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每日开销两元的中国贵州大学生去世,从贫富差距到慈善乱象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每日开销两元的中国贵州大学生去世,从贫富差距到慈善乱象

20公斤重、1.35米高的24岁中国贵州大学生吴花燕在周一(1月13日)下午因病抢救无效去世。

吴花燕的父母双亡,为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而生活节俭,导致长期营养不良。去年因心脏瓣膜损伤严重入院,在网络众筹医疗费,并成功筹得善款。但就在大家以为吴花燕会逐渐康复、生活好转之时,却得知她去世的消息。

吴花燕去世后掀起另一轮讨论。从中国贫富差距、福利制度等问题,延续到慈善乱象、消费爱心等。

吴花燕与中国的贫困问题

据报道,吴花燕每天只有两元生活费。她从来不吃早饭,一天只能吃两块钱的米饭;且曾有五年多的时间,大部分时候都靠吃白饭拌糟辣椒生活。她的经历在去年10月被媒体广泛报导,令公众关注中国的贫困问题。

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蓬勃发展,但贫困现象并未消失。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仍有3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

吴花燕去世之前,官方发布了一份声明,称她一直在领取最低政府补贴,据信每月300至700元人民币。

中国此前承诺到2020年消除贫困。本月早些时候,江苏省称其8000多万人口中只有17人生活在贫困中。这些数据在网上遭到质疑。

慈善机构乱象丛生

与吴花燕去世的消息一同扩散的,还有中国慈善机构的乱象丛生。

据报道,一家为吴筹款的慈善机构“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在吴及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使用两个筹款平台筹款。该机构一周内共计筹得超过一百多万人民币,但却只为吴支付了2万人民币。

该机构称,原因是乡政府告知家属不需要再筹款,而是由政府来负责。鉴于吴的病情反复,一直没有达到手术条件,筹款要留到手术和后期再使用。

《北京时间》旗下的视频平台“时间视频”引述贵州铜仁沙坝河乡分管民政副乡长表示,政府只是提供救助,未干预筹款及善款使用。

另外,另一短视频平台“抖音”帐号据报为吴筹集45万元,但吴并未收取筹款,该短视频帐号却声称“已将爱心亲自交至吴花燕手上。”

该事件揭露后引起中国网民广泛批评。

《北京时间》旗下的视频平台“时间视频”引述贵州铜仁沙坝河乡分管民政副乡长表示,政府只是提供救助,未干预筹款及善款使用。

一位网友留言说,“全篇写着两个字‘吃人’”。另一位说,“不要再过度消费我们的信任了。谁的钱都不是平白无故来的,都是辛苦钱。因为你们的过度消费。只会让改得到救助的人得不到救助。”

《自由亚洲》引述在美国的民间组织“中国妇权”创办人张菁称,“政府的政策没有对贫穷家庭的孤儿有所照顾,社会制度没有落实扶贫,加上层层的盘剥,这种状况不改变,类似的事件还是会继续发生。而且中国的NGO组织是没有办法施展作为非盈利、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说真话就被政府认为是跟官方作对,和他们步调不一样就取缔你。”

消费善心

吴花燕的经历引发关注后,一些众筹平台开始传播夸大事实的言论和未经核实的事件,这令吴花燕深感内疚。

她给每月资助她的老师发微信称,“王老师,我又给你摸(抹)黑了,对不起!……把我写得那样的不堪和伟大……我并不开心,每一张报道发出去我的心口像压着千斤重的石头一样使我喘不过气来……”

吴花燕后来表态,暂时不再接受媒体访问。

吴花燕还在微信中对老师说,“如果当初一篇报道也没报出去,那我宁愿选择回家,等待去另一个世界去完成我的梦想,去写我的诗,过着没有悲伤的生活。”

《新京报》今日发表评论称,“如果爱心变成了别有用心,如果帮助变成了伤害,那某些所谓的爱心人士,就没有资格从吴花燕口中得到一句‘谢谢’,而是应向她说一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