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兩岸 台灣 大陆

马英九出席“国家不安全研讨会”时重提九二共识,在台引发争议

英九还宣布从现在起到他告别世界的那一天,一定要防止两岸战争的发生。蔡英文回击说,别以为卑躬屈膝就能换来和平。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23日台湾电)挺马英九回锅选党主席?前国民党主席吴敦义指:他年华正盛。对于媒体询问马英九是否可能回锅参选党魁?吴敦义称,他不敢说,也不评断,但他也强调,马英九年华正盛、经验丰富,对党与国家、全民以及社会有极大贡献,不论担任什么角色,皆不违背初衷。

吴敦义还说,他理解马英九的国家策略,也非常感佩,不过对于媒体追问对现任党魁江启臣的看法时,他仅说自己不能批评,也没意见。

谈到马英九提出“和陆、友日、亲美”,吴敦义表示,马英九就是要广结善缘,至于为何要“亲美”,他解释,美国是世界自由、民主、法治国家的顶尖,而且只有美国能出售防卫性武器给台湾。

马英九参加由马英九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不安全研讨会:台湾如何转危为安”并致辞讲话,不仅重提九二共识,并再提解放军攻台首战即终战说法,在台湾引发争议。

前总统马英九呼吁蔡总统不必害怕“一中原则”,根据“中华民国宪法”,所谓一中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对我方而言,“九二共识”既捍卫中华民国,也排除“一国两制”,回到“九二共识”的正途,才是解决台湾当前危机的根本之道。

马英九指出,“抗中保台”是蔡英文今年成功连任的文宣主轴,但台湾安全了吗?根据“国际危机组织”今年6月的“危机观察”报告将台湾海峡列入“政治安全情势重大恶化地区”,与朝鲜半岛、中印边境、也门等15个地区并列,7月的报告也指两岸局势依旧紧张,而且过去17年来,台湾海峡8次被ICG列入情势恶化区,4次在陈水扁总统任内,4次在蔡英文总统任内,他的任内完全没有。

马英九强调,蔡总统不接受“九二共识”,废弃两岸政治互信与共同政治基础,对外关系向美倾斜,“联美抗陆”使得台湾卷入大国斗争,这些正是让台湾濒临险境的祸因。

马英九说,台湾处于世界两大军事、经济强权对撞的最前线,“保持距离”才是趋吉避凶之道,但民进党政府却反其道而行,自愿陷入两强争斗之中,完全不顾此举重伤我国太平岛的国际法地位。

他强调,外界担心台湾一面倒向美国,将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蔡总统却说“我们自己也是棋手,就顺势操作”,蔡总统联美抗陆,自以为是棋手,恐怕未来会变成“弃子”,让台湾成为两强斗争下的牺牲品。

马英九指出,蔡英文曾对BBC记者说,我们做好军事防卫,让中共侵台“将付出很大代价”,她还曾向CNN记者表示,期待台湾“承受第一波攻击后”,世界各国能站出来给大陆强烈压力,但他要提醒蔡总统,国防部所属的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在2018年提出的“中共政军发展评估报告”即指出,共军攻台的战略是“首战即决战,让美军未到,战事已定”,换言之,中共打算在第一波攻击后就拿下台湾,形成终战之势,身为国家领导人,更应避免战祸。

此外,马英九并批评蔡政府一味反陆,但加入区域经济整合又陷困境,今年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签订10周年,当年蔡英文强烈反对,扬言执政后要废止ECFA,但民进党执政后台湾对大陆的经贸依赖程度反而与日俱增,蔡政府无法否认10年来ECFA为台湾节省了2千亿台币的关税,并增加台湾中小企业大量出口大陆的机会,只好承认ECFA对台湾有益,请求大陆不要片面终止,他说,成员16国、占我国贸易比重59%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确定将于今年签署,蔡政府也是一筹莫展,提不出参与对策。台湾的经济安全,就在民进党充满意识形态的经济战略下,日趋恶化。

马英九说,他过去采取的对外政策大战略是“和陆、友日、亲美”三个主轴,同时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与“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现状,力求“机会极大化、威胁极小化”,在当前乱局下,台湾仍应维持这个大战略,避免选边,但因应局势变化,可微调为“亲美、和陆、友日”,重点就是兼顾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不要选边站,才能趋吉避凶,符合台湾最大利益。

在接受现场观众询答时,有民众质疑共产党的话不可信,并举了香港等历史问题,质疑马英九的立场,但马英九在回应时说,共产党的话确实不一定可靠,但也要看状况,至少在他总统任内的23项两岸协议没发生问题,一切就看总统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中共。

马英九并强调,两岸最重要的是以诚相待,台湾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对岸也有不满意台湾之处,但事情相对而言,两岸中国人要证明给祖先看,“我们不要打仗,这才是总统该做的事情。”

台湾外交部回应马英九言辞,提出严正批评,指其为“谬论”、“悖离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并强调,外交部不会受到影响,将继续努力推动和重要理念相近国家的关系,维系我国的战略地位,促进国家战略利益。

外交部表示,近年来在印太地区紧张情势逐渐升高,而无论是在东海、台海、南海或中印边界,都与中共政权军事动作频频相关。而中共政权对自由人权的迫害,从西藏、新疆、天主教,到彻底毁弃香港的一国两制,再再显示对人权迫害的严重性。此外,源自中国的认知作战、假讯息攻击、影响力操作与对自由开放社会的渗透,国际社会已普遍感受威权主义扩张对民主国家造成威胁,并且认真思考对应的政策。

外交部说,中国威权主义对外扩张,台湾首当其冲,政府有责强化传统与非传统国防,积极推动与理念相近国家的全方位关系,捍卫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不受侵害。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与政府,必然会将守护民主和主权放在第一位,也会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这是国家安全的大战略,也是各理念相近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外交部批评,一位曾经统帅三军、领导外交的前总统,和一位曾经主导国家安全的前国安会秘书长,却视国家自我防卫为对敌挑衅,视发展对外关系为对中国威胁,视美国对台友好与支持为无用。这些“国防外交无用论”的论点,已悖离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外交部对此感到极为遗憾,并宣示将继续努力拓展全方位对外关系,与台湾人民共同捍卫国家安全。

总统蔡英文回应马英九的言论。蔡英文今晚在脸书PO文表示,马英九的言论,对于国际和两岸情势的最新动态毫无掌握,这就是最不安全的一种说法。她说,受人民托付领导国家的人,千万不能抱持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在主权议题上卑躬屈膝,或是对民主价值不吭一声,就能换来所谓的和平。

蔡英文表示,很庆幸对国家安全认知混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应当积极守护自己的国家,只要蔡英文做总统一天,‘和平靠国防’以及扩大跟理念相近国家合作的方针,就会继续坚持下去”。蔡英文也重申,她要严正表达:“守护国家主权、捍卫民主自由,确保台湾人生存的权利,这是总统的职责,不是挑衅”。

分类
兩岸 台灣 国际 港澳 香港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未提“九二共识”仅96字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工作報告。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台湾部分十分简短,提到两岸统一时没有使用形容词“和平”,也未提及“九二共识”。分析人士说,中国总理的工作报告字斟句酌,李克强只提“统一”而未提“和平”必定有其意义,这一修辞的变化或许意味着某种政治变化。

李克强在周五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台部分重申要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但不提“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等字眼,去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今年涉台文字部分仅仅96字,敏感的“一国两制”、“一中”原则,被对岸视为两岸定海神针的“九二共识”都没有在报告中出现。

两天前,台湾总统蔡英文才在她的第二任就职演说中表示,不接受中国以“一国两制”来矮化台湾、破坏台海现状,并重申以“和平、对等、民主、对话”作为与中国互动的原则。

这是否意味着北京的某种让步呢?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也认为,李克强只提“统一”却省略“和平”2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但是否代表北京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他还不能完全确定。

目前是布鲁金斯学会辜振甫与辜严倬云台湾讲座客座资深研究员的卜睿哲说,“值得思考的一个可能性是,这个改变可能是针对美国多过于针对台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看法中,或许特朗普政府在改变现状要多过于蔡总统在改变现状。”

台湾学者、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执行长林文程分析,北京可能认为“九二共识”已被污名化,此时再提既不合时宜也没加分效果,但未来不排除北京会再提“九二共识”。

但是国民党方面认为,李克强未提九二共识,这是因为大陆目前的重点是经济振兴和疫情防控,报告中没提九二共识不代表政策改变。但大陆专注经济振兴与疫情防控,对两岸都是好事。

引述消息人士称,国民党改革委员会各小组近日密集开会,两岸论述组已草拟两岸论述文本,党务人士指出,国民党一定会在文本中肯定九二共识的历史定位,不会抹灭九二共识过去对于两岸的贡献。

一名了解两岸关系的台湾高官表示,李克强报告中涉台部分去掉了“和平”二字,并不意味着北京对台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民进党立委罗致政表示,李克强的工作报告显然没有刻意提,在台湾现在不太能接受的“九二共识”或“一国两制”,他个人会从比较正面角度去看待。罗致政强调,如果双方“不谈什么、不去碰触什么”也是作为基础的话,这也是可以建立“互信”的开始。

台湾一些学者认为,对岸此次没有提九二共识,也没有提和平,显然对岸认为九二共识与和平有对应关系,这点值得深思。

不过,尽管“和平统一”是中共领导人数十年以来的传统表述,中国也从未排除“武力解放台湾”。

(中华时报记者晓港)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中华时报立场

香港中华时报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为受众提供全面而独立的报道,并把真相告诉受众,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分析不代表中华时报立场和观点。

分类
兩岸 台灣

吴敦义请辞 国民党承认落后时代步伐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外媒体聚集

为败选负责,国民党主席吴敦义星期三(1月15日)下午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请辞下台。同时,国民党中常会对败选原因进行检讨分析,认为蓝营在两岸关系论述上失去民心是主要原因,并透露将调整“九二共识”的内涵。

吴敦义请辞 国民党规划3月7日补选党主席

台湾总统和立法委员选举结束,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韩国瑜落后寻求连任的民进党籍蔡英文高达264万多票,以得票率18.52%的差距败选。国民党在立法院的立法委员席次虽然略微增长至38席,但仍低于预期。

吴敦义星期三在中常会上发言时说:“既然总统选举挫折,立法委员没有达到60席的目标,我要负应该的责任。”

“但是我们中国国民党是有历史、 有坚定的信念,我们不会灰心丧气,不能失志。选举有胜也有败,我们过去这20年来,也是经过几次的败选,能够从失败当中坚定团结、一心一德,我们就有重新返回执政的机会。”

国民党中常委林荣德星期三被推选成为代理党主席。国民党党务系统计划3月7日举行党主席补选。

国民党中常委林荣德(左)2020年1月15日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主席,曾铭宗(右)代理国民党秘书长(美国之音许宁摄影)

国民党:“习五条”和“反送中”让民进党“亡国感”奏效

星期三,国民党中常会公布辅选工作检讨,首先将本次选举中该党溃败原因归咎于民进党方面成功利用习近平去年对台讲话和香港“反送中”运动,认为绿营在选民中扩散反中情绪。

这份检讨书说:“去年初由习近平提出的‘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为民进党政府的反中论述提供支撑;其后又有香港‘反送中’抗争持续延烧,使民进党操作‘亡国感’策略奏效;选前的王立强共谍案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共介入我国内政的疑虑。”

检讨书还说:“民进党政府将本次选战的主轴拉高到‘抗中保台’的主权保卫战,利用‘亡国感’、‘害怕韩国瑜当选’及‘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危机感与反中情绪的扩大,掀起民众对国家主权的重视。

九二共识拖后腿?国民党承认落后时代步伐

国民党方面认为,对比民进党,国民党在两岸论述方面未能掌握话语权,无法与时俱进。

检讨书说,民进党将国民党主张的“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涵意“扭曲”为等同于“一国两制”,借以“骗取选票”,而国民党方面“未能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脚步,缺乏更为积极的政策论述与跟上时代潮流的新诠释,在当下的时空背景难获选民认同本党路线,以致在选战中失去话语权。”

国民党副发言人黄心华在星期三下午的记者会上透露,国民党方面将调整对九二共识的论述。

他说: “我们中国国民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我们在这次选举中的确发现,我们的论述的确需要有一些调整。九二共识从过去以来,确实作为台海两岸稳定发展、经贸繁荣、合作互助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在经历了这次败选之后,党内很多同志在九二共识的部分提出了一些看法,我相信我们在这段时间,党会收集大家意见,最后也会作出必要的调整,同时也不排除让九二共识能够赋予它新意,让它更有弹性。”

国民党青壮派尤其呼吁该党为九二共识“升级换代”。青年党员林家兴对美国之音说,九二共识曾经为两岸关系产生过正面的效果,对美中台关系和台海和平有过正面的贡献,但在台湾已经“失去了重要的信任度”。

他说:“在国民党执政的时候,九二共识发挥过非常巨大的效用。民进党不承认,继而之客观形势移转、国际形势移转,甚至连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也被许多人断章取义、或者模糊。”

林家兴说:“(九二共识)很可能没办法再发挥贡献。我们在合乎中华民国宪法之下,在九二共识上,我们要继续探索前进,找出适合两岸、适合维护美中台动态平衡关系的可信论述才行,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