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评论

台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三讀通過 監察院:違反權力分立

立法院院會28日續審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傍晚時完成二讀程序,國民黨團拉起「讓陽光照進國會」大布條,立委人手一支太陽造型氣球表達訴求。(黃世麒攝)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被質詢人若有藐視國會行為,可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此外,邀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除要常態化進行,對於立委進行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爆料,行政院長卓榮泰稍早打給韓國瑜,轉達希望可以暫緩三讀程序。對此,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表示,卓昨晚確實有與韓聯繫,希望韓院長聽取民眾的聲音,讓有爭議的法案能夠在立法院持續進行理性討論。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監察院指出,立法院推動國會改革並強化國會自律規範,盼能成為國人期待之權責相符的國會,由於事涉立法院職權,各界本應尊重,但表決通過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未能繫諸於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劃定並允許之框架,程序也未臻完備,已涉違反權力分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8日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共69條修法,歷經4次院會,場場戰至午夜終於28日。下午5時,韓國瑜敲槌正式三讀。根據三讀條文,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進行,且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藐視國會罪部分,明定官員對質詢之答覆,不得超過質詢範圍之外,並不得反質詢,倘有藐視國會行為最高將罰20萬;另還有人事同意權、聽證調查權等也都已三讀。國民黨立委手舉小太陽氣球高喊「讓陽光照進國會」。

回顧4場焦土戰院會,民進黨每案皆採拖延戰術,不斷提重付表決、要求清點人數、輪流發言等方式,能拖就拖。然國民黨決心戰到底,4場院會皆徹夜排隊,就怕主席台被民進黨佔領癱瘓議會。國民黨也抓大放小,部分條文選擇撤案,採用民進黨提案。因此在投票時也經常出現三黨皆舉手支持的畫面。

今下午4時許,正式開始三讀流程,由議事人員宣讀所有三讀條文後,韓國瑜詢問三讀是否有異議,因此韓國瑜宣布全案付表決,最終以舉手表決,首次表決贊成者57人,後民進黨要求重付表決,最終表決贊成58人,全案通過。韓國瑜也於下午5時正式敲槌三讀。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最終69條再修正動議,國眾版通過33條,民進黨含國眾版撤案以及不予增訂版本,共有31條按照民進黨團再修正動議通過,5條按照三黨團再修正動議通過。

根據三讀內容,總統國情報告部分,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邀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總統於每年二月一日前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三月一日前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新任總統於就職兩週內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一個月內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且立法委員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口頭或書面問題。立法委員進行前項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其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

藐視國會部分,明定官員對質詢之答覆,不得超過質詢範圍之外,並不得反質詢,也不得拒絕答覆、拒絕提供資料、隱匿資訊、虛偽答覆或有其他藐視國會之行為。違反者經院會決議,可處2萬元至20萬元罰鍰,而違反上述規定者均可移送彈劾或懲戒。

人事同意權部分,明定改採記名投票表決;另被提名人的學歷、最高學歷學位論文、經歷、財產、稅務、刑案紀錄表及其他審查所需的相關資料,應由提名機關於提名後7日內送交立法院參考。被提名人應於提出書面答覆及相關資料之同時,提出結文,並應於結文內記載已據實答覆,絕無隱匿資料或提供虛偽資料;違者委員會應不予審查並報告院會,經院會決議,得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聽證權部分,聽證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出席表達意見與證言,應邀出席人員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出席;虛偽陳述者,得經立法院會決議,處最高新台幣20萬元罰鍰。

調查權部分,政府機關或公務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於立法院調閱文件、資料及檔案時拒絕、拖延或隱匿不提供者,得經立法院院會之決議,將其移送監察院依法提出糾正、糾舉或彈劾。法人、人民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於立法院調閱文件、資料及檔案時拒絕、拖延或隱匿不提供者,得經立法院院會之決議,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至改正為止。

監察院:違反權力分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今下午正式三讀。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監察院指出,立法院推動國會改革並強化國會自律規範,盼能成為國人期待之權責相符的國會,由於事涉立法院職權,各界本應尊重,但表決通過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未能繫諸於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劃定並允許之框架,程序也未臻完備,已涉違反權力分立。

監察院聲明點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三點問題,第一、憲法第95條、第96條規定之調查及調閱權等監察職權,仍專屬監察院行使。我國屬五權憲政體制,顯有別於國外三權分立,未來我國是否朝三權分立發展,監察院都予以尊重,但未修憲前,各院均仍應尊重五權憲政的體制。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今下午正式三讀。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指稱部分條文已涉違反權力分立,呼籲尊重五權憲政體制。(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今下午正式三讀。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指稱部分條文已涉違反權力分立,呼籲尊重五權憲政體制。(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補充,立法院調查權與國外三權分立之國會調查權,顯然不同,監察院雖已非民意機關,但彈劾、糾舉、糾正及依《憲法》第95條、第96條規定之調查及調閱權等監察職權,仍專屬監察院行使,司法院(下同)釋字第325號等解釋意旨,足資參照。

第二、立法院調查權是為取得行使職權所需相關資訊之輔助性權力,本應受有限制,與監察調查權及司法偵查權之行使有別,不應重疊,更不應互相影響或妨害。監察院指出,立法院調查權依釋字第585號解釋意旨,是為取得行使職權所需相關資訊之輔助性權力,本應受有限制,且非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之訴追,與監察調查權及司法偵查權之行使有別,不應重疊。

監察院表示,立法、司法和監察調查權之行使過程,不應互相影響或妨害,及造成行政機關和公務員無所適從之情事,而影響五權憲法體制之運作,經審視表決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已影響監察核心職能,涉違反權力分立,監察院無法接受,各界也應審慎嚴肅以對。

第三、監察院調查中案件,非屬立法院調閱卷證之對象。監察院指出,依釋字第729號等解釋意旨,為保障檢察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對於偵查中之案件,立法院不得向其調閱相關卷證。同理證之,法院審判中案件及監察院調查中案件,自非屬立法院調閱卷證之對象。

監察院表示,第6屆監監委就任迄今,已收受人民陳情書狀超過5萬6000餘件,提出900多案的調查報告,提案糾彈近150人,在在凸顯監察權既往在監察院有效行使的價值與重要性。

監察院說,雖然我國憲法迭經增修,憲法所設計之權力分立、平等相維之原則仍始終維持不變,五院同為憲政機關應依循憲政慣例,相互尊重,任何憲政機關職權行使尤應繫諸於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劃定並允許之框架,始為國人期待的民主法治國家之正軌。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评论

新華社署名文章指賴清德徹底暴露台獨真面目,賴清德感謝拜登願以武力保護盟友

賴清德今天感謝美國總統拜登、美國政府國會和世界各國,對台海和平穩定堅定的支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6日訊)新華社發表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的署名文章,內容指賴清德一意孤行,橫衝直撞,終將玩火自焚。中國在台灣附近舉行了為期兩天的軍事演習後,台灣總統賴清德周日再次向中國大陸表達善意並提出合作。賴清德還表示他期待增進相互理解與和解。

劉相平指出,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日前發表一個台獨自白性質的講話,拋出激進冒險的台獨主張,大肆宣揚所謂主權獨立、兩岸互不隸屬、台灣住民自決等分裂謬論,徹底暴露台獨真面目。

劉相平又說當前台灣主流民意是希望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但賴清德公然宣布走台獨不歸路,導致台灣兵兇戰危。劉相平指台灣同胞一定會認清賴清德的醜惡面目,其倒行逆施必遭台灣同胞抵制及唾棄,如果賴清德及台獨分裂勢力鋌而走險,膽敢製造台獨重大事變,妄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人民、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並徹底予以粉碎。

路透社​今天報道稱,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並於周四和周五舉行軍事演習,稱這是對賴清德周一發表就職演說的“懲罰”,北京指責賴清德又一次推動台灣正式獨立。

中國一再指責賴清德是“分裂分子”。賴清德拒絕北京的主權主張,並表示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他曾多次提議談判,但遭到拒絕。

賴清德感謝拜登願以武力保護盟友

賴清德上午到台南市南區南都里活動中心投票前短暫發表談話並接受媒體聯訪,他說,今天回到台南善盡黨員責任、投下寶貴一票,希望全國黨員今天也要踴躍投票,選出優秀人才,為國家承擔責任。

媒體詢問如何看待近日中國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環台演習局勢,賴清德表示,感謝美國總統拜登、美國政府及國會還有世界各國對台海和平穩定堅定的支持,他在520就職演說當中提到,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繁榮必要元素,任何國家在台海生波,影響區域穩定都不會被國際社會所接受。

賴清德說,呼籲中國與台灣共同承擔起區域穩定重責大任,期待與中國透過交流合作增進彼此了解、理解、諒解、和解,創造互利互惠,邁向和平共榮立場。

媒體詢問對台灣藝人被迫表態一事,賴清德表示,台灣文化工作者到中國被迫政治表態,不是第一次,也應不會是最後一次,對每一次台灣文化工作者在他人屋簷下承受壓力,他都感到非常不捨;但這些文化工作者在他人屋簷下講什麼內容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們內心想什麼。

賴清德說,希望國人給予諒解、給予體諒,將繼續努力守護國家,讓台灣繼續進步,也讓台灣文化工作者有更好發展。

媒體並詢問有關國會近日局勢,賴總統說,台灣民主得來不易,是許多人犧牲奉獻結果,代表民主象徵的國會,更應站在第一線守護民主;在議事上,尊重程序正義,不可違法表決,更要守護民眾權益。

賴清德表示,在整個修法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自動自發公民團體理性發聲、青年展現力量,這也是台灣民主價值。

賴清德說,身為總統,肯定在立法院每一個遵守議事程序的委員,也有責任感謝勇敢站出來守護民主的每一個國人,希望國內團結,特別是面對區域局勢變化,以及國際社會對台灣支持的時候,國人更應要團結,才能克服種種困難,一直挺進。

據路透社稱,台灣政府譴責中國的軍事演習。過去四年來,中國在台灣周邊定期舉行軍事活動,試圖向台灣政府施壓。

周日,台灣國防部稱,駐紮在二旦島的部隊發現了一個簡易紙板箱,裡面裝有用中國簡體中文寫成的政治口號宣傳品。二旦島是台灣實際控制的金門群島的一部分,毗鄰中國的廈門和泉州市。

台灣國防部說,該箱子疑似被無人機在視線之外投放,並指出:“這是典型的認知操作伎倆。”

2022 年,台灣在抱怨連日的騷擾後,在金門附近擊落了一架無人機。

自演習開始以來,中國軍方就不斷推出針對台灣的宣傳視頻和動畫。負責此次演習的東部戰區司令部周日播放了一段火箭彈發射視頻,英文中稱之為“跨海殺傷力”。

美國務院強烈呼籲北京自制

5月25日,美國拜登總統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向畢業生髮表講話,提及台海議題© 美聯社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廿五日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致詞時說,美方堅定維護並捍衛台海和平穩定,他說,「當需要保衛我國、我們盟友、我們的核心利益時,我一向願意使用武力。當任何人以美國部隊為目標,我們將對他們伸張正義」。

賴清德五月廿日就任,中國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環台演習在廿三、廿四兩日舉行環台軍演,軍演甫告一段落,拜登隨即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提及台海議題。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廿五日也發表聲明,美國對共軍在台海和台灣周邊舉行聯合軍演深表關切,「我們正密切監看中國活動,並就我們共同關切的事項與盟友及夥伴進行協調」。

聲明並提到,「我們強烈呼籲北京自制。以(台灣)正常、例行而且民主的政府交接,作為採取軍事挑釁的藉口,恐使風險升高,並侵蝕至今幾十年來維持台海兩岸和平穩定的長期規範,而台海對區域及全球安全繁榮至關重要,也是國際關切的問題」。美國仍致力長久以來由台灣關係法、美中三項聯合公報與對台六項保證指引的一個中國政策。

美眾議員麥考爾昨率團訪台

美國在台協會(AIT)昨天指出,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麥克.麥考爾(Michael McCaul)率團於昨天起展開為期五日的訪台行程,此行為眾議員出訪印太地區的一環。這是麥考爾自去年四月之後,再度訪問台灣,也是賴清德就職後第一個美國國會訪問團,賴清德將在今天上午接見麥考爾訪問團。

麥考爾曾在去年四月訪台並與前總統蔡英文會面,承諾會協助提供台灣軍事訓練,同時加快軍售交付,當時引發中國外交部宣布依法制裁麥考爾。麥考爾今年三月預告將率團參與賴清德就職典禮,不過後來改期。麥考爾日前接受訪問時則再度透露,將於就職典禮之後率領跨黨派國會代表團訪台,「讓台灣人知道美國支持他們」。

代表團同行議員包括共和黨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共和黨眾議員喬.威爾森(Joe Wilson)、民主黨眾議員吉米.帕內塔(Jimmy Panetta)、共和黨眾議員安迪.巴爾(Andy Barr)及民主黨眾議員克莉絲.胡拉漢(Chrissy Houlahan)。

對於麥考爾表明將率團訪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表示,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方式、任何藉口干涉台灣事務,並強調「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後果必須完全由美方負責」。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评论

台灣「國會改革」為何惹怒抗議者? 四大爭議一次釐清

立院外抗爭審國會職權案 賴清德:國家權力必須分立制衡,人民基本權不能任意侵犯。截自賴清德臉書

臺北-
台灣在野黨合作推出的「國會改革」相關修法,歷經三天三夜的表決大戰,截至24日深夜,已完成其中大多數法條的「二讀」立法程序,但在議場外,抗議人士怒批本次修法是讓立法權無限擴權,侵害台灣民主制度的“黑箱立法”,美國之音為您整理出四大爭點,了解抗議群眾遭惹怒的原因。

截至5月24日深夜,台灣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休息散會這一刻,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罰款和立院調查權等多數國會職權相關修法,皆已完成二讀,剩餘14條文,預計28日續審。值得關注的是,在台灣立法程序中,院會二讀被認為是最關鍵的一步,因為接下來的三讀,只做文字修正、全案表決,通過後就會諮請總統公佈實施。

換言之,引爆幾個月來台灣社會爭議的「國會擴權」多數法條,已塵埃落定,但留給朝野政黨甚至整個社會的爭議,卻才剛開始,究竟本次修法中,那些問題最具爭議?

藐視國會罪立院無限擴權?

已二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改法條中,規定未來被質詢者,除國防、外交等機密敏感事項之外,不得任意缺席、拒答或拒絕提供相關數據。

答詢時也不能對立委反唇相訥地“反質詢”,否則一旦被視為“藐視國會”,最高可處20萬元台幣(約4萬5千元人民幣)的罰款。

此外,國民黨黨團提出的《刑法》藐視國會罪相關法條,更將明訂對隱匿或虛偽陳述的被質詢人送交司法偵查,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相關法案預計在28日表決。

位於台中的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有忠指出,該法條最大問題,在於台灣過去並無任何相關的慣例,且法條認定從寬,若真的只要主席認定違法或是5名立委聯署就可將官員移送調查,恐有不小的爭議。

例如,答詢資料準備不齊全,也可能觸法,可能導致未來官員赴立法院備詢前,得準備好不必要的海量資料,反而造成議事被堆積如山的數據癱瘓。

沈有忠告訴美國之音:「可能漏送了一頁,你就是藐視國會,我們是從比較極端的案例去推(測),但不能夠排除如果將來政黨惡鬥情況下,藐視國會會變成是一個工具。

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即問即答」恐釀憲政危機

依據台灣現行法令,是由行政院長向立法院提交施政報告,並接受質詢,但新法規定,總統須於每年2月向立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3月1日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引發爭議的是,雖然美國跟法國也有類似制度,但皆強調總統只做報告,不接受質詢,台灣通過的新法卻規定總統必須接受立委「即問即答」。

位於台北的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黃丞儀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指出,該條文恐破壞台灣在1997年修憲時創設的權力分立體制“雙元民主制”,讓立法院實質上凌駕於《憲法》規定,而向「議會制」傾斜。

黃丞儀告訴美國之音「行政權有它獨立性,尤其是在總統的身上會特別地明顯。所以現在這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第15-4條)規定等於是實質上在修憲,就是改變了《憲法》的規定。

沈有忠進一步指出,在極端的政爭情境下,還必須思考若是總統「即問即答」過程中無法讓立法委員滿意,會不會也被扣上「藐視國會」的帽子?他說像這樣的意識陷阱或危機,也須事先考慮。

立院擴增調查權,恐幹預民營

依據已完成二讀的法案,立法院可以設立調查委員會、專案小組,對相關議案行使調查、調閱權,相關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必須配合出席聽證會、提交相關數據,否則亦可處以罰款。

儘管立法過程,對於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和營業秘密的內容有所規範,但連日來,外界爭論的疑慮,著重於立法委員取得這項權力之後如何執行,並保障出席聽證人員的權益。

位於北台灣新竹的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指出,台灣立法院缺乏諸如「立法委員行為法」等自律與規範利益衝突的架構,在此情形下,貿然通過調查權,還可處罰公務員,侵害了原本獨立的監察權。

此外新法也把「國會調查」之手伸向民間私部門,僭越了《憲法》賦予立法院的主要權限,甚至造成歐洲商會提醒其會員要警惕有關修法風險。

林志潔說:「它的對像如果到私人的時候,已經逾越了(立法權),我們創建法院是希望你能好好地監督行政,不是變成一個’特偵組’來偵查人民,尤其是你自律規範、利益衝突的要件這麼的弱,卻可以要求企業跟私人團體去交出賬冊、稅務資料,這些都是讓人感到不寒而栗。

林志潔直言,更令人憂慮的是,推動修法的在野陣營,會否跟中國政府裡應外合?國民黨黨團總召傅昆萁上月底率團訪中,回來就大張旗鼓修法,她說「如果可以不經過正當程序,就通過要件這麼亂七八糟的法案,未來當然也有可能通過傷害台灣社會,或影響台灣國家安全的草案」。

不只台灣學者有這樣的疑慮,5月24日,包括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在內的30名國際學者專家投書《外交家》(The Diplomat )雜誌,發表聯合聲明,對此國會改革提案「表達嚴正關切及失望」。

文中指出,國民黨黨團總召傅昆萁說過,改革目的就是要讓民進黨“找不到人當部會首長”,另一名國民黨立委翁曉玲還說,立法院對行政部門質詢是“上對下”關係,這都違反憲政原則。

審查過程遭指黑箱被批立院“人大化”

除了法條內容引發爭議,此次修法過程也遭批評。

在5月17日的議程中,由於朝野立委爆發衝突,雙方都不願回到座位上使用表決器,立法院長韓國瑜罕見決定使用舉手錶決,遭民進黨立委質疑,舉手錶決在台灣已經35年未曾使用,反倒是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還在用,此舉形同逼台灣民主倒退,讓立院「人大化」。

儘管上述程序並未違反議事規定,強勢表決卻讓許多民眾回想起2014年,同樣在國會佔有多數優勢的國民黨團,用30秒通過高度爭議的“兩岸服貿協議”,成為引爆“太陽花學運」的導火線。

連日來,「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也成為許多前往立院抗議的民眾手中高舉的標語,5月24日晚間,一名在立法院前抗議的學生向美國之音表示,自己會走上街頭,是因為「反對沒有經過任何討論,強行通過這樣的法律,是沒辦法讓人民幸福的」。

對於法案備受爭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表決前表示,這些法案在西方民主國家都是普遍被接受的,不論是調查權還是總統國情報告,都應該入法。朱立倫也指出,這些內容是民進黨過去在野時期的主張,卻在執政後放棄這些理想。

朱立倫強調,國會改革是為了讓中華民國的國會成為跟西方民主國家一樣的國會,在野黨希望給立法院更多監督政府的權力。

本文摘編自美国之音的內容,《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與觀點,不代表《中華時報》。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國會職權修法3天3夜表決大戰 關鍵條文皆二讀、28日續審,10萬人擠爆立院周邊抗議國會職權修法

立院外抗爭審國會職權案 賴清德:國家權力必須分立制衡,人民基本權不能任意侵犯。截自賴清德臉書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5日台灣訊)立法院昨(24日)繼續審查國會職權修正相關法案,場內藍綠白激烈攻防,場外民間團體持續發起「我藐視國會」行動,要求停止表決、實質審查。一早許多民眾冒雨湧入青島東路,手持「反黑箱、要民主」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等標語表達訴求,入夜後人潮持續增加,立院周邊被人潮擠得水泄不通。

晚間抗議人潮持續增加,青島東路、濟南路及中山南路上皆可見群眾身影,截至晚間9時,主辦單位稱現場達10萬人。

昨(24日)除了台北立法院外有全天活動,自上午11時起,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台東等地也陸續舉行抗議活動。

國立中山大學昨(24日)上午集結來自中山、成大、屏大以及道明中學學生,反國會濫權、串聯「藐視國會」,架投影設備直播國會現場並進行討論。

國民黨與民眾黨強推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眾議,24日立法院外大批民眾集結抗議,高呼「沒有討論 不是民主」、「反黑箱 反擴權」等;至晚間9時,主辦方稱現場已達10萬人。圖為晚間在中山南路上表達訴求的群眾。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參與學生表示,反對藍、白兩黨使用不民主方式進行國會擴權,更質疑藍、白兩黨如此急迫推行法案的背後,是否有受到境外勢力指示,要來分裂台灣社會、破壞台灣民主。

國會職權修法3天3夜表決大戰 關鍵條文皆二讀、28日續審

立法院24日院會繼續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立委敲擊藍白拖鞋大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資料照姚志平攝)

立法院院會昨(24日)第三度審查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整天持續在議場內抗議,在過程中,民進黨立委更一度拿出藍白拖鞋大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立法院長韓國瑜後來也搬出議事規則,強調不得攜帶與議事無關物品進入會場,要立委配合。

立法院會至24日晚間,歷經3天3夜的表決大戰,已二讀表決通過增訂聽證權、人事同意權改記名投票、被質詢人藐視國會最高罰20萬元等關鍵條文,其餘條文28日續戰。

值得注意的是,朝野黨團日前協商同意5月31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施政方針報告並備質詢,並且延會至7月16日;若無變故,外界預料5月28日院會將是卓榮泰進行施政報告前,最後一次可以處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至於尚待處理的條文,根據藍白共提的再修正動議看,約有14個條文、1個章名,而藍白共提的再修正動議多為「不予增訂」。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4月15日審查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所提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案,當天雖初審通過,但全數條文保留,交黨團協商。

後經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主持的朝野黨團協商無共識下,吳宗憲宣告依規定送院會,而本案列為5月17日、5月21日、5月24日、5月28日院會的討論事項,而5月17日、5月21日、5月24日均挑燈夜戰,延長開會時間到午夜12時。

在17日的院會,針對邀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經二讀表決,除要常態化進行,對於立委進行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

21日的院會,歷經14.5小時的表決大戰,二讀表決通過共21條條文,及1個章名「調查權之行使」。二讀通過條文有3大重點,包括規範不得反質詢,而被質詢人應有不得拒絕答復、拒絕提供資料等或有其他藐視國會行為的義務,違者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在行使調查權部分,得要求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提供相關資料,法人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等違反相關規定,得經立法院會決議,處最高10萬元罰鍰。在立委行使人事同意權部分,規範以記名投票表決、審查期間不得少於1個月,而且被提名人違反相關規定,經院會決議者,得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立法院會24日開會,上午確定討論事項議程,納入藍白所提國會職權相關修法。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民進黨透過各種暴力不正手段試圖動在野黨立委與企圖延宕議事程序,不讓國會改革法案順利通過,並批評民進黨過去8年不推動改革,把選舉時承諾置若罔聞,以詐騙手段取得政權,再用謊言欺騙人民,呼籲民進黨尊重多數所做決定、尊重程序正義。

國民黨團手握大幅白底以藍字寫著「國會改革 還權於民」的巨幅橫條於議場開門前召開記者會。

院會開始後,朝野未再有像是17日的肢體衝突,不過民進黨團祭出表決戰,每次表決時都要求採點名表決、重付表決。儘管議事進度陷入牛步,藍白立委仍挾人數優勢,院會經舉手表決後,通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共提的再修正動議。

此外,民進黨團還在不同時段手持藍白拖、百合花,高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退回重審」、「違法表決,程序黑箱」等口號。晚間7時,民進黨立委更每人手持一束藍、白、黑三色氣球進入議場,象徵藍、白、黑的幽靈盤據立法院。

至晚間11時27分,會議主席、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休息,28日上午9時繼續開會,進行後續條文處理。

根據統計,24日的院會共處理20多個條文、增訂1個章名,包括經二讀表決,增訂聽證權的行使規範,也規定出席聽證會的社會上有關係人員為證言時,為虛偽陳述者,得經立法院會決議,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第三讀會,除發現議案內容有互相牴觸,或與憲法、其他法律相牴觸者外,祇得為文字之修正」。

國會職權修法重點

立法院昨(24)日院會第三次審查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整天持續在議場內抗議,不斷要求清點人數,一度惹怒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讓周怒斥真的很過分,「都幫你們處理了,還要講什麼?」立法院長韓國瑜也連忙安撫說,「沉住氣,這把年紀了不要被激怒」。

立法院院會昨續審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團不斷要求清點人數、點名表決、重付表決,拖延議事進行。下午院會時,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幹事長吳思瑤又到主席台前向周萬來抗議,讓向來溫和的周萬來也動怒,激動回說,「進入表決、清點人數啊,一條一條來啊,我都是一條一條跟你處理,真的很過分啊」。台下吳思瑤仍不滿回話,周萬來再怒斥說,「都幫你們處理了,還要講什麼?」一旁立委楊瓊瓔、黃國昌也連忙安撫周萬來。

韓國瑜後續繼續宣讀,也再次向院會說明,「院會採用舉手表決之前,進行清點人數的目的,是為了計算是否已經足訂達到法定人數,因此對於清點人數之後,連續的表決,我們不再進行清點,上一次院會已經跟各位報告過。」

不過,周萬來還在生氣,在等待舉手表決時向韓國瑜抱怨說,「你禮拜五已經報告過了,我會適時讓你清點人數,你還來跟我吵這個幹甚麼。」韓國瑜也安撫說,「沉住氣,辛苦了,不要被激怒了,我們這把年紀不要被激怒了。」不過講完才發現忘記關麥克風,連忙伸手關掉。

傅崐萁籲民進黨尊重多數與議事規則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李奇叡攝)

立院昨(24日)續審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民進黨透過各種暴力不正手段試圖動在野黨立委與企圖延宕議事程序,不讓國會改革法案順利通過,並批評民進黨過去8年不推動改革,把選舉時承諾置若罔聞,以詐騙手段取得政權,再用謊言欺騙人民,呼籲民進黨尊重多數所做決定、尊重程序正義。

傅崐萁表示,不只台灣2300萬人民,連國際也在關注中華民國台灣的國會改革相關法律是否能順利完成修正,520後賴清德總統上台,新政府應有新氣象,然而從上週五、這週二至今,立院仍充斥暴力攻擊與議事延宕,就是民進黨透過包含到立院送菊花、利用立院外圍群眾恫嚇在野黨、調動中南部黑道威脅立委等不正手段試圖讓國會改革無法順利通過。

傅崐萁要求,行政院包含警政署、內政部等對委員的安全負完全責任。他批評,上週五立院爆發大規模衝突,選擇舉手表決就是因為民進黨偷走表決卡,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也拒絕簽署朝野協商,且民進黨也表達要癱瘓議事,因此國民黨才必須守住主席台,讓院長韓國瑜順利主持會議。

傅崐萁批評,8年來民進黨有長時間推動國會改革,卻完全把選舉時代承諾置若罔聞,以詐騙手段取得政權、再用謠言欺騙人民。

傅崐萁強調,這次國會改革是經過委員會討論,從9點到下午430,逐條都在民進黨杯葛及提出散會動議情形下,創下立院議事紀錄,在1委員會1天中提出超過40次散會動議,也在朝野協商中順利協商完成,再到韓國瑜召集至少5次以上習傷,但柯建銘只有不斷謾罵攻擊,沒有實質討論。

傅崐萁續指,今天當家鬧事,不只違背賴清德總統再三呼籲的少數服從多數,雖然相信不是賴清德在背後叫唆柯建銘,但柯建銘用這種方式是全世界民主潮流裡最大恥辱。

傅崐萁最後質疑,過去在委員會中,民進黨用何種態度面對國會改革?8年8800億的前瞻計畫,2分鐘就送出朝野協商,院會暴力多數通過。他強調,國民黨完全按照議事規則完成程序,呼籲尊重多數所做決定、尊重程序正義,期盼今日國會改革五法順利三讀完成。

賴清德深夜發聲了

立法院25日繼續審查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立法院外集結數萬人抗議國會黑箱;賴清德總統深夜表示,感謝今天站出來的每一位朋友,感謝民進黨立委和黨團同仁的辛勞;強調「我們也都相信,國家權力必須分立且制衡,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基本權利需要受到保護,不能任意侵犯」。

他並強調,共同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接下來,我們繼續攜手一起、團結一心,在每一場挑戰中,繼續為民主發聲,努力不懈,一起守護台灣」。

賴清德深夜在臉書發文指出,今天,立法院續審國會職權修法,從白天到深夜,立法院外數以萬計的國人朋友,再次展現公民社會的力量。

他說,除了在立法院外守候的人潮,全國各地也有許多公民集結,站出來發聲。「我們都有同樣的信念: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

賴清德說,立法院審議法案時,應該讓不同的意見可以被充分討論,而非不斷透過多數票強行表決,沒收立法院對法案應有的討論。

他表示,公民理性發聲,青年展現力量,這就是台灣的民主價值。國會應該重視這些聲音,盡速恢復正常運作,讓國家能夠繼續向前進。

他說,「我們面對的威脅,從來都不是來自於內部,只有團結、團結、再團結,我們才能克服一切難關」。

他說,就在今天,美國、日本、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捷克及立陶宛等八國駐台機構,發布了聯合聲明,力挺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世界衛生大會」(WHA)。「世界肯定台灣,我們更有責任,讓台灣穩健向前,與世界同行」。

賴清德說,他要感謝今天站出來的每一位朋友,感謝民進黨立委和黨團同仁的辛勞,共同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