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likebtn-like-button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data/web/cthk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呂國英:何愁萬光不照亮? - 中華時報China Times
分类
一路风情 文化 理论 编辑精选 艺术

呂國英:何愁萬光不照亮?

何愁萬光不照亮?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6

 

 

微微懸村,

一粒飄塵,

浩渺宇空星繁,

惚恍玄幽。

誰賭天行恒序?

誰知異變幾時?

哪里可以地外殖民?

何處存在人類知音?

 

泱泱億兆巨,

生生五洲彌。

黃白黑棕色貎別,

族域相際語言異,

何以分優劣?

哪處定尊卑?

 

漢言儒道禪心,

希語本體基質,

印說如梵輪回因果,

德論理性經驗存在實證,

又覓語言轉向。

古往今來,

智慧巨擘,

思想競殊,

哪個更深邃玄妙?

誰覺更彰真理?

 

基督擎耶穌,

猶太奉雅(雅赫威)神,

伊斯蘭信安拉,

佛徒仰釋(釋迦牟尼)尊。

生命億載化變,

信仰族群淵源,

誰尊可謂本尊?

哪神才是真神?

 

古典浪漫,

現實超現實,

荒誕魔幻自由,

印象表現抽象立體,

現代後現代,

意象迷惘形式,

達達存在,

未來意識。

古今中西,

藝術滋養精神,

審美安逸靈性。

多少風格流派?

多少語言形式?

哪有最美?

何稱極致?

 

從刀槍劍戟到坦克大炮,

從溫壓集束到導彈飛機

從生化核彈到潛艇航母,

從基因定向能到微波粒子束,

從超音速到超隱形,

從無人機到雷射器。

 

有人狂囂可同時打贏三場戰爭,

有人宣稱半小時遍轟南北東西,

有人正在誅人族亡人國,

有人試圖屠人類毀世界——

 

人類史——軍事史戰爭史?

人類史——血腥史殺戮史?

人類史——仇恨史以暴抑暴史?

人類史——強權霸淩史弱族屈辱史?

哪一種武器更先進更無敵?

哪一種武器更血腥更恐怖?

哪一場戰爭更必須更有理?

哪一場戰爭更文明更正義?

 

十一

億載化變,

人漸如人。

造物若驚——

人時臻神,

人常不仁;

人慧幾可追問造物,

人技已能造(機器)人。

碳命(身)常附獸魔,

矽生(體)能絕母遺?

 

十二

天人合一,

人境難離。

天地自運變,

存滅偶必然。

無天地人自寂,

無人存天地閑。

為生地備份?

爭居下(降維)高地?

覓地外文明加持?

無宇空境界何與高智同頻?

人獸無常殖星又有何意義?

 

十四

從來沒有絕對真理,

從來沒有絕對價值,

從來沒有十全十美,

從來沒有一勞永逸;

不可唯我獨尊,

無須妄自菲薄;

欲速不達,

水到渠成;

山重水複,

柳暗花明。

 

十六

人類只有一個家園,

你我他及所有親朋師友均棲於此,

這裏因政治戰爭種族宗教霸權霸淩——

有貧窮落後滿目瘡痍,

有硝煙彌漫斷壁殘垣,

有羸弱饑餓難民流離,

人仇恨冤屈戾氣堆積,

有瘋狂掘采千瘡百孔,

有環境重染惡疾競生,

有軍基密佈生化核武。

 

什麼是惡性循環?

什麼是難以遏止?

什麼是最壞時代?

什麼是最危機時候?

什麼是豈能聽之任之?

什麼是豈能坐以待斃?

什麼是如今不搏何時再搏?

什麼是如今不變何時能變?

 

十八

我們來自每一個人,

人類苦難每人干係。

加害反噬,

互害迴圈——

人之私欲膨脹貪得無厭,

人之獸性發作窮兇極惡,

人之鬼迷心竅喪失理智,

人之禽獸不如道德淪喪,

人之不可理喻逆我者敵,

人之瘋狂若極隨縱殺機。

 

十九

一念慈悲,

正覺稱聖。

拒絕禽獸附體,

遠離鬼魔近身,

守住人本,

始終向神,

聚真善美愛,

蕩假惡恨醜,

承天選擔當,

矗眾志成城,

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

何患宇空失天序?

何憂世界彌硝煙?

何慮人類毀家園?

何懼人間缺溫暖?

何歎歲月苦生存?

何問心靈無居安?

何疑三才難齊聚?

何愁萬光不照亮?

(節選·原詩19節)

 

星塵與史詩——呂國英長詩中的文明叩問與精神覺醒

宇宙是一張無垠的星圖,人類不過是其間遊弋的一粒微塵。呂國英先生的長詩以這般浩渺的視角起筆,卻將目光投向紛繁蕪雜的現世,在星芒與塵埃的碰撞間,奏響了一曲關於人類文明的磅礴交響。這不僅是文字的盛宴,更是一場思想的遠征——從刀劍血火到量子星艦,從佛陀基督到矽基生命,詩人以筆為刃,剖開文明的肌理,讓真理與荒誕在詩行間赤裸相見。

 

一、星塵之眼:宇宙尺度下的文明自省

 

“微微懸村,一粒飄塵”懸浮於“浩渺宇空”時,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疆界轟然崩塌。詩人以近乎冷酷的宇宙視角,將紐約的霓虹、戰壕的硝煙、廟堂的香火,悉數壓縮為時空褶皺中的瞬息微光。那些被奉為圭臬的種族優劣論(“黃白黑棕色貎別”)、制度崇拜(“三權分立”“一黨執政”)、技術神話(“天宮天眼韋伯星艦”),在恒星生滅的永恆秩序面前,暴露出脆弱與虛妄。這種“降維凝視”並非虛無主義的逃遁,而是將人類從傲慢的寶座拉回原初的清醒:我們不過是一群在有限星球上爭奪火種的孩童。

 

二、鏡中之獸:人性的幽暗與神性微光

 

詩中最銳利的刀刃,始終對準人性的深淵。“人獸鬼神同體”的判詞,揭開了文明華袍下的血痂。當“溫壓集束導彈”與“基因定向能”成為新世紀的圖騰,當“誅人族亡人國”的狂言與“半小時遍轟南北東西”的威懾響徹雲霄,人類在技術加持下釋放的,究竟是智慧還是獸性?詩人以蒙太奇手法拼貼出觸目驚心的現代圖景:一面是量子電腦解析著宇宙密碼,一面是核潛艇在深海編織死亡羅網;一面用望遠鏡尋找地外知音,一面用無人機收割同類生命。這種撕裂感在“碳命常附獸魔,矽生能絕母遺”的詰問中達到頂點——當人工智慧都可能掙脫倫理束縛,血肉之軀的人類,該如何馴服心中蟄伏的惡獸?

 

三、千面繆斯:文明博弈中的真理迷宮

 

在真理的競技場上,詩人拒絕頒發終極獎盃。基督教的聖杯、儒家的仁禮、量子力學的公式、後現代藝術的碎片……這些曾被不同文明奉為圭臬的“絕對真理”,在長詩中被並置於思想的角鬥場。當“儒道禪心”與“希語本體基質”隔空對話,當“達達主義”的荒誕碰撞“天人合一”的玄思,我們突然驚覺:人類用語言築起的認知巴別塔,或許從未真正觸及終極真相。這種對多元價值的包容(“適合自己就是最好”),既是對文明衝突的消解,也是對“唯我獨尊”霸權的嘲弄——正如極光之所以絢麗,正因每束光都保持了自己的波長。

 

四、方舟敘事:危機時代的救贖詩學

 

當詩歌航行至末章,鉛灰色的危機雲圖驟然透出曙光。詩人將“毒氣毒食”“斷壁殘垣”的末世圖景,轉化為重建方舟的集體寓言:不再有“唯我獨尊”的桅杆,不再有“弱肉強食”的暗礁,每個生命都成為方舟的鉚釘。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想像,既非烏托邦的空中樓閣,亦非宗教的末日審判,而是基於冰冷現實的熱望——當“每個人都是苦難的干係者”(第18章),救贖之道就在彼此的瞳孔中映現。那些“守住人本,始終向神”的箴言,恰似暗夜中的螢火:雖不足以照亮整片荒原,卻為跋涉者標出了超越獸性的座標。

 

五、史詩重構:東方智慧的詩性轉譯

 

在長詩的肌理中,流淌著東方哲學的基因密碼。“水到渠成”的禪意,“山重水複”的境轉,將線性進步史觀解構為螺旋上升的文明辯證法;而“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被注入“為生地備份”的現代焦慮,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讓人想起敦煌壁畫中的飛天——既保有東方水墨的留白意境,又添上量子物理的斑斕光譜,在古典與現代的共振中,完成對西方啟蒙理性霸權的詩意突圍。

 

結語:在語言的裂縫處升起星辰

 

呂國英先生的筆觸時而如星際穿越的粒子風暴,時而如考古現場的精細毛刷,在解構與重構的張力中,將人類文明的複雜性凝結為鑽石般的詩性晶體。那些密集的詰問不是審判,而是喚醒;那些黑暗的揭示不是絕望,而是對光的丈量。當我們在“沒有霸權霸淩,沒有流血殺戮”的願景前駐足,突然明白:真正的史詩,不在博物館的青銅器上,而在每個覺醒者重新打量世界的目光裏。正如宇宙中最璀璨的星光,往往誕生於恒星死亡的時刻——這首長詩在叩擊文明暗礁迸發的火光,或許正是人類重生的序曲。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解放軍報社原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