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財劃法等3法通過, 朱立倫籲賴清德以長治久安為念,卓榮泰:匯集更大民主力量改變

國民黨立委20日一早帶著鎖匠開鎖,上午9時09分左右攻破議場後方3側門進入,與占領主席台的民進黨立委爆發肢體衝突。(鄧博仁攝)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2月21日台灣訊)台灣立法院會昨天三讀通過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等修正法案,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呼籲總統賴清德以台灣長治久安為念,非以民進黨一己之私及個人權力做考量。

朱立倫今天在台南市出席國民黨建黨130週年黨慶台南市黨部慶祝活動、接受媒體聯訪指出,昨天對台灣民主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在多數民意支持下,協助堅持台灣民主。

朱立倫呼籲賴總統以台灣長治久安為念,而不是以民進黨一己之私及個人權力做考量,讓台灣民主向前進步,台灣是要數人頭,立法院是要用表決方式,而不是民進黨用暴力想要打破人頭方式,台灣民主才能向上提升。

朱立倫表示,台灣已是民主時代,難道要民進黨贏才是民主,民進黨做主才是民主,少數要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民進黨政府要用暴力打破人頭、動用側翼攻擊是沒用的,國民黨一定戰到底,為中華民國和台灣打拚。

議員示警:要防民進黨3大奧步

《地方財劃法》等3案在立法院通過三讀,桃園市議員凌濤表示,桃園升格後,財源分配顯然沒有跟上,法令通過後,桃園未來將增加259億元。不過凌濤也說,將防賴清德總統「清鳥宗」可能的3大奧步,包含行政院覆議又提大法官釋憲、大罷免、青鳥求職大會干擾縣市政府及民代。

凌濤表示,桃園作為成長中的城市,也是六都中唯一人口正成長,從2014年到現在,成長了30萬的人口,是六都第一,但桃園獲得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以及一般補助性稅款,每次都是吊車尾,升格後財源分配顯然沒有跟上。

凌濤又說,上任第一次的總質詢、到今年兩度針對25年來沒修正的《地方財劃法》發言,極力強調修正案對桃園的重要性。桃園明年的統籌分配款加一般補助款也只有440億;然而桃園從公托、社宅、校舍補強,乃至於鐵路地下化、道路瓶頸工程、美術館工程、雨水下水道,至少還需要1642.59億,讓桃園能脫胎換骨,成為直轄市的生活及城市發展規格。

凌濤說,未來桃園市將多增加259億元,我們會嚴審預算,讓每一筆錢都花得精準,讓每位市民生活更加舒適便捷,桃園發展更為快速。

不過凌濤也說,雖三大法案過關,贏了一場大戰役,但戰爭還沒有結束,民進黨未來還將奧步百出,「清德宗」會不會持續結合青鳥,轉變為「清鳥宗」,值得關注。要擔心的3大奧步包含行政院可能又覆議,其後賴清德若堅持大法官釋憲,就是玩老招,企圖阻礙民意,以及民進黨續推大罷免轉移外交內政頻頻失利的焦點。最後則是透過青鳥「求職大會」干擾各縣市政府及民意代表施政及檢驗,阻礙各地發展。

凌濤說,民主就是民意做主。接下來路途還艱辛,立法院還要繼續對抗民主獨裁,及民進黨任何試圖採取「民主戒嚴」的舉措。雖樂觀但也謹慎,通過民進黨近期的奧步,我們深知賴清德不會服輸的,但民意將不准許他恣意妄為,只要對人民有利的事,國民黨也絕對與多數民意一起戰到底!

立委洪孟楷則是批評,20日依照議事規則及民主的表決程序,通過了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的三讀。身為曾經是立法委員的賴清德,卻不意外僅站在民進黨主席的身份上發言,全國國人的民意難道沒有看見?當民進黨的委員可以破壞窗戶、霸佔主席台、甚至為了不開會而攻擊立法院長韓國瑜的時候,這就是賴自豪的民主?

「民主,真的永遠都不是民進黨做主!」洪孟楷接著痛批,當議場被霸佔、當院長步入議場遭受到十多位民進黨的委員暴力杯葛,甚至立院史上首例委員出手推倒院長、攻擊院長。難道才是賴清德口中的重視民意?

洪孟楷表示,修法的過程就不斷地看到民進黨透過側翼造謠,選罷法只通過連署嚴謹的版本,這是避免抄名冊連署跟死人連署。財務收支劃分法更是過去賴清德擔任院長、市長時都說要修,現在通過最終版本是中央提撥3000億元給地方22縣市依公式做平均合理分配。

洪孟楷說明,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是超過3兆元新台幣,3000億等於10分之一,9成都還是保留在中央的手中。手握9成預算,卻造謠成國防、教育、長照、社福、都不能做,到底是無能還是貪官污吏太多不夠你們分?

胡孟楷喊話,透過民主程序,能夠用票票等值的方式決定,這才是真民主。身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團結台灣才是賴清德應該做的,在內部裡面找敵人,這只會讓台灣社會更加撕裂。

而針對賴清德總統表示,立法院強行通過的三項法案,未經充分討論,剝奪人民監督的權力,更是侵害司法獨立,甚至衝擊攸關每位國民,國家整體資源分配的公平正義。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則痛批賴清德失言、失職,又失格,賴清德的發文,根本就是對台灣民主發出戰書。

李彥秀痛批,賴清德的談話,真的是失言、失職,又失格,民主沒有誰大誰小的問題,民主就是用憲政程序解決政治的分歧,民主就是用數人頭解決社會的爭議,難道民主真的就是民進黨作主?只有民進黨51席立委才叫做民意?難道我們的民主不但是要多數尊重少數、還要多數服從少數?難道只有賴清德當總統,國會成為賴清德的橡皮圖章才叫做民主?賴清德作為國家領導人,對於民意的漠視,對於民主的無知,對於憲政的獨裁,讓人瞠目結舌。

李彥秀接著說,民進黨就是民主最惡質的示範,國會依據職權修改法案就是民主機制,國會就是合議制,難道民進黨要重回暴力路線,賴清德要化身為「暴力賴皮」嗎?難道在賴清德眼中,只有打破立法院窗戶,用三秒膠破壞鑰匙孔,綠委剪開柵欄,慫恿人民推倒警方護欄,才是民主嗎?

李彥秀反指,把暴力當民主,把破壞當民意,把恐嚇當民權,把杯葛當討論,請民進黨看看自己過去在國會多數時,又是如何通過法案、如何通過預算,當時怎不見賴清德出來說話,民進黨的墮落,賴清德的無能才是對民主最大的羞辱。

李彥秀直言,賴清德的發文,根本就是對台灣民主發出戰書,根本就是謊話連篇,賴清德說「從未反對修財劃法,」但是行政院卻說「現行版本就是最好的版本,」根本就是欺騙人民,根本就是玩弄輿論。賴清德急了,賴清德忘記自己總統的角色與身份,賴清德忘記當家不鬧事的教訓,為了轉移外交失利、內政失序、大失民心的輿論焦點,不斷製造朝野的對立,不斷挑起社會的衝突,付出高昂的政治與社會成本,只是為了獲取政黨與個人利益,用心惡毒。

李彥秀也提醒民進黨,民主的問題,請用民主的方式解決,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都不敢採用「拒絕副署」、「拒絕公布」的獨裁奧步,民進黨如果對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有意見,就應該依循國會改革法案時的民主程序,提出覆議、聲請釋憲,甚至提出公投,用「拒絕副署」、「拒絕公布」違反憲政主義精神的作法,擴大朝野衝突、擴大憲政爭議,擴大社會對立,最終將自食惡果。

立委許宇甄直言,賴清德離戒嚴的距離只剩一步之遙,在野黨若不積極修法,將難以制衡這頭野心勃勃的反民主巨獸,台灣民主將岌岌可危。她認為,賴想要利用罷免制度漏洞奪回立法院主導權,以完成2025年重回全面執政的野心。

卓榮泰:匯集更大民主力量改變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在花蓮致詞指出,曾私下努力溝通,雖遺憾,但不氣餒,會匯集更大民主力量,改變因民主造成的缺失。

台鐵北迴線小清水溪橋西正線因0403強震及颱風後沖毀,今天完工恢復雙線通車。卓榮泰視察時致詞提到,0403地震後,中央匡列新台幣285億元重建經費,災後1個月到位,面對災害來臨,中央政府都會用心、積極、快速且有效地協助地方解決問題。

卓榮泰說,過去5個月他也履行承諾,每個月到花蓮1次,明年也想來,但中央政府的體質經過昨天立法院表決後已經改變,五院體制失衡、中央地方斷層,人民罷免的權利也斷線,未來該如何與地方合作,必須好好檢討跟盤整。

卓榮泰說,按照昨天立院通過內容,未來颱風、地震等天災來臨,國庫變成空虛、行政院沒有任何能力,地方政府要自己勇敢地去面對,正在重建的建設勢必停擺,遇到跨縣市、跨年度的問題,又該如何因應。

他提到,在昨天以前,行政院曾努力私下溝通,一度出現一點點希望的曙光,無奈最後還是敗在某些個人權力追逐的想法上,雖然遺憾,但不氣餒,會匯集更大的民主力量,來改變因民主所造成的缺失。

卓榮泰說,有些人很喜悅、有些人很氣餒,但絕不因此失去對人民的承諾跟目標,希望大家冷靜、理智思考昨天的結果,對國家發展的影響,有沒有能力補救,思考應該要贏得下一場的戰役,還是贏回整個民主的勝利。

卓榮泰指出,民主政治發展過程,只有用下一次的民主來解決今天的問題,在憲政體制上被破壞,只有從憲政秩序中恢復憲政體制的運作。

卓榮泰說,他希望五院不要失衡、中央及地方能繼續合作、公民權利能得到完全的保障,在極端困難狀況,思索出中華民國政府未來模式該怎麼走下去。

卓榮泰承諾,明天開始會持續努力導回正軌,讓國家持續向前走,希望國人能夠共同來理解體會、檢討面對,他會負起帶領團隊繼續往前走的責任。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台灣選罷、憲訴、財劃法朝野衝突中三讀通過, 綠委強占議場 民團場外鼓譟

國民黨立委20日一早帶著鎖匠開鎖,上午9時09分左右攻破議場後方3側門進入,與占領主席台的民進黨立委爆發肢體衝突。(鄧博仁攝)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2月21日台灣訊)台灣立法院20日院會,民進黨前一晚破窗闖入議場,相隔12小時後,國民黨絕地反攻搶回主席台,藍綠立委皆掛彩,最終《選罷法》、《憲法訴訟法》成功三讀通過,《財劃法》也趕在散會前完成三讀。在野陣營團結合作稱人民勝利,綠營則士氣低迷,怒批藍白「毀憲亂政」。賴清德今天表示,立法院昨天強行通過3項法案,沒收民主國家權力分立的原則,更是悖離民主國家人民作主的真諦。但他強調,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未來希望一起匯聚更大的力量,守護民主台灣。對於釀成朝野衝突的三項爭議性法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星期三強調,國民黨黨團所做的,都是基於國際各國的標準,民主政治的要求,同時有絕大多數民意支持作為後盾。為反對藍白修正選罷法等3法案,台灣公民陣線等公民團體20日上午號召群眾聚集在立法院旁的濟南路1段,主辦方在晚間9時許宣布現場有2萬餘人,活動在凌晨12時結束。

綠委夜襲破窗鎖門 搶占主席台

民進黨19日晚間9時許砸破窗戶,闖入議場,將內部8扇門用會議椅、鐵鍊及童軍繩堵死,國民黨被殺得措手不及,當機立斷要自家人「回家睡飽,早上7時再戰」。

藍委昨上午6時許陸續集結,等議場大門一打開就衝入簽到,此時議場入口皆被民進黨封死,連供媒體採訪的旁聽席也上了大鎖。

國民黨拿出油壓剪、開鎖器,甚至找來鎖匠,國民黨團書記長林思銘透露,發現入口都被封死後,立刻召開黨團大會,會中幹部一句「這一仗如果輸了,全國民眾會怎麼看國民黨」,激起眾藍委戰鬥力,全黨決議就算要衝3、4波,也要把門撞開。

藍委三路攻入議場 有多人掛彩

國民黨擬定三波戰略,沒想到意外發現議場左側門有破口,藍委隨即集結破門,場內綠委見狀驚慌回防;藍委三路齊攻,昨上午9時許由張智倫率先突破,闖進議場。

攻防過程中多人掛彩,綠委林楚茵、陳培瑜都送醫,所幸無礙,藍委賴士葆也跌傷,醫師背景的綠委王正旭幫他包紮,堪稱難得的溫馨畫面;另外,藍委陳玉珍一人對抗眾女綠委,甚至一掌把黃捷撥離主席台,但陳玉珍也因此受傷。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提出立場相似「再修正動議」及「延會動議」,立法院長韓國瑜被護送上主席台,卻被綠委邱議瑩潑水攻擊,一旁藍委立刻上前護駕,才得以順利開會,一直到今天凌晨0時才散會。

罷免連署加嚴 應附身分證影本

民進黨再次使出5月國會改革法案時的招數,修法條文逐條皆登記發言、重付表決,每案至少都要表決8次,耗時30分鐘。

最終在藍白合作下,《選罷法》、《憲法訴訟法》皆三讀通過。其中《選罷法》通過國民黨提出的連署加嚴版本,明定公職人員罷免案提議人、連署人,填具時應附本人之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另增訂提議人之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記載資料不明或影印不清晰,致不能辨認提議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地址或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者。將予以從名冊刪除。

大法官違憲宣告 不得低於9人

《憲法訴訟法》部分,國民黨則支持民眾黨團版本,大法官未達15人時,總統應於2個月內補足提名。另外,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9人。由於現有大法官僅剩8人,倘此次大法官提名未有超過2人通過,憲法法庭將暫時停擺。

原先預計在昨日通過的《財劃法》,則因提案版本眾多,民進黨案案要表決、發言,導致無法三讀,不過其中最關鍵的第8條、第16條之1,攸關中央地方的財政垂直分配,以及各地方的水平分配,均以國民黨團再修正動議版本二讀。

財政分配比例 中央65%地方35%

垂直分配部分,修法後中央每年須多分給地方約3293億元,而中央地方財政劃分比例,也從現行中央75%、地方25%,調為中央65%、地方35%。

至於各縣市水平分配,國民黨原版本納入首都台北市分配款加3%,引發中南部縣市反彈,因此國民黨再修正動議版本將此條件移除,並納入土地面積、人口指標等項目。

面對三法審查大勝利,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國民黨不一樣了,承載了多數人民的期待,25年沒修正過的《財劃法》,國民黨成功修正,且是在經過公聽會、審查會等10次審議,完全符合議事規則。至於《憲訴法》,就是要讓賴清德總統看清,應該任命全民大法官,而非賴友友大法官。《選罷法》則是反惡罷,讓整個國家社會安定回歸憲法,與民有約的4年任期。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表示,《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三大爭議修正案將對社會福利、財政與憲法訴訟制度帶來毀滅性影響,導致政府無法有效執政,以後任何亂政行為都能順利過關,未來3年恐處於高度不安狀態,造成台灣民主重大危機。

另外,內政部針對《選罷法》修法強調,恐造成有心人士藉罷免名義非法蒐集民眾個資,以及限制人民行使罷免權。司法院針對《憲訴法》則回應說,將造成憲政機關運作上的困難,深表遺憾。

綠委強占議場 民團場外鼓譟

民團20日號召青鳥聚集在立法院外濟南路上抗議,主辦單位聲稱現場突破千人,北市警局出動400多名警力維安,國民黨團上午10點多攻入議場後,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率多名綠委轉往立院側門,向青鳥示意揮手,鼓動青鳥衝入立院,最終遭警力擋下。

青鳥在立院外集會陳抗,民眾試圖拉扯圍欄遭警方制止,支持者一湧而上與警對峙。(陳鴻偉攝)

卓榮泰感佩青鳥 藍斥縱容暴力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閣揆卓榮泰強調,對於願意上街捍衛民主程序及國家前途的民眾表示感佩;李重申,卓榮泰一直希望行政、立法兩院互動要良好,就任後已多次向立法院長韓國瑜提到福國利民法案要先行,沒有共識要從長計議,盼韓國瑜能出面暫時擱置政治性高且有爭議、無共識的法案。

國民黨痛批,綠委不顧民主秩序,破壞立法院公務,以暴力手段強占立法院議場,已是民主運作最壞示範,但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及組織部竟帶頭動員黨公職包圍立法院,行政院長卓榮泰更發聲明「敬佩」暴力行為,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還要繼續躲在總統府,看著民進黨子弟兵傷害台灣民主?請賴總統向社會鄭重道歉。

藍委李彥秀也怒嗆,行政院長公開鼓勵綠委與民眾「破壞警方拒馬圍欄,煽動群眾鬧事」的非法行為,公開鼓勵挑戰公權力,不僅失言,更是嚴重失格。

昨日上午11時許,有抗議者試圖拉扯、攀爬鐵馬圍欄,藉此進入立法院,過程中男子受傷倒地,救護車到場時,有民眾藉機鼓噪,紛紛上前扯斷連結的鐵絲,場面開始混亂,在場青鳥大喊:「退回惡法!」、「停止開會!」並與維安警力發生數波拉扯衝突。

期間綠營立委沈伯洋走出立院,並向群眾喊話、煽動,強調藍營要硬幹通過,他們現在要「衝過去」、要阻止開會,需要大家的力量,引發支持者歡呼聲援。

下午4時10分許,又有1名女子在中山南路立法院大門外拉扯圍欄,遭警方發現制止後跌坐在地,女子起身指責警察「掰我的手指」,不少支持者上前聲援,再度與警方對峙理論。

眾人此時又大喊各種口號,混亂持續約20分鐘,一度造成中山南路外側車道封閉,維安警力這時大舉集結,最後群眾才逐漸離去。

青鳥團體20日在濟南路集結抗議,藍委陳玉珍卻揪出,其中大力號召青鳥的「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今年拿了促轉基金補助34萬以及多項文化部補助,質疑政府補助他們,他們卻用公帑號召罷免國民黨立委。除促轉基金外,該協會也多次向文化部申請補助,甚至辦活動參加的公民都有出席費500元,等於變相拿政府的錢發給支持者,然後又在社群上號召青鳥。陳玉珍強調,她正在清查還有哪些罷免團體長期受政府「滋養」。

韓國瑜深夜發聲了:我沒受傷

韓國瑜今日凌晨1點13分在臉書發文,「Let’s call it a day! 到家晚餐。大家辛苦了!今天是冬至,大家平安喜樂」,而照片可見韓國瑜的臉上顯露疲態,晚餐則是涼麵和貢丸味噌湯。

韓國瑜也留言補充說,「接到很多擔心的詢問關心,沒有受傷大家別擔心,要謝謝國民黨立委好朋友們的保護,大家辛苦了」、「冬至平安」。

包括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許宇甄、牛煦庭、黃建賓也都留言,「國瑜院長辛苦了」。韓國瑜也都回應「你也辛苦了」。

傅崐萁:陽光照進國會 感謝韓國瑜不畏強權

立法院會20日三讀修正通過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部分條文,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民進黨立委摸黑潛入議場,但國民黨團結,讓陽光能照進國會,感謝立法院長韓國瑜不畏強權主持議事。

立法院會20日在衝突中以舉手表決三讀修正通過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待深夜11時40分,財劃法三讀修正後,傅崐萁便偕黨團成員在議場外舉行記者會。

傅崐萁表示,民國113年12月20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國會通過3個非常重大的法案,關乎國家未來發展非常深遠,第一是財劃法,過去25年台灣的地方自治一直不能落實憲法要求,過去4年來,中央超徵新台幣1兆8000多億元,中央有這麼多錢但一直沒釋放給地方,導致地方政府一直得看中央臉色。

傅崐萁指出,財劃法修正後,中央政府釋出新台幣3000多億元給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有充足財源並完成建設,未來中央政府不會「集權」又「集錢」,這是歡欣鼓舞的時刻,所有民眾未來都能獲得地方政府第一線支援。

談及選罷法,傅崐萁表示,基隆市長謝國樑為市民守護市產,在法院4連勝下,民進黨依然對謝國樑發動罷免,雖然罷免沒成功,卻造成基隆市政整整延宕1年。他強調,不能因為總統賴清德要推動惡罷,讓國會也面臨1年空轉。

傅崐萁指出,國會要安定,選罷法修正案通過,過去以手抄本、過世人口登記連署的作為將終止,未來罷免連署將比照總統、副總統連署需附身分證正反影本,選罷法三讀後將降低惡罷風氣,並避免輕易煽動民眾。

傅崐萁表示,韓國總統尹錫悅提出戒嚴失敗遭彈劾,而台灣也面臨賴總統帶領民進黨對國會在野黨下重手。民進黨立委趁夜摸黑潛入國會竊占、意圖使國會空轉,但團結的國民黨排除宵小,讓國會能照進陽光,議事順利進行。

至於憲訴法,傅崐萁指出,民進黨過去濫權運用憲法法庭,架空國會通過的法案,但這陰謀正式被粉碎,未來大法官必須符合民意,憲法法庭不再是「賴言堂」。

傅崐萁表示,民進黨立委對韓國瑜暴力相向,甚至一度想把韓國瑜禁錮在院長室,黨團感謝韓國瑜不畏強權和暴力,團結的國民黨一定會承載所有民意,未來將查緝執政者不法,使國會重現陽光。

卓榮泰:依憲法保障提出救濟

立法院會昨天在朝野激烈攻防後,三讀通過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等法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凌晨表示,相關法案窒礙難行,且甚至沒有經過民主審議程序充分討論,將依照憲法所賦予的救濟權力,捍衛憲政秩序。

至於行政院是否透過覆議、釋憲,或是民進黨立委等人建議的不要「副署」方式因應,政院人士僅強調會整體評估,窮盡一切努力。

立法院會20日三讀「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等法案。卓榮泰21日凌晨1時左右透過媒體群組表示,上述法案有窒礙難行之處,甚且沒有經過民主審議程序充分討論,行政院感到沉痛與遺憾。

卓榮泰指出,為維護人民憲法權利、五院憲政體制,以及中央財政能力,行政院將在收到法案後,依照憲法所賦予的救濟權力捍衛憲政秩序。

卓榮泰強調,罷免展現直接民權,選罷法修法卻增添繁複程序,加難民眾罷免權利的行使,還扭曲了選民與本屆公職人員在選舉時所立下的委託關係,顯然違背憲法民主審議原則,對於選務機關未來在執行罷免的選務工作上,亦有窒礙難行之處。

針對憲訴法修法,卓榮泰指出,憲法法庭是在憲政機關違法濫權時,唯一有權終局解決憲法爭議的憲政機關。根據司法院統計,在憲法訴訟法新制自2022年施行至去年底為止,民眾聲請案件已超過總案件的99.1%,等同絕大多數時間,憲法法庭都在為民眾服務,是國人權利受侵害時,尋求終局救濟程序的最後一道防線。

他強調,此次憲訴法修法勢必增高憲法法庭的運作難度,使得求助的民眾權利無法獲得充分救濟,並已侵犯司法院的權限,破壞五院體制的憲政運作。

財劃法部分,卓榮泰指出,立法院在未與行政機關充分溝通下,除了法定義務支出之外,中央可運用的財源被大幅削減,導致許多政策無法完整執行,尤其許多跨年度的連續性預算無法繼續進行,影響至鉅,如果因本法施行而無法完成施政規劃時,權責也將難以釐清。

他還說,在財政與事權沒有同步移轉到地方的情況下,修法也將造成憲法上垂直權力分立的事權分配難以界定,況且各縣市水平分配更形成「富者更富」的不公平狀況,顯有窒礙難行之處。

卓榮泰強調,台灣是自由民主的憲政國家,法案修正應在憲政架構下,經過充分溝通與討論進行審議,遺憾昨天立法院三讀相關法案;但行政院會盡一切努力與人民一起,依照憲法所賦予的權力,守護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

此外,行政院今年曾透過覆議、釋憲等憲法權力,反制立法院會通過的國會職權修法,此次則有民進黨立委林俊憲等人建議行政院應透過不要「副署」因應,究竟行政院會選擇何種途徑,政院人士表示,政院將窮盡努力評估整體憲法上賦予的權力。

賴清德:立院強行通過3法 民主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 李明璇「細思極恐」:綠想要做的賭注?

賴清德說,立法院是國家最高民意機關,象徵台灣的自由民主。但昨天強行通過的3項法案,未經充分討論、無視民意,不僅剝奪人民監督的權力,更是侵害司法獨立,甚至衝擊攸關每位國民,國家整體資源分配的公平正義。這是沒收民主國家權力分立的原則,更是悖離民主國家人民作主的真諦。

對此,國民黨「最美發言人」李明璇看完該文後驚呼,「尤其這段看了幾次越想越不對勁」。

賴清德指出,立法院昨天在衝突中強行通過的選罷法修法,剝奪人民監督國會的權利,憲訴法和財劃法這兩項法案,是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但都未經過實質朝野協商的正當程序就強行闖關。

他表示,世界民主國家的憲法訴訟制度,都是為了捍衛人民權利的最後救濟,守護國家法治最後一道防線而生;台灣憲法法庭所受理的案件,就有99.1%來自人民聲請。

他說,昨天強行通過的憲訴法,以立法凌駕司法,用不合理的門檻,實質架空憲法法庭的運作,侵害司法獨立,更封殺人民最後保障和救濟的一絲生機。

此外,賴清德指出,財劃法不是數字和公式的算計,是真真切切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計。事實上,民進黨執政後,中央不分顏色,透過統籌稅款及補助款等財源挹注地方,自民國103年度的新台幣5486億,大幅成長到114年度達1兆151億元,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也明顯好轉,112年度的收支賸餘達到648億元。

他說,從未反對修財劃法,只要求中央、地方一起參與,讓討論更多元、讓政策更完善。但立法院修正通過的財劃法,中央政府會減少數千億收入,那未來育兒津貼誰來發,私立大學學費補助誰來補,跨縣市的治水誰來做,跨縣市的捷運誰來蓋。

他表示,如果上述這些都還要中央來做,必然嚴重排擠國防預算。國軍的作業維持將無以為繼,國防的整體戰力將深受打擊,危害的是國家的安全,危害的是2300萬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危。

賴清德說,這幾天,在寒風當中,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站了出來,這些年輕人手中的燈,是台灣的民主火炬;他們挺身而出,不是為了求職,而是為了捍衛屬於人民的權利。人民有權力監督不分政黨的每一個人,人民更不應該被訕笑,不該被譏諷對待。

賴清德強調,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已經宣布,將針對這3項法案窮盡一切的救濟手段;行政院也表示,會依照憲法所賦予的權力,守護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

賴清德表示,執政團隊會團結一心,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憲政制度。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未來希望一起匯聚更大的力量,守護民主台灣。

針對賴清德的發文最後一段,李明璇更認為「看了幾次越想越不對勁」,對於通過的法案,民進黨現在只要發動「行政院長不要副署」,法案就不生效,僵持在那裡,接下來就只能倒閣一途,然後倒閣,就可以解散國會;因此她質疑,「這正是民進黨現在想要做的賭注吧!賭一次民進黨重新拿回國會多數的機會」。

然而,針對有委員提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應不副署」一事,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20日回應,這不是立法院權限,相信總統府和行政院會做出因應之道,如果直接跳到這種極端的臆測,都言之過早,可能會背離事實,還是先研究好法案,把相關傷害降到最低,後續補救措施,各個憲政機關都會全面因應。

民進黨批藍白毀憲亂政3法

立法院會20日三讀修正通過憲法訴訟法、選舉罷免法與財劃法部分條文。民進黨今天表示,對造成此結果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表達最嚴厲譴責;民進黨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救濟手段,不讓藍白「毀憲亂政3法」對台灣民主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民進黨今天凌晨發布新聞稿表示,首先,在上個會期製造嚴重紛擾的國會擴權法案,才剛剛被憲法法庭判決違憲,突顯當初國、眾兩黨充滿錯誤的行為。然而,藍白兩黨在傅崐萁從香港返台後再度故技重施,20日強行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與「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惡。

民進黨指出,這些法案不僅剝奪人民的基本權利,更癱瘓憲法法庭的監督功能,並且掏空中央政府財政,以國、眾兩黨政治利益的圖謀,讓民進黨無法順利有效執政。

民進黨表示,這一切結果,都是從16日國民黨用暴力行為,將民進黨立委惡意阻擋在委員會之外,讓應該進入開會的民進黨立委無法進入開會開始。不但暴力剝奪民進黨立委職權,並且嚴重違反議事程序,未經任何討論,1分鐘將「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案送出委員會,在立法院搞國會戒嚴。

民進黨聲明,藍白兩黨一意孤行,完全不顧社會民意沸騰,聯手違反民主程序、踐踏立法精神,強行通過3項極具爭議性法案。這種目無法紀的態度,讓台灣民主蒙上陰影。

民進黨說,其次,對於藍白兩黨立委在議事攻防中使用暴力行為,同樣要提出最嚴厲譴責。藍白在議場再次出現推拉衝撞、粗暴對待民進黨立委的情景,這種公然以暴力限制立委人身自由的行為,不僅羞辱國會尊嚴,更對民主價值造成嚴重傷害。這種粗暴無恥的行徑,徹底暴露藍白政黨對民主核心價值的漠視。

民進黨呼籲,在此關鍵時刻,全體公民應站出來共同譴責藍白兩黨,拒絕藍白聯手的毀憲亂政行徑。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不能坐視被毀滅殆盡,相信理性而堅定的公民力量,終將成為捍衛台灣民主的最大支柱。

民進黨指出,作為守護台灣民主的政黨,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救濟手段,不讓藍白「毀憲亂政3法」對台灣民主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民進黨必定會與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的人民,共同守護珍貴的民主成果,用行動捍衛民主,守護台灣的民主法治。

立法院會20日處理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修正草案等案,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委再爆發肢體衝突。(郭吉銓攝)

中國時報:複製太陽花 綠營玩過頭

民進黨完全執政8年,過慣當老大的快樂時光,可惜本屆國會席次優勢不再,弱勢政府理應調整心態,改以對話代替對抗,但執政黨卻選擇與在野陣營硬鬥到底,號召青鳥上街營造「太陽花2.0」氣氛;試想,若真的癱瘓國會,豈不正好擋了總預算,到時著急的會是誰?

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民進黨仍在野,人數比不過執政黨,利用衝撞、癱瘓議事、暗助學生衝進立院,雖然於法無據,某種程度上至少能得到社會同情,尤其當年喊出反對《服貿協議》,完全對準綠營支持者仇中口味,造就一場歷史性的政治運動。

然而,10年過去了,時空背景迥異,昨日的太陽花明星,很多都已進入體制內,甚至因為醜聞而淡出政壇,今日手握執政大權的民進黨想重現「太陽花2.0」,得要面臨更多理性選民的檢驗,「抗中保台」、「亡國感」不再是萬用牌。

觀察這會期藍白力推的法案,提高連署門檻避免惡意罷免、避免少數大法官左右釋憲結果、平衡中央地方收入等,哪項不正當?反觀青鳥宣講會場,追星族自曝上街抗議的理由竟是「反對大陸黃牛來台搶演唱會門票」,實在不知所云。

昨天立法院前,青鳥一度想衝進立法院,綠委看似安撫、化解群眾情緒,但藏在心中沒說出口的恐怕是,萬一立法院真的被占領,好不容易付委的明年度總預算審查全停擺,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念茲在茲的民生法案不就成了一場笑話?

台語俗諺「作戲空、看戲憨」,瘋子台上演戲,傻子台下看戲,這種師出無名的政治戲碼,看看就好,千萬別入戲太深;至於那些想趁機湊上台軋一腳、爭取黨關愛眼神的,只能感嘆生不逢時了。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评论

台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三讀通過 監察院:違反權力分立

立法院院會28日續審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傍晚時完成二讀程序,國民黨團拉起「讓陽光照進國會」大布條,立委人手一支太陽造型氣球表達訴求。(黃世麒攝)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被質詢人若有藐視國會行為,可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此外,邀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除要常態化進行,對於立委進行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爆料,行政院長卓榮泰稍早打給韓國瑜,轉達希望可以暫緩三讀程序。對此,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表示,卓昨晚確實有與韓聯繫,希望韓院長聽取民眾的聲音,讓有爭議的法案能夠在立法院持續進行理性討論。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監察院指出,立法院推動國會改革並強化國會自律規範,盼能成為國人期待之權責相符的國會,由於事涉立法院職權,各界本應尊重,但表決通過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未能繫諸於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劃定並允許之框架,程序也未臻完備,已涉違反權力分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8日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共69條修法,歷經4次院會,場場戰至午夜終於28日。下午5時,韓國瑜敲槌正式三讀。根據三讀條文,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進行,且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藐視國會罪部分,明定官員對質詢之答覆,不得超過質詢範圍之外,並不得反質詢,倘有藐視國會行為最高將罰20萬;另還有人事同意權、聽證調查權等也都已三讀。國民黨立委手舉小太陽氣球高喊「讓陽光照進國會」。

回顧4場焦土戰院會,民進黨每案皆採拖延戰術,不斷提重付表決、要求清點人數、輪流發言等方式,能拖就拖。然國民黨決心戰到底,4場院會皆徹夜排隊,就怕主席台被民進黨佔領癱瘓議會。國民黨也抓大放小,部分條文選擇撤案,採用民進黨提案。因此在投票時也經常出現三黨皆舉手支持的畫面。

今下午4時許,正式開始三讀流程,由議事人員宣讀所有三讀條文後,韓國瑜詢問三讀是否有異議,因此韓國瑜宣布全案付表決,最終以舉手表決,首次表決贊成者57人,後民進黨要求重付表決,最終表決贊成58人,全案通過。韓國瑜也於下午5時正式敲槌三讀。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最終69條再修正動議,國眾版通過33條,民進黨含國眾版撤案以及不予增訂版本,共有31條按照民進黨團再修正動議通過,5條按照三黨團再修正動議通過。

根據三讀內容,總統國情報告部分,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邀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總統於每年二月一日前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三月一日前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新任總統於就職兩週內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一個月內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且立法委員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口頭或書面問題。立法委員進行前項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其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

藐視國會部分,明定官員對質詢之答覆,不得超過質詢範圍之外,並不得反質詢,也不得拒絕答覆、拒絕提供資料、隱匿資訊、虛偽答覆或有其他藐視國會之行為。違反者經院會決議,可處2萬元至20萬元罰鍰,而違反上述規定者均可移送彈劾或懲戒。

人事同意權部分,明定改採記名投票表決;另被提名人的學歷、最高學歷學位論文、經歷、財產、稅務、刑案紀錄表及其他審查所需的相關資料,應由提名機關於提名後7日內送交立法院參考。被提名人應於提出書面答覆及相關資料之同時,提出結文,並應於結文內記載已據實答覆,絕無隱匿資料或提供虛偽資料;違者委員會應不予審查並報告院會,經院會決議,得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聽證權部分,聽證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出席表達意見與證言,應邀出席人員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出席;虛偽陳述者,得經立法院會決議,處最高新台幣20萬元罰鍰。

調查權部分,政府機關或公務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於立法院調閱文件、資料及檔案時拒絕、拖延或隱匿不提供者,得經立法院院會之決議,將其移送監察院依法提出糾正、糾舉或彈劾。法人、人民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於立法院調閱文件、資料及檔案時拒絕、拖延或隱匿不提供者,得經立法院院會之決議,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至改正為止。

監察院:違反權力分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今下午正式三讀。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監察院指出,立法院推動國會改革並強化國會自律規範,盼能成為國人期待之權責相符的國會,由於事涉立法院職權,各界本應尊重,但表決通過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未能繫諸於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劃定並允許之框架,程序也未臻完備,已涉違反權力分立。

監察院聲明點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三點問題,第一、憲法第95條、第96條規定之調查及調閱權等監察職權,仍專屬監察院行使。我國屬五權憲政體制,顯有別於國外三權分立,未來我國是否朝三權分立發展,監察院都予以尊重,但未修憲前,各院均仍應尊重五權憲政的體制。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今下午正式三讀。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指稱部分條文已涉違反權力分立,呼籲尊重五權憲政體制。(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修正草案」今下午正式三讀。對此,監察院立即發表聲明,指稱部分條文已涉違反權力分立,呼籲尊重五權憲政體制。(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補充,立法院調查權與國外三權分立之國會調查權,顯然不同,監察院雖已非民意機關,但彈劾、糾舉、糾正及依《憲法》第95條、第96條規定之調查及調閱權等監察職權,仍專屬監察院行使,司法院(下同)釋字第325號等解釋意旨,足資參照。

第二、立法院調查權是為取得行使職權所需相關資訊之輔助性權力,本應受有限制,與監察調查權及司法偵查權之行使有別,不應重疊,更不應互相影響或妨害。監察院指出,立法院調查權依釋字第585號解釋意旨,是為取得行使職權所需相關資訊之輔助性權力,本應受有限制,且非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之訴追,與監察調查權及司法偵查權之行使有別,不應重疊。

監察院表示,立法、司法和監察調查權之行使過程,不應互相影響或妨害,及造成行政機關和公務員無所適從之情事,而影響五權憲法體制之運作,經審視表決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已影響監察核心職能,涉違反權力分立,監察院無法接受,各界也應審慎嚴肅以對。

第三、監察院調查中案件,非屬立法院調閱卷證之對象。監察院指出,依釋字第729號等解釋意旨,為保障檢察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對於偵查中之案件,立法院不得向其調閱相關卷證。同理證之,法院審判中案件及監察院調查中案件,自非屬立法院調閱卷證之對象。

監察院表示,第6屆監監委就任迄今,已收受人民陳情書狀超過5萬6000餘件,提出900多案的調查報告,提案糾彈近150人,在在凸顯監察權既往在監察院有效行使的價值與重要性。

監察院說,雖然我國憲法迭經增修,憲法所設計之權力分立、平等相維之原則仍始終維持不變,五院同為憲政機關應依循憲政慣例,相互尊重,任何憲政機關職權行使尤應繫諸於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劃定並允許之框架,始為國人期待的民主法治國家之正軌。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评论

新華社署名文章指賴清德徹底暴露台獨真面目,賴清德感謝拜登願以武力保護盟友

賴清德今天感謝美國總統拜登、美國政府國會和世界各國,對台海和平穩定堅定的支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6日訊)新華社發表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的署名文章,內容指賴清德一意孤行,橫衝直撞,終將玩火自焚。中國在台灣附近舉行了為期兩天的軍事演習後,台灣總統賴清德周日再次向中國大陸表達善意並提出合作。賴清德還表示他期待增進相互理解與和解。

劉相平指出,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日前發表一個台獨自白性質的講話,拋出激進冒險的台獨主張,大肆宣揚所謂主權獨立、兩岸互不隸屬、台灣住民自決等分裂謬論,徹底暴露台獨真面目。

劉相平又說當前台灣主流民意是希望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但賴清德公然宣布走台獨不歸路,導致台灣兵兇戰危。劉相平指台灣同胞一定會認清賴清德的醜惡面目,其倒行逆施必遭台灣同胞抵制及唾棄,如果賴清德及台獨分裂勢力鋌而走險,膽敢製造台獨重大事變,妄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人民、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並徹底予以粉碎。

路透社​今天報道稱,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並於周四和周五舉行軍事演習,稱這是對賴清德周一發表就職演說的“懲罰”,北京指責賴清德又一次推動台灣正式獨立。

中國一再指責賴清德是“分裂分子”。賴清德拒絕北京的主權主張,並表示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他曾多次提議談判,但遭到拒絕。

賴清德感謝拜登願以武力保護盟友

賴清德上午到台南市南區南都里活動中心投票前短暫發表談話並接受媒體聯訪,他說,今天回到台南善盡黨員責任、投下寶貴一票,希望全國黨員今天也要踴躍投票,選出優秀人才,為國家承擔責任。

媒體詢問如何看待近日中國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環台演習局勢,賴清德表示,感謝美國總統拜登、美國政府及國會還有世界各國對台海和平穩定堅定的支持,他在520就職演說當中提到,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繁榮必要元素,任何國家在台海生波,影響區域穩定都不會被國際社會所接受。

賴清德說,呼籲中國與台灣共同承擔起區域穩定重責大任,期待與中國透過交流合作增進彼此了解、理解、諒解、和解,創造互利互惠,邁向和平共榮立場。

媒體詢問對台灣藝人被迫表態一事,賴清德表示,台灣文化工作者到中國被迫政治表態,不是第一次,也應不會是最後一次,對每一次台灣文化工作者在他人屋簷下承受壓力,他都感到非常不捨;但這些文化工作者在他人屋簷下講什麼內容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們內心想什麼。

賴清德說,希望國人給予諒解、給予體諒,將繼續努力守護國家,讓台灣繼續進步,也讓台灣文化工作者有更好發展。

媒體並詢問有關國會近日局勢,賴總統說,台灣民主得來不易,是許多人犧牲奉獻結果,代表民主象徵的國會,更應站在第一線守護民主;在議事上,尊重程序正義,不可違法表決,更要守護民眾權益。

賴清德表示,在整個修法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自動自發公民團體理性發聲、青年展現力量,這也是台灣民主價值。

賴清德說,身為總統,肯定在立法院每一個遵守議事程序的委員,也有責任感謝勇敢站出來守護民主的每一個國人,希望國內團結,特別是面對區域局勢變化,以及國際社會對台灣支持的時候,國人更應要團結,才能克服種種困難,一直挺進。

據路透社稱,台灣政府譴責中國的軍事演習。過去四年來,中國在台灣周邊定期舉行軍事活動,試圖向台灣政府施壓。

周日,台灣國防部稱,駐紮在二旦島的部隊發現了一個簡易紙板箱,裡面裝有用中國簡體中文寫成的政治口號宣傳品。二旦島是台灣實際控制的金門群島的一部分,毗鄰中國的廈門和泉州市。

台灣國防部說,該箱子疑似被無人機在視線之外投放,並指出:“這是典型的認知操作伎倆。”

2022 年,台灣在抱怨連日的騷擾後,在金門附近擊落了一架無人機。

自演習開始以來,中國軍方就不斷推出針對台灣的宣傳視頻和動畫。負責此次演習的東部戰區司令部周日播放了一段火箭彈發射視頻,英文中稱之為“跨海殺傷力”。

美國務院強烈呼籲北京自制

5月25日,美國拜登總統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向畢業生髮表講話,提及台海議題© 美聯社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廿五日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致詞時說,美方堅定維護並捍衛台海和平穩定,他說,「當需要保衛我國、我們盟友、我們的核心利益時,我一向願意使用武力。當任何人以美國部隊為目標,我們將對他們伸張正義」。

賴清德五月廿日就任,中國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A」環台演習在廿三、廿四兩日舉行環台軍演,軍演甫告一段落,拜登隨即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提及台海議題。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廿五日也發表聲明,美國對共軍在台海和台灣周邊舉行聯合軍演深表關切,「我們正密切監看中國活動,並就我們共同關切的事項與盟友及夥伴進行協調」。

聲明並提到,「我們強烈呼籲北京自制。以(台灣)正常、例行而且民主的政府交接,作為採取軍事挑釁的藉口,恐使風險升高,並侵蝕至今幾十年來維持台海兩岸和平穩定的長期規範,而台海對區域及全球安全繁榮至關重要,也是國際關切的問題」。美國仍致力長久以來由台灣關係法、美中三項聯合公報與對台六項保證指引的一個中國政策。

美眾議員麥考爾昨率團訪台

美國在台協會(AIT)昨天指出,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麥克.麥考爾(Michael McCaul)率團於昨天起展開為期五日的訪台行程,此行為眾議員出訪印太地區的一環。這是麥考爾自去年四月之後,再度訪問台灣,也是賴清德就職後第一個美國國會訪問團,賴清德將在今天上午接見麥考爾訪問團。

麥考爾曾在去年四月訪台並與前總統蔡英文會面,承諾會協助提供台灣軍事訓練,同時加快軍售交付,當時引發中國外交部宣布依法制裁麥考爾。麥考爾今年三月預告將率團參與賴清德就職典禮,不過後來改期。麥考爾日前接受訪問時則再度透露,將於就職典禮之後率領跨黨派國會代表團訪台,「讓台灣人知道美國支持他們」。

代表團同行議員包括共和黨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共和黨眾議員喬.威爾森(Joe Wilson)、民主黨眾議員吉米.帕內塔(Jimmy Panetta)、共和黨眾議員安迪.巴爾(Andy Barr)及民主黨眾議員克莉絲.胡拉漢(Chrissy Houlahan)。

對於麥考爾表明將率團訪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表示,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方式、任何藉口干涉台灣事務,並強調「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後果必須完全由美方負責」。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评论

台灣「國會改革」為何惹怒抗議者? 四大爭議一次釐清

立院外抗爭審國會職權案 賴清德:國家權力必須分立制衡,人民基本權不能任意侵犯。截自賴清德臉書

臺北-
台灣在野黨合作推出的「國會改革」相關修法,歷經三天三夜的表決大戰,截至24日深夜,已完成其中大多數法條的「二讀」立法程序,但在議場外,抗議人士怒批本次修法是讓立法權無限擴權,侵害台灣民主制度的“黑箱立法”,美國之音為您整理出四大爭點,了解抗議群眾遭惹怒的原因。

截至5月24日深夜,台灣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休息散會這一刻,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罰款和立院調查權等多數國會職權相關修法,皆已完成二讀,剩餘14條文,預計28日續審。值得關注的是,在台灣立法程序中,院會二讀被認為是最關鍵的一步,因為接下來的三讀,只做文字修正、全案表決,通過後就會諮請總統公佈實施。

換言之,引爆幾個月來台灣社會爭議的「國會擴權」多數法條,已塵埃落定,但留給朝野政黨甚至整個社會的爭議,卻才剛開始,究竟本次修法中,那些問題最具爭議?

藐視國會罪立院無限擴權?

已二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改法條中,規定未來被質詢者,除國防、外交等機密敏感事項之外,不得任意缺席、拒答或拒絕提供相關數據。

答詢時也不能對立委反唇相訥地“反質詢”,否則一旦被視為“藐視國會”,最高可處20萬元台幣(約4萬5千元人民幣)的罰款。

此外,國民黨黨團提出的《刑法》藐視國會罪相關法條,更將明訂對隱匿或虛偽陳述的被質詢人送交司法偵查,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相關法案預計在28日表決。

位於台中的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有忠指出,該法條最大問題,在於台灣過去並無任何相關的慣例,且法條認定從寬,若真的只要主席認定違法或是5名立委聯署就可將官員移送調查,恐有不小的爭議。

例如,答詢資料準備不齊全,也可能觸法,可能導致未來官員赴立法院備詢前,得準備好不必要的海量資料,反而造成議事被堆積如山的數據癱瘓。

沈有忠告訴美國之音:「可能漏送了一頁,你就是藐視國會,我們是從比較極端的案例去推(測),但不能夠排除如果將來政黨惡鬥情況下,藐視國會會變成是一個工具。

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即問即答」恐釀憲政危機

依據台灣現行法令,是由行政院長向立法院提交施政報告,並接受質詢,但新法規定,總統須於每年2月向立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3月1日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引發爭議的是,雖然美國跟法國也有類似制度,但皆強調總統只做報告,不接受質詢,台灣通過的新法卻規定總統必須接受立委「即問即答」。

位於台北的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黃丞儀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指出,該條文恐破壞台灣在1997年修憲時創設的權力分立體制“雙元民主制”,讓立法院實質上凌駕於《憲法》規定,而向「議會制」傾斜。

黃丞儀告訴美國之音「行政權有它獨立性,尤其是在總統的身上會特別地明顯。所以現在這個(《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第15-4條)規定等於是實質上在修憲,就是改變了《憲法》的規定。

沈有忠進一步指出,在極端的政爭情境下,還必須思考若是總統「即問即答」過程中無法讓立法委員滿意,會不會也被扣上「藐視國會」的帽子?他說像這樣的意識陷阱或危機,也須事先考慮。

立院擴增調查權,恐幹預民營

依據已完成二讀的法案,立法院可以設立調查委員會、專案小組,對相關議案行使調查、調閱權,相關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必須配合出席聽證會、提交相關數據,否則亦可處以罰款。

儘管立法過程,對於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和營業秘密的內容有所規範,但連日來,外界爭論的疑慮,著重於立法委員取得這項權力之後如何執行,並保障出席聽證人員的權益。

位於北台灣新竹的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指出,台灣立法院缺乏諸如「立法委員行為法」等自律與規範利益衝突的架構,在此情形下,貿然通過調查權,還可處罰公務員,侵害了原本獨立的監察權。

此外新法也把「國會調查」之手伸向民間私部門,僭越了《憲法》賦予立法院的主要權限,甚至造成歐洲商會提醒其會員要警惕有關修法風險。

林志潔說:「它的對像如果到私人的時候,已經逾越了(立法權),我們創建法院是希望你能好好地監督行政,不是變成一個’特偵組’來偵查人民,尤其是你自律規範、利益衝突的要件這麼的弱,卻可以要求企業跟私人團體去交出賬冊、稅務資料,這些都是讓人感到不寒而栗。

林志潔直言,更令人憂慮的是,推動修法的在野陣營,會否跟中國政府裡應外合?國民黨黨團總召傅昆萁上月底率團訪中,回來就大張旗鼓修法,她說「如果可以不經過正當程序,就通過要件這麼亂七八糟的法案,未來當然也有可能通過傷害台灣社會,或影響台灣國家安全的草案」。

不只台灣學者有這樣的疑慮,5月24日,包括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在內的30名國際學者專家投書《外交家》(The Diplomat )雜誌,發表聯合聲明,對此國會改革提案「表達嚴正關切及失望」。

文中指出,國民黨黨團總召傅昆萁說過,改革目的就是要讓民進黨“找不到人當部會首長”,另一名國民黨立委翁曉玲還說,立法院對行政部門質詢是“上對下”關係,這都違反憲政原則。

審查過程遭指黑箱被批立院“人大化”

除了法條內容引發爭議,此次修法過程也遭批評。

在5月17日的議程中,由於朝野立委爆發衝突,雙方都不願回到座位上使用表決器,立法院長韓國瑜罕見決定使用舉手錶決,遭民進黨立委質疑,舉手錶決在台灣已經35年未曾使用,反倒是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還在用,此舉形同逼台灣民主倒退,讓立院「人大化」。

儘管上述程序並未違反議事規定,強勢表決卻讓許多民眾回想起2014年,同樣在國會佔有多數優勢的國民黨團,用30秒通過高度爭議的“兩岸服貿協議”,成為引爆“太陽花學運」的導火線。

連日來,「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也成為許多前往立院抗議的民眾手中高舉的標語,5月24日晚間,一名在立法院前抗議的學生向美國之音表示,自己會走上街頭,是因為「反對沒有經過任何討論,強行通過這樣的法律,是沒辦法讓人民幸福的」。

對於法案備受爭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表決前表示,這些法案在西方民主國家都是普遍被接受的,不論是調查權還是總統國情報告,都應該入法。朱立倫也指出,這些內容是民進黨過去在野時期的主張,卻在執政後放棄這些理想。

朱立倫強調,國會改革是為了讓中華民國的國會成為跟西方民主國家一樣的國會,在野黨希望給立法院更多監督政府的權力。

本文摘編自美国之音的內容,《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與觀點,不代表《中華時報》。

分类
兩岸 台灣 评论

法國世界報:中國會在什麼時候奪取台灣呢?

5月20日星期一,賴清德正式就任台灣總統。在賴清德發表富有攻擊性的就職演說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環島軍事演習。台海局勢不禁讓人們問道:中國會在什麼時候奪取台灣呢?

法國世界報北京通訊員哈羅德·蒂博(Harold Thibault)寫道,像他的前任一樣,賴清德也要面對習近平一而再再而三的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的嘗試。

剛剛卸任的台灣總統蔡英文(2016-2024)在其兩次任期內與中國的關係緊張,但是,和她的繼任者賴清德相比,蔡英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恐怕是根本不算什麼的。在海峽的另一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人民承諾要在政治上將台灣島納入中國大陸的版圖,儘可能通過和平的手段,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中國多次重申這一野心,現在頗有點不行動就無法交代的樣子。

哈羅德·蒂博表示,中國大陸收復台灣的執念可以追溯到中國內戰(1927-1949)的結束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蔣介石撤退到台灣導致兩個共存的實體都聲稱統治中國。因此,收復台灣不僅是一個地理上的任務,而且它還具有政治意義和歷史意義。收復台灣是中國共產黨掌權時沒有完成的任務,共產主義中國的建設需要把這一任務給完成。

而且,習近平表示,這一歷史使命“不能夠代代相傳”,這是中國偉大“復興”的核心要素。這也為習近平在2018年取消國家主席兩屆任期的限制提供了理由。因此,現在的問題是,一位無所不能的國家元首怎麼可能在執政三屆、甚至是四屆,甚至是在執政二十年後還沒有在向人民承諾的最具決定性的問題上取得具體的成果呢?所以,台灣人是有理由擔憂的。

政治選擇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何時發動進攻的問題上,有一個“戴維森窗口”。美國印太司令部前司令菲利普·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在2021年卸任之前,在美國國會前表示說,“在接下來的十年期間,尤其是在接下來的六年期間,威脅是顯而易見的。”他並認為中國希望在2027年具備入侵台灣的軍事能力。菲利普·戴維森的繼任者也重複了這個時間點。但據包括NBC在內的美國媒體的報道,2023年11月,習近平在舊金山與美國總統喬·拜登會面時告訴拜登,如果中國打算拿下台灣,政治選擇仍然是首選,而不是軍事辦法,而且時間尚未確定。

何時拿下台灣,如何拿下台灣,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習近平對風險的評估。他的職業生涯使他相信,大膽的辦法可能會對那些喜歡安逸而不是衝突的西方人產生作用,而且政治目標是有代價的。自習近平於2012年秋天掌權以來,中國在南海有爭議的島嶼上修建了人工島;從2016年開始,中國將大約100萬維吾爾人送入拘留營;2020年中國將大陸的手段用於香港以壓制異議人士。儘管這一而再再而三的強硬手段,在2012年至2021年間,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生產中的份額從20%增加到30%。

中國民眾普遍把收復台灣看作是一項偉大的民族事業,但中國民眾也擔心自己的日常經濟生活在台灣發生重大衝突的情況下受到影響。面對中國目前的經濟放緩,戰爭可能會是將中國人動員起來的辦法。不過,中國民眾也許會問,為什麼要為了台灣而犧牲掉終於觸手可及的繁榮呢?

歷史性突破

哈羅德·蒂博指出,除了全面戰爭,還有一系列的中間手段可以讓緊張的局勢進一步加劇。比如,金門小島雖然受台灣控制,但距離中國大陸只有大約4公里,而距離台灣島卻有130多公里,那裡的居民非常希望能和中國大陸做貿易。只需要發生一個事件,就可以考驗台北是否敢全力投入如此偏遠的島嶼之戰。而對於習近平來說,只需要在一個小島上取勝,就可以宣稱自己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另外,台灣新的政治格局也許會鼓勵中國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玩政治遊戲。1月13日,台灣選舉賴清德為總統,但民進黨卻在立法院失去了多數席位。北京有可能會利用台灣這一共治的局面。這也是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四月初訪華並受到習近平接見的意義。另外,台灣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這種畫分可能會減慢台灣的軍事準備工作。因而,北京也許會認為政治道路還沒有完全死亡,還是有削弱民進黨的可能,並夢想有一天國民黨重新掌權。

作者:阿曼亭

本文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與觀點,不代表《中華時報》。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编辑精选

國會職權修法3天3夜表決大戰 關鍵條文皆二讀、28日續審,10萬人擠爆立院周邊抗議國會職權修法

立院外抗爭審國會職權案 賴清德:國家權力必須分立制衡,人民基本權不能任意侵犯。截自賴清德臉書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5日台灣訊)立法院昨(24日)繼續審查國會職權修正相關法案,場內藍綠白激烈攻防,場外民間團體持續發起「我藐視國會」行動,要求停止表決、實質審查。一早許多民眾冒雨湧入青島東路,手持「反黑箱、要民主」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等標語表達訴求,入夜後人潮持續增加,立院周邊被人潮擠得水泄不通。

晚間抗議人潮持續增加,青島東路、濟南路及中山南路上皆可見群眾身影,截至晚間9時,主辦單位稱現場達10萬人。

昨(24日)除了台北立法院外有全天活動,自上午11時起,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台東等地也陸續舉行抗議活動。

國立中山大學昨(24日)上午集結來自中山、成大、屏大以及道明中學學生,反國會濫權、串聯「藐視國會」,架投影設備直播國會現場並進行討論。

國民黨與民眾黨強推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眾議,24日立法院外大批民眾集結抗議,高呼「沒有討論 不是民主」、「反黑箱 反擴權」等;至晚間9時,主辦方稱現場已達10萬人。圖為晚間在中山南路上表達訴求的群眾。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參與學生表示,反對藍、白兩黨使用不民主方式進行國會擴權,更質疑藍、白兩黨如此急迫推行法案的背後,是否有受到境外勢力指示,要來分裂台灣社會、破壞台灣民主。

國會職權修法3天3夜表決大戰 關鍵條文皆二讀、28日續審

立法院24日院會繼續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立委敲擊藍白拖鞋大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資料照姚志平攝)

立法院院會昨(24日)第三度審查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整天持續在議場內抗議,在過程中,民進黨立委更一度拿出藍白拖鞋大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立法院長韓國瑜後來也搬出議事規則,強調不得攜帶與議事無關物品進入會場,要立委配合。

立法院會至24日晚間,歷經3天3夜的表決大戰,已二讀表決通過增訂聽證權、人事同意權改記名投票、被質詢人藐視國會最高罰20萬元等關鍵條文,其餘條文28日續戰。

值得注意的是,朝野黨團日前協商同意5月31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施政方針報告並備質詢,並且延會至7月16日;若無變故,外界預料5月28日院會將是卓榮泰進行施政報告前,最後一次可以處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至於尚待處理的條文,根據藍白共提的再修正動議看,約有14個條文、1個章名,而藍白共提的再修正動議多為「不予增訂」。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4月15日審查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所提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案,當天雖初審通過,但全數條文保留,交黨團協商。

後經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主持的朝野黨團協商無共識下,吳宗憲宣告依規定送院會,而本案列為5月17日、5月21日、5月24日、5月28日院會的討論事項,而5月17日、5月21日、5月24日均挑燈夜戰,延長開會時間到午夜12時。

在17日的院會,針對邀請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經二讀表決,除要常態化進行,對於立委進行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

21日的院會,歷經14.5小時的表決大戰,二讀表決通過共21條條文,及1個章名「調查權之行使」。二讀通過條文有3大重點,包括規範不得反質詢,而被質詢人應有不得拒絕答復、拒絕提供資料等或有其他藐視國會行為的義務,違者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在行使調查權部分,得要求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提供相關資料,法人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等違反相關規定,得經立法院會決議,處最高10萬元罰鍰。在立委行使人事同意權部分,規範以記名投票表決、審查期間不得少於1個月,而且被提名人違反相關規定,經院會決議者,得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立法院會24日開會,上午確定討論事項議程,納入藍白所提國會職權相關修法。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民進黨透過各種暴力不正手段試圖動在野黨立委與企圖延宕議事程序,不讓國會改革法案順利通過,並批評民進黨過去8年不推動改革,把選舉時承諾置若罔聞,以詐騙手段取得政權,再用謊言欺騙人民,呼籲民進黨尊重多數所做決定、尊重程序正義。

國民黨團手握大幅白底以藍字寫著「國會改革 還權於民」的巨幅橫條於議場開門前召開記者會。

院會開始後,朝野未再有像是17日的肢體衝突,不過民進黨團祭出表決戰,每次表決時都要求採點名表決、重付表決。儘管議事進度陷入牛步,藍白立委仍挾人數優勢,院會經舉手表決後,通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共提的再修正動議。

此外,民進黨團還在不同時段手持藍白拖、百合花,高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退回重審」、「違法表決,程序黑箱」等口號。晚間7時,民進黨立委更每人手持一束藍、白、黑三色氣球進入議場,象徵藍、白、黑的幽靈盤據立法院。

至晚間11時27分,會議主席、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休息,28日上午9時繼續開會,進行後續條文處理。

根據統計,24日的院會共處理20多個條文、增訂1個章名,包括經二讀表決,增訂聽證權的行使規範,也規定出席聽證會的社會上有關係人員為證言時,為虛偽陳述者,得經立法院會決議,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第三讀會,除發現議案內容有互相牴觸,或與憲法、其他法律相牴觸者外,祇得為文字之修正」。

國會職權修法重點

立法院昨(24)日院會第三次審查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整天持續在議場內抗議,不斷要求清點人數,一度惹怒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讓周怒斥真的很過分,「都幫你們處理了,還要講什麼?」立法院長韓國瑜也連忙安撫說,「沉住氣,這把年紀了不要被激怒」。

立法院院會昨續審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團不斷要求清點人數、點名表決、重付表決,拖延議事進行。下午院會時,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幹事長吳思瑤又到主席台前向周萬來抗議,讓向來溫和的周萬來也動怒,激動回說,「進入表決、清點人數啊,一條一條來啊,我都是一條一條跟你處理,真的很過分啊」。台下吳思瑤仍不滿回話,周萬來再怒斥說,「都幫你們處理了,還要講什麼?」一旁立委楊瓊瓔、黃國昌也連忙安撫周萬來。

韓國瑜後續繼續宣讀,也再次向院會說明,「院會採用舉手表決之前,進行清點人數的目的,是為了計算是否已經足訂達到法定人數,因此對於清點人數之後,連續的表決,我們不再進行清點,上一次院會已經跟各位報告過。」

不過,周萬來還在生氣,在等待舉手表決時向韓國瑜抱怨說,「你禮拜五已經報告過了,我會適時讓你清點人數,你還來跟我吵這個幹甚麼。」韓國瑜也安撫說,「沉住氣,辛苦了,不要被激怒了,我們這把年紀不要被激怒了。」不過講完才發現忘記關麥克風,連忙伸手關掉。

傅崐萁籲民進黨尊重多數與議事規則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李奇叡攝)

立院昨(24日)續審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民進黨透過各種暴力不正手段試圖動在野黨立委與企圖延宕議事程序,不讓國會改革法案順利通過,並批評民進黨過去8年不推動改革,把選舉時承諾置若罔聞,以詐騙手段取得政權,再用謊言欺騙人民,呼籲民進黨尊重多數所做決定、尊重程序正義。

傅崐萁表示,不只台灣2300萬人民,連國際也在關注中華民國台灣的國會改革相關法律是否能順利完成修正,520後賴清德總統上台,新政府應有新氣象,然而從上週五、這週二至今,立院仍充斥暴力攻擊與議事延宕,就是民進黨透過包含到立院送菊花、利用立院外圍群眾恫嚇在野黨、調動中南部黑道威脅立委等不正手段試圖讓國會改革無法順利通過。

傅崐萁要求,行政院包含警政署、內政部等對委員的安全負完全責任。他批評,上週五立院爆發大規模衝突,選擇舉手表決就是因為民進黨偷走表決卡,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也拒絕簽署朝野協商,且民進黨也表達要癱瘓議事,因此國民黨才必須守住主席台,讓院長韓國瑜順利主持會議。

傅崐萁批評,8年來民進黨有長時間推動國會改革,卻完全把選舉時代承諾置若罔聞,以詐騙手段取得政權、再用謠言欺騙人民。

傅崐萁強調,這次國會改革是經過委員會討論,從9點到下午430,逐條都在民進黨杯葛及提出散會動議情形下,創下立院議事紀錄,在1委員會1天中提出超過40次散會動議,也在朝野協商中順利協商完成,再到韓國瑜召集至少5次以上習傷,但柯建銘只有不斷謾罵攻擊,沒有實質討論。

傅崐萁續指,今天當家鬧事,不只違背賴清德總統再三呼籲的少數服從多數,雖然相信不是賴清德在背後叫唆柯建銘,但柯建銘用這種方式是全世界民主潮流裡最大恥辱。

傅崐萁最後質疑,過去在委員會中,民進黨用何種態度面對國會改革?8年8800億的前瞻計畫,2分鐘就送出朝野協商,院會暴力多數通過。他強調,國民黨完全按照議事規則完成程序,呼籲尊重多數所做決定、尊重程序正義,期盼今日國會改革五法順利三讀完成。

賴清德深夜發聲了

立法院25日繼續審查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立法院外集結數萬人抗議國會黑箱;賴清德總統深夜表示,感謝今天站出來的每一位朋友,感謝民進黨立委和黨團同仁的辛勞;強調「我們也都相信,國家權力必須分立且制衡,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基本權利需要受到保護,不能任意侵犯」。

他並強調,共同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接下來,我們繼續攜手一起、團結一心,在每一場挑戰中,繼續為民主發聲,努力不懈,一起守護台灣」。

賴清德深夜在臉書發文指出,今天,立法院續審國會職權修法,從白天到深夜,立法院外數以萬計的國人朋友,再次展現公民社會的力量。

他說,除了在立法院外守候的人潮,全國各地也有許多公民集結,站出來發聲。「我們都有同樣的信念: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

賴清德說,立法院審議法案時,應該讓不同的意見可以被充分討論,而非不斷透過多數票強行表決,沒收立法院對法案應有的討論。

他表示,公民理性發聲,青年展現力量,這就是台灣的民主價值。國會應該重視這些聲音,盡速恢復正常運作,讓國家能夠繼續向前進。

他說,「我們面對的威脅,從來都不是來自於內部,只有團結、團結、再團結,我們才能克服一切難關」。

他說,就在今天,美國、日本、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捷克及立陶宛等八國駐台機構,發布了聯合聲明,力挺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世界衛生大會」(WHA)。「世界肯定台灣,我們更有責任,讓台灣穩健向前,與世界同行」。

賴清德說,他要感謝今天站出來的每一位朋友,感謝民進黨立委和黨團同仁的辛勞,共同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