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馬英九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祭拜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兩岸 台灣 大陆 影音 编辑精选

馬英九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祭拜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4日訊)馬英九率學生訪問團一行,今天上午在重慶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祭拜,追尋八年抗戰歷史遺跡。張自忠的孫子張慶成也陪同接待。

馬英九在聆聽導覽解說時,眼眶飽含淚水。參觀完館內陳列,馬英九來到戶外,在張自忠墓前獻花、鞠躬致祭並默哀一分鐘,此時馬英九忍不住從口袋中掏出手帕擦拭眼淚。

除了原本司儀說的三鞠躬外,馬英九當場追加,自己喊還要再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可見張自忠將軍在中國抗展史中的貢獻和馬英九心目中的份量。

祭拜張自忠將軍結束,馬英九離去前,在一張書籤上留下親筆簽名,致贈給張自忠的孫子張慶成。

馬英九率學生訪問團一行,今天上午在重慶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祭拜敬獻花籃。離去前,馬英九在書籤上簽名,致贈給張自忠之孫張慶成。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山東省臨清縣塘園村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原為西北軍系將領,中原大戰後接受中央政府改編,轉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第38師師長,曾參與喜峰口戰鬥。1935年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後,曾先後任察哈爾省主席與天津市市長。

1937年抗戰爆發後,曾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與北平市長,後升任國民革命軍第59軍軍長,後升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司令,曾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被日軍包圍於南瓜店,戰死,追晉陸軍二級上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軍級最高者。

1940年5月16日,張自忠率第74師與日軍在方家集激戰。張部隨身官兵僅2000人,而日軍步騎在4000人以上,砲20餘門,分左右向張部包圍於南瓜店。張所部官兵在激烈的攻防戰鬥中僅剩1500餘人。

國軍傷亡殆盡,張自忠在槍林彈雨中指揮,肩部已中彈,仍誓不退後,所有官兵均一致以最後生命,爭持南瓜店陣地。屬下警衛員谷瑞雪勸其向東南山口撤退,但遭張拒絕並親自到陣前指揮攻擊,身中5彈卻仍不退後。未幾張將軍再中一彈,擬拔槍自盡,為屬下阻止,張終聲竭而殉國。張在彌留之際,喃喃說道:「我這樣死,對國家,對長官,對人民,良心平安」後,欲持佩槍自戕,為部下奪槍阻止。

日軍隨後在大約16時攻破張指揮部,張自忠最終壯烈殉國,其麾下之第74師官兵亦全部戰死。日軍把張遺體審認無誤後,在方家集徵調來一口棺木盛殮,並豎木牌,墓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漢口之廣播電台插播張自忠陣亡消息。第38師師長黃維綱獲報後,組織了一支敢死隊將遺體奪回,5月18日送回集團軍司令部,以上將禮服重殮,經宜昌轉送回重慶。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國府明令褒揚特予國葬,追晉陸軍二級上將。5月28日,靈柩抵達重慶,蔣介石率軍事委員會的高級將領與國民政府五院院長親臨致祭,蔣介石撫棺痛哭。之後蔣委員長親題「英烈千秋」石碑,樹立於山麓,以示永遠的悼念。從此,一代英魂長眠於梅花山下,留給世人無限的懷念與景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