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习近平 彙整 - 第8页 共9页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健康 兩岸 大陆 生活 编辑精选

习近平: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1月28日在北京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习近平说,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一直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
谭德塞表示,中方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坚定的政治决心,采取了及时有力的举措,令世人敬佩。我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编辑精选

习近平云南春节前访贫

习近平与村民一起做当地面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访问缅甸后回国连续在云南省访贫问苦。中华新闻通讯社观察习近平春节前走访民众消息在中国媒体报道时引人注目,远远超过引发全国甚至国际关注的武汉肺炎疫情。习近平是否前往湖北武汉问寒问暖,也引发聚焦。

中华新闻通讯社引述中国官方新华社消息,习近平到云南和顺古镇视察。官方新华社报道指,习总连日都在云南省,看望、慰问各族群众,送上新春祝福。

据官方报道指,习近平前日起,在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陪同下,来到腾冲、昆明等地的农村、古镇、生态湿地、年货市场考察调研,并向各族民众送上关怀。其中一站是位于保山市所辖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这村之前被当局列为贫困村,2017年全村已实现脱贫。习总到当地了解村内发展的乡村旅游、种养殖业、劳务输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问题,并且到当地民众家中参观。

该报道称,习总同时考察和顺古镇,了解丝绸古道交往、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同时亦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

在习总巡视期间,武汉肺炎大爆发,已出现数百个确诊病例,而且更漫延全国。云南省出现一个武汉肺炎的疑似病例,目前仍未确定是否确诊感染。

据中国新华社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指示,要求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单位,必须做好防疫和控管工作。官方报道透露习近平讲话指,“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遏止疫情持续扩大。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目前正值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分要紧。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国务总理李克强也做出批示,要求各部门和地方单位,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工作。李克强说,“做好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沟通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分类
兩岸 国际 大陆

习近平率团访缅 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中华时报缅甸综合讯)中国国家习近平周六(1月18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与该国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举行正式会谈。这是习近平2020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9年后再度访问缅甸。凸显中国对加强中缅关系的重视。双方均表示此次访问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但中华时报驻缅记者观察称,双方并未就新的重大项目达成共识,也未提及颇受争议的密松水电站重启一事。

随习近平出访的有一个庞大经贸代表团。该代表团与缅甸方面签署了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位于缅甸西部若开邦的皎漂深水港口核心项目。

中缅领导人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同意,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着力推进皎漂经济特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仰光新城三端支撑和公路铁路、电力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

中华新闻通讯社转外媒称,中缅双方当天签署30余项基础设施以及贸易合作协议,具体协议内容不得而知,联合声明中提及的位于缅甸西部若开邦的皎漂深水港口及其经济特区将成为北京通往印度洋的门户。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危机组织”常驻仰光的分析人士霍西(Richard Horsey)表示:”虽然中缅签署大量不同的协议,但并没有真正重大的内容,总体感觉是缅甸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抱持谨慎态度,尤其在该国年底举行大选前。”

中华时报记者了解到,昂山素季在会谈中表示,缅中关系的重要特点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位缅甸政府实际领导人强调,中国的支持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捍卫公平正义,对于像缅甸这样的小国格外弥足珍贵。习近平则保证,中方将继续在国际上为缅方仗义执言,支持缅方维护国家尊严和正当权益。

2017年的罗兴亚危机令缅甸在国际舞台上遭到孤立,唯有中国没有停止在缅甸的投资。如今,中国的此番表态无疑又给缅甸送去一记定心丸。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上周在海牙国际法庭出庭,否认有关缅甸军队对罗兴亚人种族屠杀的指控。有分析认为,今年缅甸将举行新一轮大选,宣布参选的昂山素季正需要经济投资和外交支持。

法新社星期六的报道说,很多人对中国的影响力持怀疑态度。政治分析人士钦佐温(Khin Zaw Win)说,星期六所签署的33项协议缺乏透明度,随着两国间互相猜疑的增加,这些协议将会引起反弹。

缅甸民主党主席杜伟(Thu Wai)对法新社说:“他们认为中国一直在利用缅甸。”

“国际危机组织”驻仰光的分析人士霍西(Richard Horsey)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虽然中缅签署了很多各种不同的协议,但并没有特别重大的内容,总体感觉是缅甸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尤其在该国年底举行大选前。”

习近平与缅甸总统温敏举行会谈


习近平周五抵达缅甸,开始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在参加完当天的欢迎仪式后,习近平与缅甸总统温敏举行会谈并指出:”中国开展对外合作从不强加于人,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你输我赢、单边通吃。”

温敏则表示,希望中国能够更多同缅甸等发展中国家分享治国理政经验,相信中国的成功经验将为缅甸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脱贫致富提供有益借鉴。当天晚上,习近平分别出席了缅甸总统府举行的欢迎宴会和中缅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

习近平在当地的会谈和活动致辞以及书面声明中多次提及”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推动中缅关系进入新时代”,缅方也相应地多次对此表示支持。据悉,中缅命运共同体是继中柬命运共同体和中老命运共同体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构建的第三个命运共同体。

分类
兩岸 国际 大陆

习近平抵达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1月17日)抵达内比都,开始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中华时报记者的最新采访报导,当地民众对中国投资欢迎,但态度谨慎。

这是习近平上任后首次访问缅甸,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19年来的首次访问。习近平此行将与缅甸政府签署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议,并继续加强和缅甸已十分紧密的关系。

缅甸在西方取消制裁后,曾转向西方,在缅甸政府军2017年的残酷镇压之后,已经有几十万罗兴亚人从西部的若开邦逃到孟加拉国。联合国官员指责缅甸军方对罗兴亚人的进攻具有“种族灭绝的意图”,但是缅甸政府说,在激进分子攻击安全部队后,这是军方发动的打击反政府武装的合法行动。罗兴亚危机造成缅甸在国际舞台上再次遭到孤立,中国现在是一种可贵的政治支持。中国作为缅甸最大的投资方,在缅甸若开邦有一个深水港的项目。在缅甸因此在国际上备受谴责时,中国则称支持缅甸政府在若开邦“镇压叛乱”的行动。

当地非政府组织ONG发言人在接受中华时报记者采访时用英语说:“可以肯定,在若开邦,中国有着重要作用,我不想对此予以否认。拥有一个深水港可以创造就业,但应该是让我们的缅甸人,他们具有这些岗位的能力,而不是让来自中国或其它地方的外派人员,那对当地人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参与经济项目。”

中华时报记者注意到,缅甸目前依然谨慎,只接受了中国提出的38个项目中的9项。在中缅边境克钦邦,当地一位女子表示,她对中国国家主席的到访有担心。这名缅甸女子用英语说,作为缅甸人,她感到无能为力。在缅甸,昂山素季开启了这些项目,许多支持昂山素季的人们也就自动地支持了中国的投资,但她认为,缅方谈判此类经济项目的能力很弱。缅甸代表不是技术官僚,还价余地不大。

中华时报记者指出,在缅甸北部地区,中国的一个大坝工程项目尤其在当地引发不安。密松水电站(Myitsone)的建造工程,因当地民众的批评,而在2011年暂停至今。

习近平将在首都内比都与缅甸实际领导人、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会面,并计划会见议会和几个少数党派领导人。

中国的官媒几天来竭力宣传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称两国是“亲戚”、“胞波”。习近平车队离开机场前往市区时,经过的沿途两侧悬挂有习近平的巨幅肖像和写有“中缅胞波友谊万古长青”等巨幅标语。

在出访缅甸之前,习近平在缅甸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多次提到“胞波”,称在缅语中,“胞波”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中国和缅甸“自古相亲相融,‘胞波’情谊源远流长”。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星期五的一篇报道还说,对中缅民众来说,习近平这次来访可谓节日季“走亲戚”。

缅甸是习近平在2020年开年首次出访一个东南亚国家,中国外交部将习近平的这次访问称为是“里程碑式”的访问。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东南亚研究员约书亚·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对半岛电视台说,中国和缅甸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十分紧密。他说几十年来中国在缅甸一直发挥着占有战略主导地位的影响力,习近平在这次国事访问旨在希望继续维持对这一影响力。他还说,习近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在这次访问“或许有机会接触可能角逐下次大选的不同缅甸政界人士。”

在备受瞩目的中国投资方面,缅甸商务部副部长吴昂图(U Aung Htoo)在习近平访问前对媒体表示,两国在习近平访问期间将签署的协议包括若开邦皎漂特别经济区和一个耗资13亿美元的港口建设。

皎漂港被认为是所谓中国“珍珠链”沿线港口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利用缅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国的港口建立战略基地,保护中国在印度洋的海上运输线,让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不通过马六甲海峡,直接运到中国云南,而皎漂港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直接进入印度洋、并将石油直接从皎漂港通过铁路运往云南的重要基地。这一项目也被认为是习近平“21世纪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

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缅甸第二大投资国,仅次于新加坡。

但这样的“胞波”情谊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密松大坝项目便是其中一个难解之“结”。

耗资36亿美元的中资密松大坝位于伊洛瓦底江。由于担心大坝会对河流造成无法挽回伤害,并摧毁下游鱼类资源,大量民众举行了旷日持久的抗议。

前总统登盛在2011年暂停了这个大坝项目,但中国一直期待能够重启该项目。

曾公开反对修建大坝的昂山素季去年呼吁人们重新考虑想法,缅甸官员则透露正考虑缩小大坝规模或重新选址以彻底解决该难题。

除此之外,在缅泰边境的苗瓦迪(Myawaddy),一个由中国私营公司投资的“Shwe Kokko特别经济区”项目也在去年12月引发大规模反华抗议。

缅甸媒体《密茨玛》网站(Mizzima)报道说,该项目因非法雇用中国工人、进行非法赌博等活动受到广泛批评。

“习近平的访问很重要……但人们要问的问题是,在谈判桌上,缅甸人能得到什么?”该评论写道。

分类
兩岸 国际 大陆 财经

美中贸易协议除机密附件周三全公布 继续维持对华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中国国家副总理刘鹤(2019年4月4日)

千呼万唤始出来! 美国贸易代表与财长联合文告宣布: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周三在白宫签署。但是,美中并没有在减免中国关税问题上达成共识,也就是说,美国将继续维持贸易战以来对中国施加的关税。

美国财长姆努钦随后对媒体表示,这一对华关税将一直维持到美中第二阶段贸易谈判达成协议的时候。稍早些时候,彭博新闻社称,美国针对中国输美产品的惩罚性关税起码维持到2020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北京一直敦促华盛顿全部或者部分取消贸易战以来针对中国输美产品施加的关税。

根据12月份华盛顿已披露的部分协议内容,针对相当于2500亿美元输美产品的25%的关税将继续施行。但是对另外1200亿中国输美产品,课征的15%的关税将减至7.5%。另外,特朗普同意取消原计划在12月15日针对另外1600亿中国产品课征15%的计划。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财长姆努钦周二发布的联合文告,中美贸易协议内容将于星期三正式向全世界公布,不过,有一个机密附件不能公布,不公布的原因是涉及中方购买美国产品的具体数额。

美国媒体稍早些时候评论,中国在与美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采购承诺。但未来如何兑现承诺似乎不易。

引述了解协议简报的消息人士指出,中国不仅承诺将向美国扩大采购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农产品方面也将在2017年向美国采购240亿美元的基础上,于两年内再增加约320亿美元。这份协议还规定,中国将向美国扩大采购800亿美元的制造业产品。

上述采购金额确实能缩小中国对美国一年享有约3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研究中国商品流的分析师依然怀疑,北京能否吸收如此大量的美国产品,又不至于威胁到与其他供应国的关系、伤害本国供应商,还不用对进口标准和限额做出实质修订?

美国在中国副总理刘鹤率团赴华盛顿签字之日,特意把中国从操纵货币国名单上剔除,显然有意营造气氛。周二,股市汇市统统走高。人民币兑换美元达到七月底以来最高水平。

为了避免引起揣测和不实之词,莱特希泽与姆努钦发布的联合文告指出,美中之间不存在任何其他口头或者书面协议,不存在任何一个达成减免海关税的协议,任何与此相悖的传言绝对不实。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意味着持续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战结束,但不少人怀疑中美贸易战会彻底终结。在未来,双方还有第二阶段以及第三阶段谈判,以后的谈判涉及更多的是结构性改革,谈判也将更加艰巨。

分类
兩岸 大陆

官媒称习近平接地气力量磅礡

官媒透露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019年一共花了31天造访11个草根地区。新华社5日一篇报导大肆强调习近平个性节俭,前往外地调研时不介意在火车上吃饭。

中国官媒宣传习近平出巡火车上吃饭,被指学习毛泽东。该消息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019年一共花了31天造访11个草根地区。新华社5日一篇报导强调习近平个性节俭,前往外地调研时不介意在火车上吃饭。有分析指,这是在学习前中共领导人毛泽东。

新华社5日刊发“优良作风凝聚决战决胜磅礡力量”报导,“帮高调”习近平这些简朴之旅。南华早报旗下inkstone引述分析认为报导目的在于塑造友善形象,以及强化习近平的合法性。新华社这篇报导,将习近平描绘成是一个不介意在火车上用餐,也会避免入住高档饭店的领导人,习近平连生日都在工作,并亲自指示吃饭不要太奢侈。

官方的这篇报导还提醒官员“接地气”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达成中共初心的关键。该官方报导指出,在改进调查研究方面,在北京中央政治局委员赴地方考察调研共228次697天,人均14次41天。督促有关方面简化接待迎送,轻车简从、务实节俭。

在改进新闻报导方面,该报导声称,严格执行字数、时长、版面、画面等相关规定,规范新闻题材运用、职务表达、列名方式等。“2019年党和国家大事喜事多、新闻报导密集,但还是把更多版面、镜头留给人民群众。”

新华社这篇报导还列举了很多习近平勤俭务实的作风。例如在甘肃考察的4天时间,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日夜兼程,在火车上吃了5顿饭,途中还多次下车走到自发集结夹道等待的群众中,亲切握手问候。此外,庆祝中共建政70周年,习近平全程出席重大活动,同时明确要求,庆祝活动要既隆重热烈又务实节俭,防止形式主义,力戒铺张浪费。

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分析,官媒的这些描述就是为了要让习近平看起来贴近毛泽东的形象,强调自己是市井小民的朋友,让自己有更多合法性。

分类
兩岸 国际 大陆

刘鹤1月13日至15日将前来美国签署备受瞩目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中国商务部星期四(1月9日)宣布中国副总理刘鹤1月13日至15日将前来美国签署备受瞩目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美中两国2019年12月宣布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此后双方一直表示目前仍正在进行翻译校对等程序。

此前曾有报道说,中方代表团原本计划1月初出发,但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两国将于1月15日在白宫与中国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后,中国代表团改变计划。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星期四没有针对有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中国在这一协议达成以后反应一直相当低调。高峰星期四的这一宣布也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公开证实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具体签署日期及地点,打破了多日来的沉默。

协议的文本目前尚未公布,中国官员也尚未就一些关键问题公开做出承诺,其中包括在两年内增购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

尽管美国官员称,协议中包含有关知识产权的细节议题,也触及到了强制技术转让等棘手问题,但在美国也有批评人士说,协议没有包括政府补贴等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

 

 

分类
兩岸 大陆

25名中共政治局委员集体亮相民主生活会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中)前天主持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讲话。(新华社)

岁末年终,中共政治局开了两天的“民主生活会”,这个会是做什么的?按照新华社的报道,政治局委员要“交流思想,检视问题,深刻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逐个发言,按照要求进行对照检查“。

“民主生活会”强调政治局委员要带头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在外部环境空前严峻下,会议也高度肯定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领导,要求政治局委员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分析人士指出,25名政治局委员在年末集体亮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展现党内凝聚团结同时,也是在风险挑战加剧下统一党内思想和认识,突出最高领导人的个人权威。

据新华社前天报道,本次中共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12月26日至27日举行,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会议肯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今年6月以来在中共各级展开的主题教育,并提出要把它作为党建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会议强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即“两个维护”),“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要求政治局委员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央视《新闻联播》前晚播出的画面显示,包括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常委的24名中共政治局委员对着材料逐一发言后,习近平发表讲话,对政治局委员的对照检查发言进行总结。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肯定了 “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很好、很有成效,大家事先作了充分准备,谈认识和体会很深刻、很实在”, 政治局委员“摆问题和不足不讳言、不遮掩”,“交流了思想,检视了问题,明确了方向,达到了预期目的”, “主动找差距、找不足,就做好工作提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他也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是假作为”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闯关夺隘、攻城拔寨。”遇到重大风险挑战、工作困难和矛盾斗争“决不能回避、绕着道走”,“更不能胆怯、惧怕”。

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方面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习近平强调,迫切需要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下更大功夫,政治局委员要首先带头,“最重要的是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带好头”。

习近平还具体提醒,“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从严要求自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管好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

民主生活会在上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时期形成,是中共各级领导干部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生活制度。这个制度在中共建国后的作用明显减少。中共十八大后,民主生活会重新制度化而且被高调宣传。从2015年起,中共政治局每年都会在年底召开为期两天的民主生活会。

此次会议也审议了《关于2019年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报告》和《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北京青年报》微信公号“政知见”判断,后者是对“基层减负年”中的基层减负工作成果的评估。

这一年,中国发生的事很多,香港危机还没有过去,香港回归中国二十二年,在今年爆发了巨大的反抗,打了两年的中美贸易战,据说快要签一个第一阶段协议,还没签,那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结构性谈判,还远远看不到头。贸易战加之经济增长进入到瓶颈阶段,中国经济在这一年遭遇寒冬,为明年打坏了底子,经济学家预测,明年“保六”没底,中国GDP增长将陷入“保四争五”。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学者杨朝晖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把全党上下牢牢牵引在这个主题框架下,强化从常委、政治局到全党的凝聚力”,最终的目的是要突出习近平在全党的地位和个人权威。

中共政治局委员们对习近平同志是这样赞美的:”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风险挑战,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民领袖深切的为民情怀、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高超的政治领导艺术。“

去年12月25日至26日也有一个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对习近平的赞美是,“战略判断高瞻远瞩,政治领导娴熟高超,人民立场鲜明坚定,历史担当强烈坚定,充分证明不愧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 核心”。比起去年,今年增加了一个“人民领袖”。

分类
兩岸 大陆

李克强签批《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要加强稳就业工作组织保障,完善工作组织协调、资金投入保障、就业形势监测、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宣传引导等五项机制,推动各地切实履行稳就业主体责任,汇聚稳就业强大合力。

《意见》要求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防范中国爆发“规模性失业潮”,要求第一时间处置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要求将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企业规范裁员行为,以六项重点措施防范中国爆发“规模性失业潮”。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习近平12月6日在中共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六稳”,“稳就业”成为“六稳”之首。

中国经济失速,分析指一方面与持续两年的中美贸易战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入到瓶颈阶段有关。对中共政权来说,最担心的是大规模失业潮引发的社会动荡,在李克强签发的这份《意见》中,当局以严厉的口气要求各地区要第一时间处置因规模性失业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引述湖南法律学者范鲁湘表示,“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企业裁员,有些企业本身就难以存活下去,失业潮是必然的。现在这个《意见》,一方面反映了失业潮已经出现,因为人们失去工作之后,各种不满将越来越多,必然会导致群体事件。”

这份《意见》要求采取六项措施,“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六方面重点举措包括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展开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当局还要求计划裁员的企业,必须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相关情况。

中国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11月27日发表内部演讲预测,2020至2030年,中国GDP增速将陷入“保四争五”,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不可能超过5%,“保四”都需付出很大努力。他的预测刊出后,很快被消音。

引述中国国家发改委旗下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曾表示,中国如要基本满足每年800多万大学毕业生、300多万左右农村居民到城市的就业需求,如果GDP无法保持在6%左右,经济情势将恶化。

分类
国际

普京:俄中军事会加强合作 不结盟

(中华时报讯)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否认了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和结盟的计划。分析人士认为,两国会在军事领域加强合作,但不会像西方传统盟国那样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从安全角度看,中俄之间拉近距离,不仅给美国构成挑战,还能获得经济上的好处。

普京论述俄中是否结盟

星期四(12月1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年度新闻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没有结成军事同盟,双方也没有结盟的计划,他同时批评了美国与日本和韩国在东亚的盟友关系。

普京回答一名日本记者提问时说,俄罗斯现在帮助中国组建导弹来袭预警系统,但这一系统仅是防御,不是进攻武器,中国也将成为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类似系统的国家。普京认为,今天已成为科技大国的中国有技术能力开发类似系统,但在俄罗斯的帮助下,中国能大大节省时间,提高自己的国防能力。

在回答中国官媒的提问时,普京说,他一直认为,所谓的苏联解体后美国能主宰世界,单极世界会长期存在的理论本来就是幻想,多级世界的建立恰好是俄中两国彼此互动的功劳。他说,未来双方还会加强战略合作,两国都可从中获利。

随着俄中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普京今年已多次对此发表评论。10月份在索契的瓦尔泰专家俱乐部会议上,普京强调,俄中目前的确是一种带有战略伙伴性质的盟友关系。

而在6月份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普京说,俄中不是军事同盟,但是战略盟友,两国合作不反对第三方。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6月访问俄罗斯时,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关系被定义为进入新时代,但强调两国不会结盟,不对抗,也不反对第三国。

与俄罗斯不同,中国目前仍较少使用盟友,或是结盟的提法来描述双边关系。普京在论述俄中关系时,针对不同的听众群试图传递不同信息。

普京星期四的新闻会主要针对国内,俄罗斯社会很多人仍然担心中国威胁,普京因此强调不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同时与中国联手打造多极世界对抗美国。瓦尔泰俱乐部的许多参与者是西方国家研究俄罗斯的专家,记者和前政府官员,这些人能对西方各国的俄罗斯政策制定产生影响,普京发言时因此警告俄中会继续走近。

无盟友义务和约束 军火交易范围扩大

许多俄罗斯的中国问题学者认为,俄中两国各自树敌很多,两国都不可能为对方而战。在亚太地区,与中国不同,俄罗斯较满足现状。而在欧洲地区,俄罗斯则在改变边界,与北约对抗,但中国对此不感兴趣。由于北约宪章、美日安保条约等传统盟友关系都规定同盟国应承担责任和义务,相比之下,俄中没有同盟关系的限制和约束,可不必对对方承担义务和责任。

专家们还注意到,俄罗斯帮助中国建立导弹来袭预警系统,这一举动的意义更主要集中在所释放的政治信号,它显示,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未来可能扩展到战略武器领域。俄罗斯过去向中国出售武器装备时都很有保留,随着美俄关系和美中关系降温,俄罗斯向中国出售更敏感军事科技时所设的障碍也将减少。

俄罗斯断面周刊最近讨论中国航母计划的一篇文章中呼吁两国应在海军航母项目上合作。因为中国有经济实力,俄罗斯仍掌握着一些相关领域的先进科技。

不赔钱生意 台湾或被牺牲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的报告说,从安全角度来说,俄罗斯与中国走近是不赔钱的买卖,但却能给美国制造麻烦,俄罗斯为此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资料照:2015年在俄罗斯举行的军事比赛活动中,中国工兵架设浮桥后指挥俄军坦克通过。 (美国之音白桦拍摄)资料照:2015年在俄罗斯举行的军事比赛活动中,中国工兵架设浮桥后指挥俄军坦克通过。 (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俄罗斯与中国近些年来已经举行了很多军事演习,军事比赛等活动。分析认为,两国的军事合作未来会更加密切,包括军事规划的制定,更多的联合训练和演习,甚至会帮助中国开发战略导弹核潜艇。与中国拥有漫长陆路边界的俄罗斯较担心的是中国的中短程导弹和陆军力量,但与中国在海军和其他领域合作,并不会给俄罗斯带来威胁。

时事评论人士尼科里斯基说,普京发言提到俄中联手破坏美国单极世界时显得特别兴致勃勃。他说,如何使用俄中走近这张牌,俄罗斯现在的有关讨论非常多,很多人都在出主意,也不排除牺牲第三国,或是台湾的可能。

尼科里斯基:“两国水兵站在同一个甲板上相互致意,或是两国士兵共同演习和训练,看到这些画面时的确让人觉得双方军事合作在不断深入。我注意到有人呼吁,两国应该彼此协调,当中国攻打台湾时,俄罗斯应同时在欧洲这边行动,对乌克兰动手,或是制造其他动作,让美国无暇他顾。”

尼科里斯基说,这种想法虽然不太现实,但也值得让人思考。

一家亲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媒体说,俄中不结盟仅是在今天。但国际局势变化无常,很难说未来两国将如何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