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生活 經貿工商 编辑精选 财经 酒饮 金融

假茅台被茅台官方鑒定是真茅台

今日(6月22日),茅臺集團官網發文回應了近日媒體報道“自製假茅臺被鑒定為真”一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4日訊)貴州茅台酒是中國高價消費品,近日出現假茅台鑒定為真的大烏龍,對此貴州茅台稱是鑒定員操作不細緻不嚴謹;部份中國網友們認為鑒定混亂的結果恐讓價格跌跌不休的茅台酒雪上加霜。

河南廣播電視台都市報導近日透露,由記者在網絡上購買自行拼湊出一瓶帶有完整包裝及標籤的的兔年茅台假酒,結果被武漢的茅台公司“打假辦”工作人員鑒定為真。此事在中國網絡平台上掀起熱議,有網友狂酸表示,茅台酒最大的防偽就是不防偽。

據貴州茅台集團官網22日發布的訊息,指經內部調查,鑒定員蔡某、陳某存在操作不細緻、不嚴謹的問題,反映出公司在產品鑒定流程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茅台公司還表示將針對利用回收包材製作假冒產品等痛點問題,不斷優化產品防偽溯源體系,切實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據貴州茅台今年3月15日發布的防偽鑒別攻略,在各省會城市建立了32家便民鑒定服務中心,基本都設立在各省會城市直營公司,消費者如對購買的產品有疑問,可撥打電話預約到鑒定中心進行諮詢和鑒定。

貴州茅台身為中國白酒龍頭,是市場上炒作的高端消費品,例如今年循例推出龍年生肖酒,立即引發瘋搶。在現實生活中,仍是一“茅”難求。

随着中国社会消费降级,以往作为内需指标的贵州茅台酒批发价和售价持续下滑,飞天茅台批发价断崖式下跌至人民币2200元。许多炒卖茅台的黄牛扛不住退场,还有回收商直言亏到快倒闭。此前,茅台酒被炒价冲万元。

南都湾财社报导,许多炒卖茅台的黄牛扛不住价格下滑,集体退场。贵阳李小姐4月买车时被綑绑销售买了6箱飞天茅台,当时约买10.7万元。她以为茅台很容易出手,但问了很多黄牛都不收,“5月份我傲娇得要死,别人出10万元都没卖,没想到6月直接崩盘。”现在9万元都卖不掉。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二手平台“闲鱼”询问多名回收商,清一色的回复是“目前不收茅台”,还有回收商直言已快亏到倒闭。

天风证券此前分析,近几年茅台酒投资囤货成本在2300元至2400元。陆媒指出,2500元被定义为飞天茅台经销商能够盈利的安全线。

该报引述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指出,茅台价格下跌与中国房市萧条与消费降级有关。

分类
产业 商贸 經貿工商 财经

廣東省海南商會換屆產生新一屆領導機構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31日訊)529日,廣東省海南商會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選舉產生廣東省海南商會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領導機構。

廣東省海南商會成立於20082月,是由在廣東的海南籍企業家組成的商業聯合組織,經廣東省民政廳核准註冊登記的非營利性服務機構,具有社團法人資格。廣東省海南商會向外界推出海商概念,將海南商人簡稱海商20116月,聯合香港海南商會、海南華商會共同創辦首屆世界海商論壇201812月成功舉辦2018世界海商(博鼇)高端論壇。

據瞭解,自成立以來,廣東省海南商會始終嚴格遵循其性質、功能和作用,全面且扎實地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積極搭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樑,參與政府主導的經濟活動,為會員提供政府資源對接和政策資訊支援。致力於為會員提供經濟資訊服務、法律諮詢服務等專業服務,説明企業擴展市場,促進各會員企業間的合作交流與協調。定期舉辦研討會、交流會,為企業家們提供培訓和學習機會。據不完全統計,在第四屆廣東省海南商會的任期內,該商會與政府部門、會員企業、兄弟商會等保持緊密的聯繫,通過聯絡、溝通和走訪等形式,累計開展超過1200次交流活動,成功策劃舉辦並參與超過200場主題性交流會,包括會員交流會、政府招商座談會及行業交流會等,這些活動均獲得了會員企業家們的認可。作為海商品牌的創立者,商會始終堅持塑造和宣傳海商品牌形象,不斷提升海商品牌在行業和社會中的影響力。2022廣東省海南商會被廣東省工商聯評選為省級四好商會。2022年,該商會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家商會入選廣東省人民政府立法基層聯繫點。2023,經廣東省全省性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審議評定,該商會再次通過5A最高等級社會組織,並由廣東省民政廳授予5A等級牌匾和證書。為表彰為海南自貿港招商活動做出的積極貢獻,海南省商務廳駐廣州聯絡處特別為廣東省海南商會頒發招商代表牌匾。

2024529日舉行的廣東省海南商會第五屆換屆選舉大會上,選出了廣東省海南商會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領導機構。海南白馬廣告媒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子勁當選為廣東省海南商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主任管委會主任邢益強、深圳市慧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楓、佛山市中南銀龍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龍卓飛等3人當選為執行會長,廣潤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高衛擔任常務副會長兼連任秘書長。

廣東省海南商會表示,該商會將穩步發展,再接再厲,再攀高峰,未來將繼續挖掘年輕海商力量,壯大海商隊伍,團結世界海商力量,共同打造海商品牌。(黃倪敖 刘冠逸)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經貿工商 编辑精选 财经 金融 香港

法國世界報 :香港真的會成為加密貨幣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市場監管機構批准了兩種最重要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幣金融產品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或上市指數基金)從4月30日星期二開始可以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交易。香港的這一決定顯示香港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在加密貨幣領域乃至在更廣泛的金融科技領域,引領潮流,至少要在亞洲引領潮流。

香港金融市場監管機構批准了兩種最重要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幣金融產品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或上市指數基金)從4月30日星期二開始可以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交易。

法國世界報香港通訊員德·尚吉(Florence de Changy)就此發表文章指出,香港正在效仿美國。一月份時,美國批准了比特幣ETF上市交易,美國是第一個批准比特幣ETF上市交易的國家。在歐洲,這些產品還鮮為人知,但在大西洋另一岸的美國,這些產品已經是非常受歡迎的產品了。

美國的決定立即產生了吸引投資者的效果,而此前,這些投資者一直是在小心翼翼地避免觸碰加密貨幣。

“第一個積極的信號”

密切關注加密金融的比利時金融家皮埃爾·愛德華·德·弗利格爾(Pierre-Edouard de Vliegher)告訴法國世界報說,“不可否認,是美國開創了先河。但香港給人的印象是,它想通過批准以太幣ETF上市交易來迎頭趕上,而紐約目前還沒有批准以太幣ETF。”

另一個差別是:香港投資者如果用比特幣或以太幣支付的話,他們可以押注這些ETF。歐洲的加密貨幣做市商Keyrock的負責亞太合作夥伴關係的主管賈斯汀·德·阿內森(Justin d’Anethan)解釋說,這將讓香港投資者能夠將他們的加密貨幣重新注入傳統的系統里。

香港的這一決定顯示香港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在加密貨幣領域乃至在更廣泛的金融科技領域,引領潮流,至少要在亞洲引領潮流。自2023年8月起,在香港註冊的兩家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HashKey Group和OSL)已獲得批准,可以將客戶的範圍擴大到個人,而此前他們只能有專業客戶。從4月6日星期六到4月9日星期二,香港還舉辦了Web3嘉年華活動,有數百人參加,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俄羅斯和韓國。

然而,法國世界報也指出,在大約兩百家香港銀行中,只有少數銀行敢於提供加密產品。在香港已經開設了數十年的一家西方大銀行的交易員說“我們不會碰加密產品”,不過,他也說,將加密產品納入監管框架“可能是第一個積極的信號”。

矛盾

但比利時金融家皮埃爾·愛德華·德·弗利格爾(Pierre-Edouard de Vliegher)說,“香港批準的發行者既沒有美國發行者的分量也沒有美國發行者的信譽度。體量將是無法相比的”。

自1995年以來一直在香港從事金融工作的JK資本管理基金的總裁法布里斯·雅各布(Fabrice Jacob)說:“當我讀到這個消息時,我笑了。”他說,“香港想成為亞洲加密貨幣的中心,而中國正式禁止任何與加密貨幣有關的事。在我看來,這首先顯示了香港地方當局的絕望,為了試圖讓香港這個垂死的金融中心有新的活力,他們不知道該發明點兒什麼了……”確實,香港證券交易所現在處於最低位。一月份,香港股市跌破了回歸大陸(1997年)前的水平,而且最近大部分的IPO都是虧損的。

自2021年起,中國大陸禁止加密貨幣的交易,並且中國官方還澄清說,即使是在香港,加密貨幣也不對中國人開放。現在香港如此的進軍加密金融,肯定是得到了北京的批准。

就這一矛盾,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中國尋求國際金融體系去美元化甚至要開發專門的國家數字貨幣的背景下,中國當局把香港作為了探索加密貨幣潛力的試驗場。

作者:阿曼亭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科技 經貿工商 编辑精选

馬斯克突訪北京見李強 各取所需

2024 年 4 月 28 日,星期日,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 AP – Wang Ye

在中國市場遭遇激烈競爭的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周日突然旋風般訪中,並迅即與中國總理李強會面。馬斯克的專機尚未離開北京,中方宣布特斯拉在上海生產的車款數據安全符合規定。法新社評論稱,“馬斯克訪華期間中方為特斯拉在華髮展打開了決定性的綠燈。”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他此行主要是為了尋求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FSD)軟體。 特斯拉目前面臨銷量下降和價格戰日益加劇的困難局面。

中國央視報導稱,”應中國貿促會邀請,今天(28日)下午,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抵達北京,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會見馬斯克,就下一步合作等話題進行交流。”

28日晚些時候,央視在新聞聯播中報導,「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28號在京會見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報導中稱,「李強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堪稱中美經貿合作的成功範例……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將持續向外資企業敞開。中方言出必行,將在擴大市場準入、強化服務保障等方面繼續下功夫,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優的營商環境、更有利的綜合支持,讓各國企業安心、放心地投資中國。」

與中國對美國政治人物不冷不熱的態度相比,商人馬斯克受到的接待可謂十分隆重。他當地時間28日下午突抵北京,李強總理可謂“緊急會見”上門求見的馬斯克,有人說兩位是“老相識”了,當年特斯拉進軍上海,開綠燈的是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

不過,4月28日的會面不是一般的“老熟人”聊天,兩人都是超級需要對方的人物。中國經濟不振,外國投資止步不前,李強需要藉此向西方發出一個信號:看,中國的巨大市場是永遠對外開放的;而且,在中美關係壞到目前這個僅僅依靠“管控”來維持不要出事的階段,李強想藉此發出的另外一個信號是,美國商界大佬們照樣看好中國! 用習近平的話說:“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

所以李強稱,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堪稱“中美經貿合作的成功範例”,“平等合作、互利共贏才最符合兩國根本利益”,希望美方與中方“更多相向而行,遵照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推動中美關係持續穩定發展。馬斯克投桃報李,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集團“表現最好的工廠”,這得益於中國團隊的勤勞智慧。

馬斯克稱,將於8月8日推出機器人計程車

推動FSD軟體在中國推出

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稱,馬斯克此行將尋求在北京會見中國高級官員,討論在中國推出完全自動駕駛(FSD,full-self-driving-computer)軟體,並尋求獲批將在中國收集的數據轉移到國外,以供訓練自動駕駛算法之用。

特斯拉自2021年以來按照中國監管機構的要求將其在中國收集的車輛數據存儲在上海,並且沒有將任何數據傳回美國。自十年前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特斯拉已在中國銷售了超過170萬輛汽車,其上海工廠是其全球最大的特斯拉工廠。

四年前,這家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推出了其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軟體最自主的版本FSD(完全自動駕駛)。不過,儘管客戶一再敦促,但特斯拉迄今尚未在中國推出FSD。馬斯克本月在回應社群網站平台X上的詢問時表示,特斯拉可能”很快”向中國客戶提供FSD。小鵬汽車等中國競爭對手一直在尋求通過推出類似軟體,在與特斯拉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馬斯克此行恰逢北京車展舉辦之際。該車展上周開幕,並將於5月4日結束。特斯拉在這一中國最大的車展上沒有展位。上次特斯拉在中國參展是2021年參加上海車展,其間發生了身穿印有”剎車失靈”T恤衫的車主站上特斯拉車頂上維權的事件。

特斯拉副總裁發文力推”自動駕駛”

特斯拉公司負責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公共關係的全球副總裁陶琳周五(4月26日)在《人民日報》社群網站帳號上發表評論稱,”自動駕駛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力”;”特斯拉’ 端到端神經網路’技術,通過對超百萬輛行車數據進行深度學習,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影響車輛控制,具備更高的性能上限、更擬人化的駕駛風格和更快的模型收斂速度。”文章還稱,”自動駕駛技術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如共享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多次表示願意授權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和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給到有需要的汽車企業。”

行業專家表示,中國複雜的交通狀況為訓練自動駕駛算法提供了更多場景,對加快算法訓練速度至關重要。

特斯拉如何應對價格戰困境?

馬斯克要的東西很實在:尋求中方批准特斯拉使用其全自動駕駛系統(FSD),特斯拉指望這一創新技術來重新贏得市場。須知,僅僅一年的時間,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10.5%驟降至同年年底的6.5%。

馬斯克上周表示,特斯拉將利用其現有的電動汽車平台和生產線推出新的、更便宜的車型,並將提供一款採用自動駕駛技術的新型”機器人計程車”。 他本月在X上發帖稱,他將於8月8日推出機器人計程車。

由於人們對特斯拉增長前景擔憂加劇,特斯拉股價自今年年初以來已下跌近三分之一。 上周,特斯拉公佈的今年一季度收入自2020年以來首次下降。該公司本月表示,將在全球裁員10%,以應對銷量下降和中國品牌主導的電動汽車價格戰加劇的問題。

美國汽車安全監管機構上周五表示,在特斯拉2023年12月召回超過200萬輛汽車,同時安裝了新版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軟體後,收到20起事故報告。對此,美國汽車安全監管機構已展開新的調查。

一周多前,馬斯克取消了原定前往印度與該國總理莫迪會面的行程,理由是”非常重大的特斯拉義務”。

特斯拉與百度就自動駕駛製圖達成協議

據彭博社報道,得益於與當地互聯網巨頭百度在地圖和導航方面的合作,這項輔助駕駛技術即將獲得有關部門的批准,可以在中國使用。法新社聯繫特斯拉,特斯拉沒有立即回應。

路透周一引述兩位知情人士稱,中國主要互聯網搜索公司百度與特斯拉達成協議,授予特斯拉製圖牌照,用於在中國公共道路上收集數據。

消息人士稱,這筆交易為特斯拉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 (FSD)系統掃清了最後的監管障礙。他們說,作為交易的一部分,百度還將向特斯拉提供車道級導航系統。

這項交易是在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訪問中國並與李強總理見面之際達成的。馬斯克正尋求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 FSD 軟件的批准以及向海外傳輸數據的許可。

在中國,所有智能駕駛系統都必須獲得測繪資質,才能在公共道路上運行。外國公司需要與那些已獲得許可的中國公司合作。百度是獲得許可證的十幾家公司之一。

路透說,獲得製圖服務許可證後,特斯拉將獲准在中國道路上合法運行全自動駕駛 FSD 軟件,其車隊可以收集車輛周圍的數據,如道路布局、交通標誌和附近的建築物。

目前尚不清楚收集到的數據將屬於特斯拉還是百度。

法新社說,當地時間周一13:00(國際標準時間05:00)左右,埃隆-馬斯克在北京首都機場登上了他的私人飛機。根據中國的航班追蹤應用程序,他的飛機將飛往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

美國統一證券公司分析師周一評論說:“如果馬斯克成功獲得中國政府授權,將在中國收集的數據傳輸到國外,這將是在全球範圍內加速訓練其自主技術算法的關鍵時刻。”

目前,馬斯克已經採取了兩個重要步驟,一是與中國的谷歌公司百度簽訂了導航和地圖協議,二是獲得了數據保護授權。自今年年初以來,該公司的股價已下跌了 30%,使用全自動駕駛系統這一技術飛躍的生命線是否足以恢復該公司的聲望?法國世界報援引專家分析,鑒於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這一點還很難確定。目前,小鵬、小米和華為等製造商已經擁有了與特斯拉相當的系統。而且成本明顯更低。

英國『金融時報』4 月 29 日刊登了榮鼎諮詢 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分析稱,如果歐洲人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 30% 的稅,中國電動汽車的利潤仍將遠高於中國,因為中國電動汽車的售價只有歐洲的一半。而中國製造的特斯拉則會因 15%的稅收而陷入虧損。要想阻止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李強同志的微笑。

至少,星期一,股市對馬斯克微笑,特斯拉股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後不久跳漲了 10.76%。

儘管有來自中國本地公司的激烈競爭,特斯拉汽車仍是中國最暢銷的汽車之一。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商贸 大陆 时政 經貿工商 编辑精选 财经

惠譽降中國評級展望至負面 確認A+評級

▲ 中國評級|惠譽維持中國A+信貸評級、降展望至「負面」 4個月第二家評級機構下調展望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0日訊)惠譽評級將中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並確認 IDR 為「A+」。

惠譽指,負面展望反映了中國公共財政前景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加,因為中國在從依賴房地產的增長模式,轉向政府認為更永續的增長模式過程,過程中面臨著更不確定的經濟前景。

從評級角度來看,近年來巨額財政赤字和不斷上升的政府債務侵蝕了財政緩衝能力。惠譽認為,財政政策越來越有可能在支持未來幾年的增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使債務保持穩定上升趨勢,或有負債風險可能上升,因為較低經濟增長率加劇了管理整個經濟高槓桿率的挑戰。

分类
一路风情 国际 科技 經貿工商 编辑精选 财经 金融

蘋果中國旗艦店開幕前夕 庫克現身上海

庫克再訪上海。他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中國是蘋果公司最重要的供應鏈所在地。(社交網站圖片)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1日訊)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庫克20日現身上海,正值蘋果中國旗艦店今天(21日)將在上海開幕前夕。他除了與供應商會面,並對熱門的AI議題表示,蘋果產品各方面都已在運用。

庫克在上海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對於蘋果公司的供應鏈來說,沒有比中國更重要的地方。蘋果公司將加強與中國供應鏈伙伴長期合作關係,在綠色製造、智能製造方面緊密合作,實現雙贏。

庫克又說,過去30年,蘋果公司不斷拓展在中國的供應鏈,不斷加大投資,蘋果公司計劃到2030年,在整個業務、生產供應鏈及產品生命周期實現碳中和。這樣需要和合作伙伴共同實現大量的創新。他數次到訪中國,看到這裡的創新之後,他相信這個目標將是完全可以實現。

被問到iPhone在人工智慧(AI)上有何進展時,庫克表示,AI已經運用在了蘋果產品的各方面,例如Apple Watch的摔倒檢測以及iPhone的預測性文本輸入等功能,都是由AI來完成驅動的。他並重申,「蘋果的生成式AI,在今年晚些時候會有新聞宣布」。

庫克(Tim Cook)20日現身上海,探訪了導演呂末的製作工作室。呂末的短片「點睛」由iPhone完成拍攝,講述了女孩追逐舞獅夢想的故事,該片將很快上線。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在上海的蘋果中國總部與庫克見面。比亞迪電子、藍思科技、長盈精密等蘋果供應商展示了智慧製造技術以及為蘋果生產的零部件和產品。王傳福和庫克一起參觀了比亞迪的展台。

比亞迪2008年成為蘋果的供應商合作夥伴,起初為蘋果提供金屬外殼的加工,目前它為iPhone、iPad、Apple Watch等多條產品線提供玻璃、結構件和組裝業務。

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調查,蘋果(Apple)智慧手機iPhone今年頭6週在中國銷量較去年同期銳減24%。此外,蘋果2月初公布的2024會計年度第1季(截至2023年12月底)的財報顯示,儘管營收高於預期,但在大中華區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近13%。蘋果在除大中華區以外的所有地區都實現了銷量成長。

蘋果公司與比亞迪、藍思科技和長盈精密等中國供應商昨日舉行分享會,展示他們在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及人才培養方面的最新成果和進展。

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的200家主要供應商中有151家在中國生產,這200家供應商佔蘋果公司總採購的98%。

分类
国际 港澳 經貿工商 香港

香港與克羅地亞簽訂稅務協定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右二)和克羅地亞財政部長Marko Primorac(左二)今日(一月二十四日)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香港政府新聞處提供)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24香港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一月二十四日)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在香港與克羅地亞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全面性協定),標誌着特區政府在拓展香港的全面性協定網絡方面,特別是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稅務管轄區簽署協定的有關工作,繼續取得成果。代表克羅地亞政府簽署的是該國財政部長Marko Primorac。

這份是香港簽訂的第48份全面性協定。它闡明雙方的徵稅權,有助投資者更有效評估其跨境經濟活動的潛在稅務負擔。連同克羅地亞在內,香港已經與17個歐洲聯盟成員國簽訂全面性協定。

許正宇說:「克羅地亞是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其中一個經濟體。我有信心全面性協定可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克羅地亞的經濟貿易聯繫,為雙方業界進行商務或投資提供額外誘因。香港將繼續與貿易及投資夥伴磋商,以拓展全面性協定網絡,提升香港作為商業及投資樞紐的吸引力,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經貿中心的地位。」

在香港與克羅地亞的全面性協定下,香港公司按照該協定在克羅地亞所繳付的稅項,不論直接或以扣除方式繳付,將可根據本港稅例抵免香港就同一筆收入所徵收的稅項,從而獲雙重課稅寬免。

此外,香港與克羅地亞的全面性協定亦提供以下稅務寬免安排:

(一)克羅地亞向香港居民徵收股息、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的預扣稅稅率上限為5%;及

(二)香港居民如在克羅地亞就國際航運賺取利潤,無須在克羅地亞課稅。

這份全面性協定在雙方完成有關的批准程序後生效。就香港而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會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就協定作出一項命令,有關命令會經立法會以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通過。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經貿工商 香港

第十屆跨太平洋企業家會議探討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

香港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巫菀菁於「Building for the Next 10」的第十屆跨太平洋企業家會議上致開幕辭,會議探討香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香港政府新聞處提供)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23香港訊)由香港加拿大商會及港加商會合辦的第十屆跨太平洋企業家會議於一月二十二日(多倫多時間)舉行,活動獲香港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多倫多經貿辦)及投資推廣署支持。今年會議主要探討創新意念、生物科技初創企業及商機,以及加強加拿大、香港及亞洲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商貿關係。

會議聚焦香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並以網上及實體方式舉行。多倫多經貿辦處長巫菀菁致開幕辭時表示,自去年港加兩地通關後,香港已迅速復蘇。
 
她說:「二○二三年香港的人均經濟增長預測為3.2%;通脹率維持在2%,反映通脹溫和;失業率為2.9%,而航班載客量亦回復近80%,並預計今年會全面恢復。」
 
巫菀菁指出超過9 000間中國內地或外國企業辦公室已選擇落戶香港,在二○二三年錄得增幅。就重點企業在香港發展,她說:「這些重點企業不但豐富香港的市場格局,更在二○二二年十二月至二○二三年十月期間為香港帶來約300億港元的初始資金,並創造10 000個職位。」她亦提到香港於二○二三年刷下初創企業及其聘用員工數目的新紀錄。現時,香港有逾4 200間初創企業,當中四分之一由非本地人創立,而在這些非本地創立的企業中,加拿大的佔比排行第七。巫菀菁說:「展望將來,香港繼續享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並已準備就緒為選擇在港拓展業務、建立事業或個人發展的人士提供和創造新機遇。

香港作為世界頂尖的國際金融中心、作為排名僅次瑞士的環球離岸資產管理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位獨一無二,各項新政策和稅務優惠亦令其成為更受歡迎的家族辦公室落腳點。
 
巫菀菁特別提到:「超過40位加拿大訪問代表將會參加本星期在香港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當中包括正在物色投資項目的加拿大創投家,以及尋找資金和合作伙伴的加拿大企業。」
 
她續說,香港特區政府在推廣綠色金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網絡3.0和吸引人才等方面領先國際,能協助高瞻遠矚的企業發展。她向與會者強調,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香港力求進步,是在亞洲發展業務的不二之選。
 
第十屆跨太平洋企業家會議共有六個專題討論,逾3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頂尖企業講者參與其中,包括資產管理、投資機遇、創科、生物科技、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健康科技及人工智能。投資推廣署多倫多辦事處招商引才/投資推廣總監陳立智亦在題為「Trade & Investment Expansion Strategies into Hong Kong and Asia」的第二場專題討論上分享真知灼見。

分类
教育 港澳 經貿工商 香港

行政長官在東莞與東莞市委書記會面及出席2024「大灣區(東莞)工商界高峰論壇及交流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由香港工業總會舉辦的2024大灣區(東莞)工商界高峰論壇。(香港政府新聞處提供)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月5香港訊)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到訪東莞,與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會面,並出席2024「大灣區(東莞)工商界高峰論壇及交流會」。

李家超與肖亞非書記會面,就進一步推動港莞合作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交流意見。李家超指香港與東莞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兩地一直合作無間,成果亮麗。在推動物流互聯互通方面,香港機場管理局在東莞設立「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推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帶動了大灣區貨物國際通達性的整體提升,進一步提升大灣區製造業和進出口業的國際競爭力。他指出,特區政府將推動建設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的永久設施,首階段建設將在明年年底前完成。
 
在教育合作方面,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校園的第一期建設已於去年八月竣工,大學現正全力推進辦學籌設工作。李家超期望大學正式開校後,憑藉其一流的教育資源及多個學科領域的優勢,致力為國家培育具創新能力的國際化高端人才。
 
李家超期望港莞兩地繼續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下,持續保持緊密合作,並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作出更大貢獻。
 
李家超下午出席2024大灣區(東莞)工商界高峰論壇。他致辭時表示,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產業實力雄厚,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隨着大灣區向高技術、高增值方向發展,香港會全力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角色,連接大灣區和世界市場,為整個大灣區提供香港的高增值專業服務。
 

 

分类
兩岸 时政 港澳 經貿工商 香港

行政長官出席第十三屆「央視財經論壇•香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第十三屆「央視財經論壇•香港」致辭。(香港政府新聞處提供)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2月28香港訊)第十三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28日在香港舉行,來自內地與香港的逾百位政商界和創科界的代表圍繞「科技創新如何賦能經濟高品質發展」展開討論。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詞時表示,創科發展是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香港正深化與內地創科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善用國際化優勢,拓展環球創科合作,實現創科願景。

李家超稱,特區政府與國家科技部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重點包括深化兩地科研合作、創新資源共享、成果轉化、人員交流、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等。自《安排》簽署以來,兩地積極落實很多重要舉措,包括擴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港開放、促進科研要素跨境流動等。

在跨境數據方面,今年六月底,特區政府與國家網信辦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並在約兩周前共同發布便利措施和「先行先試」安排,簡化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個人信息,跨境流動到香港的安排。這次安排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政策突破,推動內地數據在大灣區內安全有序流通,促進大灣區數字經濟和科研發展,有助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香港建設成為「國際數據港」。
 
特區政府也全力與內地不同省市加強創科合作。今年八月,中央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河套合作區是「十四五」規劃下的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就明確指出,特區政府會全力支持合作區發展,並將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推進深港園區的協同發展。我們將為這個重點創科項目,研究創新措施,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在區內便捷流動。
 
另外,中央剛在上周公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我代表香港特區政府表示熱烈歡迎。兩個方案同樣強調發展科技創新服務,推動科技合作。香港特區政府會帶領社會把握前海和橫琴發展的新機遇,積極貢獻區域協調發展,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貢獻。
 
同時,特區政府會善用香港的全球網絡,促進環球創科合作。目前,兩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分別集中在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已匯聚七家香港院校和研發機構,以及30多家來自全球11個經濟體的頂尖科研機構,參與的海內外科研人員達2 500人。我在《施政報告》提出,香港將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和可持續發展。我們為全力推動世界級環球科研合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