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而言,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無論如何都會帶來風險。

拜登因擔心引發與俄羅斯的直接衝突,延宕數月甚至數年才同意提供新武器系統給烏克蘭。一些官員認為,這讓俄羅斯得以強化陣地,導致烏軍更難收復失土。

川普則矢言透過和平談判終結戰爭,並批評政府花錢軍援烏克蘭。因此許多烏克蘭人擔心,萬一川普當選,將意味著美國不再提供大規模援助。

澤倫斯基近期接受彭博(Bloomberg News)訪問時呼籲川普明確表態:「我想知道什麼叫盡快結束戰爭?因為如果烏克蘭的獨立有危險,我們就有可能失去國家地位,我們想要預作準備。我們想知道11月(美國大選)後是否能獲得美國有力支持,還是會孤軍奮戰。」

德國政府近期提高軍事支出、推動貿易多元化以免過度仰賴中國的行動,某種程度上也是出於對美國施壓的預期。

近期事件將在歐洲各地凸顯一種論述:歐陸不能再把未來安全需求建立在美國大選緊張且愈來愈不穩定的結果上。

文賈墨林說:「北約一直在討論如何保護北約和歐洲不受川普影響…他們採取了一些審慎措施,但事實是美國仍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至於中國,拜登政府延續了川普的強硬經濟政策,甚至擴大實施,但拜登不像川普那樣對中國有話直說。中國官員擔心,川普會加速美國轉向保護主義,使雙邊關係進入一段不確定性更高的時期。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美媒:馬斯克打算每月捐4500萬美元元挺川普

美國前總統川普(前)15日貼著繃帶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6日訊)「華爾街日報」今天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科技業鉅子馬斯克說,他打算每月撥出約4500萬美元給一個支持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川普的新基金。

報導提到,馬斯克(Elon Musk)將捐款給「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這個政治團體專門在11月大選之前於搖擺州推動選民登記、提早投票和郵寄選票。

馬斯克是這項新基金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據報其他人還包括帕蘭泰爾技術公司(Palantir)共同創辦人朗斯德爾(Joe Lonsdale)、前美國駐加拿大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加密貨幣投資人泰勒與卡麥隆.溫克勒佛斯(Tyler and Cameron Winklevoss)兄弟檔。

川普本月13日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場造勢大會上遭槍手暗殺未遂,右耳受傷,但性命無虞。馬斯克在案發後正式力挺川普競選總統,他在社群媒體平台X寫道:「我完全支持川普總統,祝他早日康復。」

馬斯克現為全球首富,淨資產估計達2500億美元。隨著11月大選將至,他與川普走得愈來愈近,兩人今年3月在富豪佩爾茲(Nelson Peltz)於佛羅里達州宅第主辦的捐款人早餐會上親自碰面。

在美國,個人選舉捐款上限為每人3300美元,但競選財務制度存在漏洞,讓政界大金主得以捐錢給支持特定候選人的「政治行動委員會」。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范斯成川普副手 暢銷回憶錄「絕望者之歌」曾翻拍成電影

Screenshot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6日訊)美國前總統川普今天正式宣布他的副總統搭檔人選是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范斯(J.D. Vance)。范斯寫過的暢銷書「絕望者之歌」曾翻拍成Netflix同名電影。

根據Netflix網站,此片改編自范斯的暢銷回憶錄,由奧斯卡獎得主朗霍華(Ron Howard)執導,艾美亞當斯(Amy Adams)、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蓋布瑞爾貝索(Gabriel Basso)主演,劇情簡介寫道:「一通緊急電話將一名耶魯法律系的學生召回俄亥俄州的老家。在那裡,他回顧三代家族往事,也思考自身未來。」

范斯高中畢業即投入軍旅,參加過伊拉克戰爭,退役返鄉就讀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再進入耶魯大學法學院(Yale Law School),畢業後加入創投界。現年39歲的范斯2022年在川普支持下當選參議員。

富比世(Forbes)網站報導,范斯2016年出版的回憶錄「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74週,內容追溯范斯從一名前陸戰隊員和耶魯法學院畢業生到分享他在鐵鏽地帶(Rust Belt)貧窮小鎮長大經歷的過程。

書摘指出,這本回憶錄「更廣泛、更深入探究美國白人勞工階級的掙扎」。

絕望者之歌是根據范斯的真實故事改編。他在2016年告訴全國公共電台(NPR),這本書講述「工業經濟走下坡時的真實民眾生活狀況」,並詳述「貧困白人社區的社會孤立、貧窮和毒癮之苦」。

范斯的母親和外公分別有毒癮和酗酒問題。范斯12歲前每年都會到肯塔基州傑克遜(Jackson)與外婆和外曾祖母一起過暑假。後來他加入陸戰隊,藉以負擔大學費用。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報導提到,范斯的父母在他幼時就離婚,後來繼父收養他。

紐約時報一篇評論寫道,這本書「對有助推動反叛政治、尤其是川普崛起的社會底層白人進行富有同情心、洞察力的社會學分析」。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川普右耳貼繃帶登共和黨全代會

美國前總統川普(前)15日貼著繃帶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6日訊)美國前總統川普今天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晚以勝利者姿態登場,獲得黨內支持者熱烈歡呼。兩天前,川普才在造勢活動上遭凶手開槍擊傷右耳。

路透社報導,川普右耳貼著厚厚的繃帶走進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市中心的「第一服務廣場」(Fiserv Forum),底下群眾高舉拳頭呼喊「戰鬥!戰鬥!戰鬥!」,向川普在受傷後冷靜站起振臂高呼的反應致敬。

川普與家人及當天稍早宣布的競選搭檔、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范斯(J.D. Vance)一同站在包廂裡,看似深受群眾的反應感動。

為期4天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在川普取得重大法律勝利的數小時後揭開序幕,佛州聯邦地區法官稍早駁回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對川普不當處理機密文件案的起訴。

川普將在18日黃金時段演說中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將於11月5日的總統大選對決民主黨籍現任總統拜登。

川普13日在賓州巴特勒郡(Butler County)造勢活動發表演說時,遭20歲男子庫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開槍射擊,他的右耳上半部被子彈劃過濺血。庫克斯連開數槍,造成1名民眾死亡、2人重傷。庫克斯隨後遭維安人員擊斃。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機密文件案遭駁獲司法勝利 川普籲駁所有刑事案

前總統川普被擄扶著走下舞台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5日訊)美國佛羅里達州聯邦法官今天駁回指控川普卸任後非法持有機密文件的刑事案件,在川普尋求重返白宮時讓他獲得另一重大司法勝利;川普呼籲駁回所有針對他的刑事案件。

路透社報導,獲川普任命為法官的聯邦地區法院法官甘農(Aileen Cannon)裁定,領導起訴工作的特別檢察官史密斯(Jack Smith)的任命為不合法,沒有權力提出訴訟。司法部表示將對這項裁決提出上訴。

甘農裁定,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2022年任命史密斯監督與川普有關的調查工作,但他無權「任命具史密斯能行使的那種檢察權的聯邦官員」。

這是川普獲得的另一項重大司法勝利。

美國最高法院1日裁定,川普在擔任總統時採取的公務行為享有廣泛的刑事起訴豁免權。這項裁決是在另一起針對川普的案件中作出,此案也是由史密斯提出,與川普企圖推翻2020年敗選結果的行動有關。

兩天前,川普在賓州西部造勢活動上成為暗殺目標。他本週在密爾瓦基獲共和黨正式提名參選總統,於11月5日美國大選挑戰民主黨籍現任總統拜登。

史密斯發言人說,甘農作出的裁決「偏離了所有先前(評估過這個問題的法院)的統一結論」。法院一直裁定,司法部長有權任命特別檢察官處理某些調查。

川普在社群媒體發文說,這項裁決應該「只是第一步」,並呼籲駁回所有針對他的4起刑事案件。

法新社報導,川普在他的「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平台發文說:「這個非法起訴在佛州遭駁回應該只是第一步,之後所有政治獵巫案都應迅速遭駁回。」

川普遭控支付封口費給成人片女星「暴風女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以防止性醜聞在2016年大選前爆出,今年5月在紐約州遭判有罪。在持有機密文件案、史密斯提出的另一起案件以及在喬治亞州法院提出與選舉有關的指控中,川普都沒有認罪。

在持有機密文件案中,川普因遭控在2021年卸任後蓄意將國安機密文件留在佛州住所「海湖俱樂部」(Mar-a-Lago)並阻撓政府試圖取回這些文件的行為而遭到起訴。檢方表示,這些文件與美國軍方和情報事務有關,包括與美國核子計畫的細節。

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發表聲明說:「這項令人瞠目結舌的誤導性裁決,與長期獲得接受的做法與重複的司法先例相違背。這在法律上是錯誤的,必須立刻上訴。有進一步證據指出甘農法官無法公正地處理此案,必須重新任命。」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共和黨人劍指拜登負責,質疑川普遇刺有陰謀 民主黨金主顧問道歉,拜登白宮演說呼籲走出封閉同溫層

前總統川普被擄扶著走下舞台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7月15日訊)美國前總統川普遭槍擊數小時之後,支持他的共和黨國會議員聲稱拜登和民主黨應對此事件負責。

法新社報導,共和黨參議員范斯(J.D. Vance)是川普的可能副手人選之一,他在槍擊事件後隨即聲稱,拜登的競選言論「直接導致川普總統遭暗殺」。川普在此事件中受傷,另有1名旁觀者遇害。

共和黨人目前不斷激化川普遇襲事件,范斯的言論是其中之一,他們將槍擊責任歸咎於民主黨,儘管聯邦調查局(FBI)表示尚未查明槍手的意識形態。

共和黨籍眾議員史卡利塞(Steve Scalise)2017年曾遭左派人士槍擊,當時保守派議員為攻擊對象。史卡利塞也將昨天川普遇襲一事歸咎於左派。

史卡利塞說:「民主黨領袖一直在煽動可笑的瘋狂思想,認為川普再次獲勝將是美國民主的終結。」

川普的高階競選幕僚拉齊維塔(Chris LaCivita)在社群媒體X上指責:「多年來,甚至今天,左派人士、民主黨金主,甚至現在的拜登,都對槍擊事件發表了令人作嘔的言論。」

根據競選團隊發布的文字,拜登最近確實有向捐款人提到要把川普「置於靶心」,儘管拜登當時談話語境是希望全黨能將擊敗川普作為目標。

共和黨聯邦眾議員柯林斯(Mike Collins)進一步談到槍擊事件,他表示是「拜登下的命令」,但並沒有提供可靠的證據。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魏爾(Jacob Ware)表示,這類指控可能會讓人們不再關注對攻擊廣泛的譴責。

拜登今天稍早在白宮發表講話,稱團結是「所有目標中最難以捉摸的,但現在沒有什麼比團結更重要」。

川普和拜登在攻擊發生後進行交談,拜登的競選團隊暫停了電視廣告播出,這是雙方都希望讓全國選情降溫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惠特立(Michael Whately)在接受政論節目「福斯週日新聞」(Fox News Sunday)採訪時,拒絕揣測這起槍擊事件。

支持川普的共和黨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表示:「當川普勝選將威脅民主、共和國將會終結的訊息不斷傳出,整個選情就會升溫。」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貝里(Michael Bailey)表示,將槍擊事件去政治化至關重要。

「在擁有如此多槍枝的環境中…激烈的論調有可能刺激任何一方心懷不滿的人。」

質疑川普遇刺有陰謀 民主黨金主顧問道歉

美國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昨遭暗殺未遂。民主黨重量級金主霍夫曼(Reid Hoffman)的顧問梅爾宏(Dmitri Mehlhorn)稍早稱這起槍擊案可能是「一場戲」,他今天為此道歉。

路透社報導,梅爾宏是民主黨策士,也是億萬富豪霍夫曼的顧問,而霍夫曼是社群媒體平台「領英」(LinkedIn)的共同創辦人,也是民主黨多數候選人的重要贊助人。

共和黨與民主黨高層領袖,包括川普與現任總統拜登,都在這起槍擊案後呼籲深陷分裂的美國團結起來、保持冷靜。川普很可能在今年11月總統大選中再度與爭取連任的拜登對決。

川普昨天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Butler)的造勢大會上遭槍擊,右耳見血,另有1名場邊男子喪命、2人受傷。20歲槍手庫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則遭擊斃。

這起槍擊案在網路上引發一波缺乏根據的陰謀論,有人稱幕後黑手是和川普作對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也有人說,可能是為博取同情而上演的一場戲。

新聞網站Semafor報導,梅爾宏在寫給同溫層一些記者和支持者的電子郵件中說,可能「有人慫恿這起『槍擊案』,甚至可能是一場戲,好讓川普被拍到照片,並從強烈批評中受益」。

梅爾宏今天為此道歉。他說:「我昨晚寄出一封現在令我感到後悔的電郵。我沒有諮詢我的團隊就撰寫並寄了出去。我已直接向他們道歉。我也要毫無保留地公開道歉,因為我的言論讓昨晚的核心事實失去焦點:政治暴力再次奪走一名無辜美國人的生命。」

他還說:「我們每次都必須不遺餘力地團結起來,譴責這種暴力。任何其他話題都是轉移焦點。」

拜登白宮演說呼籲走出封閉同溫層

https://x.com/POTUS/status/1812638676452847836?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812638676452847836%7Ctwgr%5E7b377b5c5a1fa5cefb10f845826e55aaa4d8aed8%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www.cna.com.tw%2Fnews%2Faopl%2F202407150104.aspx

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在造勢活動遭暗殺未遂,總統拜登為讓選情降溫,當即撤下競選廣告,並暫停選舉活動,連夜趕回白宮坐鎮。他14日晚間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演說,呼籲走出封閉的同溫層,並安排15日接受電視專訪後才會恢復競選。

川普(Donald Trump)13日在賓州巴特勒郡(Butler County)造勢活動發表演說時遭開槍射擊,他的右耳上半部被子彈劃過濺血。槍手連開數槍,造成1民眾死亡、2人重傷。槍手隨後被維安人員擊斃。

拜登14日晚間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發表6分鐘演說,呼籲美國民眾彼此難免有不同意見,這是人性,但政治不是殺戮戰場,而應是可以和平辯論的場域。

他說,「在美國,我們用投票箱解決分歧,而非子彈」。

拜登提出幾件暴力事件,包括針對兩黨國會議員的槍擊、不滿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暴民2021年1月6日在國會山莊暴動、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的先生在自宅遇襲、選舉官員遭恐嚇、現任州長遭綁架、川普遭暗殺等。

他說:「在美國,這種暴力行為或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沒有立足之地。絕對沒有例外。我們不能讓這種暴力行為正常化。」

拜登也說,「我們需要走出只聽取同溫層意見的封閉狀態,否則假消息會更猖獗,外國勢力會更容易利用這些分歧煽動我們,從而塑造符合他們利益的結果」。

拜登13日當晚在家鄉德拉瓦州造勢,就槍擊案表達譴責,訴求民眾團結,並決定暫停選舉廣告播放,也連夜趕回白宮坐鎮,聽取槍擊案簡報。他在14日早、晚更2度發表談話,同時安排15日將再接受電視訪問。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拜登2021年上任時強調凝聚國家團結,呼籲民眾「結束這場紅、藍的政治對立」。但隨著他啟動連任競選,他將川普領導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描述為對美國民主的嚴重威脅,必須被擊敗。

報導指出,13日的槍擊案發生後,拜登也放緩語氣,當天也打電話慰問川普,確認川普受傷及康復的情形。

共和黨15日起召開全代會,提名川普及副手搭檔。拜登15日傍晚也將前往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繼續選舉行程。

拜登說,他將繼續透過競選活動向選民宣傳他的政績與國家願景,這是民主應該有的運作方式。「我們辯論,並保持不同意見。我們比較候選人的品格、過去所做的事、關心的議題、提出的議程、及對美國的願景」。

拜登說,「改變美國的力量應掌握在人民手中,用和平的方式選擇不同的願景,而不是在潛在刺客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