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立法會二十題:發展人工智能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港澳 编辑精选 香港

立法會二十題:發展人工智能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19日訊)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盧偉國議員的提問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人工智能(AI)發展日新月異,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促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據報,最近內地有AI企業研發出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大型語言模型,展示AI創新的巨大潛力。此外,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於二○二二年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重點發展AI及數據科學產業。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盡快制訂整全的AI發展藍圖和策略,就「官、產、學、研、投」相結合的各方面,包括相關法律和規管框架的訂立、土地供應、專項資助、稅務優惠、人才培訓及引進、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及區域合作等,提供綜合配套政策措施,以發揮本港優勢,提速提效推動AI的研發和應用;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會否增撥資源,以加快AI人才的引進和培訓,以及支持AI在行業和公共服務的應用,並鼓勵從事不同行業的市民通過持續進修基金等資助計劃,學習利用AI全面提升個人技能,以推動AI賦能千行百業;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會否就推動AI發展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協調,特別是內地已先後推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的實施意見》和《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香港會否與內地探討如何加強相關的合作與良性互動;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盧偉國議員的提問,經統籌教育局及勞工及福利局提供的資料後,現回覆如下:

(一)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既是香港全力發展的關鍵產業,亦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及工業局)於二○二二年年底公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藍圖》)已提出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為推動本港人工智能發展制定了明確的策略方針及具體行動綱領。循着《藍圖》的發展策略,政府在近年持續落實並推出一系列助力人工智能發展的措施,把人工智能發展策略落到實處。重點工作包括:

(i)持續透過聚焦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的「AIR@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及其轄下的研發實驗室,培訓本地人才及匯聚全球頂尖科研人員,促進環球科研合作,包括在二○二三年支持在「AIR@InnoHK」平台下成立專注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
(ii)數碼港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超算中心),加強本港的高階算力供應;
(iii)推出30億元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推動科研突破;
(iv)持續推動數據中心發展,包括就北區沙嶺創科用地改作數據中心及相關發展啓動改劃程序,以助力人工智能在內的數字產業發展;以及
(v)籌備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並把人工智能與機械人訂為其中一個主題板塊的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推動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產業發展。

此外,為進一步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引導及助力香港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場景應用。

(二)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海內外人工智能人才,以及推動人工智能在包括公共服務方面的應用。

在本地人才培訓方面,除了鼓勵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開辦切合香港發展所需的課程,壯大創科等重點範疇的人才庫,政府亦透過「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資助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學位及副學位課程,為有殷切人力資源需求的特定行業培育人才,當中包括與人工智能相關的電腦科學範疇。教資會亦於二○二三年撥款一億元設立科教創新基金,以推動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利用創新和突破性科技推進教學革新及豐富學習體驗,並促進學術界與產業協作,培養大學生在數字化經濟環境中成為德才兼備的新世代人才。

此外,職業訓練局在政府支持下已於二○二三年十一月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專注提供資訊科技及其他相關科技課程,涵蓋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不同範疇,以回應業界的人力需要。學院首屆學生已於二○二四/二五學年入學。

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亦資助本地企業讓其員工接受高端科技培訓,當中包括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培訓。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亦可報讀持續進修基金(基金)下提供超過20項與人工智能相關課程,並在成功修畢後可申領基金資助。

至於吸引海內外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合資格公司輸入海內外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實施快速處理安排。截至二○二五年一月底,共有152名來自人工智能界別的非本地人士根據「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獲准入境。此外,政府已在人才清單下納入資深人工智能專家等創科領域專業工種,符合相關專業資格的外來人才在申請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一般就業政策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時可獲得入境便利。

在應用人工智能包括提升數字政府服務方面,HKGAI於今年二月宣布其自主研發的HKGAI V1大語言模型,目標是在今年內將基於其大語言模型研發的聊天機械人推出市場,供市民大眾使用。政府於二○二四年年中已開始試用由HKGAI本地研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書輔助應用程式(「港文通」),協助政府人員進行文書撰寫、翻譯及摘要等文書處理工作。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已邀請所有決策局/部門(局/部門)安排不同職系的政府人員參與試用計劃。此外,各局/部門在二○二四年至二五年陸續推出的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項方案」,當中亦有接近一半涉及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科技的應用。上述及其他有關人工智能科技應用的項目主要由數字辦負責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總目710電腦化計劃分目A007GX(整體撥款)及政府其他的創科相關資源所支持。

(三)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香港具備條件匯聚內地和國際數據,有利本港加強與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政府一直通過粵港信息化合作專責小組協調和推動粵港兩地資訊及通訊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以及落實合作措施以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此外,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於二○二三年三月簽署《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強化兩地產學研創新協同。粵港兩地政府共同推行的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亦一直鼓勵雙方的大學、研究機構和科技企業就不同科技範疇(包括人工智能)加強合作,推動在高科技及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工作,提升兩地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特區政府於二○二四年十一月發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闡述河套香港園區的願景與使命、規劃布局、發展方向、策略和目標,當中提出在香港園區聚焦發展包括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科技領域;強化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所需的配套基礎設施;以及建立數據跨境流動管理機制,鼓勵海內外的人工智能企業落戶河套並拓展業務。

來源:政府新聞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