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聚焦三中全會,讓改革願景變成幸福實景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大陆 时政 编辑精选

聚焦三中全會,讓改革願景變成幸福實景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電 (作者 闞楓 袁秀月)本月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繪就了氣勢恢宏的改革畫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院長張翼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的改革藍圖更加註重系統集成和問題導向,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讓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著眼“一盤棋”,突出制度建設主線是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徵。

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

“生產力的變化必然會引起生產關係的變化,生產關係的變化又引起經濟基礎的變化,這就要求上層建築必須更加適應經濟基礎、國家治理更加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張翼說,中國的改革已經從單兵推進、重點突破的階段,轉入整體謀劃、系統佈局的階段,要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框架下謀劃,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比如《決定》提出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這項改革就既要在生育、養育、教育體系方面系統部署,還要從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就業機會等方面整體推進,促進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張翼舉例。

堅持問題導向,瞄準急難愁盼,這是中國改革的重要方法論。

例如,隨著城鎮化推進,中國有規模龐大的農業轉移人口,戶籍制度改革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

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提出很多有關“戶籍”的政策,包括“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等。

張翼分析,2023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66%,但在戶籍人口城鎮化與常住人口城鎮化之間仍有明顯差距。如果繼續以戶籍人口來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勢必有很多人的基本公共服務無法在常住地解決。

“本次會議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對於龐大的流動人口來說,這項改革是重大突破,也是重大利好,是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設工程。”張翼說。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邏輯起點與價值依歸。

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決定》明確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也被單獨列出,專章部署。

“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一系列民生改革舉措,承載著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張翼表示,收入水平、分配狀況、基本公共服務供給都事關人民生活品質。以老百姓關心的收入分配為例,如何在初次分配中保障勞動者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在二次分配中保障低保標準線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同步提昇,如何解決好東中西之間的發展差距問題、解決好城鄉融合發展問題等,這些都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課題。

張翼說,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願景變成實實在在的幸福實景。(完)

來源中新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